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阿尔费里德·伯恩德·诺贝尔,1833年10月21日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硝化甘油炸药是诺贝尔父亲伊曼纽尔·诺贝尔开创的研究课题,为了这项发明父子间在发明权上有过争议,诺贝尔用耐心和诚实化解了两代发明家的误会。老诺贝尔是“水雷”的发明者。阿尔费里德·诺贝尔不仅从父亲那里继承了坚毅、创新的品格,而且子承父业,延续、发展、突破了老诺贝尔研制硝化甘油的路数,付出了毕生精力,把难以利用的硝化甘油制成用于筑路、开矿的达炸药。

  • 标签: 诺贝尔 硝化甘油 心绞痛
  • 简介:英国《卫报》最近专门为枸杞做了专题报道,作为中国传统中药,枸杞获得了西方美食家的盛赞,能受到全球人的欢迎,与其丰富的营养价值有关。但枸杞怎么吃更健康?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药剂科主任李国辉认为,少量多次,均衡搭配。

  • 标签: 少量多次 枸杞 搭配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专题报道 传统中药
  • 简介:冬季的寒冷对于怕冷的人来说是难熬的,但作为资深“吃货”的刘睿却是开心的。寒冷的天气往往更让人胃口大开,冬季对于刘睿这一般“酒肉”朋友就意味着大块吃肉,大口喝酒,或呼朋唤友,或与家人大餐,冬天有了美食才完整。但最近让刘睿烦心的是,元旦连续3天大餐后开始拉肚子,一天几次,肚子隐隐作痛,吃不吃饭都觉得肚子胀,口臭,口腔溃疡。往常无肉不欢,而今素食至上。刘睿有点慌,有一个长辈就是这样,大便一直不成形,也没当回事,觉得严重时去医院检查,已经是结肠癌晚期。而当时医生说,不良饮食习惯、慢性炎症等都是重要因素。拖了两天,刘睿坐不住了,赶紧去医院主动找医生做了各种检查,医生告诉只是吃的东西太杂了,又喝酒,得了急性胃肠炎。刘睿心里的一块大石终于落了地。

  • 标签: 冬季 肠胃 医院检查 不良饮食习惯 急性胃肠炎 口腔溃疡
  • 简介:急性脑梗死发病时患者处于应激状态下,使下丘脑释放大量β-内啡肽(β—EP)引起一系列脑功能障碍,加重继发性脑损害。络酮为非专一阿片受体拮抗剂减少继发性脑损伤,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并改善预后。本文总结我院1999年6月-2003年8月,84例急性脑梗死应用络酮治疗,疗效满意。

  • 标签: 治疗 急性脑梗死 纳络酮 临床分析 脑功能障碍 β—EP
  • 简介:患者男,59岁.因排尿不畅2年,近期偶有头晕,于2002年10月15日收入我院.患者于1998年查体发现"左肾错构瘤",定期门诊复查,未做特殊处理;曾有接触性皮炎史(对油漆过敏);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 标签: 金纳多注射液 中药制剂 静脉滴注给药 静脉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金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选70例急性脑梗死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29%,而对照组有效率为85.71%,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金多在治疗急性脑梗死过程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 标签: 疗效 金纳多 急性脑梗死 川芎嗪 对比分析 中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布啡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2月,将6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30例(舒芬太尼术后镇痛);观察30例(舒芬太尼复合布啡术后镇痛)。结果:两组产妇术后4、8、12、24、36小时宫缩镇痛程度评分差异显著(P<0.05)。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67%、3.33%(P<0.05)。对照组、观察组产妇术后4、8、12、24、36小时各时段自控镇痛次数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剖宫产产妇术后采用舒芬太尼复合布啡进行术后镇痛,能够有效缓解其切口痛和宫缩痛,减少不良反应情况的发生,改善其各项临床指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舒芬太尼 纳布啡 剖宫产 术后 镇痛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对造口还手术进行经济学分析以指导临床造口选择。方法:对我科150例接受造口还手术的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为回肠与结肠造口组,统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资料、经济学指标,比较两组差异。结果:两组在年龄,性别比例,皮脂厚度,并发症率,住院费用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肠组较回肠组手术时间长,术后住院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剔除并发症病例后,回肠组住院费用低于结肠组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肠手术时临时性肠造口优先选用回肠造口。

  • 标签: 造口还纳 并发症 经济学效应 回肠造口 结肠造口
  • 简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基层医院常见急症,病情凶险,死亡率较高。我们自1999年10月至2002年10月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络酮抢救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纳络酮 临床资料 治疗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阿托品 剂量
  • 简介:目的观察普替尼(Ponatinib)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血管形成及NO合成释放的影响,从细胞水平评价Ponatinib血栓不良反应形成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体外划痕法、Matrigel基底膜成管法及NO检测试剂盒分别考察Ponatinib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细胞毒作用、迁移能力、血管形成能力及细胞NO释放水平的影响。结果研究表明Ponatinib对HUVECs细胞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69±0.05)μmol/L。非毒性剂量的Ponatinib能够不同程度抑制HUVECs细胞的迁移、血管形成及NO的释放(P<0.05)。结论Ponatinib通过影响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血管形成等正常功能而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可能为其诱发血栓的原因之一。

  • 标签: PONATINIB 血栓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骨科使用麦通针静滴合脊柱介入镇痛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umbarintertebaldischemiationn,LDH)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采用麦通针合脊柱介入镇痛术疗法,对照组30例只采用脊柱介入镇痛术;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麦通针能明显提高脊柱介入镇痛术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

  • 标签: 麦通纳针 脊柱介入镇痛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目的观察络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神经外科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住院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根据呼吸衰竭的程度加用络酮治疗34例.对照组常规治疗34例。分别监测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变化并观察呼吸状态的改善情况。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较对照组的呼吸状态有明显的改善,两组动脉血气的变化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络酮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有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脑损伤 纳络酮 并发症 呼吸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