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口腔印模在乙型肝炎病毒(HBV)在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同时检测口腔印模标本和外科患者血液标本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以确定HBV污染的程度和传染性强度.结果:206份口腔印模标本中8份(3.9%)有肉眼血液,19份(9.2%)HBsAg阳性.HBsAg阳性标本中4份(21.1%)HBeAg阳性,15份(78.9%)HBVDNA阳性.992份外科患者血液标本中156份HBsAg(15.7)阳性.其中31份(19.9%)HBeAg阳性,115份(73.7%)HBVDNA阳性.31份HBsAg和HBeAg双阳性血液标本中,HBVDNA均为阳性,HBV传染性范围为102-109感染剂量/ml.结论:口腔印模受到严重的HBV污染,这种污染可能是医院HBV感染的重要来源.

  • 标签: 口腔印模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医院感染 聚合酶链反应 血液 检测
  • 简介:目的:观察唾液污染对于三种不同粘结剂剪切强度的影响.方法:制备牙本质及铸瓷试件各90个,随机分成3组,分别用三种粘结剂(玻璃离子粘固粉、自粘接复合树脂粘结剂和自酸蚀树脂粘结剂)进行粘结处理,并按牙本质及铸瓷试件预备的粘结面进行粘结.3组各30个试件均设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4个试件分4个时间点模拟唾液污染,在粘结后即刻、3分钟、6分钟、10分钟浸入人工唾液,对照组(6个)不浸入人工唾液.24h后,用万能测力仪测试各组的剪切强度.结果:各组中通用自粘结复合树脂粘结剂和两步法自酸蚀树脂粘结剂的剪切强度显著高于玻璃离子粘固粉的剪切强度,3种粘结剂即刻组和3分钟组的剪切强度都下降,6分钟组和10分钟组剪切强度差别不明显,接近对照组.结论:唾液污染使3种粘结剂固化早期时的剪切强度均有所下降,其中唾液污染对玻璃离子粘固粉粘结剪切强度影响最大.

  • 标签: 人工唾液 冠粘结剂 剪切强度
  • 简介:目的:初步探索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和肿瘤微环境中Treg免疫细胞的分布状况。方法:对我院30例未经其他治疗的60岁以上口腔鳞癌患者进行标本及外周血采集,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相关细胞水平,采用chiss2004软件统计分析。结果:1.OSCC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FoxP3+细胞含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2.OSCC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highCD127^low细胞含量高于正常对照。3.Treg中CD31+Treg比例OSCC患者高于对照组。4.OSCC患者肿瘤局部微环境中存在Treg的浸润。结论:OSCC患者存在Treg的水平异常,我们推断Treg的浸润有可能抑制了全身及局部微环境中抗瘤因素的抑瘤效应。

  • 标签: 口腔鳞癌 Treg免疫 细胞肿瘤微环境
  • 简介:本回顾性影像学研究用于评估具有Laser-Lok颈部细微结构(8μm和12μm凹槽)的种植体临床疗效。结缔组织纤维对位于种植体颈部的Laser—Lok显微结构会产生物理附着.这种物理附着已被人体组织学、偏振光显微镜测试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查法所证实。本文对49颗种植体进行的临床研究表明:种植修复后2年.颈部将会有0.44mm的骨吸收.修复后3年,骨吸收则达到046mm。所有的骨吸收仅限于种植体颈部领口.没有累及到种植体体部的螺纹处。研究者采用影像学评估这种种植体的临床应用效果.为先前的研究结果提供了支持,说明了在牙种植体周围建立起结缔组织纤维的生物封闭在临床上是有益的。

  • 标签: 牙种植体 影像学分析 牙槽嵴 影像学评估 顶骨 显微镜检查法
  • 简介:目的建立肝素诱导骨质疏松大鼠模型,观察肝素的应用对大鼠下切牙釉原蛋白水平及其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24只4周龄清洁级Sprague—Dawlev(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每日于腹部皮下注射肝素1U/g,对照组于相同部位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4周后取大鼠右侧股骨测骨密度值。同时取下颌骨.沿正中联合分为两份。一侧颌骨及下切牙脱钙后制作石蜡切片,行釉原蛋白免疫荧光染色;另一侧脱钙后制作石蜡切片,行原位末端标~(TUNEL)染色,观察下切牙细胞的凋亡情况。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大鼠股骨的骨密度值为(0.185±0.006)g/cm^2,低于对照组的(0.196±0.011)g/cm^2;实验组下切牙釉原蛋白免疫荧光染色强度为(0.0432±0.0043),低于对照组的(0.0570±0.0096);两组骨密度及荧光强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未见细胞凋亡发生,对照组可见个别成牙本质细胞及中间层细胞凋亡阳性着色。结论肝素可诱导大鼠骨质疏松。降低下切牙釉原蛋白表达及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

