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16螺旋CT应用于肺结节诊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2月50例肺结节患者对其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根据患者采取16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资料将相关数据分为两组进行统计学检验分析对比。结果检查资料显示所有患者中恶性结节患者有33例,其中患有鳞癌的6例,小细胞肺癌有3例,腺癌患者24例;17例患者资料显示为良性病变者,其中有8例患有结合瘤,9例患有错构瘤。对于肺结节程度的诊断,CT平扫对于结节的良恶性诊断并无较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增强扫描可明显获得结节良恶性信息,良恶性具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恶性结节CT加强图像显示结节密度增强后分布混杂且强化不均匀,具有异常点条状强化,而良性结节增强后具有多样模式,不存在明显规律。

  • 标签: 肺结节 16层螺旋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管理对体外震波碎石患者排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0例体外震波碎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则根据临床护理的需要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排效果和护理工作质量。结果从排效果上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6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9.3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患者对护理管理的满意程度看,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2.00%,对照组为84.3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两组患者在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疗总时间上也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手段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体外震波患者的排效果,缩短治疗时间,体外震波碎石患者的临床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对结石患者预后的恢复极为有利,值得在临床上积极推广。

  • 标签: 结石 体外震波碎石 排石效果
  • 简介:近年来,打着中医旗号的'伪大师'层出不穷,混淆了人们对中医的认识,更引发了不少误解。2014年底,国家权威部门向全国30位德艺双譬的中医名家授予了'国医大师'荣誉。氏伤科第四代传人、黄浦区中心医院名誉院长石仰山作为上海的唯一代表,当选第二届'国医大师'。2015年,时年84岁高龄的仰山接受了《解放周末》独家专访,这位致力于中医正骨疗

  • 标签: 黄浦区中心医院 名誉院长 国家权威部门 伤科 治疗思路 夜阑人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全组织工程皮肤对猪糖尿病体表溃疡进行修复治理,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只年龄在2.5个月左右的约克猪作为猪糖尿病体表溃疡模型动物,每只动物模型出现8个糖尿病体表溃共计,将其中4个溃疡创面通过全组织工程皮肤修复治疗为研究组,2个溃疡创面通过移植自体皮肤进行治疗为对照组,2个溃疡创面不进行治疗为空白组,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溃疡创面皮片存活率,对比三组溃疡创面术后1-6周的收缩率以及溃疡创面相应的组织学变化规律。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溃疡创面皮片存活率(均为100.00%)和创面术后收缩率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创面收缩率均显著低于空白组创面(P<0.05)。结论全组织工程皮肤用于修复猪糖尿病体表溃疡效果较好。

  • 标签: 组织工程全层皮肤 糖尿病 皮肤溃疡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麻杏甘汤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脾胺肽冻干粉口服,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麻杏甘汤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单项症候(咳嗽、喘息、喘鸣音及湿罗音)复常率、平均住院时间及5个月内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痊愈率93.33%,对照组7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单项症候复常率、治疗组住院时间、5个月内患儿复发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麻杏甘汤加减能较好的改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症状和体征,且能缩短疗程及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麻杏甘石汤 喘息性支气管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造瘘术输尿管镜取术治疗复杂肾结石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复杂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微创经皮肾造瘘术输尿管镜取术,术前对所有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和各项实验室检查,术后做好病情监测以及肾造瘘管、尿管的护理工作。结果经过有效护理后,本组患者1次取成功有49例,结石清除率达81.67%,并且均未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对微创经皮肾造瘘术输尿管镜取术治疗复杂肾结石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够促进患者恢复,无严重并发症。

  • 标签: 肾结石 微创经皮肾造瘘术 输尿管镜 取石术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婴幼儿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的临床诊断使用128螺旋CT的应用效果。方法2例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患儿接受CT检查的资料来进行研究分析,并归纳总结。结果根据患儿的临床诊断来看,有1例患儿的右侧冠状动脉异常是肺动脉右窦引起的,1例左侧冠状动脉是肺动脉后窦引起的。结论临床中多层螺旋CT(MSCT)能够对冠状动脉异常起源进行诊断,效果好,而且不会对患儿造成创伤,在临床中源于肺动脉的情况比较少见。

  • 标签: X线体层摄影术 螺旋CT 冠状动脉 肺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在经皮肾镜取术(PCNL)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200例,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00例,围术期予抗生素及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100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血必净注射液50ml静脉滴注,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生命体征及相关炎症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热发生率及SIRS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脓毒症及MODS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病情恢复优于对照组;两组术后1d、3d、7d炎症相关指标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观察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抗生素PCNL围术期能有效减低术后感染发热及SIRS发生率,较好控制相关炎症指标,安全性高,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血必净 经皮肾镜取石术 发热 SIRS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标准通道和微通道经皮肾镜取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肾结石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随机划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参照组以及实验组,前者给予微通道经皮肾镜取术治疗,后者给予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出血量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86.61±1.25)min明显短于参照组(120.13±2.14)min(P<0.05);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185.52±1.26)mL明显多于参照组(99.85±3.41)mL(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效果相当,但是微通道经皮肾镜取术在手术时间上比标准通道要长,但是其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相对较少。

  • 标签: 标准通道 微通道经皮肾镜 肾结石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通道及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术在肾结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共收治了64例肾结石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术,观察组患者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具有可比性。结论在肾结石治疗中,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术的效果要优于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术。

  • 标签: 标准通道 微通道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肾结石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管镜碎石联合封堵取导管治疗崁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崁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PCNL)50例,观察组(URSLL联合封堵导管)50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所用的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并发症(发热,血尿,肾绞疼)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管镜碎石联合封堵取导管治疗崁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可以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并发症更少,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尿管镜碎石术 封堵取石导管 崁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