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牙拔除术口腔外科最基本手术操作,但由于牙齿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在解剖、生理、病理多方面存在复杂个体差异性,并且口腔内操作时视野和器械掌控都受到限制,牙拔除术可能产生多种术中、术后并发,如果对其操作风险掉以轻心,或者缺乏足够处理能力,这些并发可能给患者造成较大痛苦甚至危险。因此,充分了解各种拔牙并发及其预防处理方法是非常重要

  • 标签: 牙拔除术 并发症
  • 简介:牙拔除术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最常见、最基本临床治疗操作。由于口腔颌面部解剖临床操作特殊性,在拔牙操作中易发生些临床并发。本文针对牙拔除术基本特点、常见失误、并发类型以及牙拔除术基本原则进行了阐述,以期为临床上预防拔牙并发发生提供参考。

  • 标签: 牙拔除术 并发症 预防
  • 简介:随着现代经济、文化健康教育进步,口腔种植外科与修复技术有望成为缺失牙患者首选修复方法。在临床口腔种植技术日趋成熟今天,注重患者诊疗过程中细节,分享口腔种植手术成功经验,探讨修复环节中失误,分析失败病例原因,汲取主要教训,总结应急处理要点和方法将对于临床口腔种植医生健康成长与进步有着十有益启迪。本文通过笔者历年积累临床病例与文献复习着重介绍这专题。

  • 标签: 应急处理 牙种植 并发症
  • 简介:目的:通过大样本数据分析头颈部多间隙感染严重并发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2月-2014年7月549头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统计分析头颈部多间隙感染严重并发高危因素。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0~69岁患者头颈部多间隙感染严重并发发病率最高,为18.8%;与20~59岁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多因素方差分析发现,糖尿病组严重并发发生率是非糖尿病组2.404倍(P=0.008)。结论:高龄和糖尿病头颈部多间隙感染严重并发高危因素,建议在头颈部多间隙感染诊治过程中,高度关注高龄(60岁以上)和糖尿病患者

  • 标签: 头颈部 间隙感染 并发症 糖尿病 危险因素
  • 简介: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牙龈纤维组织增生性病损,它带来美观和功能问题。遗传和药物可以导致牙龈纤维瘤病。本文报告5岁女童重度、广泛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治疗采用系列传统牙龈切除手术去除增生纤维组织。术后36个月检查无复发迹象。

  • 标签: 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 病因 牙龈切除 治疗
  • 简介:慢性根尖疾病根纵裂种结果。通常依据常规临床检查患者主诉伴随偶尔溢脓肿胀症状对它作出诊断。本文报告个不常见病例:上颌尖牙出现多发性开口。在根管显微镜下去除根管充填,确认患牙为根纵裂。当临床上发现1颗牙齿出现多个窦时.医师应该考虑到根纵裂可能性。

  • 标签: 多发性 窦道 示踪 根纵裂
  • 简介:目的:研究金属烤瓷修复体修复并发牙龈原因,探讨减少牙龈炎,保护牙周组织措施。方法:选择280患者,共310件金属烤瓷修复体,经3—5年临床观察。对患者进行牙周状况和修复体检查。结果:有37件金属烤瓷修复体发生牙龈炎,其中修复体边缘不合要求占56.76%,修复体外形不合要求占18.92%,邻接关系不良占24.32%。结论:修复体边缘不合要求、修复体外形不合要求、邻接关系不良并发牙龈原因。预防牙龈炎,金属烤瓷修复体修复前需保持牙周组织健康状态;修复过程中注意对牙周组织保护;修复注意对牙周组织保健。

