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依托咪酯与的联合应用在无痛人工流产麻醉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入院的80例无痛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舒芬太尼麻醉,实验组患者采取依托咪酯++舒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点临床指标、麻醉相关指标与手术事件、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期间各时间点SpO_2、MAP与HR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苏醒时间与行动恢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注射痛与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托咪酯与的联合应用在无痛人工流产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恢复更快、不良反应更少的特点。

  • 标签: 无痛人工流产 依托咪酯 丙泊酚 麻醉
  • 简介:目的:探讨七氟醚与麻醉对结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血液流变学的临床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结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112例作为资料,均为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人民医院于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通过对患者数字编号和随机分组,将其分为两组各56例,其中A组实施七氟醚麻醉,B组实施麻醉,对两组患者不血液流变学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诱导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低于麻醉前,P<0.05。结论:在结肠癌患者实施根治术中实施七氟醚或麻醉,均能够降低血栓形成风险,保证患者安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七氟醚 丙泊酚 结肠癌根治术:血液流变学
  • 简介:目的探讨己烯雌片治疗青春期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4年~2015年收治的青春期月经失调患者中选取70例,按照随机的方法将7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一组命名为对照组,另一组命名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妇康片治疗,观察组予以己烯雌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予以己烯雌片治疗后,其治疗有效率为94.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对照组予以妇康片治疗后,其治疗有效率为8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青春期月经失调患者予以己烯雌片治疗,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情况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青春期月经失调 临床效果 己烯雌酚片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小儿肺炎患儿实施盐酸氨溴索加盐酸卡特罗治疗的效果。方法90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45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展开盐酸氨溴索加盐酸卡特罗治疗方案,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参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77.78%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54,P〈0.05)。研究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咳嗽好转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分别为(3.20±1.51)、(3.39±2.03)、(4.60±1.25)d;参照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咳嗽好转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分别为(4.97±1.16)、(4.98±2.20)、(6.90±2.18)d。研究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咳嗽好转时间、喘息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236、3.563、6.140,P〈0.05)。结论将盐酸氨溴索加盐酸卡特罗应用于治疗小儿肺炎中,可以得到相对理想的成效,同时缩短症状缓解时间,应用价值巨大。

  • 标签: 盐酸氨溴索 盐酸丙卡特罗 小儿肺炎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越南抱茎茶花的抗氧化活性,测定总黄酮含量和茶多酚含量并分离提纯多化合物,为对其做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测定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来研究越南抱茎茶花、叶及金花茶花、叶的抗氧化活性并进行比较;采用硝酸铝显色法测定4种药材中总黄酮含量,用福林比色法(福林法)测定茶多酚含量并与抗坏血酸进行比较;通过萃取、过柱、重结晶而分离提纯多化合物。结果越南抱茎茶花表现出相对较好的抗氧化活性;越南抱茎茶花的黄酮含量最低(1.52%),但其茶多酚含量最高(18.44%);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1个单体化合物没食子酸。结论越南抱茎茶花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初步认为越南抱茎茶的茶花抗氧化活性与其所含的多类化合物相关性比较大,结合其民间用法推测其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 标签: 越南抱茎茶花 抗氧化活性 含量测定 提取分离 护肤产品
  • 简介:建立灵敏、高效、可重复的HP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己烯雌的浓度。血浆经乙酸乙酯蛋白沉淀,黄豆苷元为内标,使用AgilentC18色谱柱(4.6mm×150mm,5μm),以乙腈–2.5mM醋酸铵水溶液(60:40,v/v)为流动相,通过电喷雾离子化四极杆串联质谱,负离子多反应检测模式(MRM),用于定量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z267.2→237.3(己烯雌)、m/z253.2→132.3(黄豆苷元)。己烯雌浓度为0.1–20ng/mL时线性关系良好(r~2=0.9984),该方法的重复性实验RSD为4.7%,准确度为90%–105%,最低检测限为0.1ng/mL。该方法重现性好,定量限低,适用于检测药物己烯雌的血药浓度并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己烯雌酚 血药浓度
  • 简介:目的加强重点药品监控,对注射用丹参多酸盐住院患者使用情况进行专项点评,促进临床用药合理性,保障患者安全用药.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6年5—7月使用注射用丹参多酸盐住院医嘱169例,进行适应证、配伍性、用法用量等方面分析.结果169例患者中,注射用丹参多酸盐单次用药剂量合格率83.54%,溶媒选择合理率63.31%,用药疗程合理率37.87%,适应证相符率28.99%.结论通过专项点评,可为临床合理使用注射用丹参多酸盐建立重点药品监控目录预警制度提供有益参考.

