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积液型晚期血吸虫病人的护理体会。方法:我院在 2013年 1月 ~2014年 12月收治的腹腔积液型晚期血吸虫患者中,选择 8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腹腔积液型晚期血吸虫患者全方面有效的护理,观察 8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护理前后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腹腔积液型晚期血吸虫患者中治愈有 34例、病情好转有 40例以及治疗无效有 6例,其中有 1例因上消化道出血死亡;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明显比护理前的满意度高,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腹腔积液型晚期血吸虫患者全面有效的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与预后,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腹腔积液型 晚期血吸虫病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利尿剂治疗晚期血吸虫肝硬化腹水临床观察及护理管理。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9年1月份至2021年1月份的我院接收200例晚期血吸虫肝硬化腹水病人纳入本次研究,将这200例病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100例病人,对照组的病人不提供小剂量的利尿剂,而观察组的病人提供小剂量的利尿剂,比较两组病人出院后复发情况。结果:对两组病人提供不同的治疗方法后,观察组病人出现复发的数量更低,P

  • 标签: 利尿剂 晚期血吸虫病 肝硬化腹水 临床观察 护理管理
  • 简介:CD4+T细胞两个亚群在血吸虫肉芽肿的免疫调节中扮演了不同角色。IL-4,IL-5等Th2细胞因子参与促进虫卵肉芽肿形成,而IFN-r为主的Th1细胞因子则起抑制作用。两个细胞.亚群通过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相互抑制,又相互调节,共同参与宿主的保护性免疫。

  • 标签: 免疫调节 TH1细胞因子 亚群 血吸虫病 TH2细胞因子 IFN-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血吸虫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心理评估与护理效果。方法:在我院 2013年 1月 ~2014年 1月收治的晚期血吸虫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选择具有可比性的 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 100例患者护理干预,分别对比 100例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评估、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100例晚期血吸虫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后的心理评估明显比护理前的心理评估好,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比护理前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少,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比护理前患者的满意度高,(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保持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治疗效果与护理效果的提高,能够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血吸虫病 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
  • 简介:目的回顾分析慢性血吸虫的腹部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特征的认识及对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516例从粪便检查找到虫卵确诊的病例全部行腹部平扫及增强扫描,对合并肝内占位者,行双期增强扫描及延时扫描。结果肝内不同形态的钙化达502例,以地图样钙化最多,达350例;肝内汇管区低密度灶及中心血管影216例;肝硬化410例;门脉系钙化88例;肝实质囊状低密度影30例;肝癌106例;结肠壁增厚89例;结肠钙化149例;结肠癌49例;脾脏增大438例;脾脏钙化64例;脾脏恶性肿瘤3例。结论慢性血吸虫主要损伤肝及结肠等腹部脏器,脾脏次之;肝内典型地图样钙化有定性意义,肝内汇管区低密度灶及中心血管影也较具特征性;CT腹部扫描是诊断慢性血吸虫的重要影像学方法。

  • 标签: 血吸虫病 钙化 肝硬化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观察二氢杨梅素对血吸虫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吡喹酮组,吡喹酮+二氢杨梅素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每只小鼠经腹部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诱导肝纤维化模型,药物治疗组于感染8周后灌胃给予相应的药物。实验结束后,取小鼠血,测血清中ALT、AST;取小鼠肝脏称重,计算肝脏指数;观察小鼠肝脏形态;另取固定部位肝组织作病理组织学检查,测定肝脏Ⅰ和Ⅲ型胶原表达。结果:吡喹酮联合二氢杨梅素治疗较单纯吡喹酮治疗可降低血吸虫肝纤维化小鼠肝脏指数及血清ALT、AST(P〈0.05),改善肝组织形态结构,降低肝脏Ⅰ和Ⅲ型胶原表达(P〈0.01)及肝纤维化病理评分(P〈0.05)。结论:二氢杨梅素对血吸虫肝纤维化有明显治疗作用。

  • 标签: 二氢杨梅素 血吸虫病 肝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晚期血吸虫腹水患者在不同给药时间段采用(呋塞米联合螺内酯)利尿剂进行治疗的效果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晚期血吸虫腹水患者80例,按照不同治疗法分成4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利尿剂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不同给药时间段采用呋塞米联合螺内酯治疗。结果:调查结果说明,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心理领域等方面的生存质量评分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95.00%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82.50%(p<0.05)。讨论:在不同给药时间段采用呋塞米联合螺内酯对晚期血吸虫腹水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良好,临床上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呋塞米 螺内酯 治疗 晚期血吸虫病 腹水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水型晚期血吸虫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分析。方法:选择 190例腹水型晚期血吸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给予临床观察与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临床观察与常规护理干预。再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全部患者中肝功能异常约占 87.9%,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约占 68.9%,全身或双下肢浮肿约占 38.9%。观察组的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规律运动、定期复诊依从性分别为( 2.60±0.32)分、( 2.47±0.58)分、( 2.46±0.62)分、( 2.75±0.46)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腹水控制总有效率为 88.4%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7.4%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给予腹水型晚期血吸虫患者临床观察与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效控制腹水及并发症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旨在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血吸虫性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效果,从而对其病理的特征有全面的认识。方法 随机纳入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晚期血吸虫性肝硬化腹水患者200例参与本次研究,实验组行中医辩症针对性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并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 患者在中医指导用药后有效率为96%,采用抗生素治疗有效率为

