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2 个结果
  • 简介:在合理应用基础麻醉或辅助药的情况下,应用硬膜外麻醉方法进行小儿腹部及下肢手术,具有操作简单,麻醉效果好。镇痛完全,术中呼吸、循环功能较易维持的优点。现将我院2003年2至10月进行15例小儿硬膜外麻醉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硬膜外 基础麻醉 小儿 下肢手术 辅助药 麻醉方法
  • 简介:分析150例腔性脑梗塞(LI)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显示与LI密切相关的病因依次为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LJ的病灶分布以内囊、基底节为多见,其次为丘脑、放射冠、桥脑。LI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应引起重视。

  • 标签: 腔隙性脑梗塞 影像学
  • 简介:  目前,颅内微小血管病变越来越受到广大神经科工作者的关注.我们进行了丹红注射液治疗腔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腔隙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无衔接助产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产检建档的100例初产妇为研究样本,2018年1月至12月纳入的50例研究样本设为对照组,2019年1月至12月纳入的50例研究样本设为试验组,对照组初产妇按常规孕产护理模式施护,试验组接受无衔接助产护理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分娩方式显著优于对照组,总产程时长与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娩自我效能评分和助产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无衔接助产护理应用于初产妇之中,可显著提升初产妇分娩自我效能,优化其分娩情况,深受初产妇高度认可。

  • 标签: 无隙衔接护理 助产护理 初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措施对改善腔性脑梗死后眩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病例筛选在我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腔性脑梗死后眩晕症患者,研究时间段为2020年7月-2021年5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患者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开展综合护理,将最终两组护理治疗效果进行详细比对。结果:同对照组护理治疗后的各指标相比,观察组患者眩晕症状改善所用时间较短,最终获得的护理治疗总有效率较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组间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临床 腔隙性脑梗死 眩晕症 效果分析
  • 简介:本文对桦褐菌醇自问世以来的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综合评价,介绍了桦褐菌醇的发现过程、结构研究、药理活性、结构修饰和半合成,以及菌丝体的体外培养等,为桦褐菌醇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 标签: 桦褐孔菌 桦褐孔菌醇 化学成分 抗肿瘤药 综述
  • 简介:摘要: 目的:评价丹参川芎嗪治疗腔性脑梗塞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收治腔性脑梗塞眩晕患者 3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采用前列地尔治疗对照组( n=150)与联用丹参川芎嗪治疗实验组( n=150),对比临床疗效与神经功能情况。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腔性脑梗塞眩晕联用丹参川芎嗪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丹参川芎嗪 腔隙性脑梗塞眩晕 神经功能
  • 简介:目的:确定罗哌卡因(ropivacaine,Rop)蛛网膜下分娩镇痛的剂量~效应关系。方法:100名拟实施分娩镇痛初产妇,按蛛网膜下Rop剂量不同,随机分为Rop1.0mg(R。)组、1.5mg(R2)组、2.2mg(Rj)组及3.3mg(R4)组,每组25名。有效镇痛的标准为蛛网膜下注射Rop10min内产妇宫缩时VAS评分0~2cm。运用概率单位回归分析(Probit法),建立有效镇痛产妇比例的概率单位(Z值)与蛛网膜下Rop对数剂量的回归关系方程,并计算Rop的E%及E%。结果:有效镇痛产妇比例的概率单位(Z值)与Rop对数剂量的回归关系方程为:Probit(Z)=-1.00478±5.67816(10g剂量);Rop蛛网膜下分娩镇痛的ED50为1.50mg(95%可信区间:1.31~1.70mg),ED。为2.93mg(95%可信区间:2.42~4.16mg)。结论:Rop蛛网膜下分娩镇痛的ED50为1.50mg,ED95为2.93mg。

