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3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供应室是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我院1987年建立检测室以来,在质量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其检测工作包括消毒前检测、消毒后检测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检测。现报告如下:1消毒前检测消毒前检测洗涤质量,可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我们的做法是:明确各班的质量标

  • 标签: 供应室 质量管理 一次性医疗用品 无菌物品 无菌间 包布
  • 简介: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材、敷料和其他无菌物品的保障科室,既是医院的后盾,又是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的重危科室。因此加强供应中心的管理就尤为重要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消毒管理 医院管理 无菌器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医院消毒供应室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科室,它每日担负着各病区,医疗器械和敷料的清洗,消毒,包装和灭菌,保证各临床科室下收下送的供应.是医疗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是控制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环节.而供应室回收间工作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着临床医疗护理和病人的安危.因此,我科加强回收间工作管理及人员防护具体做法如下:

  • 标签: 医院消毒供应室 工作管理 回收间 防护具 医疗护理工作 临床科室
  • 简介:摘要:风险管理可以把当前消毒供应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及时识别出来,积极采取对策来应对薄弱环节,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要科学高效地预防医院感染,提供安全合格的消毒无菌物品,需要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促进消毒供应中心的运行规范化、标准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安全保障。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风险因素 管理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随着输血医学的发展,输血已成为临床治疗和医疗救护中不可少的手段,采供血机构一方面担负着给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血液和血液制品,保证满足正常用血;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到意外因素(如突发事件、人为灾害、重大疫情发生等)所造成的血液短缺和供应困难。意外因素可导致下列结果:①短时间内用血需求量比平时大幅增加;②血站的血液采集和供应能力暂时受到限制;③为了满足急救用血采取紧急社会动员而产生的短时间内献血人数增加、血站工作人员的组织能力、耗材数量是否能满足。

  • 标签: 血液供应 管理 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消毒供应室是污染物品、灭菌物品共存的单位,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区之一,其发生概率与消毒灭菌质量密切相关,强化护理管理,严格各项消毒制度是减少交叉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为此,结合我院实际,通过制度化监测,对我院2004~2009年供应室消毒灭菌的现状进行调查,采取持续改进措施,保证了物品灭菌质量,杜绝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消毒灭菌质量 消毒供应室 护理管理 质量规范 污染物品 医院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应用分层培训的效果。方法将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共25名员工分为4个层次进行理论培训和技能考核,分析和比较分层培培训实施前后员工的知识和技能变化。结果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分层培训后,员工知识考核平均增长了15.5%;技能操作平均提高了1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分层培训后,员工管理的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员工的服务水平和整体素质也有明显提高,对于消毒供应中心的发展有显著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分层培训 管理水平 消毒供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专科护士培训的效果评价。方法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58名专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研究组采用专科护士培训,比较两组考核成绩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理论与操作成绩均较高(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专科护士培训,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与实践操作能力,保证器械正确、安全、高效供应,有效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专科护士培训 考核成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的方法对腔镜器械供应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至2021年11月使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手术治疗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按照传统的腔镜器械质量管理措施进行处理,观察组落实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方法对腔镜器械进行管理。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落实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方法对腔镜器械进行管理后干预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比对照组患者降低,患者使用器械满意度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 腔镜器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质量敏感指标联合阶段递进式护理在消毒供应室中对消毒供应室器械合格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消毒供应室器械700件,病例数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消毒供应室有护士5人,护理员3人,工人2人,对照组进行阶段递进式护理,实验组进行质量敏感指标联合阶段递进式护理,分析两组消毒供应室器械合格率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湿包发生率2件,感染率6例,对照组不良情况发生率高于实验组,其他各项指标实验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共10人,实验组有9人(90%)满意,患者共40人,实验组有38人(95.5%)满意,整体满意度中,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室中应用质量敏感指标及阶段式递进护理方式,可有效提高器械各项指标的合格率及达标率,减少患者感染情况,有助于提高患者及护理人员使用的满意程度。

