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舌侧正畸技术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是由日本Fujita和美国的Kurz先后发明的。是将正畸矫治器安装于牙齿的舌侧面(内侧面)进行正畸治疗,外观上看不到任何正畸治疗装置,达到了完全"隐形"的效果,因此又称为舌侧隐形正畸技术。

  • 标签: 舌侧正畸 正畸技术 正畸矫治器 正畸治疗 治疗装置 内侧面
  • 简介:儿童作为口腔科治疗中的特殊群体,对疼痛的耐受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口腔科治疗中若不能选择合适的行为管理和疼痛缓解方式,强制治疗会使患儿留下心理阴影,容易导致强烈的反抗和逃避行为,为后续治疗带来困难。随着社会进步及口腔医学的整体发展,儿童舒适治疗被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和患者重视并接受。口腔门诊镇静镇痛治疗增加了患儿牙病治疗的依从性,缓解其口腔科恐惧心理,利于其心理健康发育。由于儿童舒适治疗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文章总结了儿童口腔舒适治疗的不同镇静镇痛方式以及目前存在的争议,希望能对儿童口腔医生和麻醉医生的工作有所帮助。

  • 标签: 镇静 镇痛 儿童口腔治疗 安全 舒适
  • 简介: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数码微笑设计、3D扫描、3D打印、虚拟架等技术逐步进入牙周美学治疗领域。口腔医学的数字技术经历了从二维到三维重建的过程,更加精准、简便、快速,为临床医生的工作和医患、医技沟通带来了便利。文章就牙周美学治疗中的数字概念的研究与发展做一综述。

  • 标签: 数码微笑设计 DSD 3D扫描 3D打印
  • 简介:目的:评估数字微笑设计(digitalsmiledesign,DSD)在上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需要上前牙美学修复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试验组在DSD设计指导下进行修复治疗,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修复治疗。记录两组临时/最终修复体调改时间,采用Kay牙齿美学分类及患者对最终修复效果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临时/最终修复体临床调改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按照Kay牙齿美学分类和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结果进行美学评估,试验组患者对最终修复体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DSD在上前牙美学修复中可以帮助医技人员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牙齿动态美学信息,便于医患沟通,指导整个治疗流程,有效缩短临床操作时间,提高修复美学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数字化微笑设计 前牙美学修复 Kay牙齿美学分类
  • 简介:目的研究个性舌侧矫治技术应用于成人严重双颌前突,评价所采用的数字排牙,个性舌侧矫治器、拔牙模式、支抗设计等,是否可以满意地改善侧貌的美观。方法纳入15例严重双颌前突病例,拔除四个第一前磨牙,应用横腭杆和腭部种植支抗,用统一的治疗设计进行舌侧矫正。其中14例女性,1例男性,平均(25.5±3.1)岁,平均疗程(28.9±3.3)个月。治疗前后X线进行传统头影测量,同一坐标系重叠CBCT图像进行3D测量,研究前牙的内收,牙槽骨的改建,牙长轴,牙弓宽度,面下1/3垂直向的改变等与面部美学有关的数据。结果治疗后头影测量结果显示U1-SN减小(-13.2±5.2)°,上下切牙切缘平均内收7.5、6.3mm,上下唇突点平均内收4.0、6.3mm,P〈0.01;上颌突度A点平均内收1.2mm,P〈0.05。CBCT测量结果显示上颌中切牙切缘后移7.1~7.8mm,尖牙牙尖后移6.4~6.6mm,P〈0.05;切牙、尖牙根尖点后移3~4mm,无显著性差异。磨牙0.5~1.0mm近中移动、-0.2~0.6mm垂直向移动以及宽度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为成人严重双颌前突个性舌侧矫正的治疗模式和三维力系统提供临床参考数据,能够简单有效地大幅度内收前牙,有满意的垂直向和横向控制。

