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疗对肿瘤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10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行辅助化疗的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化疗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前后6MWT、运动后心率及RPFS评分变化,比较两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6MWT高于对照组,运动后心率及RPF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社会角色功能、心理功能及物质生活状态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疗可导致肿瘤患者运动耐力下降,综合护理干预能延长行走距离,减轻疲劳感,改善化疗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肿瘤化疗 运动耐力 生活质量
  • 简介:儿童通过观察和角色扮演,学习了一些社会技能,如何使儿童学到的技能得以保持,并成为其稳定的人格特征,这就要求家长或教师在儿童做我们期望的行为时,给予及时的反馈,并给儿童创造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技能的机会。

  • 标签: 儿童社会 培养行为 技能培养
  • 简介:人类的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它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儿童期出现的攻击行为较多表现为打人、咬人、骂人、说脏话、叫别人的绰号,以及用表情、手势和其他体态语言引起他人气恼。另外.还有一些不明显的攻击行为.例如,暗中给别人下绊,告诉别人不要和某某人玩自己生闷气、有意伤害自己的身体等等。攻击行为不仅可能伤害他人或自己的身体,而且会影响儿童正常的社会化过程,并对儿童的人格和品德发展有着消极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青少年期或成年期的犯罪行为

  • 标签: 儿童攻击行为 攻击性行为 社会化过程 体态语言 有意伤害 伤害他人
  • 简介:听力是学习语言发展认知能力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婴幼儿早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即使轻度的听力损失也可能导致小儿言语一语言、心理及行为交往上的缺陷.因此,早期发现听力损失,从而早期开始采取干预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因听力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如何尽早和准确地对小儿听功能进行测试和评估就成了耳科学和听力学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首要课题.

  • 标签: 个案报告 行为测听 重度耳聋 婴儿 听力损失 基本条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对喉癌术后患者自护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喉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试验组32例。对照组给予喉癌术后自护行为知识的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4周的同伴教育,包括成立同伴教育小组、选择和培训同伴教育者、实施小组活动等。同伴教育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自护行为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量表进行调查。结果试验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自护技能明显比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喉癌术后患者实施同伴教育可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改善患者的心态,使其掌握更多术后自我护理知识,从而加快康复速度,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同伴教育 喉癌术后 自护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学习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护士长进行根本原因分析法的应用培训,并通过对2013年上报的100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讨论、制定防范措施和改进工作流程,实施一年后与2014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2014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明显低于2013年的例数。结论根本原因分析法应用于护理不良事件的分析,并根据存在的根本原因完善护理制度和流程对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 不良事件 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人工耳蜗(CochlearimplantCI)使用时间、术前残余听力和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对低龄CI植入儿童听觉行为和言语发声行为的影响作用。方法研究对象为43例小于3岁CI儿童,植入月龄6~32个月(平均植入月龄17个月)。听觉行为评估素材为婴幼儿日常听觉综合能力量表(theinfant-tod-dlermeaningfulauditoryintegrationscale,IT-MAIS),言语发声行为评估素材为有意义使用言语量表(themeaningfuluseofspeechscale,MUSS)。评估分别在术后开机时和开机后1、2、3、6、9、12个月时进行。结果(1)全体受试儿童IT-MAIS、MUSS总分随着CI使用时间的增长逐步增长(ANOVA,p〈0.05);(2)术前残余听力水平对前6个月IT-MAIS得分影响显著(ANOVA,p〈0.01),对MUSS得分未见影响作用(p〉0.05)。(3)听觉言语康复训练显著影响术后IT-MAIS、MUSS得分。开机后3个月训练组IT-MAIS得分高于非训练组得分(p〈0.05)。9、12个月时训练组MUSS得分与非训练组MUSS得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1)在听觉行为方面,随着CI使用时间的延长,受试儿童总体听觉能力呈逐步上升趋势。对声音的辨别和理解能力在3-9个月时有显著增长;在发声行为方面,受试儿童在CI植入6个月以后开始用言语方式表达。(2)术前残余听力在受试儿童CI使用前6个月时对听觉行为有影响作用,9个月以后影响作用逐渐减小;平均听力损失程度对受试儿童的言语发声行为未见显著影响。(3)听觉言语康复训练对听觉行为和言语发声行为体现出重要作用。