  • 标签: 丹参多酚酸盐 专项点评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患者口服中药肾复舒颗粒和血液透析对血硫酸吲哚(IS)浓度的影响。方法(1)慢性肾衰患者110例,分为口服肾复舒组(56例,口服肾复舒颗粒15g,2~3次·d-1,3个月)和血液透析组(54例,普通血液透析2~3次/周,3个月);正常对照组50例。(2)入组者清晨取空腹静脉血并留取尿液、粪便。(3)自动分析仪测生化指标,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IS浓度。结果正常对照组血IS水平为(0.085±0.064)μg·mL-1,口服肾复舒组血为(1.046±0.193)μg·mL~(-1),血液透析组为(5.002±1.032)μg·mL~(-1),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复舒组粪便检测出较高浓度的IS(0.965±0.42)μg·mL~(-1),正常对照组和血液透析组均未测出。结论口服肾复舒颗粒能降低慢性肾衰患者血IS浓度,血液透析组IS浓度下降不明显。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硫酸吲哚酚 血液透析 肾复舒颗粒
  • 简介:选取3种具有羟基的芳香类化合物,测定其对酪氨酸酶的活性影响。结果表明,1,5-二羟基萘在120~600μmol·L-1范围内对酪氨酸酶的激活活性〉450%,最高为537%;2,2′-联苯酚的激活活性最大为284%;2,2′-联吡啶-3,3′二醇无激活活性。动力学研究表明,1,5-二羟基萘表现为非竞争性激活;2,2′-联苯酚为混合性激活作用,在酶促反应体系中,既影响底物与酶的结合,又改变酶的空间构型,综合提高反应速度。

  • 标签: 酪氨酸酶 激活剂 1 5-二羟基萘 2 2′-联苯酚 动力学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甲巯咪唑和硫氧嘧啶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肝功能影响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甲组(41例)口服甲巯咪唑,乙组(39例)口服硫氧嘧啶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肝功能受损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评价甲巯咪唑和硫氧嘧啶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肝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由于甲状腺功能亢进,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四碘甲腺原氨酸(FT4)均处于高水平状态,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受到抑制,处于较低水平.治疗后,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有所改善,患者FT3、FT4较治疗前降低,TSH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乙组ALT、AST、GGT水平均有所升高,并明显高于甲组(P<0.05),其中,以ALT变化最为明显;甲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治疗期间,甲组患者出血5例肝损伤,乙组14例肝损伤,乙组患者肝损伤比例明显高于甲组(P<0.05),乙组患者肝脏损伤发生时间明显晚于甲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甲巯咪唑与硫氧嘧啶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疗效相当.与硫氧嘧啶相比,甲巯咪唑对肝脏损伤程度较小,但服药后较早引起肝脏损伤,建议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患者肝功能.

  • 标签: 甲巯咪唑 丙硫氧嘧啶 甲状腺功能亢进 肝脏损伤
  • 简介:目的:研究[10]-姜对缺氧/复氧诱导原代乳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提取原代乳大鼠心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10]-姜不同剂量组(1、3、10μmol·L-1)。细胞缺氧4h、复氧2h,制备缺氧/复氧损伤模型;CCK-8法测定心肌细胞存活率;测定细胞上清液中生化指标,如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测定上清液中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含量;Westernblot测定心肌细胞RhoA、ROCK1、p-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10]-姜增加乳鼠心肌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细胞上清液中LDH、CK-MB、TNF-α、IL-6、IL-1β含量。[10]-姜能降低心肌细胞中RhoA、ROCK1、p-NF-κB蛋白表达。结论:[10]-姜对乳鼠原代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RhoA/ROCK1/NF-κB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相关。

