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吴霞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吴霞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人们解决疑难杂症的方式越来越多,传统的医疗条件下不能够进行的各类手术在现如今的科技支持下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针对脑部疾病来说,各种开颅手术的广泛应用给绝大多数脑部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在所有的脑部疾病当中,患有颅内出血、颅内高压、脑疝以及阻塞性脑积水等严重脑部疾病的患者往往需要采取脑室引流的方式有效的将脑内的积液引流出来,使患者的脑部疾病得到进一步的治疗。但是由于患者接受脑室引流以后可能会出现一系列手术并发症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因此我们需要对接受脑室引流手术患者的脑室引流管在术后进行进一步的护理。那么,如何对脑室引流管进行日常护理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的应用对于提高重症脑血管护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2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102例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循证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1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96.1%>78.4%,P<0.05)相对更高,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和Fugl-Meyer评分相对更高,而观察组患者的MESSS评分相对更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循证护理的实施,其对于提高重症脑血管护质量具有显著的效果。

  • 标签: 重症脑血管 循证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在目前的临床治疗上最为普遍的治疗方法之一是静脉输液,它主要作为长期化学治疗以及血液制品、胃肠营养液注射提供相应的路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静脉输液治疗也是存在着一定并发症的风险的,像是血管内引发的血流感染情况以及静脉炎等,并且这两种并发症互相影响,曾经在某篇文献中表明血流感染能够造成患者不同程度的伤害,而静脉炎是其中危害性最大并发症之一。因此,笔者将针对静脉输液导管的护理进行详细的研究,争取为临床实践做出一定贡献。

  • 标签: 静脉输液 导管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护中的应用及改进分析。方法:将2018年2月20至6月20间152例PICC导管患者随机选取76例作为A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导管管理。另选取2018年8月16日至12月16日间76例PICC导管患者作为B组(观察组),对导管护改进管理。将两组患者出现护理意外、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组(B组)中的PICC导管患者出现穿刺点感染、导管不通畅、导管脱落、静脉炎、穿刺点出血等并发症发生几率为34.2%,明细低于对照组(A组)并发症9.2%,满意程度高,P

  • 标签: PICC导管护理 改进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床位分管护站前移对肿瘤内科患者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68例肿瘤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床位分管护站前移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护理后第1周,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第2、4周,研究组患者SDS评分分别为(54.42±8.53)、(48.39±7.9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9.54±9.17)、(58.11±7.5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生活质量较护理前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内科患者护理工作中,对患者使用床位分管护站前移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床位分管护理站 肿瘤内科 护理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 精细化护理在普外科引流管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普外科 2018 年 1-2019 年 8 月收治的留置引流管治疗的住院患者 90 例 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 45 例。 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管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引流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评价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引流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6.67%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5.5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在普外科引流管护中实施精细化护理,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大力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普外科 引流管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围绕集束化护理措施进行研究,并讨论其在ICU中心静脉导管护中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本文从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对在普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的方式,并探究对患者实施引流管护方式和效果。方法:我院于2019年1月展开研究,选择110例患者进行研究,一直到2020年2月研究工作结束。将所有患者按照抽签分组的方式分组为引流管护组和常规护理组,两组病患人数均为55例。完成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病情改善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在并发症问题改善效果的对比方面,相较于常规护理组的16.36%,引流管护组的3.64%相对更低,显示引流管护组的护理措施更具优势,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对在普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期间,为促进患者病情得到良好改善,帮助他们减少受到并发症问题的影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实施引流管护,具有显著的临床护理效果。

  • 标签: 普外科 引流管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血管护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对此作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调取我院2015年3月到2016年9月我院接收的心血管患者中100份病例资料以及临床护理资料,总结其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将其作为对照组。根据对照组总结的危险因素提出有效地应对措施,对我院2016年10月到2017年9月接收的10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并将次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血管护中的危险因素进行甄别,并提出有效地应对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临床护理中风险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 标签: 心血管护理 危险因素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管护预防术后颅内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2020年12月医院收治的98例脑外室引流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9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49例患者实施整体护理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出现颅内感染、继发出血、急性脑水肿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规范、基础护理护理安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室外引流术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及患者的预后效果。

  • 标签: 颅内感染 脑室外引流 整体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基层医院普外泌尿外科住院患者管道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普外泌尿外科进行治疗的带管患者193例,作为研究组。将实施风险管理前在我院普外泌尿外科的142例带管患者作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对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导管相关感染率、导管阻塞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经过积极的风险防管理后,研究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导管通畅率、导管相关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研究组的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风险管理护理方法能够有效降低住院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管道堵塞率、导管相关感染率等管道护理问题,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外科 护理 风险管理 带管患者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导管护PICC置管患者中对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应用所呈现出的护理效果。方法:分析病例选择于2019.5~2020.5时间段就诊于我院的88例PICC置管患者,以护理方法不同为依据实施分组,均分例数(n=44),分别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和传统护理的病例所在组以实验组和对照组命名,对2种护理方法所呈现出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相对比于对照组病例,实验组病例并发症总发生率下降明显,护理总满意度提升明显,比较差异性并不明显(P>0.05)。结论:在导管护PICC置管患者中对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应用可获得满意的护理效果,建议推广。

  • 标签: PICC置管 导管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
  • 简介:颅脑损伤病人由于意识障碍,吞咽及咳嗽反射消失,气管及口腔内分泌物不能咽下或排出,加之颅脑伤后的频发呕吐,引起误吸和气管堵塞,加重脑缺氧和脑水肿。因此,临床上对此类患者常施行气管切开术。我院近4年来收治的重型颅脑伤患者41例,行气管切开者21例,现就颅脑伤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早期气管切开后气管粘膜干燥;纤毛运动减弱,致气管内分泌物粘稠,甚至结痂,不

  • 标签: 颅脑伤 经气管切开套管 分泌物 气管堵塞 发呕 雾化吸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析优质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 60 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0 例,其中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优质护理, 对 比 两组患 儿 在 护理 完成后的 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小儿支气管炎患者中实行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小儿支气管炎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