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5 个结果
  • 简介:国医大师薛伯寿如今已82岁高龄,依然是精神矍铄、思维敏捷、步履轻盈,每天仍然坚持坐诊看病。对于养生,薛老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用6句话可以概括。

  • 标签: 补药 国医大师 薛伯寿
  • 简介:目的总结全镜甲状腺切除术(TET)方法及技巧,为TET的广泛开展提供借鉴。方法回顾分析87例行TE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作者手术经验及体会,阐述和总结TET的方法、步骤和技巧。结果本组87例TET均获得成功,单侧手术时间(70±5)min,双侧(103±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0±5)ml,无一例中转开放患者。结论TET不仅美容效果良好,而且大大减少了创伤的面积及对甲状腺周围组织的干扰,同时术后不适感、并发症与开放手术相比大大减低。掌握甲状腺的解剖结构及手术技巧,可以明显缩短手术学习曲线,提高手术安全性。

  • 标签: 腔镜手术 甲状腺 技巧 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在早孕中采用人工流产与药物流产后的并发宫粘连。方法:研究在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间在我院终止早孕的患者中按照1:1的比例随机选取人工和药物流产患者共68例,将采用人工流产的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药物流产的3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通过B超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流产方式终止早孕后并发宫粘连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宫粘连的可能性明显对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人工流产 药物流产 并发宫腔粘连
  • 简介:分析150例隙性脑梗塞(LI)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显示与LI密切相关的病因依次为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LJ的病灶分布以内囊、基底节为多见,其次为丘脑、放射冠、桥脑。LI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应引起重视。

  • 标签: 腔隙性脑梗塞 影像学
  • 简介: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对乳腺癌从基因水平上加以分型,不仅能够判断肿瘤的预后,还能够预测肿瘤对治疗的反应,为肿瘤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本文以管型乳腺癌为研究方向,从六个方面论述了管型乳腺癌的认识过程;管型乳腺癌的形态特征;管型乳腺癌的免疫表型;管型乳腺癌的基因表达;管型乳腺癌的分子遗传学;管型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为管型乳腺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综述。

  • 标签: 乳腺癌 管腔型 免疫组化 HER-2
  • 简介:摘要:目的:藏医放血疗法是藏医的特色治疗技术,在通风临床治疗中应用藏医放血疗法,会产生怎样的效果,本文则展开研究。方法:选定2021年9月-2021年12月到我院就诊的54例通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常规治疗组和藏医放血治疗组平均划分小组,进行试验治疗并比较患者治疗结果。结果:结论:

  • 标签: 藏医放血疗法 通风 疗效
  • 简介:患者,女性,36岁。第2胎,妊娠足月,在家由当地接生员助产一女婴,产后胎盘未娩出,接生人员徒手取胎盘未成功。转当地卫生院给予刮宫亦未取出全部胎盘,出血量多。疑为“部分性植入性胎盘”,于产后34小时急诊转入我院治疗。入院查体:T39.8℃,P120次/min,BP113/75mmHg贫血貌,表情淡漠,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120

  • 标签: 宫腔灌洗 灭滴灵 药物治疗 产褥感染
  • 简介:哺乳动物卵巢有大量的前卵泡,其中大部分卵泡不能进行排卵,而卵泡发育和闭锁的调节是一个高度复杂的过程。随着对卵泡生长过程的深入研究,国内外已经建立了多种体外培养方法,而前卵泡体外培养已成为现今的研究热点,并将其应用于雌性生殖毒理评价研究当中,为新药评价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验工具。对哺乳动物前卵泡的体外培养中的胚胎来源、分离方法、培养条件和添加成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为进一步完善前卵泡培养体系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哺乳动物 腔前卵泡 体外培养 生殖毒理 新药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双J管在上尿路疾病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5年9月至2007年5月,我科治疗上尿路疾病患者共104例,术后留置1~2根双J管。结果104例患者有97例置入双J管,术后留置时间为1周~2月,平均2周。有2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腰背酸痛、血尿、尿急等尿路刺激症,拔管后症状缓解。结论治疗上尿路梗阻,术后留置双J管具有操作简便、引流效果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作为常规治疗手段。

  • 标签: 上尿路 双J管 输尿管支架
  • 简介:蛛网膜下出血(SAH)是由于脑底部或脑表面血管破裂,大量血液流入蛛网膜下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以剧烈头痛、脑膜刺激征阳性,以及血性脑脊液为主要表现,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多变,常在短时间内症状和体征就达到最高峰,有再次出血的危险性。死亡率和复发率较高。再次出血的危险性在发病后2周内发病率最高,其次为3周-6周,6个月复发率减少。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 预防 护理 再次出血 脑膜刺激征
  • 简介:目的观察分批释放血性脑脊液治疗蛛网膜下出血疗效。方法将蛛网膜下出血(SAH)患者8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于发病几小时至24小时内接受治疗。对照组用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疗法加用分批释放血性脑脊液疗法。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1周内头痛消失或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周内体温(≤37℃)的变化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死亡率,治愈率,脑积水发生率,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再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脑梗死,颅底粘连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分批放血性脑脊液治疗蛛网膜下出血,有及时清理下内积血,早期头痛明显减轻,体温恢复正常,防止DCVS及脑积水,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SAH 血性脑脊液 DCVS 再出血 病情分级
  • 简介:近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剖宫产率逐渐增加,术中大出血较为常见,如处理不好,可威胁产妇的生命.我国孕产妇中绝大多数为初产妇,因此剖宫产时如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而作子宫切除术,会给产妇带来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创伤,所以应尽可能地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以期能保留子宫.现将我科处理经验介绍如下:

  • 标签: 剖宫产出血 官腔填塞 碘伏纱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