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新生儿俯卧与传统采血方式对足跟采血优势作用。通过对不同方法足底采血时新生儿的疼痛评估、一次性成功率、止血时间,探讨对新生儿进行必要刺激时,如何减少损伤。方法将301例足月正常新生儿进行实验研究,并依据新生儿采血的时间分成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并且两组的新生儿数量中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51例和150例,给予两组新生儿不同体位进行足底采血,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俯卧采血与畅通体位采血的方式。结果研究组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低,数据研究发现p<0.05;研究组哭闹时间与照组时间相比较短,数据研究发现p<0.05;结论俯卧采血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采血体位,与传统的平卧或侧卧采血比较,缩短新生儿哭闹时间,心率、呼吸频率更为平稳,止血时间更短,便于临床护士操作,同时减轻新生儿的痛苦,使家长易于接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ICU俯卧通气患者中采用整体护理防治压疮的临床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ICU俯卧通气患者,共计80例,以不同护理方法分为40例观察组以及40例对照组,分别予以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面部、胸部以及腹部压疮发生率相比较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U俯卧通气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后可减少压疮发生。

  • 标签: 综合护理 ICU 俯卧位通气 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麻俯卧腰椎手术患者不同术中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入组本院2020年8-2021年8月收治的全麻俯卧腰椎手术患者共68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改良术中护理。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皮肤压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术中护理用于全麻俯卧腰椎手术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少皮肤压伤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全麻俯卧位腰椎手术患者 不同术中护理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俯卧通气对新生儿机械通气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科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入的35例机械通气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在患儿家属知情同意下均采取俯卧通气,对比应用前后血气指标。结果:俯卧通气应用后pH值、血氧分压、氧合指数较应用前明显提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血乳酸较应用后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通气有助于提高新生儿机械通气护理效果,值得在今后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俯卧位通气 新生儿 机械通气 血气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进行ARDS的临床治疗时,将俯卧治疗应用于其中的效果分析临床可应用价值。方式:选用我院2017年2月-2022年12月的ARDS患者 200 例,采用计算机随机数法进行分组,记录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内患者在接受治疗时,由医务人员采用常规治疗,而实验组内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医务人员选择俯卧治疗方式针对患者开展治疗活动。在治疗完成后,研究人员针对所有患者的血气指标进行记录分析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探讨组间差异。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由医务人员针对患者的数据状况进行记录,发现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而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更低,数据对比分析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症状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实验组患者的血气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显著存在(P<0.05)。结论:在针对ARDS进行临床治疗时,选择俯卧治疗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提高治疗质量和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患者 重度ARDS 治疗方式 俯卧位治疗 临床评价 祛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俯卧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7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仰卧通气)和观察组(俯卧通气),比较两组不同时段氧合指数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T4时期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T1、T2、T3时期氧合指数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用俯卧通气治疗可改善其氧合指数,降低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俯卧位通气 氧合指数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玻璃体视网膜患者手术之后采用俯卧接受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所收治的视网膜脱离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术后俯卧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体位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术后睡眠质量评分以及疼痛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玻璃体切除 视网膜脱落 俯卧位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俯卧通气在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救治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共78例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俯卧通气,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2h、24h,组间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氧合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7d、14d,两组氧合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且观察组相对较高(P<0.05)。观察组各项预后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俯卧通气在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救治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利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改善氧合指数,且预后相对较好,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俯卧位通气 重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救治
  • 简介:【摘 要】目的:压力性损伤对于患者的影响非常大,所以进行科学的护理方法至关重要。方法:研究对象均为俯卧通气的ECMO患者,随机选取23例,入院日期为2018年1月到2022年1月,将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分别为11例和1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通过不同的护理方法,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性明显(P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集束化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呼吸衰竭俯卧通气患者中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其临床指标、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抽签法对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俯卧通气治疗的80例呼吸衰竭患者予以分组,对比对照组(常规护理,40例)和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40例)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PaO2、PaCO2、SPO2各指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呼吸衰竭 俯卧位通气 血气指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俯卧体外震动排痰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护理效果。方法:抽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在其护理中分别实施传统人工叩背、俯卧体外震动排痰。结果:将俯卧体外震动排痰应用于护理中后,研究组患者病情明显缓解,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改善更加理想,经对比组间有较大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较高,经对比组间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痰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护理,俯卧体外震动排痰的应用价值明显,有利于促进整体治疗效果的改善,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俯卧位体外震动排痰 慢阻肺 呼吸衰竭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俯卧护理,观察其应用在儿童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护理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实施价值。方法 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在我院2020.2月-10月间择42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对两组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临床血气指标、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做详细记录并分析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各项临床血气指标、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多方面分析均显优。结论 在儿童重症肺炎机械通气中采用俯卧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合理湿化气道、俯卧体位引流、定时更换卧等护理手段,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各项血气指标,降低各种不良事件发生,在改善治疗效果的同时,大幅提升了护理满意度,建议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常规护理 俯卧位护理 儿童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护理效果 实施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俯卧机械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与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为背景,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筛出60例并对其进行双盲分组,其中对照组(n=30)采用仰卧机械通气而观察组(n=30)采用俯卧机械通气,两组均予以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动脉血气指数以及生命体征。结果:治疗前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与对照组PH值差异不显著,而PaCO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PaO2及SaO2更高,其心率、呼吸及血压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仰卧机械通气而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俯卧机械通气可改善其相关血气指标,患者的生命体征也更为稳定,为此应当不断完善并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 标签: 俯卧位机械通气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应用效果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俯卧联合腹部按摩对胎粪排出时间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本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本院60例新生儿分组(各组30例)探究,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俯卧联合腹部按摩,观察两组胎便排出时间。结果:两组开塞露灌肠次数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排便次数、胎粪转黄时间、日排便量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俯卧联合腹部按摩护理可显著缩短新生儿胎粪排出时间,护理价值高。