  • 标签: 个性化舌侧矫治器 严重双颌前突 拔牙正畸 种植支抗 三维测量
  • 简介:目的评估上颌非对称旋转在矫正平面偏斜不对称畸形患者中的应用。总结治疗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的经验,为临床治疗面部不对称畸形提供参考。方法选取32例平面偏斜的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拍摄术前螺旋CT及术前、术后头颅正位片,术前在计算机辅助下模拟手术,设计个性手术方案,不对称旋转上颌平面,并将模拟数据用于手术中。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术前、术后面部外形差异。结果32例患者面部形态及功能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软硬组织取得良好对称性,面部外形协调美观。术后双侧上颌骨高度差异[(0.6±0.5)mm]小于术前上颌骨高度差异[(4.7±1.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72,P〈0.001)。术后平面偏斜度[(0.5±0.5)°]小于术前平面偏斜度[(4.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34,P〈0.001)。术后非对称率[(0.7±0.6)%]小于术前非对称率[(5.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40,P〈0.001)。结论(1)数字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能够模拟手术过程,设计手术方案,重建术后软硬组织形态并指导正颌手术的准确截骨;(2)上颌非对称旋转能够矫正上颌平面偏斜畸形,达到面部软硬组织对称协调,改善面部不对称畸形。

  • 标签: 牙[牙合] 平衡 口颌系统畸形 截骨术 勒福 正颌外科学
  • 简介:牙周病治疗的总体目标是消除炎症和防止疾病进展。彻底的龈下清创术是牙周治疗的金标准。传统的牙周治疗技术包括盲法闭合龈下刮治、根面平整(SRP)和开放式翻瓣刮治手术。前者是标准的治疗方式,治疗是否完善要靠触觉感知,但龈下的触觉感知没有视觉可达性,且缺乏敏感性、特异性,会导致结石残留。而且很多因素限制了临床医生检测和去除牙结石的能力。内窥镜提供了明确的龈下空间,可精确地评估龈下的根表面和软组织情况,对于牙周炎的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估至关重要。文章就内窥镜的构造、特点及其在牙周领域的临床应用进行讨论。

  • 标签: 牙周内窥镜 牙周炎 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Zeste增强子同源物2(EZH2)高表达于多种恶性肿瘤组织,它可以通过对组蛋白3第27位赖氨酸(H3K27)的甲基实现对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进而沉默抑癌基因。EZH2的功能与肿瘤的起始、化疗耐药、肿瘤细胞的远处转移及肿瘤干细胞的干性维持及分化密切相关,是基于表观遗传治疗肿瘤的一个非常有前景的靶点。本文就EZH2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的功能及EZH2抑制剂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 标签: EZH2 癌基因 肿瘤 抑制剂
  • 简介:目的:探讨全程数字扫描、设计和制作不加饰瓷的新型全锆冠在前牙修复中的应用前景。方法:结合2例要求前牙修复的患者,1例常规牙体预备,分别采用不加饰瓷的全程数字新型全锆冠和传统的数字切割二氧化锆内冠加人工饰瓷方法制作全瓷冠,对比两种修复体在口内的修复效果差异。1例采用微创牙体预备,保存牙髓活力,全程数字设计制作完成新型全锆冠,唇侧冠厚度仅为0.6mm。结果:新型全锆冠可通过在唇侧上透明釉方式,或在冠唇侧厚度仅为0.6mm情况下,获得较为自然的仿生美学效果。结论:新型数字全锆冠在获得较为良好的美学效果的同时,能完成微创修复和咬合关系不良等一些复杂病例的修复。

  • 标签: 全程数字化 全锆冠 全瓷冠 修复
  • 简介:牙拔除术是口腔颌面外科最基础、最常用的手术,也是口腔科医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根据牙齿拔除时的难度,可以分为普通牙拔除术、复杂牙拔除术和阻生牙拔除术。其中复杂牙拔除术是指拔牙前需要切开软组织、翻瓣、去骨和/或分割牙齿,然后再将牙齿拔出的外科技术。根据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培训标准细则(试行)》,复杂牙拔除是参加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学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表1)。

