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Mulliken和Glowacki于1982年提出的脉管异常的生物学分类已被广泛接受。2014年4月,在墨尔本举行的第20届ISSVA研讨会上,ISSVA全体委员会议审议并通过了脉管异常新分类。依据近年来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成果,对原分类内容进行了充实和更新,增加了近年来新命名的疾病和发现的异常基因。本文对ISSVA新分类做一介绍,以供临床和科研参考。

  • 标签: 脉管异常 ISSVA 婴幼儿血管瘤 脉管畸形
  • 简介:先天缺牙可系遗传因素引起,也可在胚胎发育阶段因牙胚发育障碍造成。牙缺失可导致牙槽突生长发育不足,可影响面部美观,也可造成发音和咀嚼功能障碍。本文二例先天缺牙病例具有明显家族性。病例一:陈××,女,7岁,替牙,11部位两颗多生牙,已萌,呈圆锥形;11...

  • 标签: 家族性 数目异常 先天缺失 先天缺牙 牙齿 牙缺失
  • 简介:咬合紊乱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关系一直是现代口腔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笔者课题组通过建立咬合紊乱动物模型,观察到颞下颌关节髁突的异常改建甚至退行性变.咬合紊乱产生的异常生物力可以影响髁突软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细胞外基质降解和钙化,以及软骨下骨吸收等一系列变化,是髁突退行性改变的重要机制.文章就实验性咬合紊乱对髁突的影响进行综述.

  • 标签: 咬合紊乱 髁突 异常改建
  • 简介:约90%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在临床上都出现过癌前病变即口腔上皮异常增生(OED)。OED的病因是多因素的,在不同肿瘤的癌前病变中,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肿瘤发生相关基因出现启动子甲基化。为了明确口腔癌前病变的甲基化的研究现状,本文针对口腔上皮异常增生中的启动子甲基化的研究进行概述与分析。

  • 标签: 口腔上皮异常增生 口腔癌前病变 启动子甲基化 口腔鳞状细胞癌
  • 简介:目的了解唇腭裂患儿父母的心理状况,探讨影响唇腭裂患儿父母心理状况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标准化问卷对2008年9月至2010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68例唇腭裂患儿的父母进行调查,以艾森克成人个性问卷(EPQ)评价其个性特征,以症状自评表(SCL-90)评价其自觉症状,并采用国内常模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唇腭裂患儿的父母有其特殊的个性特征,存在着明显的心理问题。但父母之间心理状况无明显差异。结论对唇腭裂患儿父母应采取积极的社会心理干预措施。

  • 标签: 唇腭裂 父母 心理状况
  • 简介:目的:探讨阻生上颌尖牙合适的临床处理策略,为其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2000-2012年期间在大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接受治疗的35例阻生上颌尖牙病例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尖牙阻生状况及相应的治疗措施和疗效。临床处理方法包括拔除、助萌和导萌。结果拔除2例;只做正畸治疗的助萌法16例,留出足够间隙后等待阻生尖牙自行萌出,观察时间5~24个月,均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矫治后阻生尖牙牙龈形态及牙根状况良好;正畸附加外科手术牵引的导萌法17例,除1例21岁男性患者外,其余16例均牵引到位,但矫治后部分阻生尖牙牙龈形态不如助萌法矫治后。结论当阻生上颌尖牙牙体严重畸形、根弯曲短小及高位近远中向横位阻生时考虑拔除;阻生上颌尖牙近远中向错位不严重,扩弓或减数拔牙即可为阻生尖牙留出足够萌出间隙,判断其能自然萌出时首选助萌法;阻生上颌尖牙近远中向错位严重或阻生尖牙已伤及邻牙牙根、仅用正畸治疗无法去除阻生尖牙萌出障碍时采用导萌法,导萌术后的牵引需注意控制牵引方向及大小,要避免伤及邻牙牙根,尽量使阻生牙从附着龈萌出,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牙龈形态。