  • 标签: 新生儿 俯卧位 腹部按摩 胎粪排出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对老年患者实施全麻俯卧手术过程中采用不同通气方法对其围术期呼吸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对象共计100例,所选研究时间段为2020年10月-2021年9月,均为该段我院接收的行全麻俯卧手术的老年患者。依据患者在手术期间所行通气方式不同划入2个小组中,即对照组(50例;Vt:6ml/kg)和研究组(50例;Vt:6ml/kg、PEEP:5cmH20)。对2组麻醉前、气管插管后仰卧机械通气10分钟、俯卧机械通气10分钟、俯卧机械通气1小时、拔管后脱氧30分钟,以及术后24小时、48小时的呼吸功能指标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组间对比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结果显示:2组患者麻醉前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对比结果差异较小,所得P值>0.05;后续时间段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对比结果差异较大,所得P值<0.05。组内对比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结果显示:研究组各时间段与麻醉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对比结果差异较小,所得P值>0.05;而对照组各时间段与麻醉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对比结果差异较大,所得P值<0.05。另外,2组各时间段、呼出潮气量对比结果差异较小,所得P值>0.05。结论:在对老年患者实施全麻俯卧手术的过程中,引用小潮气量+低水平PEEP联合通气的方式具有积极地临床应用价值,可促进老年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速度,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大力引用。

  • 标签: 通气方法 老年患者 全麻俯卧位手术 围术期 呼吸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对老年患者实施全麻俯卧手术过程中采用不同通气方法对其围术期呼吸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对象共计100例,所选研究时间段为2020年10月-2021年9月,均为该段我院接收的行全麻俯卧手术的老年患者。依据患者在手术期间所行通气方式不同划入2个小组中,即对照组(50例;Vt:6ml/kg)和研究组(50例;Vt:6ml/kg、PEEP:5cmH20)。对2组麻醉前、气管插管后仰卧机械通气10分钟、俯卧机械通气10分钟、俯卧机械通气1小时、拔管后脱氧30分钟,以及术后24小时、48小时的呼吸功能指标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组间对比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结果显示:2组患者麻醉前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对比结果差异较小,所得P值>0.05;后续时间段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对比结果差异较大,所得P值<0.05。组内对比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结果显示:研究组各时间段与麻醉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对比结果差异较小,所得P值>0.05;而对照组各时间段与麻醉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对比结果差异较大,所得P值<0.05。另外,2组各时间段、呼出潮气量对比结果差异较小,所得P值>0.05。结论:在对老年患者实施全麻俯卧手术的过程中,引用小潮气量+低水平PEEP联合通气的方式具有积极地临床应用价值,可促进老年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速度,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大力引用。

  • 标签: 通气方法 老年患者 全麻俯卧位手术 围术期 呼吸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清醒俯卧治疗用于奥密克戎变异株所致普通型新冠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12月我院奥密克戎变异株所致普通型新冠肺炎3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予以清醒俯卧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60.00%(P<0.05)。 研究组总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73.33%(P<0.05)。结论:清醒俯卧治疗用于奥密克戎变异株所致普通型新冠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有效增加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清醒俯卧位 奥密克戎变异株所致普通型新冠肺炎 治疗疗效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清醒俯卧治疗用于奥密克戎变异株所致普通型新冠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12月我院奥密克戎变异株所致普通型新冠肺炎3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予以清醒俯卧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60.00%(P<0.05)。 研究组总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73.33%(P<0.05)。结论:清醒俯卧治疗用于奥密克戎变异株所致普通型新冠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有效增加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清醒俯卧位 奥密克戎变异株所致普通型新冠肺炎 治疗疗效 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