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癫痫是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经相关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现有的癫痫患者已经超过960万,且每年新增病例约在40万左右,而这些患者中约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存在轻度及以上等级的情感障碍,集中表现为焦虑、抑郁,许多研究认为癫痫与情感障碍存在密切联系。为此,本文将分析癫痫与情感障碍间关系,探寻癫痫伴发情感障碍的危险因素,总结优质、高效的治疗方案。

  • 标签: 癫痫 情感障碍 研究进展
  • 简介:据统计,中国的烧伤发病率占总人口的10%左右,事故通常发生在国内人口密集及工业园区的地方[1].国外研究表明,全世界范围烧伤后脓毒症年发生率大概是1800万,而且以1.5%的速率升高,耗费巨额的医疗费用[2],国内脓毒症患者病死率高达33%,已成为重症监护室(ICU)非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因素.重度烧伤主要受损的是皮肤,人体的皮肤是抵抗微生物入侵的天然屏障,若体内防御功能障碍受损的创面极易受到细菌感染及炎症反应,甚至引起脓毒症.现已证明[3],脓毒症是由微生物感染后躯体引发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随着对烧伤脓毒症本质及发病的认识加深,部分医者研究了影响脓毒症发病的因素,发现细胞外组蛋白是影响其发病及病死的危险因素.本研究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就诊的174例成人重度烧伤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了脓毒症并发症的发病因素及对其临床疗效和病死率,旨在为大面积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预防脓毒症发病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烧伤脓毒症 烧伤患者 成人 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发情 疾病死亡
  • 简介: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约6%~12%的患者合并有腹股沟疝.本院从2005年1月至2008年2月,对23例BPH合并腹股沟疝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同期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前列腺增生症 腹股沟疝 同期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腹股沟疝同期手术方法。方法20例前列腺增生合并腹股沟疝患者,先取腹股沟斜切口,采用美国巴德公司提供的巴德补片,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经耻骨上纵行切口行前列腺切除术。结果随访6~24个月,无疝复发、尿失禁、尿道狭窄、切口感染.仅1例腹股沟区有异物感,3个月后症状消失。术后住院9~14d,平均11d。结论BPH并腹股沟疝同期手术,如BPH需开放手术,应先取腹股沟斜切口,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经耻骨上纵行切口行前列腺切除术。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腹股沟疝 无张力疝修补术 前列腺切除术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同期手术治疗外伤性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者进行研究,共60例,研究时间为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分为参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参照组应用颅骨修补与脑室腹腔分流择期治疗,研究组应用颅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同期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颅骨修补 脑室腹腔分流 颅骨缺损 脑积水
  • 简介:目的研究探讨同期新辅助放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方法100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均进行同期新辅助放化疗治疗,再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比较患者新辅助放化疗治疗前后肿瘤的直径、分期,放化疗毒副作用以及术后保肛率。结果100例患者同期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直径(2.84±1.65)cm小于同期新辅助放化疗前的(4.65±1.55)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00,P〈0.01)。患者同期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分期情况(T0期0例,T1期0例,T2期0例,T3期40例,T4期60例)优于同期新辅助放化疗前(T0期16例,T1期20例,T2期28例,T3期20例,T4期16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3.54,P〈0.01)。无因放化疗毒副作用而死亡的患者;8例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其毒副作用较小。术中44例(44%)患者实行保肛治疗,术中无死亡情况出现。结论局部进展期直肠癌在手术治疗前进行同期新辅助放化疗治疗,能有效减小肿瘤直径,从而缩小肿瘤体积,有效改善肿瘤分期,提高保肛率,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预后以及术后的生活质量,经验证,其毒副作用较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同期新辅助放化疗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同期放化疗肿瘤患者 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找到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针对主要问题总结有效护理措施,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以保证更多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方法:将 2018年 9月 -2019年 9月在我院接受肿瘤放化疗治疗的 120例患者选为研究对象,行 PICC置管后采取疑似感染患者的标本,按照相关规定展开局部感染因素,包括导管置入部位、放化疗时间、细胞免疫功能、皮肤过敏情况的分析,另外做好血栓生成因素的调查,从而发现血液相关的感染因素。确定 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实施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促进肿瘤患者放化疗期间生活质量的提高,构建起和谐的医患关系,为后续诊疗工作有序推进创造更有利的条件。结果:同期放化疗肿瘤患者行 PICC导管的感染率为( 18.34%),其中局部感染患者 17例,感染发生率为( 77.29%),血液感染患者 5例,感染发生率为( 22.71%),相关性感染因素越多,肿瘤患者放化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可能性越大,本次实验研究结果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医务人员应该结合不同患者的实际病情,分析患者肿瘤放化疗期间行 PICC导管相关性的感染因素,在此基础上改进护理方案,注意规范操作,并根据患者与家属的实际需求,提前做好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工作。避免 PICC置管后肿瘤患者发生局部感染、血液感染等情况,应用一系列的优质护理措施,促进护理服务水平的提升显得至关重要,医院得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更利于医疗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 标签: 同期放化疗 肿瘤患者 PICC导管 相关感染因素 分析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有效性及复发情况。方法: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共66例,均在2022.01-2023.06期间入我院治疗。依照掷骰子法分组,33例/组。参照组行冷刀锥切术治疗,观察组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对比分析二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后,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参照组,且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性与参照组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但复发率较低(P<0.05)。结论:应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可以使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的术中出血减少,加快手术效率,同时,还可减少疾病复发,值得借鉴。

