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科学开展风险评估是实施药用辅料风险管理的前提,由于辅料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目前缺乏具体的评估方法。本文在欧盟辅料风险评估指南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辅料属性参数的风险指数评分系统,用于总体评估辅料安全性、功能性和质量属性等与制剂质量相关的风险水平。该方法经过验证,具有普遍适用性,可为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有效开展辅料风险评估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药用辅料 风险评估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SHEL护理模型在小儿门诊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1年1月-2022年6月为研究时间,并择取期间内在我院小儿门诊输液的患儿中的120例作为临床研究目标,依照患者就诊时间顺序予以分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60例)、采用SHEL护理模型的观察组(60例),根据研究数据对比临床护理效果(从首次穿刺成功率、针头脱落率、渗液率、依从性、穿刺成功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展开数据研究)。结果:统计研究表明,通过SHEL护理模型的观察组患儿首次穿刺成功率、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针头脱落率、渗液率、穿刺成功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更低,数据差异,P<0.05,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将SHEL护理模型应用到小儿门诊输液的护理中,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建议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SHEL护理模型 小儿门诊 输液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侧同时内镜手术(SBES)治疗侧上尿路结石疾病的临床疗效,并对该治疗方案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选择在2020年3月—2022年3月间收治的24例侧上尿路结石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给予所有患者实施侧同时内镜手术治疗,统计治疗前、后的血常规与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并记录术后结石清除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全2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SBES手术,术后血红蛋白、血肌酐、胱抑素C指标均更低于术前,比值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期结石清除率高达87.5%(21/24),且仅有4例出现非严重性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结论:给予侧上尿路结石疾病患者实施侧同时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红蛋白与肾功能指标,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患病率低,值得推广。

  • 标签: 双侧同时内镜手术 双侧上尿路结石疾病 手术治疗效果 俯卧分腿位 肾功能指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全球范围内,膦酸盐对转移性癌症、多发性骨髓瘤、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疗效已得到很好的证实。尽管口服膦酸盐后的患者在种植术后发生颌骨坏死的风险较低,但是仍然有关于种植后发生颌骨坏死的报道。本人就这一话题进行简单回顾。

  • 标签: 双膦酸盐 种植修复 颌骨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卵白蛋白(Ovalbumin,OVA)和猪蛔虫蛋白(Pig Ascaris Protein,PAP)这两种常见哮喘致敏源在致敏前后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计数影响的异同,并在激发前、激发后、激发后1h分别采样,比较给药后不同时间各炎症细胞的变化情况,为食蟹猴哮喘模型研究中采样的最佳时间提供参考。方法:食蟹猴随机分组,其中OVA组5只,PAP组3只。采用第一周腹腔注射,第二周腹腔注射,第四周皮下给药,第五周雾化给药,第七周肌肉注射,第十周雾化给药,第十四周强化雾化给药的方式致敏。给药频率为每周1次。腹腔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的OVA浓度为1mg/ml,PAP浓度为3.33mg/ml,给药量均为1ml/kg。雾化给药OVA浓度为12mg/ml,PAP为4mg/ml,以口罩的形式,让猴子吸收约40个呼吸。致敏给药完成后,将猴子转移至激发笼内,通入相应的雾化致敏溶液2min进行激发。分别在给药前、激发前、激发后1h采用气道插管的形式采集BALF。用瑞士-吉姆萨染色法,油镜下分类计数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的比例。另取BALF裂解红细胞后冲池,计数除上皮细胞外的所有细胞总数。结果:与给药前相比,两组BALF细胞总数均没有显著变化。与给药前相比,OVA组中性粒细胞在激发后1h显著升高(P

  • 标签: 卵白蛋白 猪蛔虫蛋白 哮喘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炎症细胞计数
  • 简介:摘要:为验证百草晶丹胶囊抑制肿瘤及镇痛作用的药效,用小鼠移植H22肝癌和Lewis肺癌模型的实验方法,考察对肝癌和肺癌的抑制作用;采用扭体法观察镇痛作用[1]。结果表明:百草晶丹胶囊小鼠胃内给药,对移植H22肝癌和Lewis肺癌抑制率分别为37.6%和52.0%(P<0.01);其中、高剂量组有明显的镇痛效果,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结论:百草晶丹胶囊高剂量对小鼠H22肝癌有一定抑制作用,中、高剂量组对小鼠Lewis肺癌有较强抑制作用;其中、高剂量均具有明显镇痛作用。

  • 标签: 百草晶丹胶囊 抗肿瘤作用 镇痛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在四肢骨折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脊柱手足关节外科收治的82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跨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试验组护理干预后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跨理论模型 护理干预 四肢骨折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介绍一例胎妊娠早产母婴分离产妇的乳房护理,通过加强早期干预、心理护理、术后早期指导乳房护理及母婴分离护理,小婴出院后门诊继续指导如何保持泌乳,婴儿的母乳喂养指导等,产妇两小婴相继出院,母乳充足,做到纯母乳喂养。