  • 标签: 牙拔除术 规范化培训 住院医师 教学指导 口腔颌面外科 临床
  • 简介:第二十届全科口腔医疗学术研讨会暨综合医院口腔发展论坛于2018年1月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继往开来,开创口腔全科医学新局面",来自全国的800余名专家和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涵盖不同口腔医学专业,专题涉及口腔医学各领域的最新进展,分别设立了瓷修复专场、种植修复专场、修复与牙周论坛、牙体牙髓专场、口腔正畸专场、口腔综合专场,课程设计突出现场讨论环节,每个专题设有针对性问题的专题报告和难点热点讨论,受到与会专家、学者和代表的肯定。今年的综合医院口腔科主任论坛重点探讨了口腔医疗的风险管控及其方法,并就该问题进行了充分研讨,达成共识,保证口腔全科医学健康发展。大会同期举办了首届归国口腔留学生论坛,归国专家或留学生就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留学地区的口腔医学医、教、研、防的现状与特点进行介绍和研讨。本文对第二十届全科口腔医疗学术研讨会暨综合医院口腔发展论坛及口腔科主任论坛作一全面报告。

  • 标签: 口腔医学 全科口腔医学 综合性医院 科室管理 发展 学术会议
  • 简介:2019年第21届口腔全科医学大会、第21届口腔科主任论坛暨综合医院口腔发展研讨会将于2019年1月11-13日在北京举行。大会是1996年由口腔医学专家刘洪臣教授倡议与北京10余所综合医院口腔科主任共同发起举办的专业学术大会,已成功举办了20届,参会人员以口腔全科医师为主体,包括综合医院口腔科、民营口腔医疗机构、口腔医院及口腔医学院综合科、老年科、以及社区医疗的口腔医师、护理及管理人员,参会人员达到1500余人次,是国内最大规模的口腔全科医疗盛会,已成为全国口腔医学最具特色的学术品牌。

  • 标签: 综合医院 口腔科 医学大会 科主任 论坛 口腔医学院
  • 简介:目的:针对不同胚源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表现出的衰老差异,探讨组蛋白去甲基酶Jmjd3对衰老的调控作用。方法:取大鼠下颌骨(M)和胫骨(T)后提取BMSCs原代培养并进行传代,通过β-半乳糖苷酶(SA-β-gal)衰老染色检测细胞衰老特征,茜素红染色检测细胞成骨特征。通过实时定量RT-PCR、Westernblot检测Jmjd3及衰老因子在两种BMSCs中的表达。构建shJmjd3病毒敲减Jmjd3,转染T-BMSCs检测衰老指标。在大鼠颌骨区域建立骨缺损模型,移植shJmjd3修饰的T-BMSCs,通过Micro-CT、Masson染色检测Jmjd3被抑制的T-BMSCs对骨缺损区的修复作用。结果:经SA-β-gal衰老染色,T-BMSCs中衰老细胞数量明显多于M-BMSCs。Jmjd3及衰老因子在M-BMSCs低表达,在T-BMSCs高表达。转染shJmjd3病毒导致T-BMSCs中Jmjd3及衰老因子低表达。移植敲减Jmjd3的T-BMSCs,Micro-CT显示其骨平均密度,骨体积分数明显升高,Masson染色显示其骨小梁结构增多。结论:不同胚源大鼠BMSCs的衰老特征具有差异性,将T-BMSCs中Jmjd3抑制以后,可以增强细胞的抗衰老能力,有利于体内的骨修复的治疗。

