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巴戟天寡糖(MorindaOfficinalisHowOligosacchalide,MOO)对成肌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离体纯化培养乳鼠双侧后肢骨骼肌成肌细胞的方法,制成浓度为1×10^5/mm3的成肌细胞悬液,接种到25ml培养瓶中培养。实验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5.氮杂胞苷(5-Aza)(10μmol/mL)对照组;MOO小、中、大剂量(100μg/ml、300μg/ml、500μg/m1)组;并检测以下指标:1.成肌细胞形态学变化。2.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结蛋白(Desmin)。3.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4.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巴戟天寡糖对成肌细胞增殖的影响。5.绘制生长曲线。结果:1.倒置显微镜下,成肌细胞培养24h后,可见大量折光率强的圆形细胞贴壁,且有极少量细胞有小突起;48h后,细胞呈梭形并出现单个细胞核;72h后,成肌细胞变得细长,并相互拉网,从单核期进入合体细胞阶段;继续培养,成肌细胞相互融合,形成多核性长管状初生肌管;培养第5天后,可观察到分化状态较好的肌管有自发性搏动的收缩;用desmin抗体对分裂增殖4~5天的成肌细胞进行间接免疫酶染色,细胞核外周及胞浆呈棕黄色的desmin阳性反应,表明培养的细胞为成肌细胞;成肌细胞生长曲线显示原代成肌细胞生长培养48h后开始增生,早期增殖较快,倍增时间为5d,6~7d进入平稳期。

  • 标签: 成肌细胞增殖 细胞增殖分化 巴戟天寡糖 增殖细胞核抗原 免疫细胞化学法 细胞生长曲线
  • 简介:目的:观察巴戟天寡糖(MorindaofficinalisHowoligosaccharides,MOO)对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及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1.制备MOO(0.7g/kg、1.4g/kg、2.8g/kg)含药血清,建立CAM模型,随机分为NS组、空白血清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组及MOOd,、中、大剂量组,每组10只。体视显微镜下观察血管生成表现,并进行一二级血管计数。2.50只雄性Wistar大鼠,除假结扎组开胸分离冠脉后只穿线不结扎外,其余40只均制成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麝香保心丸组(30mg/kg·d),MOO小、中、大剂量组(0.7g/kg.d、1.4g/kg.d、2.8g/kg.d),每组8只。另取10只设为。各组均于造模后24h内开始药物(灌胃)干预,假结扎组及模型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6w后处死,心肌取材,行一般组织形态学观察,检测各组大鼠缺血心肌中微血管密度(MVD),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蛋白的表达,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定生长因子蛋白表达光密度值,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1.CAM血管生成:NS组、空白血清组无特异性血管生成,或特异性放射状程度低,bFGF组和MOO含药血清组主干血管向载体物靠拢,中小血管明显增生,尤其是小血管以载体为中心呈辐射状生长;与空白血清组相比,MOO各剂量组及bFGF组一、二级血管数目显著增加(P〈0.05)。2.与假结扎组、模型组比较,心肌组织切片可见M00各剂量组和麝香保心丸组毛细血管增生及MVD显著增多(P〈0.05)。3.与假结扎组和模型组相比,麝香保心丸组、MOO各剂量组大鼠缺血心肌VEGF、bFGF光密度值显著增高(P〈0.05)。结论:1.巴戟天寡糖可明显促进鸡胚绒毛尿囊膜的血管生成。2.巴戟

  • 标签: 血管生成作用 巴戟天寡糖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WISTAR大鼠 实验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巴戟天寡糖(MorindaofficinalisHowoligosaccharides,MOO)对AMI后大鼠心室重构(VentricularRemodeling)的干预及缺血心肌组织局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lateletDerivedEndothelialGrowflaFactor-B.PDGF-B)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ns-likeTyrosineKi2nase-1,Flt-1)的蛋白表达变化,进一步探讨MOO促进治疗性血管新生作用的机制,为心脏组织工程学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除假结扎组10只开胸分离冠脉后只穿线不结扎外,其余50只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成AMI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麝香能心丸(30mg·kg^-1·d^-1)阳性药对照组,MOO小、中、大(0.7g·kg^-1·d^-1、1.4g·kg^-1·d^-1、2.8g·kg^-1·d^-1)剂量组,每组10只。各组均于手术后24h内开始给药,模型组及假结扎组每d用与药物组等容积的蒸馏水灌胃,给药6w后处死。心肌取材进行心脏大体及一般组织形态学观察,测定大鼠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VentricularMassIndex,LVMI),观察药物干预后各组大鼠心率变化(ChangingRateofHeartRate,CROHR),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各组大鼠缺血心肌细胞PDGF-B、Fit-1蛋白表达的情况,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测定生长因子蛋白表达光密度值(OpticalDensityValue,ODV),并进行半定量分析。

