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3 个结果
  • 简介:早产儿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重点人群,由于早产儿身体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不完善等特点,造成其抵抗力低下,加之其住院时间长,各种侵入性操作多,极易发生医院感染而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儿住院费用。因此如何减少早产儿医院感染是早产儿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本研究调查山西大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以期对今后防控早产儿医院感染提供依据。

  • 标签: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发生情况
  • 简介:目的:分享北京朝阳医院精准用药门诊模式,总结就诊患者特点和精准用药调整手段,分析开设精准用药门诊的利弊,希望为国内未来精准用药实践提供参考。方法:以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朝阳医院精准用药门诊就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汇总分析患者特点、用药规律、精准用药调整过程及实施精准用药后的药物方案变化,评估调整效果,并估算患者未来获益。结果:在此期间,共接诊患者189例,开展基因检测109人次,开展血药浓度监测5人次。就诊患者中,以心血管疾病患者居多,平均年龄(61.92±11.92)岁,就诊前后,人均减少用药品种(0.5±0.33)种,人均降低药费(365.44±58.35)元/月。结论:实施精准用药指导,可最大限度的实现个体化用药。保障药物疗效,减少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并具有明显的经济学价值,可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实施。

  • 标签: 精准用药 药物基因组学 个体化用药
  • 简介:北京协和医院官方微博发布的消息称,自9月起,该院东院门诊所有窗口不再挂号、建卡(不包括西院);患者持身份证建卡一律使用自助机,

  • 标签: 北京协和医院 挂号 窗口 身份证 建卡
  • 简介:目的分析孕妇发生梅毒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10462例孕妇均接受梅毒血清学检查,对合并梅毒孕妇的新生儿也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查,分析妊娠合并梅毒及围生儿感染梅毒的影响因素。结果27例妊娠合并梅毒孕妇中,年龄21~30岁(20/27)、初中及以下学历(17/27)、暂住人口(16/27)、多性伴侣(23/27)、职业为娱乐场所从业人员(15/27)、多次妊娠(21/27)、未行孕前梅毒血清学检查(20/27)、配偶为梅毒感染(22/27)的比例较高。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居民类型、多性伴侣、多次妊娠史、配偶为梅毒感染者是妊娠合并梅毒的危险因素,而教育程度、孕前梅毒血清学检查是妊娠合并梅毒的保护因素。结论孕妇年龄、居民类型、多性伴侣、多次妊娠、配偶为梅毒感染者是妊娠合并梅毒的危险因素;而孕前检查、受教育程度是妊娠合并梅毒的保护性因素。

  • 标签: 妊娠合并梅毒 围产儿
  • 简介:目的提高处方干预能力,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及《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对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的4584例门诊前置处方审核记录进行分类统计,并从绩效奖惩机制实施、教育训练改善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不合理处方类型主要为临床诊断书写不全、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用量不适宜,分别占54.28%,19.74%,16.19%,不规范处方占74.02%.实行绩效奖励机制、教育训练改善、绩效惩处后分别比改善前的不合理处方干预率提高145.00%,46.00%,150.00%.结论实行绩效奖惩、依据处方干预记录进行的教育训练改善可提高门诊药房处方干预效果.降低医院门诊不合理处方需前置处方审核及处方点评相结合,不断规范医师处方行为,并提高药师处方干预能力.

  • 标签: 前置处方审核 处方干预 门诊药房 合理用药 药房管理
  • 简介:为了打击“黄牛”号贩子,日前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产科首次启用网上登记公平抽签的方式决定产科初诊预约号源分配。共提供了225个产科初诊号源。此前已有1136名孕妇在线登记个人信息,符合首次公开抽签资格的782位孕妇信息卡片被投入抽签箱,中签名单在医院官方网站公告栏中公示。

  • 标签: 产科 医院 深圳 源首 个人信息 香港大学
  • 简介:医疗安全管理是医院生存及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体现医院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我国医疗服务效率不断提升,但医疗安全风险隐患也随之增加。据统计,2016年,全国法院共审结医疗损害赔偿案件20833件,虽较2015年下降了6.7%,但接连发生的浙江省中医院医源性艾滋病病毒感染等事件,充分暴露了一些医疗机构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 标签: 医疗安全管理 医院综合管理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艾滋病病毒感染 医疗服务效率 医疗损害赔偿
  • 简介:北京市近日正式启动盲人医疗按摩人员执业备案工作。今后,北京市取得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医疗机构执业资格的盲人经过备案后,可进入北京医疗机构工作,成为医院的卫生技术人员,盲人医疗按摩师从此有了明确的身份和院内晋升职称的渠道。

  • 标签: 盲人按摩师 执业资格 北京市 医院 北京医疗机构 卫生技术人员
  • 简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简称人社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的意见》,将"总额预付、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作为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方向,全国各地逐步推进和试点,促使医院医保管理工作核心由"费用结算"向"费用管理"转变。如何在转变过程中,实现政府、医院和参保人员三赢的关键,是医保管理模式的改变和创新,新的模式即有利于内部协调形成合力,又有利于外部竞争扩大市场份额.

