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进行试验和结果判断。结果: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2倍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细菌内毒素限值为0.50EU·mL^-1。对5批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进行常规检查,结果均符合规定。结论:所建立的细菌内毒素检查可用于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 标签: 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 凝胶法 干扰实验
  • 简介:目的:建立采用抑制型离子色谱法测定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中氯化钠、氯化钾和氯化钙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条件为IonPacCS12A色谱柱(4mm×250mm),淋洗液为25mmol·L-1甲烷磺酸溶液,流量1.0mL·min-1;抑制器为CSRS3004mmself-RegeneratingSuppressor;抑制电流90mA;电导检测器。结果:氯化钠、氯化钾和氯化钙线性范围分别为2.25—225I.Lg·mL-1(r=0.9999)、1.71~171μg·mL-1(r=0.9999)和1.47~147μg·mL-1(r=O.9999),回收率分别为100.8%、101.3%和99.1%。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可用于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 标签: 离子色谱法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氯化钠 氯化钾 氯化钙
  • 简介:目的:改进氯化物的鉴别方法.方法:在样品中先加入水,后加入硫酸,利用硫酸遇水立即产生大量的热,就能快速发生化学反应,不需要加热,代替了药典中的加热.结果:本方法反应速度快,结果明显.结论:本方法克服了加热且反应速度慢的缺点,可适用于氯化物的鉴别.

  • 标签: 氯化钠 氯化物 鉴别方法 硫酸
  • 简介:目的:建立香菇多糖氯化钠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进行实验。结果:当供试品稀释8倍时,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作用。结论:香菇多糖氯化钠注射液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可行。

  • 标签: 香菇多糖氯化钠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干扰试验
  • 简介:目的建立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XIE细菌内毒素检查对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进行研究。结果不同企业的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对鲎试剂凝集反应的干扰作用不同,样品稀释12倍(0.17g·L^-1),可完全排除干扰因素的影响;采用0.125EU·ml^-1以下标示灵敏度的鲎试剂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是有效的。结论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检查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中内毒素是有效可行的。

  • 标签: 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检查 鲎试剂 干扰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复方氯化血红素胶囊中主要成分氯化血红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0.1mol·L-1氢氧化钠液和氯仿对氯化血红素和β-胡萝卜素进行萃取分离,用分光光度进行含量测定,测定波长分别为(385±1)nm和(455±1)nm.结果:氯化血红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9.78%,RSD为0.86%;β-胡萝卜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8.76%,RSD为0.93%.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快速,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本胶囊的含量测定.

  • 标签: 复方氯化血红素胶囊 氯化血红素 Β-胡萝卜素 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探讨肩难产的预防和Gasbin对肩难产的处理。方法根据Gasbin操作标准对临床3例肩难产孕妇进行助产,并对操作过程的成功和失败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结果Gasbin成功用于3例肩难产病例,除1例出现新生儿头皮血肿外,未出现其他母儿并发症。结论Gasbin可有效处理巨大儿的肩难产,减少了肩难产中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肩难产 Gasbin法 巨大儿
  • 简介:本文是氯化乙烯镁制备的改进。新方法可防止氯乙烯的逃逸,简化操作。其重要的进步是革除-45℃的深度冷冻。将该格氏试剂用于合成乙烯基β紫罗兰醇和6甲氧基1乙烯基萘满醇,证实它的用途。它们分别是异维甲酸及米非司酮的中间体。

  • 标签: 氯化乙烯镁 深度冷冻 异维甲酸 米非司酮
  • 简介:注意:这些药物千万不能用“复方氯化钠”配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晶体液,内含氯化钠0.85%、氯化钾0.03%、氯化钙0.033%,其配伍禁忌药品甚多,一方面因为电解质本身不宜与部分药物配伍(与氯化钠注射液忌配的药物显然也不宜与复方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钙为高价金属离子,药物配伍需考虑其影响因素。

  • 标签: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药物配伍 注射液配伍 配伍禁忌 金属离子 影响因素
  • 简介:新洁尔灭(Bromo,geraminun)为表面活性杀菌剂。临床用于口表的消毒(简称为消毒液)。经常年使用.我们发现每当冬季气温降至15C以下时,溶液很快会呈现不同程度的乳白色混浊,且有微细颗粒悬浮。随后杀菌作用也相应减弱。为此,我们进行如下研究:

  • 标签: 新洁尔灭溶液 临床 消毒液 影响 杀菌作用 减弱
  • 简介:【摘 要】目的:确定有效的青霉素、头孢废液处理办法,降低废液处理压力;方法:将废液样品分为四组,①、②、③组加入 98%浓度的浓硫酸( H2SO4),确保搅拌均匀后,将 pH值分别调配至 2、 3、 4,待出现乳浊液特征后,分别加入氯化铁( FeCl3)絮凝剂,而后再搅拌至均匀状态。最后将三组溶液数据与④号静置废液进行比对,分析 COD值数据;结果:单独对青霉素废液沉降处理 3h, pH值越高,沉淀量越多, pH值越低,沉淀量越低。将青霉素与头孢混合废液沉降处理 3h,将酸析 -絮凝引入, pH值越高,沉淀量越少, pH值越低,沉降量越多;结论:青霉素、头孢混合废液采用酸析 -絮凝处理,比较焚烧而言,处理费用明显降低,且设备与操作较简单,能够为后续药品废液处理提供保障。

  • 标签: 酸析 -絮凝法 青霉素 头孢废液 试验方案
  • 简介:目的研究左旋卡尼汀氯化钠注射液的制备工艺.方法对活性炭用量、pH值、灭菌条件进行了筛选,并考察制剂稳定性.用HPLC检测含量及有关物质.结果制备工艺采用浓配法,加入0.1%的活性炭,调pH值在5.5~6.5,115℃热压灭菌30min.制剂质量符合药典有关注射剂的质量标准.结论本品制备工艺可靠,适于工业生产.质量可控.

  • 标签: 左旋卡尼汀氯化钠注射液 工艺研究 制备工艺 HPLC法 灭菌条件 有关物质
  • 简介:【摘 要】目的:对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生产工艺的优化进行研究,以提高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成品率。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实验,对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并以成品溶液中可见异物的生成量作为优化标准。结果:药物在生产前进行密闭操作能够有效提高药品的成品生产率。通过密闭操作的药品生产过程,实现了对药物成品率的优化。最佳优化工艺为:生产前密闭循环的金属络合剂 EDTA-2Na浓度为 0.2%、密闭循环温度为 40摄氏度、密闭循环时间 20分钟、灌注时应使温度维持在 40摄氏度、 NaCl的浓度应加入 3%的炭。结论: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生产工艺优化工艺较为简单,可以进行广泛的用于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生产。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氯化钠注射液 工艺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实验室转移的无菌方法学确认。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无菌检查-薄膜过滤。结果:按该方法进行试验,样品的检验量在该检验条件下无抑菌作用。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在实验室转移后,按此方法进行无菌检查是可行的。

  • 标签: 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无菌检查法 薄膜过滤法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实验室转移的无菌方法学确认。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无菌检查-薄膜过滤。结果:按该方法进行试验,样品的检验量在该检验条件下无抑菌作用。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在实验室转移后,按此方法进行无菌检查是可行的。

  • 标签: 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无菌检查法 薄膜过滤法
  • 简介:摘要:过去经济时代发展过程中,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出现了大量环境污染问题。其中,化工污染属于破坏力比较大的污染种类,例如农药中间体生产废水对于水域周边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命健康具有强烈的危害性。目前的时代发展环境下,需要在保护生态环境这理念之下,治理化学工业产生的废水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农药中间体的生产废水的治理为主要研究内容,分析树脂吸附处理农药中间生产废水中的应用,旨在提高我国化工行业治理水平,提升环境质量。

  • 标签: 农药中间体 生产废水 树脂吸附法
  • 简介:目的建立葡萄糖氯化钾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依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医疗机构制剂规范2002年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要求进行试验。结果葡萄糖氯化钾注射液对标示灵敏度为0.5Euml^-1细菌内毒素无干扰,可以用原液进行检测。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取代热原检查

  • 标签: 葡萄糖氯化钾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 鲎试剂 干扰实验 热原检查
  • 简介:目的:建立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2005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用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不同批号的样品分别进行干扰试验,建立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质量浓度为0.5mg·mL-1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结论: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检查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

  • 标签: 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凝胶法
  • 简介:目的总结46例肺切除手术的临床经验体会。方法单纯结扎处理支气管残端。结果除1例左肺切除,术中支气管内癌栓脱落坠入右主支气管致气道阻塞,抢救无效死亡。本组46例中经病理证实45例无支气管残端癌残留,占98%,同时愈合良好,无明显炎性反应及肉芽组织形成,无并发支气管胸膜瘘。结论单纯结扎处理支气管残端具有操作简单,抗压力高,牢固可靠等优点,有利于支气管残端血压减少胸腔感染机会,此法应用范围广。

  • 标签: 肺癌 肺切除手术 支气管残端 单纯结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