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关节镜在治疗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结节骨折时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 2018 年 1 月到 2019 年 6 月之间收治的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结节骨折的患者 42 例, 对所有患者采取关节镜下进行修复。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切口愈合良好,达到Ⅰ期愈合标准,未出现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对 42 例患者进行了为期 6 个月的随诊。所有患者术后肩关节未出现脱位,固定稳定。肱骨结节骨折的愈合约 3 ~ 6 月,平均为( 4.26 ±0.65 )个月。采用 Constant-Murley 肩关节评分系统为( 33.75 ±4.30 )分;本组优 30 例,良 8 例,可 4 例,优良率 90.48 %。结论: 临床上,在治疗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结节骨折时采用关节镜技术不仅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而且治疗效果满意,与保守治疗相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医生学习推广。

  • 标签: 关节镜 肩关节脱位 肱骨大结节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关节镜治疗初次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结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随机在2018年65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初次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结节骨折患者128人,随机平均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的64名患者进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的64名患者则采取关节镜手术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的治疗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2.8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3%,优于常规组的10.94%。结论:在初次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结节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应用关节镜治疗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并且还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故值得作为初次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结节骨折的首选手术方式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关节镜 初次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 手术方法 临床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肱骨小头骨折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1995年8月-2000年7月收治肱骨小头骨拆16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24-48小时即行肘关节功能锻炼,对所有病例均行X线及肘关节功能随访,随访8-60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屈100°-120°,伸0-20°,骨愈合时间为6-9周(平均7周)。前壁旋转功能基本正常,无疼痛及骨片缺血坏死等并发症。结论解剖复位,牢固固定、患肘早期活动是肱骨小头骨折功能恢复良好的前提。

  • 标签: 肱骨小头骨折 外科手术 加压内固定术
  • 简介:目的探讨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8例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分别采用肱三头肌舌状瓣切开5例,尺骨鹰嘴V形截骨入路13例,用Y型钢板固定7例,用内外侧解剖板固定11例。结果18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无一例出现骨折不愈合和尺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的发生。参照cassebaum评分,优6例,良8例,可4例。结论手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肱骨髁间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部
  • 简介:【摘要】近些年以来,股骨近端骨折发生率逐年提升,亦是临床创伤骨科中常见疾病,治疗难度,当前无统一的治疗方法。临床中会根据肱骨近端骨折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即: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而手术治疗的方法众多,包括:髓内钉技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经皮微创内固定、肩关节置换术等。本次将对肱骨近端骨折治疗方式的优点和弊端进行详细的综述。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适应症 手术治疗 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NeerⅢ、Ⅳ型骨折62例,随机分为微创组30例,应用锁定钢板微创治疗;传统组32例,应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记录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Neer评分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微创组与传统组手术时间分别为(80.20±12.41)min和(122.50±20.20)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64.67±35.21)ml和(330.94±84.71)ml,切口长度分别为(9.07±1.05)cm和(15.56±1.24)cm,Neer评分分别为(90.40±7.96)分和(82.63±8.64)分。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Neer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与传统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8.53±3.22)周和(18.22±3.72)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能完成肱骨近端NeerⅢ、Ⅳ型骨折治疗,并获得满意效果。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微创 锁定钢板 内固定
  • 简介:严重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多见于老年患者[1],常由低能量损伤引起。对于严重的骨质疏松患者以前多因外科治疗术中操作困难,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时易发生骨折移位和内固定松动,因而对治疗效果影响很大,故对该类骨折多采用保守治疗,从而导致骨折愈合后患肢功能大部尚失,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外科治疗术 严重骨质疏松 压板 骨质疏松患者 早期功能锻炼
  • 简介:目的介绍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体会.方法采用肘后正中纵行切口,行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26例.结果26例病人随访1~2年,术后肘关节功能评定:优10例,良11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92.3%.结论我们认为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骨折对位准确,固定牢靠,有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是目前治疗肱骨髁间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 标签: 肱骨髁间骨折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采用中医骨折三期治疗方法对患者术后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在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44例为1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而实验组则采用中医骨折三期治疗方法,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1周的治疗,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肿胀缓解优良率明显较高,同时疼痛评分明显较优,差异对比均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同时随访三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较高,差异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采用中医骨折三期治疗方法效果较为显著,有利于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对其预后有改善作用,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 标签: 中医骨折三期治疗 肱骨近端骨折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LPHP内固定治疗47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结果:经10~24月随访,平均愈合时间8.5周,均达骨性愈合,无一例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肩关节功能按Neer功能标准评分,优28例,良11例,中8例,优良率82.98%。结论:LPHP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可早期功能锻炼,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好,尤其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 老年
  • 简介:肱骨髁间骨折比较少见,不到成人骨折的1.0%,随着交通、建筑业等的迅猛发展,致伤因素愈加多样化和复杂化,因此该骨折在临床上并不鲜见。我院自1994年1月-2004年1月,利用交叉兜氏针弹性央持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32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肱骨间骨折 交叉克氏针 夹持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效果对比。方法:此次实验对象为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入院时间均在2020.02月至2022.02月,入选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保守治疗,n=20)与研究组(手术治疗,n=20)。对比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在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上,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骨折愈合时间与疼痛评分上,研究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保守治疗,手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效果更佳,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股骨外科颈骨折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对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6月-2022年5月期间进行治疗的肱骨外科颈骨折的63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效果。结果:手术治疗组在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时间、疼痛情况以及对肩关节恢复情况均显著优于保守治疗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时,手术治疗组疗效显著,如果没有手术禁忌症,应尽量建议患者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可加快关节功能康复,缩短了骨折愈合时间,减少疼痛,治疗效果显著,若患者合并全身疾病,则手术风险较大,建议保守治疗,值得广泛推荐。

