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 研究穿龙薯蓣总皂苷中水溶性甾体皂苷,寻找新的活性化合物。方法 用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进行分离,通过酸水解、理化常数和波谱学分析(IR,NMR,MS,HMQC,HMBC)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穿龙薯蓣总皂苷中分得2个甾体皂苷(1个水难溶性皂苷和1个水溶性皂苷),其化学结构分别鉴定为薯蓣皂苷元3O{αL鼠李糖(1→2)[βD葡萄糖(1→3)]}βD葡萄糖皂苷(I),薯蓣皂苷元3O[αL鼠李糖(1→3)αL鼠李糖(1→4)αL鼠李糖(1→4)]βD葡萄糖皂苷(II)。结论 II为首次从穿龙薯蓣中分离得到的新化合物,命名为穿龙薯蓣皂苷Dc。

  • 标签: 穿龙薯蓣总皂苷 甾体皂苷 穿龙薯蓣皂苷Dc
  • 简介:目的:建立分离、培养和鉴定成年小鼠心脏干细胞的方法并初探其离子通道特性。方法和结果:(1)分离Langendorff法灌流小鼠心脏,用胶原酶酶解法制备单个心肌细胞,差速离心法将较大的细胞(如心室肌细胞)和较小的细胞分离卉。取用较小细胞,用c-kit抗体孵育后,然后用免疫磁珠分离分离心脏干细胞。

  • 标签: 成年小鼠 心脏干细胞 培养鉴定 离子通道
  • 简介:从地构叶的地上部分分离得到6个黄酮类化合物,根据其性质及波谱特征分别被鉴定为香叶木素,5,7,3'-30H-OCH3黄酮(1),木犀草素5,7,3'4'-4OH黄酮(2),5,7-4'-三羟基二氢黄酮-7-O-β-D-(4″-对香豆酰)-吡喃葡萄糖苷(3),5,7,4'-三羟基二氢黄酮-7-O-β-D(3″,对香豆酰)-吡喃葡萄糖苷(4),穗花杉双黄酮(5),木犀草素-7-O-芸香糖苷(6),所有的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地构叶得到,化合物3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地构苷。

  • 标签: 地构叶 黄酮类化合物 分离鉴定 大戟科
  • 简介:从夏枯草中用色谱法分离得到1个新的苯丙素类化合物1和5个已知的三萜类化合物2~6,经波谱法和化学法鉴定为3,4?a-三羟基苯丙素丁酯1?a,?a,24-三羟基乌苏-12,20(30)-二烯-28-酸(2)?a,?a,24-三羟基齐果-12-烯-28-酸(3)?a,?a,24-羟基乌苏-12-烯-28-酸(4)?a,?b-二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5)和?a,?b-二羟基乌苏-12-烯-28-酸(6),5个三萜类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夏枯草中分离得到。

  • 标签: 夏枯草 苯丙素 三萜 3 4 a-三羟基苯丙素丁酯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简单的高效分离、培养、纯化和鉴定ICR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derivedmesenchymalstemcells,BMSCs)的方法,初步研究其相关生物学特性。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BMSCs,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生长情况;用流式细胞仪鉴定细胞表面标记物;诱导细胞定向分化为成脂细胞、成骨细胞,以检测细胞多向诱导分化能力。结果:利用该方法纯化的BMSCs形态均一,多为梭形。第3代BMSCs进行流式检测CD29、CD44均呈阳性表达,表达率分别为97%、90%;CD34、CD45呈阴性表达;且能够成功诱导分化成成骨细胞、成脂细胞。结论:利用全骨髓贴壁法可以高效分离、纯化ICR小鼠的BMSCs,生物学特性稳定。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 ICR小鼠 全骨髓贴壁法
  • 简介:从中药红芪中首次发现一个不稳定化合物。在该化合物稳定性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酸性甲醇作为提取溶剂,在HPLC指导下快速分离得到该不稳定化合物,并利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为芒柄花素7-O—β-D-(6”-O-丙二酸单酰基)-吡喃葡萄糖苷,本文是首次报道从红芪及岩黄芪属植物中分离得到该化合物。

  • 标签: 红芪 芒柄花素7-O—β—D-(6”-O-丙二酸单酰基)一吡喃葡萄糖苷 异黄酮苷丙二酸酯
  • 简介:唐代有个胡进士,家有长工叫二慢。秋天,二慢得了瘟病,胡进士怕传染家里的人,就让他离开。二慢来到水塘边,在杂草丛里躺着,觉得又渴又饿,浑身无力,便挖了些草根吃。一连吃了7天,周围的草根吃完了,二慢试着站起身,忽然觉得身上有劲了。从此,二慢的病再没犯过。过了些日子,胡进士的儿子也得了瘟病。他请了许多医生,谁也治不好。胡进士忽然想起二慢,把他找来询问后,急忙命人挖那种草根洗净煎汤,给儿子一连喝了几天“药”,病就好了。胡进士很高兴,想给那种药草起个名字,那种草根原来是当柴烧的,自己又姓胡,就把它叫做“柴胡”。

