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在糖尿病肾病中的检验价值,为疾病判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5月到2019年5月期间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肾病中患者共5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2018年5月到2019年5月期间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56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人员均实施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检测,两组检测结果选择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指标、阳性率。结果观察组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指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观察组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特异性较为显著,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的疾病判断中使用尿蛋白和尿微量蛋白检测,与健康患者进行对比,差异性较为显著,对于异常患者检测率较高,整体实验结果灵敏,可以作为糖尿病肾病疾病判断的重要方式,在临床中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尿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肾病 检验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尿微量蛋白联合血凝的检测应用于冠心病诊断中的效果。

  • 标签: 尿微量蛋白 血凝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检验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12月收治5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设为A组,同期健康体检51例设B组,分别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检验,观察A、B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表达情况。结果:B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尿微量蛋白检验数据低于A组(t=6.746/19.367,P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糖化血红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检验价值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糖尿病(diabeticmellitus,DM)已成为全世界亟需解决的健康问题之一。新冠疫情加剧了糖尿病患病率的上升及其并发症的发生。DKD是最严重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造成终末期肾病(end-stagerenalfailure,ESRD)最常见的原因之一。随着遗传学方法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遗传因素对DKD的发生进展有很大影响。寻找DKD患者的易感基因不仅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和了解DKD,探讨遗传因素与DKD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对易感人群进行提前预防,延缓其DKD的发生。

  • 标签: 糖尿病 早期肾损伤 尿糖 尿微量白蛋白 检测
  • 简介:目的:观察黄芪对糖尿病肾病尿微量蛋白(UAE)的影响.方法:对照组使用包括降糖治疗在内的一般糖尿病性肾病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40mL,qd,静脉滴注,四周为一疗程.结果:一个疗程后两组24尿hUAE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黄芪注射液对降低Ⅱ型糖尿病性肾病的尿UAE疗效显著.

  • 标签: 黄芪 糖尿病肾病 尿微白蛋白尿 中医药疗法
  • 简介:为了及时对糖尿病肾病进行早期诊断,建立了一种敏感、简便、可靠的尿微量转铁蛋白(TRF)酶免疫测定法。工怍范围0.5~12μg/L,检出限0.28μg/L.批内变异系数(CV)66%,批间CV8.6%,50例正常健康的入尿TRF值以μg/mmcr表示,100列疾病组中尿TRF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因此尿TRF是一种肾小球滤过功能不全的敏感指标。尿Cr测定采用jaffe’s法。

  • 标签: 尿液 微量转铁蛋白 测定 酶联免疫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检验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价值。方法:研究时间设定为2022年01月-2024年01月,选取此时段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52例进行分析,此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段我院接收的健康体检者52例进行分析,此为参照组。二组均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检验,比较二组的检验结果、阳性检出率。结果:在检验后,观察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均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的糖化血红蛋白阳性检出率、尿微量蛋白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应用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检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糖尿病病情与肾脏损伤情况,为日后诊治提供有效参考依据,值得借鉴。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肾病 阳性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糖联合尿微量蛋白检测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到2022年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共计12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120名身体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尿糖联合尿微量蛋白来进行检验,对比检验结果。结果:统计分析后组间数据说明,观察组各项检验指标及阳性率均显优势且说明尿糖联合尿微量蛋白检测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检测价值显高,以达到P<0.05标准,实验价值显现。结论:分析表明,采取尿糖联合尿微量蛋白的检验方式,对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其具有一定可实施价值,准确率显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参考依据,对此可建议大力推广此项联合检测方案。

  • 标签: 尿糖 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 早期肾损伤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对比尿糖与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两种检测方式的检测结果,为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本期观察组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8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200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对照组为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00例健康人群,两组成员均进行尿糖与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对比其检验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尿微量蛋白和尿糖检测值以及尿微量蛋白和尿糖检验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采用尿微量蛋白和尿糖检验检测能有效辅助医生对疾病的诊断,提高诊断价值,让疾病能够尽早得到治疗,有助于疾病的控制,促进预后效果。

  • 标签: 肾损伤 糖尿病 尿糖 尿微量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采取尿糖联合尿微量蛋白检验产生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3-2022.3月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对照组;同期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观察组。分析尿糖联合尿微量蛋白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尿糖、尿微量蛋白水平明显较高,(P