  • 标签: 烤瓷熔附金属全冠 牙龈炎 预防
  • 简介:目的:分析口腔颌面外科老年患者行肿瘤切除术后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cognitivedysfunction,POCD)发病率发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5月—10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择期全麻下行口腔肿瘤切除手术老年患者(年龄≥60岁)115,所有入选患者于术前1d、术后7d行神经心理测试,判定患者是否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根据术后7d是否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分为POCD组非POCD组,使用SPSS19.0软件包对围术期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POCD发病危险因素。结果:口腔肿瘤术后7d天,POCD发病人数为37(32.2%)。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1.071,95%CI1.003~1.142,P〈0.05)、高血压(OR=0.267,95%CI0.105~0.676,P〈0.01)、麻醉时间(OR=1.003,95%CI1.000~1.006,P〈0.05)、术后住院天数(OR=1.071,95%CI1.008~1.138,P〈0.05)可增加口腔肿瘤老年患者POCD发病风险。结论:高龄、高血压、麻醉时间延长术后住院天数口腔肿瘤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病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口腔颌面肿瘤 危险因素 老年患者
  • 简介:随着保健和医疗水平进步,老年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药物对心脑血管系统疾病进行预防和二级预防,这也使得其凝血机制发生改变,凝血时间变长,这些患者是否能安全拔牙拔牙后处理齿槽外科比较棘手问题。本文通过对15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患者在不停药情况拔牙术后处理临床效果评价,以资对类似患者治疗处理提供借鉴。

  • 标签: 拔牙 阿司匹林 出血 齿槽外科
  • 简介:目的评价拔牙术前术后行地塞米松冠周局部注射(下颌第三磨牙颊侧组织,磨牙三角区以及咀嚼肌区)在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肿胀,疼痛张口受限预防效果。方法对240患者下颌第三磨牙依照阻生类型进行三种方法拔除,对三组牙拔除方式患者分别列为实验组(拔牙术前冠周局部注射地塞米松组和拔牙术后注射地塞米松组)和对照组(拔牙术前术后均未注射地塞米松),对患者术后第1、3、7天进行随访分析,对患者肿胀指数,疼痛程度和张口受限程度进行统计,并作统计学分析。实验组之间,以及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拔牙术后第1天和第7天,术前术后冠周局部注射地塞米松组与未注射地塞米松组在肿胀指数,疼痛程度和张口受限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术前术后冠周局部注射地塞米松组较对照组在肿胀反应中具有更好疗效(P<0.05),在疼痛和张口受限程度中具有预防、治疗效果(P>0.05)。术前术后冠周局部注射地塞米松对拔牙肿痛反应张口受限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拔牙术前术后冠周局部注射地塞米松可有效预防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肿胀、疼痛反应以及张口受限发生。

  • 标签: 磨牙 第三 下颌 地塞米松 冠周局部注射 拔牙
  • 简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IM)类常见由EB病毒感染所引起急性传染性疾病,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被误诊。本文报道1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IM,结合文献对该疾病临床表现、病原学诊断、抗病毒治疗激素治疗方面进行讨论、分析。

  • 标签: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B病毒 抗病毒治疗 激素治疗
  • 简介:头颈癌术后长期慢性吞咽困难患者恢复性训练疗效尚不确定,该文作者对17头颈癌术后长期慢性吞咽困难患者采取了项强化力量训练前瞻性临床研究,包括吞咽和非吞咽训练,持续6~8周,以增加肌肉力量。检测指标包括可行性、依从性疗效。结果:可行性检测训练完成率为88%,依从性完成率为97%。

  • 标签: 吞咽困难 吞咽训练 头颈癌 疗效 患者 慢性
  • 简介:目的研究再植时牙根尚未发育完全牙齿对正畸所致咬合变化反应,以及这些再植牙对牙槽骨发育影响。研究方法脱位4个下切牙在脱位1小时内再植,再植7个月开始上颌前方牵引治疗以改善覆盖,之后应用Begg技术不拔牙矫治恒牙列错He畸形。结果再植14年4个月复查,发现再植牙齿保持着良好咬合功能,未发生骨粘连。活髓再植牙牙根在植入后继续发育,牙周组织和骨硬板也得以继续形成。结论再植牙成活并获得稳定咬合多因素共同作用结果。

  • 标签: 骨性Ⅲ类错He 年轻下颌恒切牙脱位 牙再植 预后 牙槽骨发育
  • 简介:戊二醛引起口腔粘膜病变报告杜立戊二醛(Glularal)为近几年发展起来种新型、高效、低毒消毒灭菌剂。目前,2%戊二醛溶液在口腔临床上广泛应用。主要用于浸泡器械,从而起到杀菌消毒目的。在临床上,我们发现由于使用戌二醛浸泡器械操作不当引...