  • 标签: 治疗性血管新生 巴戟天寡糖 血管新生机制 Wistar大鼠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 简介:目的:研究巴戟天寡糖(MorindaofficinalisHowoligosaccharides,MOO)诱导成肌细胞增殖、分化的机制并观察其是否可诱导心肌细胞标志物的表达,为临床探索运用心脏组织工程学治疗心肌梗死提供更有效的依据。方法:采用出生1~3d的SD大鼠乳离体差速贴壁法纯化培养双侧后肢骨骼肌成肌细胞的方法,用24h后的原代成肌细胞进行试验。实验分5组:空白对照组、5-氮杂胞苷(10μmol/ml)阳性药对照组、MOO各剂量(100gg/ml、300gg/ml、500μg/m1)组。分别检测以下指标:(1)观察加药前后成肌细胞形态学改变。(2)Desmin(结蛋白)鉴定。(3)加药前后成肌细胞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IP)的反应。(4)采用RT-PCR法检测成肌细胞中TGF-β1、GATA-4mRNA的表达。结果:(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MOO诱导48h后成肌细胞生长密集,胞浆丰富,增殖明显,具有较好的折光性。并呈一定方向性的长轴平行排列,细胞融合的肌管增多,分化良好,有明显自发性搏动的收缩现象,生长状态明显好于空白对照组。(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IP对阳性药对照组和MOO小剂量组成肌细胞正性变时作用不明显(P〉0.05);而IP对MOO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成肌细胞正性变时作用显著(P〈0.05)。

  • 标签: 心肌样细胞分化 成肌细胞增殖 巴戟天寡糖 PCR法检测 心脏组织工程学 骨骼肌成肌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大豆卵磷脂软胶囊对高血脂大鼠的降血脂作用。方法:健康SPF雄性SD大鼠共60只,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13天后按照总胆固醇水平分组为模型对照组和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各剂量组给予不同剂量的大豆卵磷脂软胶囊内容物,模型对照组和空白组给予等体积的玉米油,31天后观察大鼠体重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重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成立。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给药组血清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和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各剂量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豆卵磷脂软胶囊通过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到辅助降血脂的作用。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大豆黄素衍生物IRXH609(LRX)的减肥作用和可能的机理。方法:以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大鼠,测量体重、Lee’s指数、腹腔脂肪重量、摄食量、血脂和血糖,检验LRX灌服30d后的减肥效果;体外培养诱导分化3T3-L1前脂肪细胞,观察药物对脂肪细胞增殖、脂质合成和分解的影响。结果:LRX显著降低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体重、Lee’s指数、腹腔脂肪重量;降低血液中TC和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显著提高3T3-L1前脂肪细胞内激素敏感脂酶(HSL)活性,促进脂肪分解释放甘油(Gly),减少细胞内TG含量。结论:LRXH609有显著的减肥和调血脂作用,可能的机理是通过抑制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激活HSL促进脂肪细胞内TG分解,降低脂肪细胞内TG存储量。

  • 标签: 肥胖 大豆黄素 3T3-L1细胞 激素敏感脂酶
  • 简介:目的:建立等度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离测定保健食品中大豆异黄酮三种苷及其苷元的方法。方法:采用InertsilODS-3(4.6mm×150mm,5μm)色谱柱,以1.5%乙酸-甲醇-乙腈(70:22.5:7.5)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检测波长260nm,柱温55℃,流速1.2mL·min^-1。样品用70%的乙醇超声提取,经0.45μm滤膜过滤后进样。结果:HPLC过程于30min左右完成,大豆苷和黄豆苷的分离度为0.9以上,余者分离度均大于1.5。对4种市售保健食品作了分析。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为含大豆异黄酮的保健食品含量测定及质量控制提供了较为理想的方法。

  • 标签: 大豆异黄酮 HPLC 保健食品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验证美国药典用大豆-酪蛋白消化物培养基能否替代中国药典无菌检查用的真菌培养基.方法:参照灵敏度试验,比较试验菌在两种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结果:试验菌在真菌培养基生长优于大豆-酪蛋白消化物培养基.结论:大豆-酪蛋白消化物培养基不能替代中国药典无菌检查用的真菌培养基,真菌培养基也不完全具备适合细菌生长的特性.

  • 标签: 无菌检查 真菌培养基 大豆-酪蛋白消化物培养基 比较试验
  • 简介:采用旋转薄膜蒸发法结合挤压过滤工艺制备大豆磷脂脂质体,所制得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217nm,跨距0.838,负染色脂质体经透射电镜观察,呈明显的双层膜圆球型结构.以胆酸钠盐和脱氧胆酸钠盐研究其与脂质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将500nm波长处的可见光吸收值评价胆盐-脂质体混悬液的浊度,测定脂质体的粒径变化情况.在胆酸盐加入的初期,由于胆酸盐和脂质体形成混合胶团,致使脂质体的粒径和浊度值稍有增加,进一步加入的胆酸盐使脂质体的粒径和浊度值下降.胆盐和脂质体间的相互作用经历了数个重排现象,使脂质体的粒径发生规律性的变化,这与脂质体的体内稳定性密切相关,也可反映脂质体的载药和释药特性.

  • 标签: 脂质体 体外 胆盐 载药 体内 混悬液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测定丙泊酚注射液中大豆油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硅胶柱;以正己烷-异丙醇-冰醋酸(98.9∶1∶0.1)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空气泵压力2.0L/min;检测器温度40℃;进样量10μl。结果:测得大豆油的回收率为99.99%,RSD为2.4%;进样量在0.951-2.853μg范围时,线性方程为Y=1.4282X+4.5912,r=0.999。结论: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

  • 标签: HPL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丙泊酚注射液 大豆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