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青光眼房水引流装置植入术是目前临床上广为推崇的一种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各引流装置在设计、材料、引流盘的面积和形状及有无阀门或限流器上存在差异.现就临床常用的青光眼房水引流装置的结构特点、作用机制、并发症、不足之处以及当前研究进展做一简要概述.

  • 标签: 青光眼房水引流装置植入术 引流盘 硅胶管 压力调节器
  • 简介:目的应用新型泪道引流管治疗泪小管断裂,恢复泪道引流通路.方法对30例泪小管断裂患者使用新型泪道引流管作为支撑管行泪小管吻合术,将引流的两端探子分别从上、下泪点插入泪道,通过泪管断端经过鼻泪管至下鼻道开口处,在鼻腔内窥镜直视下,用镊子触及并取出探子于鼻腔外,在探子与硅胶管交界处剪断硅胶管,两端硅胶管在鼻腔内打结留置于鼻腔.术后3月或0.5a拔管.并与以往用硬膜外麻醉管做支架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30例患者均于植管后3~7d内症状消失,29例拔管后达到治愈标准,无泪管豁开、下睑外翻或泪点外翻等并发症.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以硬膜外麻醉管作支架管吻合组.结论新型泪道引流管作为泪小管断裂吻合支撑管,伤口愈合快,成功率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泪道引流管 治疗 泪小管断裂 硅胶管 手术
  • 简介:眼科疾患的影像学检查过去主要依靠头颅、眼眶平片、CT、超声、眼底萤光素血管造影、颈内、颈外动脉造影以及眼静脉造影等。九十年代末,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的问世使检查眼部疾病的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MRI作为一种新的、无创伤、无痛苦、无辐

  • 标签: 高信号 视神经孔 增强扫描 低信号 良性肿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
  • 简介:目的提高足板小窗人工镫骨手术的安全性和精确性。方法足板小窗和直径0.4mm小柱运动的理论计算、精密测量用器的设计、CO2显微激光和手术应用。结果418耳耳硬化症足板小窗人工镫骨术后听力提高≥15dB达99.5%,无一例手术并发症。结论足板小窗人工镫骨和相关技术保证手术的高成功率。

  • 标签: 人工镫骨 耳硬化症 镫骨切除术 开窗术
  • 简介:<正>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促进了多媒体技术的崛起和飞速发展,其应用已遍及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正在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语音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集成在一起,把语音信号,图象信号先通过模数转

  • 标签: 多媒体技术 医学教育 多媒体课件 利用计算机 图像处理技术 语音处理技术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使用和不使用白星技术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的效果,探讨白星超声乳化技术的优点.方法随机选取40例硬核(Ⅲ~Ⅳ级)白内障患者共47眼,随机分为A、B两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A组使用白星技术,B组使用普通的超声乳化技术.对比两组手术后视力恢复情况、角膜水肿情况、超声乳化能量及每组手术前后角膜内皮计数减少量.结果A组与B组术后恢复较好视力(≥0.7)的比例差异无显著性,A组术后第一天的角膜水肿情况明显好于B组,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数量明显少于B组,所用超声乳化的平均能量明显低于B组.结论白星技术所用能量少,术后反应小,组织损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乳化 治疗 角膜水肿 手术前后 硬核性白内障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