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无牙颌固有条件对义齿固位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31名无牙颌患者进行口腔混合唾液量及黏度测定,黏膜厚度测量,承托面积、牙槽嵴高度及义齿固位力测定,并对影响下颌义齿固位力的相关因素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上颌义齿的固位力约为下颌的5.7倍以上.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中,自变量黏膜厚度被收入回归方程,在未收入回归方程的自变量中,唾液黏度与固位力相关性最大.结论:上颌义齿固位力远大于下颌义齿.黏膜厚度、唾液黏度是影响下颌义齿固位力的主要因素.

  • 标签: 义齿 无牙颌 固位力 黏膜厚度 唾液黏度 牙槽嵴高度
  • 简介: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2(PrstaglandinE2,PGE2)在种植体周龈沟液中的含量水平与种植牙牙周组织临床指数-菌斑指数(plaqueindex,PI),牙龈指数(gingivalindex,GI)和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pocketdepths,PPD)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查实验组36颗和对照组36颗种植体牙周情况,实验组为有明显炎症的种植体,牙周探诊深度均超过3mm.同时试纸收集种植体周围龈沟液,ELISA法检测其龈沟液中的PGE2含量,所得数据用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PGE2表达和患种植体周围炎的种植体牙周指数呈显著相关(P<0.05),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PGE2表达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结论:龈沟液中PGE2含量可为种植体周围炎病变的诊断提供客观参考.

  • 标签: 种植 种植体 种植体周围炎 龈沟液 前列腺素E2
  • 简介:牙列缺失患者,行义齿修复后,一旦适应、习惯,成为生活所必需.对于设计合理,制作精良的义齿,尤为珍爱.病人常需按照原样再做一副,有的病人则在第一次义齿修复时,要求做2副,以便备用.

  • 标签: 牙列缺失 总义齿 复制 方法
  • 简介:一在口腔科日常修复门诊中,经常遇到一些患者对原有义齿使用很满意或基本满意,出于某些原因要求再制义齿,一般有如下几种情况:1义政巳戴用多年,严重损坏.2牙槽嵴吸收过多,义齿的固位不良.3人工牙严重磨损,磨牙(牙合)面变平,前牙形成对刃(牙合),甚至反(牙合)或偏反(牙合),咀嚼功能降低,面下三分之一变短,颏部前突.4患者担心旧义齿一旦损坏,一时无牙可戴,想多做一付备用.

  • 标签: 总义齿 再制 弓型 牙槽嵴吸收 He面磨损
  • 简介:目的:探讨义齿不同材料垫底前后咀嚼效能的变化。方法:选择需作衬垫的义齿30付,分成两组,分别用软衬材料和热凝塑料垫底,用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吸光光度法测定衬垫前后的咀嚼效能。结果:软衬前后吸光度值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义齿软衬垫后咀嚼效能有很大提高。

  • 标签: 总义齿 咀嚼效率 衬垫 软衬材料 热凝基托树脂
  • 简介:目的:依据孟塞尔(Munsell)HVC颜色系统,运用AdobePhotoshop6.0软件的"HSB模型",借助于计算机、数码相机探讨一种科学、量化、精确、快速的方法,以弥补肉眼比色不足的缺陷.方法:对450例烤瓷冠用数码相机采集被比色牙与标准比色板色片的图片,通过Photoshop6.0软件局部拾色分析,运用"HSB模型"滑杆显示不同色片及被比色牙的H、S、B数值.结合Nickerson's色差公式,应用Office2000excel软件,制定快速运算、自动生成色差值表格,从中选取最小色差值的比色色片的色阶,作为被比色牙的色彩.结果:随机选取临床色差极小,不易为肉眼所识别的烤瓷冠450颗,运用"HSB模型"比色,439颗色质良好,与邻牙协调;8颗色质稍偏差,细看能区别出修复体;3颗与邻牙有较大差别.结论:依据孟塞尔HVC颜色系统,运用"HSB模型",借助数码相机、计算机并结合相关软件,对不同颜色进行测定、分析,制表显示色差值、比色.该方法科学、量化,比色快速、方便.所需材料易取,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HSB模型 HVC颜色系统 烤瓷牙比色 计算机 色差值
  • 简介:目的:通过测定冠修复前后龈沟液内毒素含量的变化,评价3种冠边缘设计对牙龈状况与龈沟液中内毒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将要求烤瓷熔附金属全冠修复的就诊患者,随机分为A:肩台组、B:浅凹型肩台组、C:刃状边缘组,每组各10例。分别将修复前、修复后1个月、6个月的龈沟液样本内毒素量,龈沟液量及牙龈指数进行比较,统计学处理。结果:3组患牙冠修复后1个月各项指标明显上升。冠修复后6个月A,B两组各项指标下降至接近牙体预备前水平;C组内毒素水平无下降,牙龈指数、龈沟液量与修复后1月相比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只要按要求制作,A、B组龈边缘形式的修复均具有良好的效果,修复效果明显优于C组。

