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一、病史患者,女,19岁。就诊日期:2009年2月。主诉:嘴突,牙不齐求治。现病史:患者2008年曾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关节科就诊,诊断“颞下颌骨关节病”,未能开始正畸治疗。现观察一年,欲解决牙齿前突及脸型问题。左下后牙2005年外院根管、充填治疗。

  • 标签: 骨关节病 正畸治疗 颞下颌 磨牙 特发性 青春期
  • 简介: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transcriptionfactor2,Runx2)是一种在成骨细胞分化及牙齿的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转录因子,牙齿以及骨组织中的特异性基质蛋白在转录水平均受其调控。本文结合Runx2的转录因子特性以及在牙齿发育过程中的表达特征,认为Runx2可能是牙齿发育和矿化的重要转录调控因子。

  • 标签: Runt相关转录因子2 牙生长发育
  • 简介:目的研究在小鼠颌骨发育过程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表达谱变化情况。方法利用lncRNA-seq测序技术检测孕18d及出生后14d的C57小鼠下颌骨组织样本中的lncRNA表达谱差异,经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达到均一化后,筛选出差异表达lncRNA,进行分析。结果孕18d与出生后14d的C57小鼠下颌骨组织样本相比较,2倍以上变化并有显著差异(FDR≤0.001)的lncRNA,确定为差异表达lncRNA。2倍以上变化的共6617条,占所有lncRNA的17.16%;2倍以上升高的共3720条;2倍以上降低的共2897条;5倍以上升高的共714条;5倍以上降低的共288条;10倍以上升高为共645条;10倍以上降低的共211条。结论孕18d与出生后14d的C57小鼠下颌骨组织样本相比较,lncRNA表达谱发生显著变化。提示差异性表达的lncRNA可能参与了小鼠颌骨发育的调控。

  • 标签: 颌骨发育 长链非编码RNA 基因测序
  • 简介:目的:在成功分离培养正常同龄人牙囊细胞(dentalfolliclecells,DFCs)与颅骨锁骨发育不全(cleidocranialdysplasia,CCD)患者牙囊细胞(DFCs-CCD)的基础上,研究其一般体外生物学特征,包括增殖、克隆、成骨及破骨能力。方法:采用BrdU细胞增殖实验与倍增法研究两种来源DFCs增殖能力;用结晶紫染液染色培养12d的两种DFCs,分析其克隆形成能力;并用成骨诱导液诱导两种DFCs成骨,用Westernblot和茜素红染色法分析成骨能力,用实时定量PCR方法研究其破骨基因表达差异。结果:DFCs-CCD的BrdU阳性率高于DFCs,同时DFCs的群体倍增时间为(1.834±0.093)d,而DFCs-CCD的则为(1.394±0.02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FCs-CCD的克隆集落多于DFCs,但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relatedtranscrip-tionfactor2,Runx2)、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terix、骨钙素(osteocalcin,Ocn)等成骨相关蛋白表达水平低,而其茜素红染色所示钙化结节同样较少;同时,DFCs-CCD高表达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activatorfornuclearfactor-κB,RANK)和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等破骨相关基因(P<0.05),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activatorfornuclearfactor-κBligand,RANKL)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比DFCs,DFCs-CCD具有更强的增殖、克隆能力和更弱的成骨能力,而破骨基因表达紊乱。

  • 标签: 颅骨锁骨发育不全 牙囊细胞 增殖 成骨 破骨
  • 简介:目的:分析根管感染中产甲烷古细菌的多样性,建立基于功能基因--甲基辅酶M还原酶(methylcoenzymeMreduc-tase,MCR)基因α亚基(mcrA)的系统发育树。方法:利用一对特异性引物选择性扩增感染根管中产甲烷古细菌的mcrA片段,在此基础上建立mcrA克隆文库。通过蓝白斑筛选的方法,筛选出阳性重组克隆子,进一步通过基因测序获得重组克隆子中的插入片段mcrA序列。利用Clustalx和Mega4软件包分析mcrA序列,对其进行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育学分析。结果:4例根管样本的其中1例检出了产甲烷古细菌;构建了基于mcrA序列的系统发育树。随机选出的8个mcrA克隆片段高度同源,均为类口腔甲烷短杆菌序列型。结论:本例根管感染中产甲烷古细菌的多样性局限于类口腔甲烷短杆菌序列型。

  • 标签: 根管感染 产甲烷古细菌 MCRA 基因 系统发育
  • 简介: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口腔种植科患者360例,其中男性206例,女性154例,涉及上颌窦提升手术86例,植骨术64例.按患者就诊顺序给每位患者编号,奇数患者为心理护理组,偶数患者为对照组,每位患者初次就诊心理护理前和心理护理后(术后24h)分别填写改良牙科焦虑量表(modifieddentalanxietyscale,MDAS)[1],评估患者牙科焦虑情况.MDAS由4个问题条目组成,每条目5个备选答案,分值1-5分,4题选项分数之和为MDAS得分,MDAS评分≥11分可诊断为牙科焦虑症.

  • 标签: 口腔种植 围手术期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口腔牙列缺失患者微创种植牙的围手术护理方法。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间在解放军总医院口腔种植科行微创种植手术的患者1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老年微创种植牙的围手术护理方法。结果:全部患者在种植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种植体植入顺利患者感觉良好,种植体存活率达94.01%,术后未出现种植体周围炎等并发症,患者基本能按要求维护种植体。结论:口腔种植围手术良好的护理是种植牙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细致精心的口腔护理可提高种植体存活率,促进患者顺利康复。

  • 标签: 老年牙列缺失 微创 种植牙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用蛋白质组学iTRAQ技术分析下齿槽神经缺失大鼠下颌骨牵张成骨牵张新生组织蛋白表达的改变.方法:6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为下齿槽神经缺失大鼠下颌骨牵张成骨,对照组为正常大鼠下颌骨牵张成骨,均进行单侧下颌骨牵张,速率:0.2mm/12h,牵张为10d,下颌骨牵张成骨牵张第10d取材.将取材的新生骨组织标本进行理化性分析、蛋白质提取及蛋白质定量检测.应用iTRAQ技术对蛋白质样本进行检测,寻找及鉴定差异蛋白.结果:应用iTRAQ技术质谱鉴定出置信度95%的蛋白315种,共鉴定出差异蛋白146个,其中上调≥1.5倍的39个,下降≤0.8倍的58个.结论:感觉神经系统在牵张成骨的成骨过程中起到一定调控作用.筛选出多种下齿槽神经缺失下颌骨牵张成骨牵张新骨形成相关的差异蛋白,为进一步验证感觉神经缺失对下颌骨牵张成骨新骨形成相关蛋白质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蛋白质组学 牵张成骨 下齿槽神经 iTRAQ技术 蛋白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