  • 标签: 尿糖 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 肾损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糖和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无早期肾损伤分组分为对照组(45例,单纯糖尿病)与观察组(45例,早期肾损伤),对所有患者进行单一尿糖、单一尿微量蛋白以及联合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尿糖及尿微量蛋白指标,并分析联合检验效能。结果:观察组患者尿糖及尿微量蛋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尿糖和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比单一检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符合率更高。结论: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检验中实施尿糖和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干预可提高患者诊断符合率,诊断效能较高,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尿糖 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糖以及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用于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5月的医院接受的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中选择35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3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尿糖以及尿微量蛋白检验,对比检查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检测后,观察组患者尿糖以及尿微量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尿糖 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于检验期间采取尿糖和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0月本院确诊的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研究标准者共计50例,将其纳入观察组,再选取同期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0例纳入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在入院以后均采取尿糖与尿微量蛋白联合检验,对比诊断准确性以及尿糖、尿微量蛋白水平检测结果。结果:和尿糖、尿微量蛋白单独检验进行比较,联合检验的诊断准确性较高,所得数值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 尿糖 尿微量白蛋白 检验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尿糖联合尿微量蛋白检验技术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4月-2023年3月疑似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60名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60名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尿糖、尿微量蛋白、尿糖、尿微量蛋白阳性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尿糖、尿微量蛋白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两者联合检测灵敏度、准确度92.98%、93.33%较单一检测尿糖77.19%、75.00%、尿微量蛋白73.68%、73.33%高(P<0.05)。结论  尿糖联合尿微量蛋白检验技术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有利于提高诊断效能,便于疾病早期筛查,有助于临床诊断,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  糖尿病 早期肾损伤 尿糖 尿微量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尿微量蛋白与血清胱抑素C联合检验在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诊治的120例早期肾功能损伤患者,根据原发疾病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1组(高血压60例)、观察2组(糖尿病60例)。选取同期于本院行健康体检的60例受检者纳入对照组。测定3组的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蛋白水平。将3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蛋白数值以及联合与单一检测的准确率进行对比。 结果 观察1组、观察2组血清胱抑素C及尿微量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2组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水平显著高于观察1组(P<0.05)。观察1组60例患者中血清胱抑素C单项检测显示阳性43例,检出率71.67%;观察2组60例患者中尿微量蛋白单项检测显示阳性46例,检出率76.67%;血清胱抑素C联合尿微量蛋白检测显示阳性58例,检出率96.67%。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蛋白单项和联合检测的检出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在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有效检出早期肾功能损伤,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 简介: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我国,大多数老年人都处于缺锌状态,有调查显示,老年人每天通过食物摄入的锌量明显偏低,大约只有10毫克,而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锌的每日参考摄入量为15毫克.老年人缺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主食(大米、小麦等)加工过于精细,锌、钙等微量元素随麸皮大量流失造成.

  • 标签: 微量元素 生理功能 身体健康 老年人 食物来源
  • 简介:蛋白是指能够结合或整合到细胞或细胞器的膜上的蛋白质的总称。现在市场上销售的药物80%以上都是作用在膜蛋白上的,膜蛋白是理想的药物靶点,因此,对膜蛋白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但由于膜蛋白的溶解、分离、鉴定十分困难,造成膜蛋白组学研究的滞后。本文就膜蛋白的结构,膜蛋白在细胞生理和人类疾病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膜蛋白作为药物靶点的潜力以及膜蛋白组学研究技术作一综述。

  • 标签: 膜蛋白 膜蛋白组学 药物靶点
  • 简介:从血盆草的水提取物的正丁醇部分分离得到两个微量酚甙,根据理化常数及波谱分析鉴定为异槲皮甙和紫云英甙,这两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 标签: 血盆草 微量酚甙 异槲皮甙 紫云英甙 中草药
  • 简介:摘要:丙烯是最常用的一种化学基本原材料,用途很广,可以用于生产丙烯腈、聚丙烯、丙烯酸、汽油、合成树脂等。在各类化工产品的生产工艺中,对于丙烯的纯度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有些采用了高效催化剂的生产工艺,对原材料丙烯单体中的杂质含量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如果杂质含量过高,就会影响到催化剂的正常功能,从而阻碍到工艺的顺利进行,进而也会对产品的品质造成影响。丙烯中的微量烃类杂质的存在,不但会妨碍反应的顺利进行,还会降低催化剂的得率,原料的利用率,产品的均匀度和品质。因此,快速准确地测定丙烯中的烃类杂质对于确保丙烯的生产和产品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对丙烯中微量烃类杂质的气相色谱-外标法进行了分析讨论。

  • 标签: 丙烯 微量烃类杂质 色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