  • 标签: 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肱骨外科颈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策略及临床效果。方法:本次调研中,选取2018.8-2022.8期间,本院接诊治疗的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是参照组(n=30),一组是试验组(n=30)。前组,对患者开展解剖钢板治疗,后组,实施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从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数据对比,试验组的各项临床指标数据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从治疗有效率对比,基于数据统计可知,参照组,其治疗有效率为73%(22/30),试验组,其治疗有效率为96%(29/30),两组数值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实施锁定加压钢板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加速患者骨折康复效果,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复杂肱骨近端骨折 手术治疗策略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策略及临床效果。方法:本次调研中,选取2018.8-2022.8期间,本院接诊治疗的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是参照组(n=30),一组是试验组(n=30)。前组,对患者开展解剖钢板治疗,后组,实施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从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数据对比,试验组的各项临床指标数据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从治疗有效率对比,基于数据统计可知,参照组,其治疗有效率为73%(22/30),试验组,其治疗有效率为96%(29/30),两组数值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实施锁定加压钢板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加速患者骨折康复效果,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复杂肱骨近端骨折 手术治疗策略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骨折采用经皮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选本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收诊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例数共计88例,以患者主观治疗意愿分设不同小组,研究组(n=44例,经皮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术);对照组(n=44例,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手术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7.27%,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经皮锁定 内固定术
  • 简介:目的通过在电视X光机(C形臂X射织成像系统)监测下手法整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同时交叉克氏针固定方法,免除切开复位之苦,赢得早期肘关节功能锻炼时间。方法复位时使骨折端桡侧嵌插、尺侧分离,矫正尺偏及尺侧倾斜,恢复骨折段正常轴线,电视X光机下交叉克氏针固定。结果42例中,40例得到2年以上随访,骨折全部愈合。通过摄取肘关节标准正、侧位X线片测量携带角、肱骨外髁骺栈角,肘内翻发生率7。5%。结论电视X光机下手法整复交叉克氏针固定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方法。

  • 标签: 治疗 肱骨髁上骨折 交叉克氏针 X光机 穿针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