  • 标签:
  • 简介:湖北省是我国血吸虫重疫区之一。生活在疫区的水上作业人员因经常接触疫水,是感染血吸虫的高危人群,而同时他们不当的卫生行为也是传播血吸虫的关键因素。为了解湖北省血防疫区水上作业人员的血防知识知晓率和血防相关行为,综合考评此类人群的血防健康教育效果,2014年9-11月,抽样调查了湖北省四个血防疫区的水上作业人员共500名,旨在探索水上作业人员健康教育策略和模式,为防止血吸虫急性感染的发生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 标签: 血防健康教育 血吸虫病 接触疫水 作业人员 抽样调查 湖北省
  • 简介:肝硬化与假小叶形成是肝细胞性病变,它引起门脉高压和肝衰竭同时发生,血吸虫也是引起门脉高压,但肝细胞功能正常。本文以两种不同病因作相关鉴别,肝细胞功能状况是预后的关键。

  • 标签: 血吸虫卵肉芽肿 肝硬化 鉴别 小叶 肝细胞性 门脉高压
  • 简介:华支睾吸虫又称肝吸虫,是人们通过进食感染了吸虫的生鱼、虾类食物而引起的肝胆系统的一种慢性疾病,我院自1993年以来,共收治华支睾吸虫15647例,现将资料完整的2840例作一回顾性分析。

  • 标签: 华支睾吸虫病 临床分析 肝吸虫病 慢性疾病 肝胆系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血吸虫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进入我院治疗实行常规护理的58例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进入我院治疗实行针对性护理的58例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对比统计结果发现,对照组与观察组胃肠道恢复时间、血钠恢复时间、腹水消失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明显,2组数据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实行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良好,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护理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 标签: 针对性护理干预 血吸虫性肝硬化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血吸虫性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优势与劣势方法:对我院2009年10月至2015年12月38例符合条件的病人随机分组,其中腹腔镜组20例,开腹组1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肠内营养时间、术后血浆管引流总量、首次下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腹腔内大出血,肺部感染,切口感染,膈下脓肿,胰瘘),术后1日及3日后炎症反应因子(TNF,IL-6,CRP)浓度。结果:A组完成腹腔镜手术16例,术中出血过大中转开腹4例。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较开腹组的长,术中的出血量大,首次下床时间短,术后并发率低,炎症反应因子浓度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血浆总引流量及术后首次肠通气时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脾切除+断流术治疗血吸虫性肝硬化相比,腹腔镜具有对病人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炎症反应轻,术后恢复快,但由于腹腔镜操作难度大,术中出血多,中转开腹率高(约为20%),对手术医生及医院手术器械要求较高。

  • 标签: 腹腔镜 血吸虫性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 传统开腹式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帕金森晚期患者接受美多巴联合普拉克索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以60例帕金森晚期患者为例,时间为2019.05-2021.01之间,将60例按照不同干预分为2组(各组30例)。采用美多巴治疗对比组,实验组基于前组上联合普拉克索治疗。比较2组统一帕金森评分量表(UPDRS)Ⅲ评分、总有效率及副反应率。结果:2组治疗后4w、8w、12w时对比UPDRSⅢ评分的数据后显示实验组更具优势,组间达到统计学差异要求(P0.05)。2组总有效率对比后显示实验组更具优势,组间达到统计学差异要求(P

  • 标签: 帕金森病晚期 美多巴 普拉克索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乳酸菌阴道胶囊在治疗妊娠晚期细菌性阴道的价值体现。方法:该文将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间笔者院内接收的42例妊娠晚期细菌性阴道病患者设为分析对象,遵照系统抽样原则分为A、B两组(n=21),列入A组患者采取甲硝唑栓治疗,列入B组患者采取乳酸菌阴道胶囊进行治疗,最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实验体现B组患者在总体治疗效果上更优于A组。结论:通过对两组患者实行不同类别的药物治疗后,充分将乳酸菌阴道胶囊在治疗妊娠晚期细菌性阴道的有效价值体现,其不仅对阴道乳酸菌计数正常率得到有效提高,还令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降低,使妊娠安全性更高。

  • 标签: 乳酸菌阴道胶囊 治疗 妊娠晚期 阴道炎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乳酸菌阴道胶囊在治疗妊娠晚期细菌性阴道的价值体现。方法:该文将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间笔者院内接收的42例妊娠晚期细菌性阴道病患者设为分析对象,遵照系统抽样原则分为A、B两组(n=21),列入A组患者采取甲硝唑栓治疗,列入B组患者采取乳酸菌阴道胶囊进行治疗,最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实验体现B组患者在总体治疗效果上更优于A组。结论:通过对两组患者实行不同类别的药物治疗后,充分将乳酸菌阴道胶囊在治疗妊娠晚期细菌性阴道的有效价值体现,其不仅对阴道乳酸菌计数正常率得到有效提高,还令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降低,使妊娠安全性更高。

  • 标签: 乳酸菌阴道胶囊 治疗 妊娠晚期 阴道炎 价值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 普拉克索联合美多芭治疗晚期帕金森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 76 例 晚期帕金森患者 ,随机分为 2 组,各 38 例 。对照组给予 美多芭,观察组 加用 普拉克索,比较治疗 2 个月后两组帕金森统一评分量表( UPDR S )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治疗后两组 UPDR S 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 UPDR S 评分、 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普拉克索联合美多芭治疗晚期帕金森患者 效果 较好 ,且用药较安全。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ramipexole combined with medoba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Parkinson's disease. Methods: 76 patients with advanced Parkinson's diseas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38 cases in each group. Medoba was given 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pramipexole was added 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wo months of treatment, UPDRS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UPDRS score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pramipexole combined with medoba is effective and safe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Parkinson's disease.

  • 标签: [ ] 晚期帕金森病 普拉克索 美多芭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