  • 标签: [] 早产 母婴分离 乳房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股骨远端粉粹性骨折钢板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主要成员为我院骨科在2018年1月份至2021年12月份收治的16例病人,这16例病人均为股骨远端粉粹性骨折,观察对其采用钢钢固定的治疗效果。结果:使用钢板固定的效果显佳,病人治疗后均愈合,愈合的时间在半年,且无其他并发症。结论:粉碎性骨折在临床治疗较为困难,钢板固定治疗效果相对更为理想,可以更好的促进病人的恢复,且操作更为简单。

  • 标签: 股骨远端 粉碎性骨折 双钢板固定 临床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患儿中,随机抽选70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予以分组,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研究对象例数均为35例,对照组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实验组采用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在通气情况方面,实验组在呼吸支持时间、用氧时间、留院时间方面均短于对照组,有创呼吸机治疗方面高于对照组(P<0.05)。在血气分析结果方面,实验组在PaO2方面高于对照组,在PaCO2方面低于对照组,在PaO2/PaCO2方面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重症肺炎治疗中,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其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的通气情况和血气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 小儿重症肺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源CT在早期周围型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于2022年2月至2022年7月,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接收的早期周围型肺癌诊断的患者共34例,按照电脑盲选的方式,将3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CT进行检查,观察组采用源CT进行检查。对比两组的辐射剂量、图像质量以及信号噪音比。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早期周围型肺癌早期诊断中,采用源CT进行检查,能够降低检查过程中的辐射剂量,提升图像质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双源CT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五力模型安全管理模式在医院门诊药房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门诊药房于2021年7月1日启动五力模型安全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门诊药房的药品调配差错率、质量安全问题发生率和质量管理评分情况的差异。结果:实施后门诊药房药品调配差错率、质量安全问题发生率较实施前均有显著降低(P

  • 标签: 五力模型 安全管理模式 门诊药房 差错率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针对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预防指导,采用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评估的护理模式对结果进行调研。方法:针对600例神经科患者为对象,样本来源于2021年1月-2022年1月的患者,按照时间划分两个对比组,对照组为常规预防护理,观察组为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评估下的护理指导,对比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同时在血液高凝状态发生率上,也以观察组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上以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评估对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效果较好,可及早发现问题,阻滞血液的高凝状态,值得推广。

  • 标签: 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评估;护理模式;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源CT血管成像技术(DSCTA)对颈动脉斑块性质的诊断分析。方法:将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74例颈动脉斑块患者,根据诊断方式不同分为2组(均37例),其中对照组实施64排CT颈部血管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组实施源CT血管成像技术,观察2组患者斑块性质与斑块成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斑块性质诊断率(95%)高于对照组(70%),研究组斑块成分分类诊断率(92%)高于对照组(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双源CT血管 成像技术 颈动脉斑块性质 诊断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诊断腮腺肿瘤中,MSCT期增强扫描+彩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7~2021.5期间我院62例疑似腮腺肿瘤患者为例,全部患者均接受MSCT(多层螺旋CT)期增强扫描、CDFI(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以及病理诊断,将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MSCT+CDFI、MSCT对腮腺肿瘤诊断的准确率、特异度、敏感度。结果:本次研究中的62例疑似腮腺肿瘤患者,50例被确诊为腮腺肿瘤;经实践得出采用MSCT+CDFI检查腮腺肿瘤时,敏感性为80.00 %,特异性为66.66%。采用超声检查法,对于腮腺肿瘤检查的敏感性为62.00%,特异性为25.00%。两种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比较,MSCT+CDFI更高,(P<0.05)。MSCT+CDFI诊断法对腮腺肿瘤诊断率明显高于MSCT,(P<0.05)。结论 :MSCT期增强扫描+ CDFI可提升腮腺肿瘤检出率,且特异度与敏感度也均高。

  • 标签: MSCT双期增强扫描 彩超对腮腺肿瘤 特异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旨在干眼症的治疗中采用氯芬酸钠滴眼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方法:选用本年度于我院眼科进行治疗的101位干眼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主体,将前51位入院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后50位入院患者作为实验组,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不良反发生率、干眼症状及SIT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干眼症状评分低于参照组,SIT评分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 玻璃酸钠滴眼液 干眼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带教工作是课堂教与学的继续,是培养医护专业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现探讨导师带教教学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临床实习阶段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在我院康复医学科进行实习的学生作为本次教学的研究对象,共计20人,评估两组实习学生经过不同方案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操作考试成绩。结果:研究教学组的学生无论是理论成绩还是实践操作成绩都远远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导师带教教学应用于康复医学科,能在短时间内能够更好地进行康复治疗理论知识的学习及实践操作的提升,是一种非常科学有效的实习生带教方式。

  • 标签: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双导师带教教学 临床实习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胰岛素联合二甲胍与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胍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型糖尿病患者68例(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随机分为胰岛素联合二甲胍治疗的观察组(34例)与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胍治疗的对照组(34例),观察血糖水平、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糖水平低,不良反应少,P<0.05。结论:给予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联合二甲胍治疗,能降低血糖水平,且不良反应少,整体效果优于磺脲类药物联合二甲胍治疗,值得借鉴。

  • 标签: 胰岛素 二甲双胍 磺脲类药物 2型糖尿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基于IMB模型的护理模式在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1年5月-2022年5月,将82名消化道肿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治疗依从性和心理状态评分进行测评和对比。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IMB模型 消化道肿瘤 化疗 心理状态 治疗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