  • 标签: 柴胡 鉴定 浑身无力 草根 瘟病 儿子
  • 简介:本文报告了从丹东市部分医院肠道门诊腹泻病人粪便标本中检出的非脱羧勤克氏菌、彭氏变形杆菌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及致病性研究结果。生化鉴定、分子遗传学检测结果与文献记载基本相符、证明鉴定结果可靠。部分菌株可引起动物、生物模型病变,证明有致病力,与人的腹泻关系密切。阳性率最高是溶血素,其次为乳鼠灌胃Vero细胞病变。药敏试验证实,两组细菌虽然在检验工作中很少发现,但抗药谱已很广泛,临床上可用的敏感药物不多,说明在治疗上存在不合理用药。我们的研究结果对于阐明既往原因不明的腹泻,指导合理化疗,提高检验及疾病诊断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肠杆菌科 新属性 生化鉴定 致病性 非脱羧勤克氏菌 药敏试验
  • 简介:分离技术较之传统的蒸馏、吸附、萃取、深冷分离等相比,具有低能耗、效率高、操作连续化、品质稳定等优点,目前在医药、化工、环境领域都有广泛应用。本文简要阐述了膜分离技术的特点及其在药物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 标签: 膜分离技术 植物药 纯化
  • 简介:分析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目标、研究内容方法、研究进展历程,阐述中药鉴定学的内涵;结合新时期新技术的发展、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内容、发展特点、发展规律,论述中药鉴定学的外延,梳理中药鉴定学内涵外延的关系,展望学科发展的方向。

  • 标签: 中药鉴定学 内涵 外延
  • 简介:【摘要】目的在于探讨了中药品质鉴别方法中运用现代常规中药经验鉴别法获得的一些研究意义。方法中选择了枸杞子等共十三种我国常见的传统药材,每一种中国常见药材品质均可分为上下两种,分别是采用现代品质鉴别实验技术、传统中药经验鉴定技术分别进行质量鉴别,并对比测试两种质量鉴别方法准确率。结果表明,观察各组中药材的鉴别综合准确率平均数(91.7%)都明显要高于观察对照组水平83.3%)以上,差异对比具有重要的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传统经验鉴定法 中药材鉴定 应用
  • 简介:摘 要:当归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应用于中药的复方和验方中已数千年。当归多糖作为水溶性生物大分子,是中药当归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随着近些年对于多糖研究的深入,科研工作者使用水和碱液提取当归多糖,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和凝胶树脂对其纯化,并开展相应的生物活性研究。本文对当归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进行总结,旨在为当归多糖的开发利用及生物活性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当归多糖 提取工艺
  • 简介:目的探讨膜分离技术在中药水提液分离、提纯中的应用。方法以蝙蝠蛾被毛孢菌丝体水提液为对象,考察陶瓷膜的适配性工艺参数,并与传统的水提醇沉技术对比。结果膜分离技术的最佳膜孔径为0.2μm,小试试验(日处理量30L)需配置膜面积0.3m^2,中试试验(日处理量200L)需配置膜面积2.0m^2;中药药液比为1:15,工作压力为0.2MPa,温度为80℃。经成品综合考察,膜分离技术优于醇沉技术。结论膜分离技术优于醇沉技术,有可能在大生产中取代醇沉技术。

  • 标签: 膜分离技术 陶瓷膜微滤 适配性 工艺参数 醇沉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经验鉴定法和现代技术鉴定法对中药饮片鉴定的应用价值。方法:20种中药饮片各取一份,一份作为现代组,另一份作为传统组,主要包括乳香、黄柏、车前子、杜仲、海金沙、秦皮、白头翁、菟丝子、桔梗、龙血竭、漏芦、降香、藏红花、白花蛇舌草、石斛、苏木、牡丹皮、胖大海、葶苈子、青黛,逐一鉴定。结果:传统组采用传统经验鉴定鉴定后其药品的鉴定准确率达90.0%,错误率为10.0%,而现代组采用显微技术鉴定后其准确率为100%,无错误率,二者对比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鉴别中药材时不论是采用现代技术还是传统经验技术二者无太大差别,但由于传统经验鉴定法投入成本较小,操作便捷,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各大基层医院。

  • 标签: 传统经验鉴定法中药材鉴定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总结在中药材鉴定工作中采取传统经验鉴定法的价值。方法 抽选常见的38味中药材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传统经验鉴别现代科技鉴别,对比不同鉴定方式的准确率差异。结果 观察组中中药材鉴定准确率对照组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运用传统经验鉴定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传统经验鉴定法 现代科技鉴别 中药材鉴定
  • 简介:摘 要:麦冬多糖是人体护肤品的原料组成部分,其分离纯化方式有分步沉淀法、柱层析法、阴离子交换法、凝胶色谱法等,本研究主要通过高温水对低温乙醇沉淀进行提取的方法获取麦冬粗多糖,首先采用Sephadex G-100分离纯化粗多糖,然后对纯化洗脱后的麦冬多糖质量进行鉴定,同时将麦冬粗多糖成分应用到护肤品中,研究添加麦冬粗多糖后护肤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功效性,试验结果表明护肤品中加入麦冬粗多糖后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 标签: 麦冬多糖 分离纯化 护肤品
  • 简介:摘要:中药材是中医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药物类型中较为特殊的一种,不同的中草药性状不同、药性不同,临床应用中的质量也不一样。因此,为确保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中药材鉴定十分重要。

  • 标签: 传统经验鉴定法 中药材鉴定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中药材鉴定临床应用中运用传统经验鉴定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松贝、枸杞子、柴胡等13种常见的中药材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10种中药材分为等量的两份,一份采用传统经验鉴定法进行鉴定,设置为观察组;另一份采用现代鉴定方式进行鉴定,设置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对照组观察组的鉴定准确率。结果:经鉴定完成后,对照组以及观察组的鉴定准确率无明显差异,其中(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传统经验鉴定法对中药材进行鉴定,能够达到现代鉴定方式同样的效果,同时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的优势,在实际应用种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材鉴定 传统经验鉴定法 鉴定准确率
  • 简介:摘要: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也日益增加,在科学技术和资金的支持下,医药工程将会得到良好的发展。从医药生产的角度来说,制药分离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它可以将各种成分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分离,从而达到提高药品品质的目的。本文就医药工程的概述,从流体萃取、沉析分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工艺的实际应用。

  • 标签: 制药工程 制药分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