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现回顾性调查分析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以此来制定更加合理的防护对策。方法:回顾与分析研究对象在研究时间内出现的职业暴露事件及防护对策。结果:经数据分析,锐器伤、病原微生物致感染率居多(占32.5%)(P < 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规范操作行为,加强护士的职业安全培训、教育和防护对策,是减少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的关键。

  • 标签: 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根因分析法在消毒供应中心职业暴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7月~2021年7月消毒供应中心的68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9.7-2020.7为改进前,2020.7-2021.7为改进后,比较改进前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职业暴露情况。结果:根据根因分析法,参加培训次数不足及操作不规范是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工作人员培训次数比较:<5次的职业暴露人数显著高于≥5次的,(P<0.05);改进后职业暴露人数显著低于改进前,(P<0.05)。结论:通过根因分析法能准确了解到消毒供应中心职业暴露原因,并通过增加人员培训次数以及规范操作等措施进行改善。

  • 标签: 根因分析法 消毒供应中心 职业暴露中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康信念模式在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8年1月-2020年2月期间我院各科室护理人员中选取46名作为研究对象。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对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工作行常规管理。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加用健康信念模式进行管理。对比两个时间段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防护知识正确认知率。结果:相较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2019年2月-2020年2月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较低,P<0.05;防护知识正确认知率较高,P<0.05。结论:健康信念模式应用于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中,可有效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提高防护知识认知程度。

  • 标签: []健康信念模式 护理人员 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预防指导,采用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评估的护理模式对结果进行调研。方法:针对600例神经科患者为对象,样本来源于2021年1月-2022年1月的患者,按照时间划分两个对比组,对照组为常规预防护理,观察组为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评估下的护理指导,对比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同时在血液高凝状态发生率上,也以观察组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上以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评估对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效果较好,可及早发现问题,阻滞血液的高凝状态,值得推广。

  • 标签: 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评估;护理模式;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科学开展风险评估是实施药用辅料风险管理的前提,由于辅料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目前缺乏具体的评估方法。本文在欧盟辅料风险评估指南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辅料属性参数的风险指数评分系统,用于总体评估辅料安全性、功能性和质量属性等与制剂质量相关的风险水平。该方法经过验证,具有普遍适用性,可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有效开展辅料风险评估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药用辅料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快速定量评估ICU机械通气患者误吸风险,探究不同医护方法、患者不同体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误吸风险可能出现的不利影响。方法:根据医源性因素、自身因素对患者可能造成误吸的影响,分别划分2-3种情况进行赋分,并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ICU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98例,通过赋分表定量评估误吸的可能性,根据误吸风险高的患者降低医源性因素造成的影响,从而减少误吸病例的发生。结论:根据定量评估风险表,可以迅速定位误吸高风险患者,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发生误吸风险。

  • 标签: 机械通气患者 误吸风险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在甲状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20年2月到2022年2月间在我院体检的150例患者,根据其甲状腺结节的二维影像特征,结合彩色血流分析,并与手术后的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甲状腺腺瘤的超声特征:有明确的边缘,有规则的边缘,边缘常有声影,与正常的甲状腺组织有明显的界限。CDFI的血流显示为0、 I型。结节型甲状腺肿声学特征:非对称性甲状腺肿大,多为不规则形状,结节之间有点状或带状较强的回声。CDFI:血流显示为I级和II级。甲状腺癌的超声表现:结节的边缘不清楚,形状不规则,有可能侵犯周围呈蟹脚样。CDFI:血流显示为 II、 III。病理诊断中,150例甲状腺结节中,80例为甲状腺腺瘤,60例为结节型甲状腺肿,10例为甲状腺癌。超声诊断结果:150例甲状腺结节中,72例为甲状腺腺瘤,68例为结节型甲状腺肿,10例为甲状腺癌。诊断符合率为(72+60+10)/150=94.67%.结论:甲状腺结节的声像图特点各异,但其诊断有一定的规律性,特别是高频超声与彩色多普勒成像相结合,能极大地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误诊率和漏诊率,有利于区分良性、恶性肿瘤,为早期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