  • 标签: 烤瓷熔附金属全冠 冠边缘 龈沟液 内毒素
  • 简介:目的:通过对上颌义齿的折裂进行临床观察,分析其折裂原因,探讨修补方法。方法:对51例上颌义齿折裂的性质及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用基托置换技术进行了修理。结果:88.24%为咬合过程中折裂。折裂的部位一般位于前部且多为纵裂,占97.78%。60%前部纵裂的患者喜食韧性大,较硬的食物。运用腭前区置金属网加自凝树脂方法及运用腭前区置金属网加基托置换的方法修理,随访一年,成功率分别为81.58%,100%。结论:为防止上颌义齿折裂,应在高应力区增加抗力措施,避免不良唇系带切迹,保证平衡。

  • 标签: 上颌总义齿 基托折裂 原因分析 修补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VitaIn-Ceram渗透氧化铝、氧化锆陶瓷及EmpressⅡ铸瓷底层材料的可见光透射率,为临床选择核瓷材料及其颜色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Vitaalpha饰瓷材料为对照,采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量4种颜色的VitaIn-Ceram渗透氧化铝、4种颜色的氧化锆陶瓷、3种颜色的EmpressⅡ铸瓷底层材料的可见光积分透射率.结果:VitaIn-Ceram渗透氧化铝的透射率范围为1.434%~3.843%,氧化锆陶瓷的透射率范围为0%~0.587%,EmpressⅡ的透射率范围为5.620%~6.665%.结论:在3种牙科全瓷底层材料中,EmpressⅡ铸瓷材料的透射率最好,渗透氧化铝材料透射率较差,渗透氧化锆陶瓷材料的透射率最差.

  • 标签: 全瓷底层材料 牙科 IN-CERAM 计分 临床选择 对照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无牙颌患者全口义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76例老年无牙颌修复患者,实验组38例,修复前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38例,常规门诊治疗。调查患者修复后第1个月和第3个月两组中分别对全口义齿的满意度。结果:第3个月与第1个月满意度相比,在固位、语音、舒适性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第3个月较第1个月咀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第1个月和第3个月在舒适性、咀嚼、语音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无牙颌患者修复前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全口义齿满意度。

  • 标签: 全口义齿 健康教育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患者下颌为种植体支持式固定义齿修复,上颌为全口义齿修复时是否会出现类似联合症侯群的情况。材料和方法在悉尼联合牙科医院种植中心选择11名符合要求的无牙颌患者,按临床的标准测量步骤对其义齿的适合度、咬合的完整性及上颌前部牙槽骨的丢失进行测量。结果上颌前部牙槽嵴年均骨丢失量为0.17mm,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意义(P>0.05)。然而,所有患者均出现在咬合时前部牙槽嵴的压力增加,在后退位时单侧或双侧后牙有脱离咬合接触的情况。结论后牙咬合的丧失可能与上颌前部牙槽骨的丢失无关。然而,为保持修复体的完整性,维持支持组织的健康,定期的咬合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下颌 种植 固定 修复 上颌总义齿 颌骨
  • 简介:目的:Cerconbase氧化锆、Cerconbasecolor氧化锆、VitaIn-CeramZ21色瓷沉积氧化锆、AL2色瓷沉积氧化铝陶瓷材料相对透明率的对比测定。方法:应用分光测色计在标准黑白背景下分别测量4组全瓷底层材料的表面光反射率,计算得出相对透明率数值。结果:Cerconbase氧化锆的相对透明率为0.950,Cerconbasecolor氧化锆0.937,VitaIn-CeramZ21色瓷沉积氧化锆1.000,VitaIn-CeramAL2色瓷沉积氧化铝0.869。结论:4种全瓷系统底层材料中VitaIn-CeramZ21色瓷沉积氧化锆和AL2色瓷沉积氧化铝的相对透明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In-CeramAL2色瓷沉积氧化铝较In-CeramZ21色瓷沉积氧化锆透明,其余组间的相对透明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

