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前房穿刺在急性青光眼中降低眼压的应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5例急性青光眼患者应用前房穿刺术。结果35例急性光眼患者应用前房穿刺术,有31例能快速降低眼压,无操作意外和并发症。结论前房穿刺术可以作为急性青光眼中降低眼压一种方法,避免或减少应用甘‘露醇的全身毒副作用,降低医疗风险。

  • 标签: 急性青光眼 前房穿刺 降低眼压 医疗风险
  • 简介:目的探讨危重症小组干预模式在降低住院患者夜间外出不归的发生率中的应用。方法2015年7月-12月,我院危重症小组以"降低住院患者夜间外出不归的发生率"为主题,开展为期6个月的品管圈活动,探讨降低住院患者夜间外出不归的方法。结果住院患者夜间外出不归由实施品管圈方案前的19.8‰降低至实施后的6.5‰。结论开展危重症小组干预模式,能降低住院患者夜间外出不归的状况,既保证了病人安全,也提高了护理质量。

  • 标签: 小组干预 外出不归 安全管理
  • 简介:近10年来,聋病相关基因定位克隆取得迅猛发展。耳聋作为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基于聋病大家系应用位置候选基因策略是首选的定位克隆方法。连锁分析是定位单基因疾病的一种遗传统计学方法,其依据是重组和交换原理。在定位区域内,根据基因的表达模式或编码蛋白的功能,选择候选基因进行突变筛查,探寻导致耳聋的分子病理机制。

  • 标签: 定位克隆 致病基因 耳聋 单基因遗传病 分子病理机制 候选基因
  • 简介: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05年全国防盲工作研讨会。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分析全国防盲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研究开展防盲工作的重点和策略;研究制定2006-2010年全国防盲工作规划。同时,还要对“视觉第一中国行动”二期启动以来的工作进行总结,对中期评估事宜和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两天的时间,任务还是比较重的,我希望大家借此机会,广泛交流各地防盲治盲工作情况,借鉴各地有益的工作经验,在充分研讨,制定出我国2006-2010年防盲工作规划的同时,研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进一步推进我国防盲治盲工作的政策措施、有效途径。

  • 标签: 防盲治盲 白内障复明手术 白内障手术 世界卫生组织 眼科医生 工作研讨
  • 简介:甲状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身肿瘤的1,3%,占头颈部肿瘤的5.1%。病理类型分为乳头状腺癌(60%~80%)、滤泡状腺癌(20%)、髓样癌(3%-10%)及未分化癌(15%)。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腺癌和滤泡状腺癌,发病率高,生长缓慢,恶性程度较低。由于基层医院在术前诊断方面的欠缺,术中往往没有冷冻病理检查,造成手术不规范,需要再次手术修正。现对我院52例需再次手术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再次手术 乳头状腺癌 滤泡状腺癌 头颈部肿瘤 恶性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当前医改新形式下可行的白内障防盲治盲干预策略,解决大量积存的白内障致盲患者。方法成立白内障筛查工作队伍,以社区(村)居委会为单位,为50岁以上的村民进行免费白内障筛查,并专车接送分批组织患者来院接受手术,依托基本医疗保险,医院给予全免(选择硬性人工晶状体的患者)或部分免除(选择不同软性人工晶状体的患者)患者自付、自费这一部分的费用。结果中山市2008年8月16日率先在沙溪镇圣狮村建立了白内障无障碍示范村,中山市白内障无障碍市的创建工作由此以圣狮村为模式拉开了序幕,2009年9月中山市通过了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市的验收。结论在医改新形式下依托基本医疗保险,医院给予全免或部分免除患者自付、自费这一部分费用的白内障防盲治盲干预策略有助于解决我国目前各地区积存的大量白内障患者,在初期的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也间接推动了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普及,使广大患者实实在在的享受到了社会福利的好处。

  • 标签: 白内障 防盲 干预策略
  • 简介:目的为实施视觉2020行动计划,提出并实施适合四川省青少年视力健康保护的基本策略和方法。方法利用我省已经建立的眼初级防盲网络,在几个防盲先进县及拟建立的防盲项目基地开展青少年屈光不正及弱视的流行病学调查,初步建立视力保护网络,对屈光不正给予医学验光、配镜和弱视治疗,同时给予正确的视力健康指导。结果已试点建立青少年视力保护网络,正逐步实施青少年视力保护策略,减少由于屈光不正及弱视引起的低视力和盲的发病率。结论四川省青少年视力健康保护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在根除可避免盲,实现“视觉2020”有一定作用。

  • 标签: 青少年 屈光不正 视力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