  • 标签: 戊二醛 口腔粘膜病变 药物不良反应 使用说明书 灭菌剂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简介:目的:探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肿瘤术后口腔颌面部缺损发生并发主要因素减少其发生措施.方法:对2010-2015年采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78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6患者出现与胸大肌肌皮瓣有关并发(20.51%),其中感染14(17.65%),皮瓣不同程度坏死9(11.54%),形成瘘管6(7.69%).结论:并发发生主要与患者性别、年龄、全身状况(糖尿病、高血压)、皮瓣损伤、引流不畅有关,严格适应证选择、精细手术操作可有效减少并发发生。

  • 标签: 胸大肌肌皮瓣 并发症 口腔颌面部缺损
  • 简介:上颌窦提升术解决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常规方法,但与之相伴随系列并发可能会影响种植治疗效果,因此正确预防处理这些并发对于增加种植体长期成功率有重要作用。本文将从系统性疾病不良习惯、上颌窦解剖结构和病变、手术操作和感染、种植修复设计几个方面对上颌窦提升术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 标签: 种植体 上颌窦提升 并发症
  • 简介:目的观察口腔矫治器治疗OSAHS患者主观疗效.方法对89接受口腔矫治器治疗OSAH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追踪患者长期耐受性、主观疗效副作用情况,对长期使用口腔矫治器患者感觉和行为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60%以上患者单纯使用口腔矫治器进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并能每天戴用.其中12.4%患者使用口腔矫治器达到10年以上.口腔矫治器能够长期有效地改善患者鼾声和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相关症状.其不适副作用较轻,86%副作用能够在患者段时间适应消退,不会对患者造成长期影响.经过治疗,OSAHS患者日常生活、情感、社会交往影响以及睡眠呼吸暂停引起其他症状,得到定改善.结论使用口腔矫治器治疗OSAHS,患者耐受性高,长期疗效良好,能使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口腔矫治器 问卷调查 疗效
  • 简介:目的:评估使用颊脂垫皮瓣技术预防经复杂穿颧骨种植体手术治疗上颌骨萎缩患者局部并发。材料和方法:本文整理了在2005年5月至2007年11月期间.通过使用口内颧侧区域复杂种植手术治疗完全牙列缺失患者.均患有严重上颌骨萎缩.接受了传统和经颧骨区域种植体手术。术前上颌骨种植体区域使用全景X线片,CT扫描检查.评估该区域基本解剖条件相关病理性改变。结果:8名女性患者.平均年龄57岁.在颧骨区域使用颊脂垫皮瓣技术修复上颌骨萎缩。在患者种植体上经固定修复体修复恢复上下颌咬合.术后观察追踪病例最少15个月.常规修复体,颧骨修复体没有失败.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未发生并发。结论:在临床上使用颊脂垫皮瓣技术修复成功率高.上述临床实践表明该技术在预防和治疗颧骨区域复杂种植手术后口内软组织并发上可操作性强.效果显著。

  • 标签: 颊脂垫皮瓣技术 并发症预防 穿颧种植体
  • 简介: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发生在颌骨、肌肉、筋膜、皮肤之间疏松结缔组织急性化脓性炎症^[1]。纵隔脓肿多为外伤手术纵隔感染引起急性结缔组织化脓性炎症,发展迅速,病死率高达40%~50%^[2]。纵隔中上段脓肿形成主要是颈部感染下行中上纵隔感染本身引起,如牙源性感染、咽旁隙感染下行或是上段食管损伤引起纵隔脓肿。下纵隔脓肿形成主要源于下段食管损伤,常并发单侧或是双侧胸腔感染。而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合并纵隔脓肿非常罕见,且临床上容易忽视。现将成功救治报道如下。

  • 标签: 颌面部多间隙感染 纵隔脓肿 急性化脓性炎症 疏松结缔组织 纵隔感染 脓肿形成
  • 简介:本文报告上颌左侧侧切牙颈部侧穿并伴有根尖病变病例。根管侧穿患牙由于其复杂缺损情况,为治疗带来技术上困难。此病例选择了牙髓手术治疗,对根尖和根侧病变进行搔刮,根尖切除倒预备,使用银汞合金对根尖倒充填对侧穿位点进行最终充填。随访10年该患牙临床无症状,X线检查牙槽骨逐渐愈合。

  • 标签: 根管 银汞合金 牙髓 长期疗效 手术治疗 根尖周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