  • 标签: 牙科陶瓷 相对透明率 氧化铝 氧化锆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对牙周膜细胞(periodontalligamentcells,PDLCs)碱磷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活性和骨钙素(osteocalcin,OCN)含量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牙周膜细胞,加入不同浓度(1,10,100nM)的ET-1,以未作任何处理的牙周膜细胞为对照组,刺激48h后观察ET-1对牙周膜细胞ALP活性和OCN含量的影响。结果:经ET-1(1,10,100nM)干预后,PDL细胞ALP活性和OCN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ET-1对牙周膜细胞ALP活性和OCN含量具有抑制作用。

  • 标签: 内皮素-1 牙周膜细胞 碱性磷酸酶 骨钙素
  • 简介:目的研究窝沟封闭前局部使用酸性磷酸氟(APF)对窝沟侧壁氟含量的影响。方法收集第三恒磨牙共9对18颗,随机一侧为对照组、对侧同名牙为酸性磷酸氟处理组。(1)对照组:酸蚀60s,窝沟封闭;(2)处理组:酸性磷酸氟溶液处理4min后,酸蚀60s,窝沟封闭。用电子探针显微分析(EPMA)对窝沟侧壁进行点检测,所得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统计学分析。结果酸性磷酸氟处理组的窝沟侧壁氟含量为(0.50±0.09)%,明显高于对照组含量(0.24±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70,P=0.002)。结论窝沟封闭前局部使用酸性磷酸氟溶液,可提高窝沟侧壁氟含量

  • 标签: 坑缝封闭物 电子探针微区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球帽附着体固位的下颌种植覆盖义齿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8例下颌牙列缺失的患者,植入2颗种植体,利用球帽附着体固位制作的覆盖义齿,随访6个月—4年,从患者主观感受和X射线检查两方面观察修复效果。结果:覆盖义齿的美观、舒适、固位稳定性好,咀嚼效率高。结论:种植体支持球帽附着体固位的下颌覆盖义齿修复下颌牙列缺失患者临床效果好。

  • 标签: 种植义齿 球帽附着体 覆盖义齿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温度下玻璃渗透氧化铝厚度与时间的关系.方法:微米α-氧化铝粉经250MPa冷等静压成型,经高速率升温至1450℃烧结,制备成的预烧结氧化铝块分别通过1150℃、1200℃和1250℃的镧硼硅玻璃渗透,获得氧化铝玻璃复合体,测试不同渗透温度下玻璃渗透氧化铝厚度与时间的数值.结果:随着温度的增高,熔融玻璃的黏度下降,而相同渗透时间下的渗透厚度增加.渗透1mm的氧化铝在1150℃下需要95min,而在1200℃和1250℃下分别需要22min和8min.结论:选用1200℃的渗透温度可以缩短渗透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渗透陶瓷 氧化铝 玻璃渗透 CAD/CAM技术 牙科材料
  • 简介:目的:采用脉冲电弧离子镀膜法于不同氮含量条件下在纯钛表面制备类金刚石膜(DLC)以观察对薄膜内应力和附着力的影响.方法:在四种氮含量条件下纯钛表面制备类金刚石薄膜,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不同氮含量下薄膜的表面形貌及能谱分析薄膜成分,显微压痕仪对比分析不同氮含量对薄膜厚度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薄膜中氮含量与氮气甲烷流量比成正比,当氮含量达到9.6%时,薄膜性能最稳定.氮掺入DLC薄膜后,改变了薄膜的微观结构,产生几十纳米量级的颗粒.SEM、XPS分析表明纳米颗粒是富氮的非晶氮化碳CNx结构.DLC/CNx致密的纳米复合结构,减小薄膜的内应力,提高薄膜对衬底的附着力.结论:氮含量的增加会形成DLC/CNx致密的纳米复合结构,减小薄膜的内应力,提高薄膜对衬底的附着力.