  • 标签: 医保管理 医院 付费方式 社会保障部 按病种付费 医疗保险
  • 简介:目的:评价抗感染治疗与经皮肾镜取石术对上尿路结石伴有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上尿路结石伴感染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抗感染治疗后与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抗感染治疗后与传统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感染的发生率。结果:用药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56%明显低于对照组为27.78%(P〈0.05)。结论:采用抗感染治疗和经皮肾镜取石术对上尿路结石伴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较确切,并发症发的生率较低。

  • 标签: 上尿路结石伴有感染 经皮肾镜取石术 传统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抗感染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本院2016年门诊处方用药情况,为门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13897张门诊用药处方,根据相关部门处方药品规定、药品说明书和重要文献分析处方。分析处方书写是否规范;处方是否规范;处方用药是否适宜。结果本院2016年门诊抽查处方共13897张,其中书写不规范35张,处方不规范205张;处方不适宜247张。书写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不合理数量逐渐降低,趋于低水平。注射剂、抗菌药物使用数量逐渐减少,抗菌药物费用比例逐渐降低,处方平均金额呈上升趋势。处方不规范205张,其中书写不规范35张,占17.07%;诊断书写不全81张,占39.51%;药物用法用量不清89张,占43.41%。处方不适宜247张,其中药品选择不适宜51张,占20.65%;给药途径不合理29张,占11.74%;用法用量不适宜47张,占19.03%;重复给药38张,占15.38%;适应证不适宜41张,占16.60%;联合用药不适宜41张,占16.60%。结论有效处方质量分析能够提升医务人员用药水平,促进门诊用药的合理性,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性。

  • 标签: 门诊处方 合理 用药安全
  • 简介:日前,大连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启动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大连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推动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改革,对短缺专业人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博士学位人员,可由医院采取考察的方式予以招聘。

  • 标签: 城市公立医院 专业人才 大连市 新闻发布会 专业技术职称 编制管理
  • 简介:2017年3月22至24日,第22届欧洲医院药师协会(EAHP)大会在法国戛纳召开.会议主题是"医院药师-改革的催化剂".大会共举办了28个专题讲座,展示了800多个论文海报,从各方面阐述了欧洲医院药学的进展.同时还发布了《欧洲医院药学宣言》(EuropeanStatementsofHospitalPharmacy,以下简称《宣言》).

  • 标签: 医院药剂师 欧洲 医院药学 药师协会 医院药师 专题讲座
  • 简介: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tissuedisease,CTD)是骨与关节以及肌肉、血管、皮肤等结缔组织发生弥漫性病变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其代表病种有系统性红斑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Sjgren’ssyndrome,pSS)等临床常见的风湿免疫病。

  • 标签: 结缔组织病 ERYTHEMATOSUS 类风湿关节炎 CONNECTIVE 弥漫性病变 生物制剂
  • 简介:目的:探索信息化在我国医院药剂科的应用。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的方法,对近年来我国医院药剂科信息化的进程及应用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信息系统在药剂科的应用使患者得到了极大的方便,并且简化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极大地提高了准确率。结论:信息化的应用管理方便,可提高工作效率。

  • 标签: 信息系统 药剂科 应用
  • 简介:日前,2017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CHINC)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作为我国医院管理领域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活动,2016年度最新电子病历高级别医院名单也同期重磅发布。

  • 标签: 医院信息网络 电子病历 单发 学术活动 医院管理
  • 简介:目的提高医院用药错误和接近失误上报案例的主动性,防止或减少类似错误的再发生。方法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按PDCA循环的分析工具,完善医院用药错误和接近失误的上报程序,树立员工主动上报的观念,并统计分析已发生的用药错误和接近失误,制订改善措施,持续改进。结果医院用药错误和接近失误的上报例数逐月上升并趋于稳定,医院已发生的用药错误和接近失误后期有明显改善。结论提高用药错误和接近失误的上报以及针对性改进措施可明显改善医院用药安全问题。

  • 标签: 用药错误和接近失误 PDCA循环 改善措施
  • 简介:目的了解专科医院医务人员控烟干预效果。方法对专科医院医务人员进行控烟干预,对比干预前后医务人员控烟知识、态度及行为变化。结果干预前现在吸烟率为9.4%,干预后现在吸烟率为8.3%,干预后较干预前减少17人。干预前后对专科医院医务人员对吸烟与肺癌的关系知晓率最高,分别为97.2%和98.1%,干预前对吸烟与前列腺炎知晓率最低为63.8%,干预后对吸烟与2型糖尿病的知晓率最低为74.2%。干预前后对吸烟与儿童支气管炎的知晓率均为最高,分别为94.5%和96.7%,干预前后对吸烟与儿童中耳炎的知晓率均为最低分别为61.0%和79.6%。干预前后对被动吸烟与肺癌的知晓率均为最高,分别为95.9%和97.9%,干预前对被动吸烟与白血病的知晓率最低为64.9%,干预后对被动吸烟与中风的知晓率最低为78.9%。临床医生在日常诊疗活动中提供戒烟服务有所增加。结论通过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干预前后吸烟人数有所减少,对吸烟的认知,吸烟相关疾病的知晓率有所提高,同时,临床医师在日常诊疗活动中也加强了控烟宣传,医院控烟的氛围初步形成。

  • 标签: 医务人员 吸烟 控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