  • 标签: 上颌尖牙 阻生 临床处理
  • 简介:目的:了解株洲地区老干部群体口腔卫生及健康状况.方法:在株洲地区对487名老干部进行口腔卫生知识问卷及口腔健康调查.结果:患龋率54.4%,龋均2.9;龈萎缩和牙松动的患病率分别是72.8%和29.3%;牙缺失率72.9%,缺牙均数7.1;义齿修复率47.9%,义齿修复不合格率23.5%.结论:提高老年人口腔卫生保健意识,重视老年人牙病的防治,应作为开展社区口腔预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 标签: 老年人 口腔 口腔保健 株州市
  • 简介:本文对53例少年儿童TMJD患者的和咬合状况进行系统检查及确定,分析了各咬合干扰和早接触牙的牙位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并对各种错与干扰之间作了相关分析,为进一步探讨能因素对少年儿童TMJD的作用以及早期正畸诊治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少年儿童 合与咬合 相关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代谢综合症患者牙周状况,探讨代谢综合症在牙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择150例诊断明确的代谢综合症患者为研究组,1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检查记录: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出血指数(BI)、失牙数并计算牙周位点率。测定龈沟液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代谢综合症组患侵袭性牙周炎、慢性牙周炎高于对照组(P〈0.01);代谢综合症组PD、CAL、重度百分比及失牙数除BI外均高于对照组(P〈0.01)。代谢综合症患者龈沟液中IL-6、TNF-α、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而血清中两组无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MS组患者血糖水平与PLI、CAL、BI、重度百分比呈正相关(P〈0.01),腹型(腰围水平)与PD、CAL、PLI重度百分比呈正相关(P〈0.01)。HDL-C水平与PLI、CAL、BI、重度百分比及失牙数正相关。血糖及HDL-C水平与牙周病的发病率正相关。结论:MS患者牙周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其中血糖、HDL-C及肥胖程度是影响牙周状况的重要因素,这种变化可能是通过MS引发炎症失衡而发生的。

  • 标签: 老年 牙周病 代谢综合症
  • 简介:牙科焦虑是口腔保健的一种心理障碍。临床发现,绝大多数老年患者会出现牙科焦虑,主要体现在抑郁和焦虑方面,影响老年患者牙科焦虑的主要原因是心理疾病和不良的心理状态,个性因素,对牙齿治疗知识的了解程度,疼痛和治疗环境,以及经济因素。本文为临床防治牙科焦虑提供了一些证据和思路,以期改善老年患者牙科焦虑的心理状况,提高口腔治疗效果和口腔健康。

  • 标签: 老年患者 牙科焦虑 抑郁 焦虑 个体特质 环境
  • 简介:目的评价上中切牙正畸治疗后根吸收状况,探讨影响根吸收的相关因素。方法从大连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2名资深医生2007年5月至2009年12月所完成的正畸病例中,随机选择233例(男85例,女148例)。分为成人组90例,平均年龄(21.73±3.68)岁;青少年组143例,平均年龄(13.37±1.81)岁。通过分析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观察上中切牙牙根形态与长度变化,评价上中切牙根吸收状况。结果233例患者中的13例上中切牙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根吸收,根吸收发生率为5.58%。成人女性拔牙矫治组的上中切牙根吸收程度高于青少年女性拔牙矫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少年组中,女性拔牙矫治患者的根吸收程度较男性拔牙矫治患者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是否拔牙,其上中切牙根吸收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拔牙矫治患者治疗后的上中切牙根吸收发生率较高。正畸根吸收原因复杂,治疗前应详细分析各种根吸收易发因素,以减小正畸根吸收的发生和程度,维持正畸牙齿的健康。