  • 标签: 罗哌卡因 蛛网膜下隙 分娩镇痛 剂量 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康复科护理中采用护患无沟通的效果。方法:以2022年1月至2022年9月期间我院康复科收治的500例患者为样本,将所有患者进行1-500随机编号,以奇偶数为标准均分为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护患无沟通护理模式,总结分析最后结果。结果:采用护患无沟通的研究组,护理有效率(97.20%)优于(80.40%)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96.40%)高于(79.60%)对照组,护理投诉率(2.40%)相比,低于(12.80%)对照组,体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过程中采用护患无沟通护理模式,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进而获取患者高度满意,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护患无缝沟通 康复护理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康复科护理中采用护患无沟通的效果。方法:以2022年1月至2022年9月期间我院康复科收治的500例患者为样本,将所有患者进行1-500随机编号,以奇偶数为标准均分为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护患无沟通护理模式,总结分析最后结果。结果:采用护患无沟通的研究组,护理有效率(97.20%)优于(80.40%)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96.40%)高于(79.60%)对照组,护理投诉率(2.40%)相比,低于(12.80%)对照组,体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过程中采用护患无沟通护理模式,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进而获取患者高度满意,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护患无缝沟通 康复护理 应用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及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腔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例腔性脑梗死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经TCD检查,对照组经CT检查.比较两组患者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异常检出率(血流速度、阻力指数、频谱异常等)为91.0%,明显高于对照组异常检出率(腔性梗死灶)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D检查能够显著反映出腔性脑梗死患者病灶区域血流动力学异常情况,临床价值显著.结论对腔性脑梗死患者行TCD检查其异常检出率较之CT检查更高,所显示病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更加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腔隙性脑梗死 经颅多普勒超声 计算机断层扫描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护患无沟通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12月期间来心血管内科就诊的12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命名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6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的护患沟通,试验组患者给予护患无沟通,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数据并分析发现,试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血管内科中给予患者护患无沟通的护理方式,能明显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患者更积极配合治疗,减少护患纠纷事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患无隙沟通 传统护患沟通 满意度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护患无沟通方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7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护患沟通方式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患无沟通方法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变化情况,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满意度进行评估,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88.6±12.8)分,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63.6±15.4)分,组间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0%,组间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患无沟通方法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依从性和治疗效果,临床上值得应用。

  • 标签: 护患无隙沟通方法 心血管内科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近年来,很多成熟女性面临不少妇科问题,除了药物治疗,腹腔镜微创术已运用于妇科多年。本期特别邀请专家剖析临床妇科腹腔镜常遇的几个问题,帮助女性了解妇科疾病治疗的更多方式。

  • 标签: 成熟女性 妇科腹腔镜 手术 匙孔 妇科问题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例离退休老干部腔性脑梗塞合并焦虑症的心理护理。方法:研究2020年11月10日我干休所的1例离退休老干部腔性脑梗塞合并焦虑症的病例资料,分析其心理护理后的心理健康状态。结果:该患者护理后的心理健康状态明显优于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由研究可得,这例离退休老干部腔性脑梗塞合并焦虑症患者护理后的心理健康状态明显变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离退休老干部 腔隙性脑梗塞 焦虑症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2型糖尿病合并腔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及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 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并对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和Cys-C(P<0.05),是2型糖尿病合并腔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病史是其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腔性脑梗死与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和Cys-C有关。

  • 标签: 2型糖尿病 腔隙性脑梗死 糖尿病病程 高血压病史 冠心病病史
  • 简介:目的探讨0.67%重比重罗哌卡因蛛网膜下阻滞用于妇科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妇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罗哌卡因组(R组):1%罗哌卡因2ml+10%葡萄糖液1mL;布比卡因组(B组):0.75%布比卡因2mL+10%葡萄糖液1mL。术中连续监测呼吸和循环状况,用针刺法测定痛觉减退平面和痛觉消失平面,记录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镇痛向头延伸时间和镇痛向尾延伸时间和镇痛持续总时间,用Bromage分级评定运动阻滞效果。测定和记录时间为麻醉开始前,注药后0、2.5、5、7.5、10、15、20、25、30min,术后随访记录神经系统并发症(术后48h内)及术中、术后的不良反应,如低血压、恶心、呕吐等。结果两组镇痛时间,镇痛向尾延伸时间R〈B(P〈0.01),镇痛向头延伸时间R〉B(P〈0.05)。结论0.67%重比重罗哌卡因蛛网膜下阻滞用于妇科手术血流动力学变化小,安全有效,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 标签: 罗哌卡因 蛛网膜下隙阻滞
  • 简介: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深穿支单个腔性梗死病灶的临床特点及抗血小板药物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北京市海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72h以内发生大脑中动脉(middlecerebralartery,MCA)深穿支供血区域单个腔性梗死患者60例,将其根据梗死部位及载体动脉是否存在病变分为2组:腔性脑梗死伴有MCA病变组和腔性脑梗死不伴有MCA病变组,分别对这2组的病人进行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性别、年龄、高血压、血压变异性、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吸烟)、临床特点(NIHSS评分、白质高信号)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3月后mRS评分比较。结果:两组在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吸烟、血压变异性、NIHSS、白质高信号及抗血小板物治疗3月后mRS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根据梗死部位及MCA病变,提示了MCA深穿支单个腔性梗死临床特点、病因及发病机制的多样性。因此需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

  • 标签: 单个腔隙性梗死 临床特点 抗血小板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