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对8例神经内辅助下锁孔入路前颅窝底占位切除手术配合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患者恢复效果良好,无一例脑脊液漏发生。提出对患者进行完善的术前准备及全面的术前评估,是确保手术顺利开展的前提;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确保仪器性能良好,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熟悉手术步骤、配合要点并严格无菌操作是提高手术效率防止颅内感染的必须措施;加强各种中护理,做好中细节管理,是提高手术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 标签: 神经内镜 锁孔入路 前颅窝肿瘤 手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内手术中应用控制性降压及护理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至2014年在我院就诊实施鼻内手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控制性降压并配合良好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全麻手术,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及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视野的质量评分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实验组较对照组缩短,手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实验质量评分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Ⅰ级的比例明显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好的护理配合控制性降压,能有效的缩短鼻内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使患者受益。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控制性降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经口鼻切除脊索瘤的手术配合和护理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口鼻切除斜坡脊索瘤的患者,术前与患者充分沟通,减轻患者恐惧焦虑的心理,熟悉专科器械和手术步骤,中与医生密切配合,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对患者做好健康指导,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结果8例患者3例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脑脊液瘘,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手术是否顺利是和护士密切配合息息相关,因此,护士应该熟悉手术步骤,手术解剖结构,并掌握手术专用器械的使用方法和特点,充分与者沟通手术进程,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 标签: 斜坡脊索瘤 手术配合 经口鼻蝶 术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外动脉搭桥治疗脑缺血性疾病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颅内外动脉搭桥治疗脑缺血性疾病的手术患者。术前与患者充分沟通,熟悉专科器械和手术步骤,中与医生密切配合,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对患者做好健康指导,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结果患者术后行脑血管造影,血流均比术前增加,生活质量好。结论手术室的护理至关主要,术前访视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中熟练、灵活主动的手术配合手术体位的摆放以及器械的清洗、灭菌及管理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 标签: 颅内外动脉搭桥术 脑缺血性疾病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例中唤醒麻醉下脑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手术配合要点。方法回顾中唤醒麻醉下脑功能区胶质瘤切除的程序并总结手术配合要点。结果手术程顺利,未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手术室护理质量至关重要,做好心理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保护患者皮肤,正确摆放体位,控制好患者情绪,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 标签: 术中唤醒 脑功能区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肩关节下肩袖损伤修补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肩关节下肩袖损伤修补患者40例,行针对性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褥疮、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住院3周后出院。经过1年随访,患者治疗优良率达到90%。结论对肩关节下肩袖损伤修补患者行针对性护理,可提高临床康复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肩袖损伤 肩关节镜下 临床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膀胱黏膜切除加化疗药物膀胱灌注治疗腺性膀胱炎的护理方法。方法本组患者均经尿道等离子膀胱黏膜切除治疗后,采用心理护理、导尿管护理、膀胱冲洗护理、药物灌注护理及健康指导等方面进行精心护理。结果38例腺性膀胱炎患者,通过以上护理措施后,有13例痊愈,22例好转,3例无效,总有效率92.1%。结论通过充分了解腺性膀胱炎患者术前、术后心理方面感受,有针对性给予个体化健康指导、心理及临床护理,解除患者心理负担,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临床治疗,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 标签: 腺性膀胱炎 等离子电切术 膀胱药物灌注 护理
  • 简介:目的通过局部麻醉下行鼻中隔矫正术后对鼻腔填塞或行鼻中隔连续褥式缝合的对比,证明鼻中隔矫正术后行鼻中隔连续褥式缝合更能减轻患者痛苦。方法将2012年5月~2013年4月我科住院行鼻中隔矫正的成年患者分为甲乙对照组,甲组行鼻中隔矫正术后立即行鼻中隔缝合不伴鼻腔填塞,乙组行鼻中隔矫正术后行双侧鼻腔膨胀海绵填塞。术后第1、2、3d对患者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scale,VAS),并随访3个月观察有无并发症。所得数据应用SPSSl8.0统计软件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甲乙2组患者在术后第1、2、3d的VA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0〈0.05),两组术后\,AS在术后不同处理方法下随时间有交互作用。即鼻中隔术后鼻中隔缝合的患者症状随时间减轻的更明显;术后3个月随访,甲乙两组均未发现鼻中隔血肿、鼻中隔穿孔、塌鼻等并发症。结论:通过鼻中隔术后对鼻腔填塞或行鼻中隔缝合的对比,鼻中隔连续褥式缝合更能减轻鼻中隔术后的症状。

  • 标签: 鼻中隔 缝合技术 疼痛测定 耳鼻喉外科手术 内窥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针对腔手术患者中低体温因素进行相关分析,运用头脑风暴探讨保温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腔手术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绘制鱼骨图、特性要因评价表、因果关联图及冰山图确定真因,针对真因制定保温实施对策对机体体温的影响。结果对策实施后腔手术患者中低体温发生率由改善前的51.21%降为19.39%,目标达成率为108.97%,目标进步率为6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保温对策在腔手术过程中有效预防及遏制低体温发生的作用,使其能够平稳的度过手术期。