  • 标签: 正畸治疗 上中切牙 根吸收
  • 简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是口腔科常见却难治的疾病之一,随着国内外研究者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医学理念的进步,逐渐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治疗理念转化为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的治疗理念,临床工作者也逐渐重视心理因素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发生中的影响。本文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分类、常用心理量表、常见心理影响因素、心理治疗方式4个方面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并采用颞下颌关节腔冲洗术与心理护理相结合的治疗方式改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疼痛及不良情绪,为进一步提高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颞下颌关节 心理护理 心理因素 心理量表
  • 简介:目的:比较中国香港地区痴呆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刷牙习惯、静息状态下唾液流率以及口腔健康状况是否存在不同。材料和方法:经过样本量计算.需要纳入82位60岁以上的中国老年痴呆患者.能够配合牙周探诊操作并且加入日常管理中心。年龄、性别匹配全身健康的非痴呆老年人作为对照组。用调查问卷收集刷牙情况。此外.测量静息状态下的唾液流率.用龋失补指数DMFT指数和社区牙周指数(CPI)分别记录患龋情况和牙周状况。结果:招募了59名老年痴呆患者作为痴呆组.以及相同数目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他们的平均年龄为80岁(SD=7)。相对于对照组,老年痴呆患者较少每天刷牙两次(31%VS5%:P〈0.0001)。再者.唾液流率也较对照组低(0.30ml/m.nVS0.41m1/min:P=0.043)。龋患病率平均DMFT值(±SD)与对照组相似(223±8.2vs21.5±82.P=0.59)。牙周袋(CPI〉3)的患病率在两组中没有差异(78%vs74%.P=0.64)。结论:相较于对照组,较少的老年痴呆患者会每天刷牙两次。尽管他们静息状态下唾液分泌量减少.他们的龋发病率和重度牙周病的患病率与对照组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

  • 标签: 老年痴呆患者 中国香港地区 口腔健康状况 社区牙周指数 健康对照组 刷牙习惯
  • 简介:目的探讨颌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D)伴牙列重度磨耗的口腔修复方法。方法对1例颌骨FD伴牙列重度磨耗的患者进行口腔系统检查与修复设计。完成修复前准备之后,试戴下颌过渡性殆垫,观察4周:行上前牙及上颌第一前磨牙牙冠延长术,4周后行上下颌牙体预备和精细临时冠桥修复,根据临时冠桥参考模型.对上下牙均行两段式钴铬生物合金烤瓷长桥修复。结果修复后患者面容对称,口唇自然美观,义齿逼真,感觉舒适,咀嚼有力,患者对修复体的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对于颌骨FD伴牙列重度磨耗患者的口腔修复.根据适应症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案,进行上下颌牙列的固定桥修复可以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 标签: 颌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重度磨耗 咬合重建
  • 简介: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computedtomography,CBCT)和曲面体层片对正畸患者上颌窦异常的检出率进行研究。方法筛查2016年8月至2016年12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患者影像资料,共纳入480例同日拍摄曲面体层片与CBCT患者的影像资料。分别测量和评估曲面体层片及CBCT图像中上颌窦异常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一致性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曲面体层与CBCT对上颌窦异常的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χ^2=346.32,P=0.000)。在纳入的480例、960侧上颌窦CBCT图像中,40.8%有上颌窦异常。其中,潴留性囊肿的检出率最高(18.2%),其次为黏膜增厚(15.1%)。男性与女性上颌窦异常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χ^2=14.98,P=0.000)。青少年组与成年人组上颌窦异常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26,P=0.612)。结论对于上颌窦异常情况,CBCT检出率明显高于曲面体层片。在正畸人群中上颌窦异常较为常见,且以潴留性囊肿最为多见,患者的性别对上颌窦异常有影响,而年龄对上颌窦异常无影响。

  • 标签: 正畸治疗 上颌窦异常 锥形束CT 曲面体层
  • 简介:目的:探讨颌骨垂直向异常患者中颞下颌关节结构的变化情况。方法:随机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正颌正畸科就诊的患者255例为受试对象,其中男性80例,女性175例,年龄10-45岁,常规拍摄头颅定位正侧位片,口内全景X线片及颞下颌关节开闭口斜矢状位磁共振,并对关节结构情况进行观察,其结果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部255例正畸就诊患者中,高角患者98例,关节结构异常76例,异常比例77.6%,均角患者132例,关节结构异常81例,异常比例61.4%,低角患者25例,关节结构异常19例,异常比例76%。结论:颞下颌关节结构异常在正畸就诊人群中的比例较高,其中以高角患者患病率最高。