  • 标签: 肝素 釉原蛋白 凋亡
  • 简介:目的评价ClearfilS^3Bond自酸蚀粘结系统和唾液污染对窝沟封闭剂拉伸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15颗离体前磨牙,随机分为3组,每组5颗。A、B组分别经35%磷酸酸蚀、ClearfilS^3Bond自酸蚀处理,C组35%磷酸酸蚀后唾液污染,3组均用EstisealF窝沟封闭剂分层固化堆积形成5nm高封闭剂小柱。再将样本切成1mm×1mm×10mm大小的斌件,做拉伸仪检测其拉伸粘结强度。结果使用自酸蚀粘结系统与常规磷酸酸蚀组的微拉伸粘结强度无显著区别(P〉0.05),而唾液污染组显著低于常规磷酸酸绌组的微拉仲粘结强度(P〈0.05)。结论临床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避免唾液污染,而关于自酸蚀粘结剂对封闭剂与牙釉质的微扮伸粘结强度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微拉伸粘结强度 自酸蚀粘结剂 唾液污染 窝沟封闭剂
  • 简介:目的探讨牙周治疗(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对牙周炎患者改善口臭及降低挥发性硫化物(VSCs)水平的作用。方法采用鼻闻法评定口臭程度,筛选出全身健康的牙周炎患者40例(男19例,女21例)。便携式气相色谱口臭测量仪(OralChroma^TM)测定牙周基础治疗前后牙周炎患者口气中VSCs中3种主要成分气体硫化氢(H2S)、甲基硫醇(CH3SH)和乙基硫化物[(CH3)2S]的水平。40例患者完成牙周基础治疗后重复以上检查。结果牙周基础治疗后患者牙周状况得到改善,口气中VSCs水平显著降低(P〈0.01)。其中H2S、CH,SH的含量降幅大于80%,(CH3)2S降幅大于50%。CH3SH/H2S比值在牙周治疗前后的改变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H2S在3种气体中的含量最高。结论牙周炎是口臭和口气中VSCs水平主要来源。牙周治疗是减轻牙周炎患者口臭程度和降低口气中VSCs水平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口臭 挥发性硫化物 牙周治疗 牙周炎
  • 简介:近年来,在头颈鳞状细胞癌侵袭和转移方面的分子水平研究成为头颈鳞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本文就目前在头颈鳞癌侵袭与转移相关的动物模型、相关基因与临床预后、生物治疗相关分子靶点等实验和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头颈鳞状细胞癌 侵袭 转移
  • 简介:本病例描述1例左侧上颌中切牙水平根折伴脱位的治疗过程。一名17岁的男性患者前来就诊.自诉其17d前发生运动意外.其间未对外伤患牙进行任何的应急治疗。因患牙复位失败.取出牙齿的冠方部分及断根,对冠方部分行口外根管治疗后进行再植,并用牙弓夹板将其固定在生理位置4周。通过术后1~6年的跟踪随访.结果提示了该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术后24个月再植牙达到了预期的低咬合状态。经测量.术后6年再植牙咬合距离降低约1mm。

  • 标签: 脱位 水平根折 牙再植 牙弓夹板 根管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microRNA-595(miR-595)在生长期骨性下颌前突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下颌骨生长的关系。方法:选取骨性下颌前突患者83例(替牙列23例,早期恒牙列60例)及正常对照92例(替牙列24例,早期恒牙列68例),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两组样本血清中miR-595的表达情况,通过TargetScan软件预测它可能的靶基因,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下颌前突组miR-595的表达量下调,与下颌骨的生长量呈负相关,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miR-595可能通过靶基因对下颌骨生长起负调控(抑制)作用。

  • 标签: miR-595 下颌前突 生长期
  • 简介:虽然牙槽嵴牵引成骨术是个很有前途的骨增量方法,可以用于上下颌骨吸收情况下种植,但适用于狭窄牙槽嵴的水平或斜形牵引成骨的技术还没有建立,这里报道一例用钛网板加牵引螺丝进行水平牵引成骨及种植的病例,患者为下前牙牙槽嵴极度萎缩。用水平截骨术准备两块移动骨段,植入两套水平骨牵引器,7天的等待期后,开始使用骨牵引器进行牙槽嵴唇向增宽(每次牵引0.225mm,一天两次,连续14天),巩固3个月后去除骨牵引器,牵引区完全由新生成的坚硬骨组织充填。去除牵引器后2个月,牵引区植入4枚骨内种植体并以种植体支持义齿进行最终修复。这种水平骨牵引技术可以用于临床上医院或刃状牙槽嵴的种植。

