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结肠癌患者手术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70例结肠癌手术治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组。常规护理组进行手术常规护理,系统护理组采取系统护理干预。就两组患者术后可开始进食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长、住院留观时间、费用和手术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进行比较。结果系统护理手术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系统护理不良事件明显少于常规护理组,P<0.05。系统护理组患者术后可开始进食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长、住院留观时间、费用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对结肠癌手术治疗患者有良好作用,可减少并发症,加速术后康复,缩短治疗时间和减轻医疗费用负担,患者满意。

  • 标签: 结肠癌患者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干预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某二级甲等医院收治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547例,其中干预前(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未经过"抗菌药物整治活动")283例,干预后(2018年2—4月通过设立临床药师参与诊疗工作以及加强合理用药管理和控制)264例,提取患者电子病历信息,比较干预前后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给药时间合理率、用药疗程合理率。结果:干预后,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由干预前的70.32%降至28.79%,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由干预前的57.79%升至75.00%,给药时间合理率由干预前的19.60%升至61.84%,用药疗程合理率由干预前的38.69%升至55.26%。结论:临床药师的干预可以降低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提高抗菌药物品种选择、给药时间及用药疗程的合理性,使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更加规范、抗菌药物的管理更加科学,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药师 抗菌药物 围术期 Ⅰ类切口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使用三联护理支持对剖宫产产妇产后抑郁情绪应用的效果,并分组进行比较。方法将我院于2016年4月~2018年6月间进行剖宫产治疗的共计96例产妇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8例。观察组行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加入三联护理支持方式。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产妇的EPDS评分及产后抑郁发生率。结果护理结束后研究组的EPDS评分较观察组更高,抑郁情绪发生率较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防范剖宫产产后抑郁采用三联护理支持效果良好,降低了产妇产后的抑郁发生率,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围术期三联护理支持 剖宫产 产后抑郁情绪
  • 简介:甲状腺癌恶性程度较低,多数患者经合理手术治疗即可治愈1。我科近年来为此类患者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实施护理,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 标签: 甲状腺癌根治术 围术期护理 快速康复外科
  • 简介:目的探究给予妊娠糖尿病患者以护理干预对孕妇及生儿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7年5月-2018年6月内收治的18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患者入院的奇偶顺序将之分为对照组(奇数组,90人)和实验组(偶数组,90人),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的血糖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判综合护理干预的落实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血糖(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对应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优化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指标,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因而应该在临床方面大力推广。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血糖指标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切除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方法救治肾癌和巨大肾积水27例,均采用腹腔镜肾切除治疗,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并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结果本组27例患者均获成功,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日4-5天,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做好手术护理,是手术成功、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8例,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行护理干预前后负性情绪、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较干预前均降低,日常生活能力(QLQ-30)评分较干预前升高(P均〈0.01);且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SDS、HAMD等负性情绪自量表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QLQ-30量表评分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1)。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护理提供有效保障,能帮助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状态,促进其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水平的恢复。

  • 标签: 优质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 负性情绪 生活自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在联合手术治疗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的作用。方法将我院从2018年1月至8月收治的108例晶状体脱位继发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患者接受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围术期护理 晶状体脱位 青光眼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5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初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初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在手术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其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初次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子宫肌瘤 围手术期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程健康教育对于糖尿病护理干预起到的效果。方法从我院的糖尿病患者中抽选出10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全程健康教育,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血糖水平(FPG、2hPG)以及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FPG、2hPG水平均有所下降,对糖尿病的掌握知识有所增多。两组对比研究组患者的FPG、2hP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评分也相对更高(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能够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病情,并且加强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相对于常规护理来说效果更佳。