  • 标签: -姜酚 缺氧/复氧 炎症
  • 简介:目的观察炔雌醇环孕酮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PCOS伴不孕症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克罗米芬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炔雌醇环孕酮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孕酮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孕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黄体中期孕酮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炔雌醇环孕酮联合克罗米芬治疗PCOS伴不孕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克罗米芬 炔雌醇环丙孕酮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症
  • 简介:目的探讨戊酸钠、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分别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及对小儿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取2011年4月—2016年1月于渭南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癫痫患儿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组,每组各32例,分别使用戊酸钠、奥卡西平或左乙拉西坦进行治疗,3组患儿均治疗16周。对3组患儿临床疗效、脑电变化情况、认知功能变化情况以及用药安全性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A、B、C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1.88%、78.13%、90.63%,C组高于A、B组,但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随治疗时间延长,3组患儿痫样放电好转率逐渐升高。C组好转率高于B组更高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治疗前语言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及总智商(FIQ)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B、C两组均较治疗前得分显著升高,且高于同期A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13%,B组为12.50%,C组为3.13%,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戊酸钠、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单药治疗小儿癫痫疗效相当,但奥卡西平与左乙拉西坦对脑电功能及小儿认知功能改善具有更加积极的意义,且以左乙拉西坦的安全性更高,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小儿癫痫 丙戊酸钠 奥卡西平 左乙拉西坦 认知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喹硫平、奥氮平联合戊酸钠缓释片对维族双相障碍精神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治疗双相障碍精神病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奥氮平联合戊酸钠缓释片,观察组患者服用喹硫平联合戊酸钠缓释片,服药1、4、8周时患者于医院进行复查,填写17项HMDM评分表、BRMD评分表以及GSI-IS评分表评估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的抑郁、躁狂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临床症状减轻,治疗1、4、8周时HMDM评分、BRMD评分以及GSI-I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随疗程的延长,症状趋于减轻甚至消失;观察组各量表评分比对照组低,但是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和头晕嗜睡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奥氮平或喹硫平联合戊酸钠缓释片可以有效控制维族双相障碍患者抑郁、躁狂症状,且奥氮平联合戊酸钠缓释片可以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喹硫平 奥氮平 丙戊酸钠缓释片 维族双相障碍精神病
  • 简介:目的研究对乙酰氨基片、复方氨烷胺片、美扑伪麻片及柴芩清宁胶囊单次给药致小鼠肝毒性的“时-毒”“量-毒”关系.方法在肝毒性“时-毒”关系研究中,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对乙酰氨基片组、复方氨烷胺片组、美扑伪麻片组、柴芩清宁胶囊组,各给药组根据给药后取血时间随机分为给药后1、2、4、8、12、24、48、72、96h9个亚组,3种西药给药剂量均为425.98mg/kg(以对乙酰氨基水平换算),柴芩清宁胶囊给药剂量为3680.50mg/kg;在肝毒性“量-毒”关系研究中,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对乙酰氨基片、复方氨烷胺片、美扑伪麻片、柴芩清宁胶囊高,中,低剂量组,3种西药高、中、低剂量分别为266.24、425.98、681.57mg/kg,柴芩清宁胶囊高、中、低剂量分别为1437.70、2300.31、3680.50mg/kg,每组10只,雌雄各半,于给药后12h取血.给药后观察动物一般状况;在相应时间点取血及脏器,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计算肝脏、脾脏和胸腺脏器系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单次ig柴芩清宁胶囊1437.70~3680.50mg/kg后,小鼠一般状况、血清ALT、AST、ALP水平和脏器系数均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单次ig对乙酰氨基片、复方氨烷胺片、美扑伪麻片425.98mg/kg后,随给药后时间延长,小鼠出现怠动、毛色不华等毒性症状,12h最为明显,24~72h消失;血清ALT、AST和ALP水平不同程度增力加,均在给药后12h达到高峰,毒性持续时间分别约达72、24和24h;肝脏、脾脏、胸腺脏器系数均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单次ig3种西药266.24mg/kg后,小鼠一般状况、血清ALT、AST、ALP和脏器系数均无明显变化;3种西药425.98和681.57mg/kg剂量组血清ALT、AST和ALP水平显著升高,且呈剂量相关性;681.57mg/kg剂量可导致肝脏脏器系数明显升高,脾脏、胸腺脏�

  • 标签: 对乙酰氨基酚片/复方氨酚烷胺片/美扑伪麻片/柴芩清宁胶囊 单次给药 肝毒性 “量-时-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