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牙拔除术是口腔颌面外科领域最常见、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治疗性手术,也是口腔科医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治疗手段。传统的拔牙术,特别是不正规的操作或术前、术中及术后处理不当,易引起局部出血、感染、牙折、患牙被推挤移位,甚至颌骨骨折或颞下颌关节损伤等并发症。我们在学习国外高水平牙科医院的基础上,结合本科室的长期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全新的牙拔除术“四化”理念——“标准化的器械”、“微创化的技术”、“规范化的操作”及“人性化的服务”。本文希望能为广大基层医院口腔外科医务工作者提供帮助,在巩固教科书讲授的基础理论知识基础上.对临床工作中的实际操作技术有进一步形象和准确的认识,能清楚地了解每项操作的潜在风险,更准确地了解自己的诊治能力和范围,提高诊治能力和操作信心。

  • 标签: 拔牙术 微创技术 拔牙器械
  • 简介:牙拔除术是口腔颌面外科最常用、最基本的手术,不良的操作方法会造成软、硬组织的创伤,并影响拔牙创的愈合及今后义齿的修复,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拔牙方法不但可减少拔牙时间和创伤,而且可降低拔牙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牙拔除术 标准化 拔牙方法
  • 简介:牙拔除术是口腔科医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治疗技术。如何规范地选择和使用拔牙器械,减少因拔牙对患者造成的损伤与并发症,是口腔颌面外科医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本文简要叙述了标准拔牙器械及其使用要点,特别强调了微创拔牙器械的优点与普及的必要性。

  • 标签: 牙拔除术 拔牙器械 微创拔牙 器械使用
  • 简介:标准拔牙手术图谱》(第2版书号ISBN978-7-117-25144-0)、《标准拔牙助手操作图谱》(书号ISBN978-7-117-25041-2)是人民卫生出版社邀请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胡开进教授主编的,共同点是图多字少、通俗易懂、质优价低,扫描书中的二维码即可观看30个操作视频,医生可以边看视频边拔牙。

  • 标签: 拔牙手术 图谱 标准 新书介绍 操作 口腔
  • 简介:该文旨在研究PET—CT在晚期头颈鳞癌行延期颈淋巴清扫术计划制定中的应用价值。43例晚期头颈鳞癌患者在结束化放疗(CRT)后6个月行PET—CT扫描,PET—CT阳性的患者行临床可疑病灶活检予以证实。PET—CT结果阴性者.随访至少5个月(平均18.1个月)。结果:10例(22%)患者PET-CT结果阳性,其中7例经病理学证实,其他3例系假阳性。其余33例PET—CT检查结果阴性.1例为假阴性.其余32例经随访,肿瘤无复发。此方法的敏感度为87.5%,特异度为91%.阳性预测率为70%,阴性预测率为97%,

  • 标签: Ⅳ期头颈癌 化放疗 延期颈淋巴清扫术 计划制定 PET-CT 应用价值
  • 简介:前牙深覆一直是正畸医师感兴趣的课题,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与探讨。Strang〔1〕最早对前牙深覆进行了定义,即上切牙盖过下切牙的垂直距离超过下切牙唇面切1/3则诊断为深覆。通过对澳洲土著人的头颅及牙结构研究,Begg〔2〕发现原始...

  • 标签: 形成机制 深覆 下切牙 前牙 下颌骨旋转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带种植体骨磨片的标准化制作流程,为进行人工种植体相关研究提供病理实验依据。方法:回顾自1998年以来制作的850张带种植体骨磨片,按照塑料包埋前、包埋、粘结、切片、研磨、染色等几大步骤,对磨片进行评价。以(1)种植体完整,种植体长轴与组织面平行且在同一平面上;(2)组织经脱水处理包埋聚合后组织内无气泡;(3)组织与载物片粘贴紧密无气泡;(4)镜下观察磨片组织内无金属碎屑,种植体无脱落;(5)染色均匀,新生骨组织区分明显等5个方面作为标准化制作流程的评价指标,且5个指标需同时达标才能认为磨片制作成功。结果:对照5项指标对850张磨片进行回访式检查,早期因制作经验以及方法不当等原因,合格率约为50%,后经改进工艺与提高技术水平,2000年后所制作磨片的成功率提高到85%。结论:通过改进方法,规范化操作,选择适宜的染色方法,可以提高种植体骨磨片制作的成功率,扩大带种植体骨组织的研究范围。

