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我院门诊围绝经期女性激素替代治疗药物的应用现状和相关问题。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我院2013年第一季度门诊围绝经期女性激素治疗药物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月份门诊围绝经期女性患者激素用药销售金额、药品销售总金额及销售金额占药品销售总金额的比例均较低,各月份中,达芙通、克龄蒙、补佳乐和利维爱的销售金额、构成比始终居于前列,补佳乐所用比例呈逐月上升趋势,利维爱逐月下降。各月份中,补佳乐、克龄蒙、达芙通和欧维婷的使用频率始终处于前列,在各月份的DDC排序中,益玛欣和达芙通始终居高不下,利维爱也相对较高。结论补佳乐、克龄蒙、达芙通和欧维婷是我院围绝经期女性激素替代治疗的常用药物,益玛欣和达芙通这两种药物对患者的经济负担较重。

  • 标签: 围绝经期 激素替代治疗 用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T波改变对于男性及女性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9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315例冠心病疑诊病例,他们的心电图均存在T波改变(包括T波地平、倒置,T波高耸)。将这些病人分成男性组和女性组,并对每位病人进行冠脉造影术,根据冠脉病变情况判断最终的诊断结果(阳性率及阴性率)。结果男性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男性组中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者阳性率要偏高。结论临床上T波改变对于诊断男性冠心病的价值相对较高,女性的T波改变存在一定的假阳性,临床上不能轻易的根据心电图T波改变给患者冠以冠心病的帽子,需要结合其他的合并症或症状表现来进一步判断,避免过度治疗,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

  • 标签: 心电图 T波改变 冠心病
  • 简介:男,42岁。主因发作性胸痛伴意识不清约6h入院。患者6h前酒后突发胸部疼痛,伴周身大汗,痛呈持续性,向左侧肩胛部放射,休息无缓解。急呼120送诊当地医院,查心电图V1-5导联ST段压低明显,T波倒置。半小时后复查心电图V1~4导联ST段弓背抬高,出现QS图形,提示急性心肌梗死。随后患者突然出现心跳骤停、意识丧失。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肺复苏后 导联ST段压低 脑复苏 发作性胸痛 意识不清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影响ICU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提升ICU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到2015年10月期间诊治的100例入住ICU的心肺骤停患者,观察并比较复苏成功患者(复苏成功组)和失败患者(复苏失败组)在基础疾病、性别年龄、心脏骤停原因等方面的差异性,对治疗时所用肾上腺素剂量、是否机械通气及心脏骤停时间方面进行整理与总结,探讨这些因素对心脏复苏成功的影响。结果复苏成功组与复苏失败组在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心脏骤停原因等方面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复苏成功组心脏骤停后3分钟内抢救的患者例数比例、肾上腺素使用大剂量以及采用机械通气都是影响ICU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重要独立因素。复苏成功组明显优于复苏失败组(P<0.05)。结论肾上腺素剂量、是否机械通气及心脏骤停时间这三方面的因素在治疗上直接影响着心脏骤停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临床上应给予高度重视。

  • 标签: ICU心脏骤停患者 心肺复苏成功率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提高长时程心肺复苏质量、效果的方法。方法通过文献复习和临床资料总结,探讨如何切实提高长时程复苏质量。结果心肺复苏机可以提高长时程心肺复苏的质量、效果。结论徒手心肺复苏与心肺复苏机的联合应用能有效提高长时程临床救治效果。

  • 标签: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机 成活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善睡眠质量对伴睡眠障碍女性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存在睡眠障碍的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2组均行常规的降糖治疗,干预组除常规治疗外接受睡眠教育及安眠药物治疗,经3个月干预后,与对照组进行相关代谢指标的比较。结果研究结束时,干预组睡眠障碍得到改善,PSQI评分明显减低(12.55±2.91比8.55±2.06);干预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7.23±0.85mmol/L比7.70±0.88mmol/L;7.09±0.64%比7.51±0.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值较对照组有所降低(3.43±1.24mg/L比3.53±1.26mg/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睡眠障碍的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经积极改善睡眠障碍,有利于患者血糖控制。

  • 标签: []睡眠障碍 糖尿病 2型
  • 简介:目的探讨阴道黏膜、子宫主韧带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表达变化与盆腔器官脱垂(POP)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因重度盆腔脏器脱垂行子宫全切术的绝经后患者30例为POP组;以同期无盆腔脏器脱垂及尿失禁、因妇科良性疾病行子宫全切术的绝经后患者30例为对照组,于手术中取阴道黏膜、子宫主韧带。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阴道黏膜、子宫主韧带中MMP-1表达变化。结果POP组中阴道组织,子宫主韧带组织中MMP-1表达较对照组增强(P〈0.05)。结论POP患者阴道组织、主韧带组织弹性纤维组织中MMP-1者表达增加,可能与POP发生有关。

  • 标签: 女性盆腔器官脱垂 基质金属蛋白酶-1 胶原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神经刺激器(PNS)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诱发肱二头肌运动反应阻滞成功率。方法择期上肢手术120例,在PNS定位肌间沟臂丛阻滞下,随机分为A组诱发肱二头肌运动反应,B组诱发三角肌运动反应。比较两组注药时最小刺激电流量、麻醉维持时间、上肢区域各神经分支感觉阻滞时间、阻滞成功率。结果A组与B组注药时最小刺激电流量与麻醉维持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尺神经、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阻滞成功完善时间均短于B组(P<0.05),A组神经阻滞成功率高于B组(P<0.05)。结论诱发肱二头肌运动反应可以提高阻滞成功率。

  • 标签: 肌间沟 臂丛 肱二头肌 神经刺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