  • 标签: 质量敏感指标 阶段递进式护理 消毒供应室 合格率
  • 简介:2009年新医改启动以来,我国医院出现阳光平台和集团采购组织药品供应链管理模式。SPD模式从控制成本、节约药师资源和提高效率方面进行全程监管,促进SPD模式在医疗系统中的应用,紧跟新医改政策需求,优化医疗物资管理流程,从而减少医院管理成本。关键词医院;SPD;供应链深化医药改革过程中要求降低医保基金、管控医疗耗材、降低医院运营成本管理模式。因此原有医疗耗材管理模已不能满足医疗管理现状,管理模式革新势在必行。SPD模式是以信息化为支撑,从医用耗材采购、验收、发放、库存管理等各个阶段进行全程监督管理,能有效促进医疗物资供应链,在医疗物资管理系统中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1当前药品供应链现状当前药品供应体系管理模式分为药品集团采购组织和“药品阳光采购平台”。药品集团采购组织模式源于美国,国内最早出现于闵行区管理模式。政府部门集中采用物联网技术统一采购中标药品,打造医疗信息药品管理系统,药品供应链体系包括医院内部管理,将医院药品数据库向供应商开放,供应商依据医院库存量自动补货,采用传统的结算、支付方式。2SPD模式供应链发展现状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方式由来已久,职能部门较为分散,内部物流依然采用原始的流转方式。近几年来自于管理、成本和效率各方面压力,医院方面对于供应链改革已经刻不容缓。2.1物资材料管理物资计划制订、物资采购、物资使用和物资储备等几个重要环节相当繁琐,采购部分大多凭借以往采购经验制定采购计划,预料准确度偏低;在供应商异常巨大的数据量下极易出现信息准确性、药品质量管控和清廉管理等方面错漏。2.2管理成本提升运行效率慢绝大部分专业药师被库房和物流运输占用,然而协助医生进行药物治疗才是一位专业药师的本职工作,因此加大了医院的人力成本。由于预测不准确导致医院药品库存积压的药品过期,从而造成医药成本浪费。供应链灵活性低,很难及时高效的满足各个供应商及科室需求变化。3SPD供应链实施情况为提高供应链效率、解决医院管理问题,引入SPD药品供应链模式。SPD源于美国,后来日本引入其理念应用于医疗器材买卖、外包及采购等业务,其物资信息及买卖流程都可通过系统管理,实现信息可追溯,提高医疗信息安全;“物资物流管理服务”是通过降低物资成本,物资原价等管理方式提高效率,改善医院经营现状。通过研究实践在原来的基础上改进,探索出一条“用后结算”“零库存”的SPD药品供链管理模式,医疗物资的采购(供应)、库存和物流等环节交给第三方分销公司集中管理。3.1SPD物流方式在SPD模式中,首先由医院药师和分销公司共同确定采购目录,分销公司根据采购目录从各个供应商处采购,然后统一配送至医院SPD中心库,医院库房(包括SPD中心库和各消耗点)采用二级库存管理模式。均由分销公司进行管理;医院SPD中心库收到物资后,由分销公司工作人员根据库存状况补货至二级库,最后送至消耗点或者患者,增加药品供应链应对各方需求变化的多变性。3.2结算方式SPD模式结算方式,物资所有权只有一次转移,在分销公司将医疗物资送至医院之后,医院库房、住院药房和门诊以及各消耗点的物资所有权依然归分销公司,只有医疗物资销售到患者手上时才发生无权转移,真正实现医院“零库存”。当患者将费用付到医院财务系统的同时,医院财务系统即生成与分销公司的结算账单,以实现分销公司、医院、患者三方同时结算。3.3现代化信息管理方式在采购环节中利用SPD管理系统,基于各种基础数据,采用大数据挖掘、分析工具,为医院物资需求分析。从各种大量基础数据中归纳、分类出各种外来因素,比如住院人数、门诊人次季节月病种分布等客观原因对医院物资要求的影响,并结合各种因素,如周期、趋势、季节和气候的实时参数来调整医疗物资需求预测目录。从而确定医院补货周期和安全库存,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灵活性和效率。在配送和储存环节,系统中以药品条形码作为物资的唯一身份标识,取药通过药库全自动片剂摆药机、窗口自动发药机实现全自动化操作,极大程度减轻人力,药品条形码识别提高准确性;为保证住院药品在实现病房自动化配送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医院可配备送药小车和药品双向交接柜。3.4风控手段SPD模式的风险,比如仓储及配送环节的药品质量风险控制、信息共享导致的信息泄露、配送不及时等问题。为了更加有效、直观的监督和管理SPD供应链模式,医院制定了绩效考核指标到货及时率(当月准时送达订单数/单月发货的总点单数)>98%,送货误差率(当月送错货的订单数/当月发货的总点单数)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