  • 标签: 牙槽嵴牵引成骨术 水平截骨术 种植体支持 个案报道 狭窄 下颌骨吸收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对牙周膜干细胞(periodontalligamentstemcells,PDLSCs)和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jaw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s,JBMMSCs)两种干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胰酶消化法体外分离培养PDLSCs/JBMMSCs,流式细胞仪及实时定量RT-PCR筛选短时间内不导致细胞凋亡的TNF-α的最大浓度,然后与PDLSCs/JBMMSCs共培养,Westernblot检测不同时间点两种细胞自噬和凋亡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地筛选出TNF-α的最佳浓度为50ng/mL。采用该浓度作用于PDLSCs/JBMMSCs,短期作用(24h)可以激活细胞的自噬水平,凋亡水平下降;如果TNF-α持续作用,细胞的自噬水平反而下降,凋亡增加。结论:在一定的条件下,TNF-α可以激活PDLSCs/JBMMSCs的自噬水平,免于细胞发生凋亡。

  • 标签: 牙周膜干细胞 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 自噬
  • 简介:目的:评估冠心病伴有中重度牙周病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前、后血清中TNF-α、Hs-CRP和MMP-9水平的变化,分析牙周病对冠心病的影响机制。方法:将50例确诊冠心病伴中重度牙周病患者分为两组,即牙周基础治疗组与非治疗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法分析在牙周治疗后1个月、3个月血清中TNF-α、和MMP-9水平的改变,Hs-CRP使用免疫散射比浊法。结果:TNF-α,Hs-CRP和MMP-9同治疗前相比较,数值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1个月与3个月之间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牙周基础治疗降低冠心病危险因子水平,有利于冠心病的预防。

  • 标签: 牙周病 冠心病 TNF-α HS-CRP MMP-9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不同种植系统埋置式与非埋置式骨水平种植体周围的骨组织变化。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3年5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中心接受种植修复的患者256例,总计450枚种植体。测量种植Ⅰ期、种植Ⅱ期、修复后当天及修复后1年4个时间点的数字化曲面断层片或根尖X线片,因非埋置式无二期手术,故选择与之相对应时间点的X线片,测量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结果在非负荷愈合期(从种植Ⅰ期到种植Ⅱ期)及负荷1年(从修复后当天到修复后1年)两个时间段,埋置式与非埋置式愈合对Dentium、Begon及3Ⅰ三种骨水平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量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种植系统的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吸收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埋置式或非埋置式种植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吸收量没有明显影响;3种种植系统的种植体周围骨变化无明显差异,临床效果均较好。

  • 标签: 埋置式 非埋置式 骨水平种植体 骨吸收量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骨劈开夹心植骨联合延期种植应用于上前牙连续缺失患者修复的效果。方法:患者女性,48岁,以“拔牙后1周,原烤瓷桥松动,要求种植美观修复上前牙”为主诉于我院就诊,拟行上颌右侧侧切牙、上颌右侧中切牙、上颌左侧中切牙、上颌左侧侧切牙种植修复。在局麻下小翻瓣,用长探针探及腭侧骨板的走向后,用细引导钻在牙槽嵴顶连续定位,形成骨劈开引导沟。采用骨劈开工具沿引导沟劈开牙槽骨,并填充骨粉形成“三明治”样结构,随后关闭伤口。4~5个月后常规植入Straumann骨水平种植体4颗(3,3mm×12mm),并同期行GBR。6个月后常规行二期手术,以临时冠诱导牙龈形态,3个月后完成最终修复。结果:种植术后1年,患者种植体稳定,修复体无松动,牙龈无红肿。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结论:前牙区长期缺牙致唇侧骨板吸收明显,牙槽嵴常呈刃状,传统骨劈开术较难保证种植体方向,而Onlay植骨创伤较大,对于上前牙连续缺失伴水平向严重缺损的病例,此改良骨劈开联合延期种植的尝试收到了较好的修复结果,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痛苦,并提高了术者的可操作性。

  • 标签: 骨劈开术 延期种植 上前牙 水平向 改良 应用
  • 简介:目的:评估应用矿化牛骨块重建前颌骨的牙槽嵴水平缺损的onlay(上置式)植骨的有效性和长期结果。材料与方法:14例需要修复无牙前颌骨的患者纳入本研究,他们接受onlay植骨。劈开从下颌支的外侧获取的皮质骨块,以获得约1mm厚的骨板。将皮质骨板和块状移植物压缩并固定到受区。6个月后,记录增加的宽度,植入种植体。

  • 标签: 萎缩性牙槽嵴 前颌骨 植骨 骨块 重建 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