  • 标签: 正畸 颞下颌关节 结构异常
  • 简介:目的研究中国东北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自我评价与临床检查指标之间的关系,探讨口腔自评作为治疗需要指标的可行性。方法抽取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该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的方法对东北三省1084名老年人(65~74岁)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问卷调查。被检查者应用LIKERT三分量表法(好、中、差)分别对自己的口腔健康状况,包括牙齿、牙龈和口腔卫生状况进行评价。临床检查指标:龋病情况,包括开放龋的牙数、缺失的牙数;牙周情况,包括牙龈出血的牙数、牙周袋深度≥4mm的牙数、附着丧失≥4mm的牙数。采用多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口腔临床检查与老年人自我评价之间的关系。结果调整协变量后,口腔中开放龋的牙数、缺失的牙数与口腔健康状况自我评价有关。自评牙龈和口腔卫生状况“好”的老年人,临床检查中牙龈出血的牙数较少。结论口腔状况的自我评价与一临床检查的结果显著相关,自我评价是反映口腔健康状况的较好指标,可以作为衡量中国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的筛查指标。

  • 标签: 自我评价 老年人 口腔健康
  • 简介:目的调查山东省桓台县中学生的口腔健康状况,探讨中学生口腔疾病患病特点,为龋病、错殆畸形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取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调查方法并参考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对桓台县城区所有中学生共15893人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普查.检查项目包括冠龋、错胎畸形情况。结果桓台县中学生恒牙患龋率为30.58%,龋均为0.69.女生患龋率、龋均高于男生,15~18岁年龄组高于12~14岁年龄组。其中第一、二磨牙龋分别占恒牙龋的53.12%、41.32%。错殆畸形率为60.22%。安氏错殆畸形构成比为安氏Ⅰ类76.84%、安氏Ⅱ类12.81%、安氏Ⅲ类10.35%。结论桓台县中学生龋病及错殆畸形发病率较高.应加强口腔健康教育.提高中学生的口腔保健意识。【关键词】龋病;错殆畸形;患病率;口腔健康调查

  • 标签: 口腔健康状况 健康状况调查 高中学生 桓台县 山东省 健康流行病学
  • 简介:目的:了解南京地区老年公寓老年人口腔黏膜健康状况,为其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方法:对南京地区435名老年公寓的老年人进行口腔黏膜健康调查。结果:调查发现,435名南京地区老年公寓老年人中共查出189例(占43.45%)口腔黏膜病患者,其中口腔念珠菌病患病率(24.14%)最高,其次为干燥综合征、口腔白色角化病和沟纹舌(均为6.90%)。本调查中,男性患病率为55.56%,女性为38.00%,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P〈0.005);抽烟组的患病率高于非抽烟组(P〈0.005),饮酒组与非饮酒组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义齿组的患病率高于非义齿组(P〈0.005)。结论:南京地区老年公寓老年人口腔黏膜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予重视。

  • 标签: 口腔黏膜病 口腔念珠菌病 流行病学 老年人
  • 简介:本文描述了正畸与牙周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案,评价了牙周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对正畸治疗后维持牙周健康状态的效果。共有267名重症牙周炎患者进行了牙周手术治疗,128名患者进行了牙周非手术治疗。在牙周治疗开始前、正畸治疗结束时以及正畸治疗后2、4、6、10和12年,对每位患者涉及正畸治疗的牙的平均探诊深度(mPPD)和探诊后出血阳性率(%BOP)进行监测。比较牙周治疗开始前与正畸治疗结束时,牙周治疗前与正畸治疗后各次复查结果,mPPD和%BOP均明显下降,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而正畸治疗完成时与完成后复查结果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以上结果表明,正畸治疗已不再是重症牙周炎患者治疗的禁忌证。在以上病例中,正畸治疗提高了对破坏牙列的保存及修复的可能性。

  • 标签: 牙周病 联合治疗方案 正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