  • 标签: 超声 甲状腺结节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在甲状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20年2月到2022年2月间在我院体检的150例患者,根据其甲状腺结节的二维影像特征,结合彩色血流分析,并与手术后的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甲状腺腺瘤的超声特征:有明确的边缘,有规则的边缘,边缘常有声影,与正常的甲状腺组织有明显的界限。CDFI的血流显示为0、 I型。结节型甲状腺肿声学特征:非对称性甲状腺肿大,多为不规则形状,结节之间有点状或带状较强的回声。CDFI:血流显示为I级和II级。甲状腺癌的超声表现:结节的边缘不清楚,形状不规则,有可能侵犯周围呈蟹脚样。CDFI:血流显示为 II、 III。病理诊断中,150例甲状腺结节中,80例为甲状腺腺瘤,60例为结节型甲状腺肿,10例为甲状腺癌。超声诊断结果:150例甲状腺结节中,72例为甲状腺腺瘤,68例为结节型甲状腺肿,10例为甲状腺癌。诊断符合率为(72+60+10)/150=94.67%.结论:甲状腺结节的声像图特点各异,但其诊断有一定的规律性,特别是高频超声与彩色多普勒成像相结合,能极大地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减少误诊率和漏诊率,有利于区分良性、恶性肿瘤,为早期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

  • 标签: 超声 甲状腺结节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快速定量评估ICU机械通气患者误吸风险,探究不同医护方法、患者不同体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误吸风险可能出现的不利影响。方法:根据医源性因素、自身因素对患者可能造成误吸的影响,分别划分2-3种情况进行赋分,并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ICU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98例,通过赋分表定量评估误吸的可能性,根据误吸风险高的患者降低医源性因素造成的影响,从而减少误吸病例的发生。结论:根据定量评估风险表,可以迅速定位误吸高风险患者,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发生误吸风险。

