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平台转移在外连接种植体和内连接种植体上产生的生物力学效果,即负荷状态下种植体周围的应力分布。材料和方法:将特制的外连接(EX)种植体替代体和内连接(IN)种植体替代体(50mm×12mm)植入模拟缺牙区牙槽嵴的树脂块中。分别用直径为50mm、4.2mm和37mm的基台连接替代体。将大小为100N、与种植体长轴成30°的侧向力负荷于种植体上.重复10次。将微应力测量仪固定于种植体平台以下1mm(颈部)和8mm(根尖区)的表面以检测种植体周围的应力。用单因素分析和Steel-Dwass检验分析数据.P〈0.05,可认为数据具有显著差异。结果:用直径5.0mm的常规基台连接EX和IN种植体替代体时.种植体颈部的应力最高(EX,-682.8με:IN.-5821με);其次是直径4.2mm的平台转移基台(Ex,-184.1με;IN,-2291με)和直径3.7mm的平台转移基台(EX,-150.5με:IN.-1297με).数据对于EX种植体有统计学差异。在根尖区,随着基台直径的减小.应力稍有增加,但是对于IN种植体.直径42mm和37mm的基台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尽管本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但是可以说明平台转移能减少内连接和外连接种植体颈部区域的应力,并且EX种植体的应力降低幅度比IN种植体更大。

  • 标签: 外连接种植体 内连接种植体 平台转移 应力
  • 简介:把涉及种植的43例上颌骨重度吸收患者分成3组:植骨并种植者(植骨组)、改良的种植但不植骨者(实验组)、改善的总义齿修复者(非种植组),各组分别有16人、20人、7人。在一年随访中,10%的种植体脱落。只有少数的失败(3/22)发生于义齿修复以后。植骨组织的累积成功率为83%,实验组是96%。很多患者的移植骨块发生骨吸收,尤其是上置式植骨患者。从修复完成到追踪的一年期间,平均每个种植体边缘有0.5mm的骨吸收。尽管治疗过程复杂,但是,各种植组除了一位患者以外,其他人都表示愿意再次接受治疗。大多数患者对治疗效果以及咀嚼力的提高非常满意。而那些未接受种植的患者能够适应他们的义齿,但对固位和咀嚼不甚满意。

  • 标签: 上颌骨重度吸收 植骨后种植 直接种植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