  • 标签: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 糖尿病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食管癌手术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疗效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300例作为分析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50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采用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实验组的患者采用的护理方式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对照组15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方法为手术前进行健康宣讲,向患者介绍相关病症医学常识、手术方式、术后注意事项,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防止患者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影响手术及术后恢复。实验组150例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法,方法为手术前,(1)成立护理小组,由资质较高的护士担任组长,其他护士为小组成员,在开始护理前进行交流、沟通,并对相关手术应激的措施进行了解2。(2)办理住院以后由护理小组的护士进行术前营养饮食干预,术前禁食,采用对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3)合理使用导管,为了方便患者术后恢复,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尽量少的使用导管。手术后,(1)加强患者术后营养及饮食的护理,鼓励患者尽早的口服饮食,相关资料显示,尽早的口服饮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2)为患者安装阵痛装置并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伤口做好阵痛工作(3)控制不良反应及应激反应,通过注射胰岛素、激素等药物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发生率3,加速患者恢复。(4)对患者身体体征等各项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如出现紧急情况,及时通知主治医生。1.3疗效观察和评价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涉及到的300例患者所有数据均行SPSS17.0软件处理,其中两组计量资料对比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技术资料对比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检验,当数据对比呈现为P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剖宫产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对其进行合理性评价,并对不合理用药提出解决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收集我院2017年1–12月剖宫产病例,共计318份,从抗菌药物品种选择、手术抗菌药物使用时机、使用疗程、抗菌药物利用指数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318例患者手术均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头孢唑啉(65.5%);手术术前0.5~1h和夹脐带后(中)给药分别有30例(9.4%)和249例(78.3%)。术后感染率为5.0%,其中以术后当日(12.5%)感染发生率最高;用药持续时间t≤48h共计287例(90.2%);头孢唑啉和头孢唑肟的药物利用指数>1;剖宫产手术预防不合理用药有290例(91.2%)。结论:我院剖宫产手术抗菌药物使用存在多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预防用药剂量过大、品种选择不合理、疗程过长等,需要进一步有针对性的加强监管。

  • 标签: 剖宫产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 简介: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提高以及高龄老人数量的增多,老年人发生股骨颈骨折的病例越来越多,人工股骨头置换已成为目前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最常见的手术方式。由于该手术出血量多,导致的出血相关并发症对老年病人身体影响较大,因而该手术在临床应用时受到限制。医师常通过输血、止血、中或术后自体血回输等方式预防出血相关的并发症。

  • 标签: 氨甲环酸 失血量 股骨头置换 围手术期
  • 简介:目的探索流程化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影响。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脑出血120例患者(在2017年5月22日至2018年5月22日期间选取),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观察组进行流程化护理,有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有60例。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6.11±1.88)分、WHOQOL-100评分(72.96±2.03)分、并发症发生率(3.33%)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实施流程化护理效果明显,可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流程化护理 脑出血 围手术期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了解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现状,探讨改进措施。方法:从2016年3月我院所有归档病案中随机抽取60份Ⅰ类切口手术病历,按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调查表中所列内容对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Ⅰ类切口手术中,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有13例(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21.67%),均为骨科手术,使用的抗菌药物均为头孢硫脒,预防性给药时间均为术前30min。不合理用药主要为初级医师开具限制级使用抗菌药物,此外,术后无指征继续使用抗菌药物1例。结论: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专项点评实施以来,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得到了极大改善,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 标签: Ⅰ类切口 抗菌药物 预防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接诊的120例前列腺癌疑似患者在B超引导下进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手术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并观察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配合完成活检,两组前列腺癌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发热、血尿、轻微血便及会阴部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科学具体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促进活检的顺利进行,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护理干预 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 并发症
  • 简介:回顾性调查分析本院2017年1月至6月骨科住院患者抗贫血药物使用情况,发现不合理使用包括实验室检查不完善、适应症不明确、给药时机不适宜和用药监护不足等,上述问题提示临床作针对性矫正,进一步规范临床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 标签: 围手术期贫血 药物治疗 不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探析管理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48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管理,对两组的分娩结局及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成功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为(188.14±25.14)ml少于对照组的(325.28±26.32)ml,住院时间为(3.45±1.15)d短于对照组的(6.86±2.22)d,新生儿Apgar评分为(9.21±0.86)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8±0.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实施管理,有利于提高阴道分娩成功率,对母婴的身体健康均有益,孕妇分娩后身体恢复更快,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围生期管理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 分娩结局 影响
  • 简介: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患者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患者50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以及手术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能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并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医学中值得应用。

  • 标签: 手术是护理 微创经皮肾穿刺 肾结石
  • 简介:胃癌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对于临床治疗以及手术的耐受性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重视胃癌患者的营养治疗尤为重要。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并给予不同营养治疗方式,探讨胃癌期内规范化营养治疗的应用价值,旨在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临床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将我院从2014年2月至2017年11月间收治确诊的94例胃癌患者选取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经病理确诊均行胃癌根治手术治疗,遵照随机分配原则按排序单双号进行分组,单数患者纳入对照组,双数患者纳入研究组,每组47例。

  • 标签: 胃癌患者 营养治疗 围手术期 病理确诊 营养不良 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