  • 标签: 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治疗有效性 复发率
  • 简介:目的研究Ⅱ、Ⅲ期直肠癌术后调强放疗同期口服卡培他滨化疗的疗效。方法126例Ⅱ、Ⅲ期直肠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术后放化疗差异分为观察组(采取调强放疗同期口服卡培他滨化疗)及对照组[先行FOLFOX4方案3程化疗后实施调强放疗],各63例。对比治疗效果,观察用药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总生存率为95.24%(60/63),其中无病生存率为76.19%(48/63),局部复发率为1.59%(1/63);对照组患者总生存率为82.54%(52/63),其中无病生存率为58.73%(37/63),局部复发率为23.81%(15/63);观察组患者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143、4.375、14.032,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9.37%高于对照组73.0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0,P〉0.05)。结论在Ⅱ、Ⅲ期直肠癌术后实施调强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同期化疗,疗效确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肿瘤局部复发风险,用药方案具有良好安全可行性,值得应用。

  • 标签: 直肠癌 调强放疗 卡培他滨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颅骨修补同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在重度颅脑外伤中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颅脑外伤患者,均为重度外伤,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大早期分流术和延期颅骨修补术,实验组采用早期颅骨修补同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和60.0%,实验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t=9.844, P<0.05。目的:早期颅骨修补同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在重度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以推广临床应用。

  • 标签: 重型颅脑外伤 早期颅骨修补同期脑室腹腔分流术 颅内压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我院2011年8月份与去年同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以了解我院在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变化,为我院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8月份和2010年8月份两个时期我院抗菌药物的品种数、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抗菌药物日均费用(DDC)等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我院2011年8月份日比2010年同期抗菌药物品种数以及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西药销售金额的构成比均下降,这与我院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干涉政策有关.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在品种数,用药金额及构成比、抗菌药物使用量方面均占较高比例.头孢孟多酯钠粉针、头孢硫脒针的DDDs在各时期均排在前2位.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中依诺沙星的使用频率最高.结论我院2011年8月份抗菌药物使用较去年同期品种数与使用量明显减少.

  • 标签: 抗菌药物 应用对比 用药频度 药品日均费用
  • 简介:目的:总结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同期行分流与颅骨修补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及颅骨修补手术的颅脑损伤病例,对其临床资料、并发症及其预后进行总结。结果术后无颅内感染,术后82.1%患者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颅脑损伤术后颅骨缺损、脑积水、脑膨出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同期行脑室腹腔分流及颅骨修补手术并发症少,可明显改善患者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脑积水 颅骨缺损 颅骨修补术 脑室腹腔分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尼妥珠单抗联合顺铂同期放化疗对头颈部肿瘤患者的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7月-2023年5月符合标准的10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开展顺铂同期放化疗,观察组50例开展尼妥珠单抗联合顺铂同期放化疗,比较两组疗效、毒副作用发生率、3年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年、3年观察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妥珠单抗联合顺铂同期放化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头颈部肿瘤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因此,我们建议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该治疗方案。

  • 标签: 尼妥珠单抗 顺铂同期放化疗 头颈部肿瘤患者 生存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就循证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内分泌糖尿病科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对照组血糖控制优良率显著优于观察组,观察组为96.00%,对照组为68.00%,具有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老年糖尿病患者 循证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血液透析护理中,予以个性化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本院2020.1-2021.1收治的72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形式将其均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个性化心理干预;比较不同护理模式下两组患者心理状态(SAS/SDS)、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SAS/SDS评分对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个性化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 应用效果 并发症
  • 简介: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根据春季多发外感热病的季节特点,组织有关专家认真研究治疗原则并拟定处方,及时推出了“春季热病预防合剂”,以应对春季多发的外感热病。

  • 标签: 春季 热病预防合剂 热病 中医药
  • 简介:人到中年,骨钙会逐渐丢失。尤其是女性进入更年期及绝经期后,骨钙丢失便进一步加速,女性65岁以后可能丢失骨钙达30%~50%(65岁以后男性丢失的骨钙也在30%左右)。缺钙使骨密度下降,骨质疏松、动脉硬化等疾病接踵而至。对于老年人来说,补钙是保持健康生活的重要方法之一。而生活中有些老年人连续补充钙剂好多年,骨密度仍低下,甚至患有骨质疏松症。

  • 标签: 骨钙 骨密度 骨质疏松 人到中年 胃酸分泌 体内激素
  • 简介:利用静电高压在室温条件下做了两种细菌和一种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灭菌实验。实验中用了星形线和芒刺极两种电极结构,研究了这三种菌的存活率与电压、电晕功率和处理时间的关系。作者等也研究了正、负高压,正、负脉冲高压和交流高压对灭菌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当选取条件,这三种菌完全可被电晕放电场杀死。静电灭菌是一种新方法,到目前为止,特别是对非液体物质的静电灭菌,尚未见报道。尽管这一技术还需进一步研究,但它为寻找新的灭菌途径提供了可能。

  • 标签: 静电高压灭菌 效果 微生物存活率
  • 简介:2009年10月26日出版的美国《内科学文献》上一项研究显示:与家人或朋友结伴运动,比独自运动减肥效果更好。

  • 标签: 减肥效果 运动 科学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