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5 个结果
  • 简介:瓷贴面修复体要比冠或高嵌体等其他修复体薄得多。在03~15mm的范围内,临床医师很难进行理想的基牙预备,同时口腔技师也很难随心所欲地制作出理想的形态。对于预备的牙来说,保留牙釉质的优点和不伤害原则提示尽可能少地去除牙体组织有利于保持基牙的健康,维持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维护治疗效果的长期稳定。在临床医师为了达到美观效果所需进行的牙体预备和牙科的微创原则之间必须有一个平衡。在瓷贴面修复的时候,瓷层可能存在的厚薄差异,将会造成一系列美学上的问题。这些问题很难在粘结时纠正,患者还是会很清晰地看出这些问题。这里我们列出一些临床病例来说明这类问题。

  • 标签: 瓷贴面 美学 透明 基牙预备 临床医师 口腔技师
  • 简介:由于以往的诊断是以安氏分类为主,正畸医生常常只注意到矢状向错而忽略了垂直向不调。近年来,学者们逐渐认识到垂直面型在错畸形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为颅面复合体的生长方向提供了线索,而且直接影响治疗的成功与否。垂直向异常有角和低角两种类型,在三...

  • 标签: 低角病例 高角病例 正畸治疗 临床特征 面部高度 骨密度
  • 简介:患者,女,24岁.主诉:“上下牙突,影响美观”求治.诉有口呼吸不良习惯史.无外伤史、正畸治疗及拔牙史.全身状况较好,无全身系统性疾病,其父类似错(牙合).一、临床检查1.面部检查:正面观左右基本对称,微笑像时露龈2mm;侧貌凸面型,颏部明显后缩,开唇露齿,面下1/3较长.2.口内情况:恒牙(牙合),双侧磨牙中性关系,尖牙起始远中关系,前牙覆(牙合)约2mm,覆盖约3mm.上颌中线基本居中,下颌中线左偏约0.5mm.上下牙列排列基本整齐.扁桃体正常.3.关节检查:开口度正常,开口型右偏,双侧颞下颌关节区无压痛,偶有弹响.

  • 标签: 微螺钉种植支抗 Ⅱ类高角 患者 全身系统性疾病 牙(牙合) 颞下颌关节
  • 简介:目的比较使用种植支抗主动压低后牙与否对成人角病例的垂直向控制效果。方法回顾52例成人角拔牙病例,根据治疗经历分为种植支抗主动压低上后牙组(25例),种植支抗非主动压低上后牙组(27例),比较治疗前后头影测量结果,对比头影测量中各项垂直向指标的变化量。结果主动压低组下颌平面逆时针旋转0.39°,上颌第一磨牙被压低0.99mm;非主动压低组下颌平面逆时针旋转0.18°,上颌第二磨牙被压低0.47mm;两组间各垂直向指标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角病例治疗中,无论种植支抗主动压低与否均可使垂直向得到有效的控制。而主动压低对于垂直向控制效果的改变并不显著优于非主动压低组。

  • 标签: 种植支抗 垂直向控制 成人 高角
  • 简介:保留残根可以大大减缓牙槽骨的吸收,同时由于保留了牙根,牙周膜本体感觉也得以保存,提高了义齿的咀嚼效率。随着技术和材料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残根可以通过桩冠修复的形式得以保留。我科从2006年开始在临床上使用美国BISCO公司生产的全新双锥度半透明石英纤维桩进行桩冠修复,取得了良好的修复效果。

  • 标签: 纤维桩 桩冠 光固化 修复
  • 简介:全口义齿基托纵折在口腔门诊修复中常见,本文收集的2001-2006年在我院口腔门诊修复的211例全口义齿基托纵折病例,现就应力区缓冲在全口义齿上颌基托纵折修理中的作用进行报道,以提供参考。

  • 标签: 义齿 全口 义齿 全口 上颌 纵折 缓冲
  • 简介:目的明确Ⅱ类颌间牵引对成人角拔牙病例牙颌面垂直向的影响.方法收集194例角成人正畸拔牙病例,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的主要垂直向指标进行测量.根据正畸支抗类型和是否悬挂Ⅱ类牵引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传统支抗不牵引组22人,传统支抗牵引组91人,种植支抗不牵引组35人,种植支抗牵引组46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评价传统支抗两组间和种植支抗两组间治疗后牙颌面垂直向变化的差异.结果传统支抗牵引组MP-SN增大(0.5±1.3)°,PP-MP增大(0.2±1.5)°;传统支抗不牵引组MP-SN减小(0.2±1.6)°,PP-MP减小(0.5±1.6)°.这两个指标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种植支抗两组患者各垂直向指标变化均不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结论传统支抗角拔牙病例中Ⅱ类牵引的使用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垂直向开大.而种植体支抗角拔牙病例中,Ⅱ类牵引的使用并不能显著改变牙颌面的垂直向高度.