  • 标签: 种植体 骨磨片 塑料包埋 非脱钙骨 甲苯胺蓝染色
  • 简介:口腔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口腔医学是研究和防治口腔软硬组织及颌面颈部各类疾病的一门学科,其分类复杂、覆盖面广又相互密切联系,是临床与基础相并重的一级学科,也是现代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培训细则是供口腔全科医师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细则。口腔全科包括牙体牙髓科、牙周科、儿童口腔科、口腔黏膜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口腔正畸科、口腔急诊科、口腔预防科、口腔颌面影像科、口腔病理科等亚专业。

  • 标签: 规范化培训 住院医师 口腔颌面外科 口腔医学 标准 现代医学科学
  • 简介:目的:检测成釉细胞瘤(AB)中心体的改变,分析其与细胞DNA含量及细胞增殖能力的关系,探讨中心体异常与AB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1例AB、5例成釉细胞癌、10例正常口腔黏膜及10例口腔鳞癌(OSCC)的中心体状况和ki-67的表达,检测细胞DNA含量,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29.7%的AB和70.0%的OSCC表现出中心体异常,而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无中心体异常表现(χ^2=165.905,P=0.000)。②AB细胞DNA含量平均为15420.37,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低于OSCC组(F=16.523,P=0.000)。③AB中心体异常组和OSCC中心体异常组细胞DNA含量间存在显著差异,且均与正常口腔黏膜组存在显著差异(F=10.222,P=0.000)。AB及OSCC的中心体异常组与中心体正常组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分别为F=40.901,P=0.000和F=7.863,P=0.023)。④ABki-67LI平均为3.41,且随AB的复发,与恶变有增强的趋势(F=4.344,P=0.017)。⑤AB中心体的异常与ki-67的表达相关(r=0.341,P=0.006).但细胞DNA含量与ki-67LI无相关(r=0.156,P=0.218)。结论:部分AB中存在中心体的异常,与细胞DNA含量的增多有关,并可能与AB基因组不稳定相关。

  • 标签: 成釉细胞瘤 中心体 DNA 肿瘤生物学行为 免疫荧光
  • 简介:本文根据1995年5月四川省汉族在校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查资料,绘制出适合中国学龄期儿童正畸临床用身高、体重标准生长曲线图,并设计了城市学龄儿童身高和体重生长发育状态的诊断分析表,着重论述了其临床应用。

  • 标签: 身高 体重 标准生长曲线
  • 简介:一、套筒冠义齿的特点套筒冠义齿是指以套筒冠为固位体的可摘义齿。套筒冠义齿将所有基牙连接成整体.起到牙周夹板作用,义齿具有良好的固位和稳定性.没有金属卡环.美观以及义齿摘取方便,易清洁等特点。目前临床使用较多的为圆锥型套简冠.其内冠为圆锥型,外冠与内冠之间形成楔合作用.固位力大小可通过内冠的内聚角度进行调节。

  • 标签: 套筒冠义齿 临床意义 可摘义齿 牙周夹板 临床使用 固位体
  • 简介:本文介绍标准型生物调节器的构造、作用原理与适应症,使用时机与方法,以及其他相关问题。

  • 标签: 矫治器.功能 上颌骨 错
  • 简介:2010年5月9日,全国口腔护理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暨牙刷分标准委员会在扬州市邗江中国牙刷之都杭集镇正式成立。国家、省、市相关部门领导和扬州市副市长闻道才、邗江区委书记程裕松等出席。成立大会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崔毅主任主持。