  • 标签: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Jmjd3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衰老 胚源 细胞移植
  • 简介:目的探讨微植体支抗高牵引钩个性舌侧系统矫治成人双颌前突硬组织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成人双颌前突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e-Brace个性舌侧系统进行矫治,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于上颌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之间的腭侧牙槽骨植入微种植体,植入高度距牙槽嵴顶约6mm。在侧切牙远中的弓丝上安放高度为6mm的高牵引钩,微种植体与牵引钩间加力进行前牙的内收治疗。在正畸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片,将两次头影测量的数据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各测量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8例患者矫治结束后,磨牙和尖牙关系中性,覆覆盖正常。头影测量结果显示SN-OP(°)增大、U1-SN(°)、U1-PP(°)、U1-NA(mm)、L1-NB(mm)、L1-MP(mm)、OB(mm)减小,U1-L1(°)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微植体支抗高牵引钩个性舌侧系统可以内收前牙,改善硬组织突度,临床疗效较为确切,是矫治成人双颌前突的有效手段之一。

  • 标签: 成人正畸 个性化舌侧矫治系统 微种植体 高牵引钩 双颌前突
  • 简介:口腔美学修复是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功能修复的基础上与美学完美结合是口腔修复追求的目标。精确微创的牙体预备是美学修复的基础,也是临床的重点和难点。目前,临床上牙体预备的突出问题包括:牙体预备过量、牙体预备不足、牙体各个面预备不均衡,特别是目前缺少客观评价备牙效果的手段和仪器,达不到精确微创的口腔美学修复的基本要求。由北京口腔医学会主办,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解放军总医院口腔医学研究所、北京博雅伟业国际会议服务中心承协办的“美学修复与显微牙体预备及标准评估学习班”定于2019年1月9-11日在北京举办,学习内容涵盖美学修复全过程,包括理论授课、标准显微牙体预备操作示范和实操培训,全程使用可数字评估的标准牙齿及精确评估系统,分步实操,从仿头模备牙+精确评估,到显微镜+仿头模备牙+精确评估,一步一步进行标准牙体预备,采用数字评估系统全程量化评估,与多名专家评估相结合,使医师能够观察到自己临床的操作误差,及时准确了解牙体预备的不足,精确改进,即时提高学员的操作技能和对精确牙体预备的认识水平。本项目授予国家级继续教育I类学分6分。

  • 标签: 国家级继续教育 牙体预备 美学修复 标准化 学习班 口腔医学
  • 简介:目的:评估应用矿牛骨块重建前颌骨的牙槽嵴水平缺损的onlay(上置式)植骨的有效性和长期结果。材料与方法:14例需要修复无牙前颌骨的患者纳入本研究,他们接受onlay植骨。劈开从下颌支的外侧获取的皮质骨块,以获得约1mm厚的骨板。将皮质骨板和块状移植物压缩并固定到受区。6个月后,记录增加的宽度,植入种植体。

  • 标签: 萎缩性牙槽嵴 前颌骨 植骨 骨块 重建 矿化
  • 简介:目的以高精度三维整合牙颌模型为基础设计与制作个体微种植体手术导板,以期提高微种植体植入精度,避免牙根损伤,降低植入失败率。方法选择12例错患者,获得三维整合牙颌模型,设计并制作个体手术导板。在患者的上颌后牙区分别使用手术导板引导(实验组,n=12)或者参照根尖X线片(对照组,n=12例)进行植入。评价虚拟植入和实际植入微种植体的位置偏差及植入后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结果完成微种植体手术导板的设计与制作。实际植入与虚拟植入的角度偏差为(4.97±1.79)°,钉冠距离偏差为(0.98±0.30)mm,钉尖距离偏差为(1.03±0.22)mm。实验组,83.3%的微种植体位于两牙根中间,12颗微种植体均未出现脱落。对照组,只有33.3%的微种植体位于牙根中间,2颗微种植体脱落。结论手术导板辅助微种体植入比参照根尖X线片直接植入更精确,为提高植入后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成功率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 标签: 个体化微种植体手术导板 三维整合牙颌模型 CBCT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 (CAD/C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