  • 标签: Ⅱ类牵引 高角成人 垂直向变化 种植体支抗
  • 简介:目的:了解影响因子肿瘤学外文期刊发表的口腔肿瘤学论文情况,为我国口腔肿瘤研究人员的论文投稿提供参考信息.方法:对2002年影响因子在1.000以上的肿瘤学外文期刊近5年(1998~2002年)发表的口腔肿瘤学论文进行检索分析.结果:共有40种影响因子在1.000以上的外文期刊发表了5篇以上口腔肿瘤学论文.结论:我国口腔肿瘤研究人员应深入了解这些期刊及所发表的口腔肿瘤学研究论文的特点,并有针对性地向影响因子肿瘤学外文期刊投稿.

  • 标签: 口腔肿瘤学 影响因子 外文期刊 投稿
  • 简介:目的探索以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压低磨牙对角拔牙病例进行后牙垂直向控制的临床应用。方法20例矢状骨面型Ⅰ类或Ⅱ类的角拔牙病例,采用MBT直丝弓矫治技术,于第一、第二磨牙间颊侧植入MAS微螺钉种植体作为垂直向支抗对磨牙实施持续轻力压低,同时微螺钉也作为矢状向支抗结合滑动法回收前牙。结果治疗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显示:上颌磨牙平均压低2.27mm;MP/SN角平均减小2.8°,SNPo角平均增加1.34°;面角(NsPos/FH)角平均增加3.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微螺钉种植体支抗压低磨牙能够为角拔牙病例提供有效的后牙垂直向控制,患者软组织侧貌显著改善。

  • 标签: 高角病例 垂直向控制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
  • 简介:报道前牙阻生移植6例,经4~6年临床观察,获得良好效果。作者就正畸、手术方法、疗效等进行了论述。

  • 标签: 牙移植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评价镍铬合金、镀金镍铬合金、钛合金、金钯合金4种金属烤瓷冠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03年4月至2006年9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口腔科门诊需要行金属烤瓷冠修复的320例患者的上前牙320颗,根据患者的要求分别制作铸造镍铬合金、镀金镍铬合金、钛合金、金钯合金烤瓷冠各80颗,并进行3年的临床追踪观察。对各组烤瓷冠进行边缘适合度、颜色及牙龈染色情况评价。结果金钯合金烤瓷冠边缘密合度好,优于镍铬合金、镀金镍铬合金和钛合金(P<0.05);金钯合金烤瓷冠颜色效果好,与镍铬合金冠及钛合金烤瓷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龈染色现象在钛合金烤瓷冠组发生率最高,金钯合金烤瓷冠组发生率最低(P<0.05)。结论金钯合金烤瓷冠具有良好的边缘适合性和生物相容性,制作出的烤瓷冠表现出较好的美学效果,几乎不会出现颈缘黑线,是目前金属烤瓷修复中比较理想的修复材料。

  • 标签: 全冠修复体 镍铬合金 镀金镍铬合金 钛合金 金钯合金
  • 简介:目的:观察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上颌前牙区因外伤、残根、或牙周炎致过松动牙拔除后行即刻种植,骨缺损部位行植骨手术,共植入种植体62枚,植入3-6个月后行二期手术,最终完成修复体制作。结果:本组共62枚种植体,61枚术后无明显并发症,1枚于术后4周失败拔除。修复完成后观察1-6年,种植体行使功能良好,取得较好的美学效果。结论:在上颌前牙区行即刻种植术有利于软硬组织保存,获得较好的美学效果。

  • 标签: 上颌前牙区 即刻种植 引导骨组织再生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人龋患者牙菌斑中,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血清型C)在酸性条件下生存的耐酸能力。方法:体外培养从老年人龋患者、无龋者牙菌斑中分离的101种不同基因型变形链球菌株临床分离株(血清型C),检测菌株在不同的pH条件下的耐酸能力。结果:老年人龋患者口腔中分离出的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耐酸能力明显高于无龋组,与国际参考菌株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同时研究发现,在老年人龋患者同一个体的口腔中,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耐酸能力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老年人龋患者牙菌斑中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血清型C)的高致龋性,与其携带有耐酸能力强的菌株关系密切。