  • 标签: 品管圈 腔镜手术 低体温 手术中护理
  • 简介:目的探索耳内在桥小脑角(CPA)手术中的应用.方法自2002年11月以来采用耳内结合显微开展CPA微创手术12例,手术均采用全麻下乙状窦后入路,并行面神经肌电位和听性脑干诱发电位中监测.听神经瘤7例,桥小脑角面神经肿瘤2例,三叉神经鞘瘤1例,对肿瘤病例内主要用于检查内耳道底部有否残留病灶,探查面神经位置和走行,分离残留瘤体.舌咽神经痛1例,内下显露CPA和内听道口,显露后组颅神经,并确认舌咽神经,将其游离,用微型剪将之切断.半面痉挛1例,用30°内观察内听道口的解剖和后组颅神经的位置,在不牵拉小脑的情况下寻找对面神经形成压迫的责任血管.面神经功能按House-Brackmann分级标准评价.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无死亡病例,无并发后组颅神经损伤.听神经瘤7例,6例全切,1例绝大部分切除,残留脑干表面和内听道内的少许囊壁;均保留面神经解剖结构完整,术后一周面神经功能Ⅰ级2例,Ⅱ级3例(术后3个月Ⅰ级),Ⅲ级2例(术后3个月分别为Ⅰ级和Ⅱ级).面神经鞘瘤2例,肿瘤均全切,1例保留面神经解剖结构完整,术后面神经功能Ⅲ级,术后3个月Ⅱ级,另1例面神经连同肿瘤一起切除,一期面神经-舌下神经吻合,术后1年面神经功能Ⅱ级.三叉神经鞘瘤1例,肿瘤全切,术后一周面神经功能Ⅲ级,术后3个月Ⅱ级.听神经瘤7例术前有残余听力4例,术后有1例保存术前听力;面神经肿瘤2例,术后保存残余听力1例;其余肿瘤病例术后均未保存听力.舌咽神经切断术后症状完全消失,随诊6个月未复发.面神经微血减管压并梳理术后症状明显好转,间断轻度抽搐,面神经功能Ⅱ级,随访1年仍只为轻度抽搐.结论耳内手术显微有机结合,达到桥小脑角手术微创的目的,既可清除病变,又能最大限度地保存功能.但耳内目前还只是一种辅助的手段,仍有一定局限性,需进一步完善.

  • 标签: 桥小脑角手术 内镜辅助 面神经功能 2002年11月 听性脑干诱发电位 后组颅神经损伤
  • 简介:近年来鼻内手术在国内外广泛开展,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如何做到鼻内手术既能去除病变又能保持鼻腔鼻窦的正常功能,既保留中鼻甲又能防止术后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保持术后中鼻道及鼻窦窦口的通畅引流,仍是有争议的问题。本文就中鼻甲的生理功能及中对中鼻甲的处理作一综述。

  • 标签: 内窥镜检查(Endoscope) 鼻甲(Turbinates)
  • 简介: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型健康教育路径在儿童人工耳蜗植入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68例人工耳蜗植入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86例,对照组按传统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按医护合作型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检查前镇静成功率、术后敷料包扎松脱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家长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检查前镇静成功率、家长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敷料包扎松脱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合作健康教育路径可帮助家长提高疾病认知,促进健康行为,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健康教育路径 医护合作型 人工耳蜗植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支架取栓、动脉溶栓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实施支架取栓、动脉溶栓的2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和手术配合的经验进行总结。结果17例患者闭塞血管再通,1例发生症状性出血性转化,无一例介入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做好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和医护配合,是急性脑梗死介入治疗成功的保障。

  • 标签: 脑梗死 动脉溶栓 取栓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鼻内下后鼻孔成形治疗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2年9月间,经电子鼻咽镜检查及鼻窦CT扫描确诊为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的1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全部患儿均在全麻鼻内下后行后鼻孔成形,成形扩大后鼻孔后放置支撑管。结果术后保留鼻腔支撑管3个月,常规护理下维持支撑管通畅,术后3个月拔除支撑管后坚持生理海水鼻腔冲洗,交替内下观察及换药。随访至术后1年,15例患儿复查电子鼻咽镜,见后鼻孔无挛缩表现,治疗有效率达100%,无再手术病例。结论鼻内下后鼻孔成形治疗儿童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疗效肯定,安全性高。

  • 标签: 后鼻孔闭锁 先天性 鼻内镜
  • 简介:1手术入路选择经蝶入路到达颅底中线腹侧始干一个世纪以前,当初仅局限于垂体窝的手术,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对局部解剖的充分了解,该手术入路现已扩展至蝶鞍以外的区域。

  • 标签: 颅底手术 鼻内镜 分区 路径 入路选择 经蝶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腹腔下乙状结肠联合直肠代阴道成形期的护理重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就诊的11例先天性无阴道患者在腹腔下行乙状结肠联合直肠代阴道成形期间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人工阴道的护理及针对性出院指导。结果11例患者全部临床治愈,随访4~48个月,所有患者阴道深度及宽度均能满足性生活需要。结论手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人工阴道的重点护理及针对性出院指导对手术效果保证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腹腔镜 先天性无阴道 乙状结肠联合直肠 阴道成形 围术期 护理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