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对于硫醇类化合物来说,其属于关键的有机中间体,被推广于多个领域,例如医药与化工。本文分析了一系列硫醇合成工艺方式,提出将以下两种物质当作原料,也就是溴代物以及硫氢化纳,从而制取硫醇的新工艺,制成多种硫醚类化合物,同时借助核磁以及质谱,来明确以下两种物质的结构,即硫醇与硫醚。总之通过本文的探究,以期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 标签: 硫醇 合成 硫氢化纳 溴代物 硫醚
  • 简介:生活是指低能耗和低污染的生活方式,或者说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特点的生活方式。低生活自然包括低饮食,低饮食首选低食物。低食物指的是在生产过程中排出的二氧化碳比较少的食物。

  • 标签: 二氧化碳 饮食 生活方式 健康 气体排放 生产过程
  • 简介:目的 分离鉴定艹婴艹奥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20及制备HPLC方法分离,对其进行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确定结构。结果 自艹婴艹奥地上部分分离得到11个多酚化合物,均属首次分离。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经鉴定其结构为3,5二甲氧基4羟基苯丙醇9氧βD吡喃葡萄糖苷。更多还原

  • 标签: 蘡薁 苯丙醇葡萄糖苷 多酚
  • 简介:目的探求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对观察组107例肝硬化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和针对性护理。结果采用此护理的107例患者大大地减少了并发症,降低了死亡率。结论预见性护理和针对性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是成功的值得推广。

  • 标签: 肝硬化 合并症 上消化道出血 预见性护理 针对性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天然产物的结构鉴定主流手段是核磁共振波谱法,与结构相似模型化合物的核磁数据进行比较,确定未知化合物结构是一种重要的方式。论文从结构鉴定过程中有机分子可分拆解析,如何寻找相似模型化合物和实例例举3个方面,探讨相似模型化合物对于未知图谱结构鉴定的作用和意义,并建议在平时的结构分析过程中注重模型化合物数据的收集和积累。

  • 标签: 天然产物 结构鉴定 结构相似模型化合物 黄酮类
  • 简介:目的肝硬化患者合并白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较为常见,国内外许多学者在病原学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从细菌培养、细菌迁移、抗感染及预防性抗生素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并对细菌病原学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和展望。

  • 标签: 肝硬化 合并症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病原细菌学 研究进展
  • 简介:从紫菀AastertataricusL.f的根及根茎中分离鉴定出6个化合物,分别为aurantiamideacetate;shionone,friedelin,epifriedelanol,friedel-3-ene和stigmasterol.其中aurantiamideacetate和friedel-3-ene为首次从菊科植物中分得

  • 标签: 紫菀 二肽化合物 三萜 植物甾醇
  • 简介:本文报道以色胺1a或5-甲氧基色胺盐酸盐1b为原料,用相应二羧酸酰氯进行酰化得到六个相应的双-双胺-Nb,Nb'-酰胺2,继而经Bischler-Napieralski环合反应得到六个双-3,4-二氢-β-咔啉3,再经Pd/C催化脱氢得到六个双β-咔啉化合物4,设计合成的12个(二氢)-β咔啉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经初步体外抗白血病株L1210试验结果表明,双β-咔啉化合物4a,4b及4f均具一定的抑制活性,值得作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双β-咔啉化合物 合成 抗肿瘤 活性合成 白血病细胞株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外科治疗对肝硬化合并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和治疗效果。方法 本文在对我院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接诊86例肝硬化合并胆结石作为研究对象后,将其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3例。对比两组患者在开展治疗后,其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治疗效率为62.79%;观察组总治疗效率为83.72%,两组在对比后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且P

  • 标签: 肝硬化 胆结石 外科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应用色谱技术,从红树植物海漆ExcoecariaagallochaL.中获得11种酚苷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酚苷类化合物,命名为1-(3,5-dimethoxy-4-hydroxybenzyl)-6-O-galloyl-1-O-β-D-glucopyranoside(1)。已知糖苷分别鉴定为3,5-dimethoxy-4-hydroxybenzyl-1-O-β-D-glucopyranoside(2),hydrangeifolinI(3),(2-methoxy-5-hydroxymethyl-phenyl)-1-O-β-D-(6-O-galloyl)glucopyranoside(4),(3,5-dimethoxy-4-hydroxyphenyl)-1-O-β-D-(6-O-galloyl)glucopyranoside(5),3-methoxy-4-hydroxyphenyl1-O-β-D-(6-O-galloyl)glucopyranoside(6),3,4,5-trimethoxyphenyl-(6-O-galloyl)-1-O-β-D-glucopyranoside(7),koaburaside(8),koaburasidemonomethylether(9),cuneatasidesD(10),(E)-isosyringin(11)。化合物2-6,8-11为首次从大戟科海漆属中分得。新化合物的结构经理化性质及1D,2DNMR方法确定,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通过波谱分析及与文献数据比较得以确定。

  • 标签: 海漆 酚苷 化学成分 红树植物
  • 简介:聚酰胺胺阳离子聚合物是一类新型高分子树形化合物,在药物递送、基因转染、疾病诊断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因其具有无免疫原性、低毒性等优点,聚酰胺胺树形化合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基因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目前聚酰胺胺树形化合物作为基因载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聚酰胺胺 树形化合物 基因载体 综述
  • 简介:从中药祁州漏芦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三萜类化合物,根据波谱分析,理化常数测定确定其结构为2α,3α,19α,25-四羟基乌苏-12-烯-23,28-二酸,同时还分到乌苏酸,3-氧-19α-羟基乌苏-12-烯-28-酸,坡模提酸,2α,3α,19α-三羟基乌苏-12-烯-28-酸,牛蒡子酸,儿茶精和β-谷甾醇.

  • 标签: 祁州漏芦 三萜类化合物 儿茶 类化合物 Β-谷甾醇 理化常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木脂素(lignan)是由苯丙素单位(C6~C3)聚合而成的一大类化合物,具有多样的结构和广泛的生物活性。WhitingD等[1]对于1999年之前发现的木脂素和新木脂素做了相关综述,从化合物的结构、生物活性、生源以及代谢方面对木脂素和新木脂素类化合物做了详细的介绍。LeeNa等[2]对于2008年以前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 标签: 木脂素 生物活性 化学结构 研究进展
  • 简介: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compounds)是从自然界各种植物中提取到的具黄色、不溶于水、分子结构中含酮基而无特殊气味等性质的一类多酚化合物。因为其具有抗癌、抗氧化作用且直接来源于天然植物,因而受到业界广泛关注。再加上我国中草药界近年来注重对植物有效成分进行研究,因此该领域的开发极具市场前景。

  • 标签: 黄酮类化合物 抗肿瘤药 中医药疗法 水飞蓟素 槲皮素 黄芩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