  • 标签: 老年人 变形链球菌 牙菌斑 耐酸性
  • 简介:目的探讨微种植体配合Ⅲ类颌间牵引治疗角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病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角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病例20例,分为微种植体支抗组(采用微种植体支抗结合Ⅲ类颌间牵引)和常规支抗组(采用常规Ⅲ类颌间牵引),测量矫治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并将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评估疗效。结果微种植体支抗组U6-PP、U6-SN、SN-MP、FH-MP、Y轴均未发生明显变化,而常规支抗组U6-PP、U6-SN、SN-MP、FH-MP、Y轴有不同程度的增大。结论微种植体支抗在进行Ⅲ类颌间牵引的过程中能有效的控制角患者的垂直高度。防止下颌骨顺时针旋转。

  • 标签: 微种植体支抗 安氏Ⅲ类 高角
  • 简介:目的探讨口腔前牙区人工即刻种植的应用原则,初步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采用Replaceselect、Ankylos、ITI、GS、Bicon五种种植系统植入前牙缺失区.共32枚,对其进行定期的临床和放射学检查。结果32枚即刻种植前牙种植体,2枚种植体失败,1枚弃用。结论人工即刻种植的临床方法可行,近期临床效果满意,修复美学效果佳,值得推广。

  • 标签: 前牙区 人工即刻种植 临床研究
  • 简介:108例多生牙的临床观察分析邵,光明,张苗苗,刘志杰一、发病率、发生年龄及性别差异笔者随机观察了6981例错患者,发现108例多生牙患者,约占1.55%,明显高于国外Stafnea医生在大量牙科病人中发现患病率仪为1%(1932)[1],这与多生牙...

  • 标签: 多生牙 临床观察分析 哈尔滨医科大学 生理功能 性别差异 口腔正畸科
  • 简介:目的:观察拔牙同期行拔牙窝植入Bio-OssCollagen位点保存,延期种植体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4例要求拔牙后作牙种植修复的病例,拔牙后牙槽窝内植入Bio-OssCollagen进行位点保存,术后观察软硬组织愈合情况,4-6个月后,在植骨位置行临床和X线检查,确定足够的牙槽骨骨量,行种植体植入术。结果:14例患者植骨区愈合良好,外形丰满,高度和宽度基本保持,顺利完成种植修复。结论:拔牙后牙槽窝即刻植骨位点保存,可有效保持牙槽骨外形,提供足够的牙槽骨高度和宽度。在足够骨量基础上行延期种植近期l陆床效果满意,长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 标签: 拔牙窝 骨移植材料 种植
  • 简介:后牙隐裂及折裂是临床上颇为多见的一种牙体病损,严重的病损如果处置不当,则可能导致患牙丧失.作者从1993年~1998年,在临床收治该类患者256例,共308颗患牙.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后牙隐裂 折裂 临床治疗 观察 牙体病 严重
  • 简介:目的评价利用Florida探针对不同程度牙周炎的基础治疗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牙周科轻度、中度和重度牙周炎患者各50例为研究对象,全部行牙周基础治疗。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3个月时采用Florida探针检测患者的探诊深度(PD)和临床附着丧失(CAL),检测位点为患者全口天然牙(不包括第三磨牙)的近中颊、颊侧正中、远中颊和舌侧正中4个位点。轻度牙周炎共检测1370颗牙5480个位点,中度牙周炎1180颗牙4720个位点,重度牙周炎940颗牙3760个位点,比较治疗前后PD、CAL的变化。结果中、重度牙周炎的PD和CAL均有明显改善(P<0.05)。轻度牙周炎PD治疗前后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附着丧失略微加重。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对中、重度牙周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轻度牙周炎在治疗时应注意避免器械的过度使用,以免引起医源性损伤。Florida探针能够较准确、客观地评价牙周状况。

  • 标签: 牙周炎 Florida探针 牙周基础治疗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微型支抗种植体周围组织炎症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为今后种植体的设计及临床维护工作提供参考。方法观察分析128枚微型支抗种植体的临床使用情况,定期监测菌斑指数(PLI)、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BI)和种植体周探诊深度(PD)等临床指标,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8枚微螺钉种植体中7枚PD大于或等于4mm,5枚支抗种植体脱落。微螺钉种植体组的PLI、mBI及PD等临床指征均高于对照天然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种植体组内在不同时期之间检查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黏膜炎的种植体的PLI、PD普遍高于健康种植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有随炎症程度的加重而升高的趋势。结论大部分微型支抗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均出现轻微炎症,在考察支抗种植体颈部软组织健康状况时,应综合采用mBI、PLI与PD这3个临床指征。

  • 标签: 微型种植体 正畸 种植体周围组织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