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自从姐姐添了小外甥,我的“家庭医生热线”便不时被打响。前两天,我下夜班刚睡下,就被她一惊一乍的来电惊醒。原来,一岁多的小外甥,刚在床上又蹦又跳的,一不小心,竞从床上跌落下地,手脚磕破了点皮,虽无大碍,但姐姐依然十分紧张,马上打来电话。

  • 标签: 皮肤 消毒 家庭医生
  • 简介:目的建立消毒饮优化方胶囊中异嗪皮啶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Synergi4UFusion—RP80A柱(250mm×4.60mm,4μm),流动相为乙腈-1%磷酸(20:80),体积流量为1.0mL/min,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342am。结果异嗪皮啶进样量在0.1000~1.0000岭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5.04%,RSD=1.84%(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消毒饮优化方胶囊中异嗪皮啶的含量测定。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消毒饮优化方胶囊 异嗪皮啶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胃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行胃镜检查的1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例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经过严格护理风险管理)85例和对照组(未经过严格护理风险管理)71例,观察两组术后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中胃出血1例,贲门撕裂1例,肿瘤出血2例,死亡0例,总不良反应率为4.7%;对照组中胃出血2例,贲门撕裂4例,肿瘤出血3例,死亡1例,总不良反应率为14.3%,两组总不良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54,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能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有助于胃镜检查的安全实施,从而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 风险管理 胃镜 检查
  • 简介:“优质护理服务”是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强化基础护理及规范护理行为,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实惠的服务[1]。优质护理服务是随着2010年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入,对护理工作提出新要求,是以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为目标,加强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改善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的护理改革。

  • 标签: 优质护理 护士工作压力 护理服务质量 手术室 临床护理工作 患者满意度
  • 简介:目的:调查徐州市村卫生用药状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为进一步提高村卫生合理用药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徐州市某镇16个村卫生2013年2月1日至2013年2月28日的处方。将处方所有内容录入Excel表,对处方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每张处方平均药品品种数6.0;抗菌药物使用率87%;静脉给药率99%;抗菌药物与激素联用的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57.8%;抗菌药物联合激素和抗病毒药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的29.5%。结论:存在单张处方药品数量过多、给药途径不当、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无指征使用抗生素、激素、抗病毒药等问题。对不适当联合用药、不适当配伍等问题,应加强培训指导,以提高村卫生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村卫生室 用药状况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分析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性期前收缩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性期前收缩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口服参松养心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心律平每次25~50mg,每日3次。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患者性期前收缩减少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率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性期前收缩减少的总有效率为77.5%,临床症状改善率为82.5%;对照组性期前收缩减少的总有效率为65.0%,临床症状改善率67.5%。治疗组性期前收缩减少的总有效率及临床症状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与心律平治疗性期前收缩的作用相似,且用药安全性高于心律平。

  • 标签: 室性期前收缩 参松养心胶囊 心律平 治疗结果
  • 简介:1例61岁女性患者因发热静脉滴注莫西沙星0.4g,1次/d,静脉滴注74min时患者突然双眼向右侧凝视,全身抽搐,颜面苍白,牙关紧闭,意识丧失,小便失禁。症状呈阵发性发作,每次发作持续3-4s,1min内共发作3次。心电图显示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短阵尖端扭转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立即停用莫西沙星,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氯化钾0.7g+硫酸镁1.25g静脉滴注。46min后患者神志转清,心电监护示窦性心率,未见早搏。患者既往有精神分裂症史36年,长期服氯丙嗪(400mg/d)。停用莫西沙星、氯丙嗪,先后给予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头孢他啶、奥氮平,患者发热消退。此后住院治疗20d内未再出现尖端扭转型性心动过速。

  • 标签: 莫西沙星 心动过速 室性
  • 简介:手术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并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也是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发区域。大量研究证实,手术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经血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在我院新上岗护士多担任洗手护士,洗手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几率最高。因此,了解手术新上岗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建立合理的防护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手术室 针刺伤 新上岗护士 原因 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系统追踪法在手术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院手术于2012年10月成立系统追踪管理小组,以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在本院手术行手术治疗的95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以2011年9月~2012年9月在本院手术行手术治疗的91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结果①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追踪法在手术护理安全管理过程中有利于手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并积极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系统追踪法 手术室 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不良事件
  • 简介:尖端扭转型性心动过速(TdP)是一种伴尖端扭转的多形性性心动过速,典型特征是QRS波群的波幅和波形围绕等电位线扭转,这种特殊类型的多形性性心动过速,特指先天性或获得性QT间期延长所致。获得性TdP是指由药物、心脏疾病[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心动过缓等]或者代谢异常等因素引起的以可逆性Q间期延长伴TdP发作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常常表现为晕厥、搐搦或心源性猝死。

  • 标签: 获得性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临床分析 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QT间期延长 QRS波群 临床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在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憩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子宫切口憩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资料。结果28例患者中,子宫切口憩形成伴积液或积血25例,均经宫腔碘油造影或宫腔镜检查证实,子宫切口憩妊娠3例,均经剖腹手术证实,阴道超声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经阴道超声能清晰显示子宫下段切口的图像,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性好、诊断迅速准确等优点,是诊断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憩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子宫憩室 剖宫产 超声 经阴道
  • 简介:随着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各种精细手术器械的逐步推广与应用,对术中精细器械的灭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细器械价格昂贵,尤其是内镜摄像系统、光纤等均属不耐高温、不耐湿的设备,因此其灭菌方法受限。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技术以其快捷、高效、安全、无毒及对精细仪器损伤小等特点在手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将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低温等离子 器械灭菌 手术室 应用 灭菌器 灭菌方法
  • 简介:目的:分析某院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特征,了解HFMD流行特征,并探讨EV71、CoxA16手足口病发病的实验指标,为临床治疗手足口病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3年6月某院抽样送检91例手足口病患儿咽拭子病毒检测结果,并分析EV71、CoxA16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谱、血糖、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免疫球蛋白的差异。结果EV阳性率89.01%(81/91),其中EV71阳性率53.85%(49/91)、CoxA16阳性率16.48%(15/91)、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21.98%(20/91)。2组病例发病年龄、血糖、心肌酶谱(除肌酸激酶)、IgA、Ig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酸激酶、WBC、hs-CRP及Ig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12-2013年某院手足口病主要是EV71感染为主,EV71手足口病病情较严重,部分实验指标升高更显著。

  • 标签: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 柯萨奇病毒A16 实验室检测
  • 简介:高校实验在创新人才培养和提升师资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介绍以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为代表的美国医学类院校生物技术实验的管理措施,包括PI制度、安全管理措施、仪器及物品管理、公共技术平台及学术活动等方面的情况,以期为我国高校实验的建设与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 标签: 医学院校 生物技术 实验室 管理
  • 简介:心力衰竭(heartfailure,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后阶段。研究发现,当HF急性发作时,血流动力学改变是出现最早。因此,对HF的患者应立即行血流动力学监测。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PICCO)技术通过将经肺热稀释技术与脉搏轮廓波形分析技术相结合,能实时动态的评估心输出量情况,同时可监测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肺水指数(EVLW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等多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时了解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及容量负荷状态,对其病情早期判断、早期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PICCO监护指标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判断意义,为临床治疗与护理提供参考。

  • 标签: 血流动力学监测 心力衰竭患者 心输出量 预后判断 重症监护室 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