  • 标签: 护理用品 委员会 标准化 口腔 扬州市 邗江区
  • 简介:临床上,牙周病与冠修复均会使牙周状态发生一定的改变,进而引起龈沟液某些成分的量或性质的变化,多年以来,学者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些重要成分在牙周病和冠修复中的变化规律,因此,检测这些成分的量或性质的变化可以作为牙周病及冠修复的评价指标。本文对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龈沟液 细胞因子 牙周病 冠修复
  • 简介:目的:研究miR-200a的表达与人成釉细胞瘤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RNAhybrid和miRanda软件预测β-catenin基因可能的靶向miRNA;选择30例人成釉细胞瘤标本和5例正常牙胚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标本中miR-200a的表达情况。结果:RNAhybrid和miRanda软件分别在β-cateninmRNA第68~96碱基和第69~94碱基位置预测到一个miR-200a结合位点。与正常牙胚组织标本相比,miR-200a在人成釉细胞瘤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存在明显的下调,差异显著(P〈0.05)。结论:miR-200a的表达改变与人成釉细胞瘤相关,miR-200a可能为β-catenin的靶基因之一。

  • 标签: 成釉细胞瘤 Β-CATENIN miR-200a
  • 简介:目的:研究谷胱甘肽S-转移酶P1(glutathioneS-transferaseP1,GSTP1)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adenoidcysticcarcinoma,SACC)中的表达,探讨其与SA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1例SACC和18例瘤旁腺体中GSTP1的蛋白表达,分析GSTP1表达与SAC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GSTP1在SAC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瘤旁腺体(P〈0.05)。在SACC肿瘤组织中,GSTP1表达的高低与组织学分级显著相关(P〈0.05),在组织学3级中的表达高于1、2级。在组织学1级中,GSTP1主要在胞核表达,但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升高,GSTP1在胞质中表达显著增加(P=0.022)。结论:GSTP1的高表达及在肿瘤细胞不同部位表达与SACC的发生、肿瘤细胞分化相关。

  • 标签: GSTP1 唾液腺 腺样囊性癌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突触核蛋白-γ(synucleingamma,SNCG)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在鳞状细胞癌及癌旁组织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150例鳞状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SNCG及MMP-9的表达。结果:口腔颌面部鳞癌组织中的SNCG及MMP-9的阳性率分别为78.0%(117/150)及68.68%(103/150),而癌旁组织中SNCG及MMP-9的阳性率分别为8.0%(11/150)及14.0%(21/150),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低分化、中分化肿瘤的SNCG及MMP-9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高分化肿瘤中的阳性率(P<0.001),然而低分化与中分化肿瘤之间SNCG及MMP-9的表达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肿瘤分期分析结果显示,Ⅲ~Ⅳ期SNCG及MMP-9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Ⅰ~Ⅱ期,有显著性差异(SNCG:χ^2=4.20,P=0.041;MMP-9:χ^2=26.66,P=0.000)。转移的肿瘤组织中的SNCG及MMP-9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0.77%和93.85%,高于其在无转移的肿瘤组织表达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SNCG:χ^2=10.09,P=0.001;MMP-9:χ^2=33.80,P=0.000)结论:SNCG、MMP-9在与口腔颌面部鳞癌中呈现高表达,与肿瘤的病理与临床分级、分期呈正相关,提示检测口腔颌面部鳞癌组织中SNCG及MMP-9的表达可以为肿瘤的病情进展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 标签: 神经γ突触核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口腔颌面部鳞癌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检测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人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s,ABs)中的表达,探讨ABs发生发展中Livi。的作用及其与ABs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2007--2012年中国医科大学口腔病理科的存档蜡块选取80例ABs标本和1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标本,以及同期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术中取材的30例ABs标本和智齿拔除术中的10例正常黏膜(NOM),应用免疫组化法、Western—blot方法和RT—PCR法分别检测Livin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免疫组化:Livin在NOM中的表达呈阴性;在OSCC中Livin阳性表达;ABs中的阳性率为88.75%(71/80),以中度阳性和强阳性表达为主,定位于牙源性上皮的外周柱状或立方状细胞及中心星网状层胞质中。(2)Western—blot:Livin在ABs中的表达高于NOM(P〈0.05),而在ABs和OSCC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RT—PCR:在ABs和OSCC中Livin的表达高于NO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结论ABs中Livin在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上表达都上调,并且Livin有胞浆的表达,提示Livin在ABs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的功能。

  • 标签: 成釉细胞瘤 LIVIN 免疫组化 口腔鳞状细胞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