  • 标签: 机械通气患者 误吸风险 评估
  • 简介:[摘要] 目的 粪便检测在炎症性肠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方法 收集于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接受结肠镜检查并诊断为炎症性肠病的患者共计92例,结合疾病分类并参考疾病活动度指数将患者分为8组,后经粪便检测分析其炎性标志物含量。结果 由统计结果可知,IBD患者的炎性标志物含量显著高于正常组,且处于重度活动期的患者标志物含量达到了高峰值,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粪便检测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IBD方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 标签: [] 粪便检测 炎症性肠病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护理心理评估对产前诊断孕妇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我院随机挑选2020年4月-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产前诊断孕妇,并分为常规组(n=30)和研究组(n=30),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护理心理评估。对两组产前诊断孕妇抑郁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研究组孕妇抑郁率为10.00%,常规组孕妇抑郁率为33.33%,研究组孕妇抑郁程度要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在产前诊断孕妇中给予产妇护理心理评估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孕妇抑郁发生,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心理评估 产前诊断孕妇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常规检验的价值,指导临床有效预防尿路感染。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月本院泌尿外科的51例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一时间段51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白细胞计数、阳性检出率。结果:研究组白细胞计数、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尿常规 尿路感染 白细胞计数 阳性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儿童护理过程中应用保健护理干预对成长发育的影响价值。方法:分别对对照组和干预组的儿童进行常规护理及保健护理,接受常规护理儿童为15人、接受保健护理儿童人数也为15人。选取的30名儿童,在2020年4月-2021年2月的时间范围内,均在本院接受治疗,比较两组儿童的发育情况评分及营养性疾病发生率。结果:对比分析可知,儿童发育情况评分,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保健护理 儿童 成长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安全风险评估系统在家庭病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实验对象为200例社区家庭病床患者,入院时间均在2020.06月至2022.06月,入选患者共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总共100例)与实验组(护理安全风险评估系统干预,总共100例)。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在心理健康、皮肤清洁、服药意识及自理能力评分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事件发生率上,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家庭病床患者,实施护理安全风险评估系统干预的效果显著,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家庭病床 护理安全风险评估系统 不良事件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安全风险评估系统在家庭病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实验对象为200例社区家庭病床患者,入院时间均在2020.06月至2022.06月,入选患者共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总共100例)与实验组(护理安全风险评估系统干预,总共100例)。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在心理健康、皮肤清洁、服药意识及自理能力评分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事件发生率上,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家庭病床患者,实施护理安全风险评估系统干预的效果显著,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家庭病床 护理安全风险评估系统 不良事件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吞咽障碍疾病的性质研究,在其对老年吞咽障碍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探讨,此疾病对患者的神经系统有着重要影响,从而实现老年吞咽障碍的更好的治疗,促进医疗上的进步。老年人是发生吞咽障碍的主要人群。一些个人神经系统疾病同样可以影响老年人的吞咽功能。本文通过对其吞咽障碍问题筛选分析研究中,对其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研究,从而对其更好的进行防治,其所采用的方式是通过在2019年6月到2020年6月这一时间中对其老年吞咽障碍进行诊治的病例进行统计和整理,然后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选取适合的病例作为观察组进行观察,一共选取了80例。并且在其一年中有着吞咽障碍治疗病例资料中选取80例作为观察组的对照组,进行对比和比较。对两种医治的整体模式进行分析,实验组患者采用康复训练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药物进行治疗,对其治疗的整体情况、还有治疗后出现的问题等等,进行比较,神经系统疾病改善情况和相关临床指标进行比较。最终得出的结果显示,其观察组中的整体效果好于对照组,对其治疗效果相对较好,同时在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也就是说康复训练方法在老年吞咽障碍的治疗中有着较大的优势,患者们也更喜欢此类治疗方式,相对比传统的治疗模式相比,治愈率更高,神经系统疾病也有所改善,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于这种治疗方式的应用由此看来十分重要,我们应当对其治疗模式进行强化,从而实现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吞咽障碍 老年吞咽障碍患者治疗 治疗效果 应用效果 神经系统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柔性管理用于产科护理管理的价值。方法:2022年1月-4月本院未开展柔性管理工作期间接诊的病人50名为对照组,2022年5月-8月本院产科开展柔性管理工作期间接诊的病人50名为试验组。对比不良事件等指标。结果:关于不良事件这个指标:试验组发生率2.0%,和对照组数据14.0%相比更低(P<0.05)。关于管理质量:试验组数据(97.93±2.01)分,和对照组数据(91.38±2.97)分相比更高(P<0.05)。结论:产科护理管理用柔性管理,管理质量改善更加明显,不良事件发生率也更低。

  • 标签: 护理管理 不良事件 产科 柔性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分析产科护理管理中运用柔性管理模式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所选的产科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常规护理管理和柔性管理模式差异。结果:观察组在护理工作质量(72.7±7.6)分、护理服务满意率96.67%(58/60)、考核优秀率95.00%(57/60),均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工作投诉率0.00%(0/60)、SDS(34.86±2.16)分、SAS(36.04±2.82)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统计意义得到体现(P< 0.05)。结论:产科应用柔性管理后护理质量显著提升,使投诉率明显下降,护理人员考核优秀率也得以提高。

  • 标签: 柔性管理 妇产科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慢阻肺患者实施肺康复锻炼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共有78例,时间为2020年08月至2022年08月。遵循双色球法分为传统、研究2组,39例/组,前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后组实施肺康复锻炼护理模式。分析2组护理效果。结果:与传统组相比,研究组的肺功能状况、生活质量均较好(P<0.05)。与传统组相比,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较高(P<0.05)。结论:为慢阻肺患者实施研究护理模式的效果较好,可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维持较好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使用。

  • 标签: 慢阻肺 肺康复锻炼护理模式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慢阻肺患者实施肺康复锻炼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共有78例,时间为2020年08月至2022年08月。遵循双色球法分为传统、研究2组,39例/组,前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后组实施肺康复锻炼护理模式。分析2组护理效果。结果:与传统组相比,研究组的肺功能状况、生活质量均较好(P<0.05)。与传统组相比,研究组的护理满意率较高(P<0.05)。结论:为慢阻肺患者实施研究护理模式的效果较好,可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维持较好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使用。

  • 标签: 慢阻肺 肺康复锻炼护理模式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