  • 标签: 纯钛 类金刚石 表面改性 压痕实验
  • 简介:目的:分析Ⅱ型糖尿病(typetwodiabetesmellitus,T2DM)患者唾液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dvancedoxidativeproteinproducts,AOPPs)与血浆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探讨能否通过测量唾液晚期氧化蛋白产物的含量来间接反映血浆甘油三酯的水平,从而为预测T2DM患者心血管危害程度提供一种新的检测方法.方法:选取56例T2DM患者(女性32例,男性24例,平均年龄51.31±5.83岁),分别测量其血浆TG、血浆AOPPs、唾液AOPPs三者含量.分析T2DM患者血浆TG与血浆和唾液中AOPPs含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性别间的差异.结果:T2DM患者血浆TG含量、血浆中AOPPs含量及唾液中AOPPs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血浆TG与血浆中AOPPs含量呈正性相关关系(r=0.686,P<0.001),与唾液中AOPPs含量也呈正相关关系(r=0.693,P<0.001).血浆中AOPPs含量与唾液中AOPPs含量呈正相关关系(r-0.474,P<0.001).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浆甘油三酯、血浆和唾液中的晚期氧化蛋白产物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浆甘油三酯与血浆晚期氧化蛋白产物含量、唾液晚期氧化蛋白产物含量均呈正相关关系.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唾液晚期氧化蛋白产物含量可间接反映血浆甘油三酯的水平.

  • 标签: Ⅱ型糖尿病 甘油三酯 血浆 唾液 晚期氧化蛋白产物
  • 简介:目的:探讨骨碎补黄酮对去卵巢大鼠牙槽骨结构及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4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和骨碎补黄酮组。采用摘除大鼠双侧卵巢的方法构建牙槽骨骨质疏松模型。给药12周后测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浓度,取大鼠牙槽骨进行组织切片观察和形态计量学测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牙槽骨呈骨质疏松样改变,血清骨代谢指标表现为骨高转换。与模型组比较,骨碎补黄酮可显著改善牙槽骨结构,增加牙槽骨骨小梁面积百分率(P〈0.05)及骨小梁厚度,减小骨小梁间距(P〈0.05)。血清骨代谢指标表现为血钙上升(P〈0.05),碱性磷酸酶水平降低(P〈0.05)。结论:骨碎补黄酮能抑制去卵巢大鼠牙槽骨结构破坏,减缓牙槽骨骨量丢失,改善骨代谢,对牙槽骨骨质疏松具有防治作用。

  • 标签: 骨碎补总黄酮 牙槽骨 骨质疏松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骨代谢
  • 简介:目的探讨犬牙槽骨牵张成骨(alveolardistractionosteogenesis,ADO)牵张区新骨生长和改建的规律,为ADO技术在临床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选择健康成年杂种犬12只,拔除双侧下颌前磨牙,建立萎缩下颌牙槽骨动物模型。3个月后随机选择一侧萎缩下颌骨行牙槽骨切开术,植入2枚骨内型垂直向牙槽骨牵张器,经过7d的间歇期,以每天1次,每次1mm的频率进行垂直向增高,连续5d。在固定期的第4、8和12周各处死4只犬并取材,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联用仪观察牵张区新骨超微结构和测定其Ca、P元素含量。结果扫描电镜观察可见牵张区新骨不断钙化的过程,0~4周为新骨形成早期,〉4~8周为中期,〉8~12周为后期;X-射线能谱分析显示了牵张区骨成熟的过程,Ca、P含量逐渐增高,12周时和宿主骨含量相当。结论在牙槽骨牵张成骨的固定期,新骨逐渐形成并改建,至12周时成熟。

  • 标签: 牙槽骨牵张成骨 扫描电镜 能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