  • 标签: 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 人工耳蜗植入 听觉言语康复 听觉
  • 简介:摘要变应性鼻炎是造成儿童认知行为改变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阅读2010年重庆儿童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依托对儿童变应性鼻炎综合干预及指导策略,为改变儿童认知、行为、心理障碍提供参考。

  • 标签: 指南 儿童 认知行为 指导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儿童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2月1日至7日住院病区的100名患儿进行留置针留置时间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非计划拔管率为74%,为此与2014年2月,成立了呵护圈,通过成立品管圈、确定主题、拟定活动计划、现状分析、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制定实施与对策、效果评价8个步骤后,确认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情况。结果住院患儿非计划拔管率由74%降至至活动后35%。结论正确运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通过对住院患儿静脉穿刺固定、健康宣教、操作流程等相关因素的改进,有效的降低住院患儿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

  • 标签: 品管圈 儿童静脉留置针 非计划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肠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肺纤维化疗效。方法分析我院39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肠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综合治疗组与血液灌流组肺纤维化指标。结果结肠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综合治疗组有效率优于血液灌流组,结肠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综合治疗组血清中TNF-α、TGF-β1和MMP-9明显低于血液灌流组(P<0.05);治疗后期肺活量测定结果显著优于血液灌流组(P<0.05);肺HRCT评分显著低于血液灌流组(P<0.05)。结论结肠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综合治疗法对延缓肺纤维化、降低肺纤维化发生率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百草枯 血液灌流 结肠透析 肺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鼻饲患者非计划拔管中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老年鼻饲患者268例,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品管圈活动的管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及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观察组护理人员提高了对品管圈活动的认识和运用能力以及制度执行力,提高了自身的责任心、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结论正确对老年鼻饲患者有效的运用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降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对品管圈活动的认识和运用能力以及制度执行力,值得临床上的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老年鼻饲患者 非计划拔管
  • 简介:作为一个著名的神经科学家,您认为怎样才能精通睡眠领域的研究?我不确定我是否已经掌握了这个领域的全部知识。人们总是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我相信人们之所以去做研究,是因为他们想了解得更多。睡眠医学领域起源于古老的传说。在欧洲,几个世纪以来,通过部分基础神经病学和对著名睡眠疾病的许多初步研究已经使得人们对部分睡眠相关的综合征有所了解。

  • 标签: 神经科学家 行为科学 专家 国际 睡眠相关 医学领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住院患者口服给药缺陷发生率的效果。方法以科室为单位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改善主题,把握口服给药现状,设定目标值,通过鱼骨图分析,制定并实施对策。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口服给药缺陷发生率降低86%。

  • 标签: 品管圈 老年住院患者 口服给药缺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识别呼吸科护理风险,评价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科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3年1-12月间笔者所在呼吸科收治的128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护理缺陷发生情况,分析影响呼吸科的护理风险因素。并在呼吸科2014年的护理工作中进行风险管理,选取期间12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评估护理风险管理效果。结果影响呼吸科的护理风险因素包括患者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和管理因素;观察组护理缺陷率4.69%、医疗纠纷率2.3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4.06%、9.38%),患者满意度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75.78%(P<0.05)。结论识别护理风险,实施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能提高呼吸科护理质量。

  • 标签: 呼吸科 护理风险 识别 评价与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出院随访对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735例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出院患者实施电话随访。结果增进了护患关系,接近护患距离,取得患者对医院及医护人员的信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复诊率。结论出院随访提高了泌尿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遵医行为

  • 标签: 出院随访 泌尿系统恶性肿瘤 遵医行为 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行为测听在准确评估聋儿听力及验配助听器中的作用.方法对41例1.2~12岁聋儿分别进行行为测听或听性脑千诱发电位(ABR)测试,获得聋儿的听阈.助听器选配用DSL验配方法,以真耳测试及声场测试判断助听效果,进行随访并定期调试助听器.结果ABR测试组仅有4例助听听阈进入LATSS(长期平均言语会话谱),而行为测听组有19例助听听阈进入LTASS.结论行为测试结果验配助听器的效果明显优于ABR,有显著性差异(P《0.05).

  • 标签: 行为测听 听性脑干诱发电位 助听器 长期平均言语会话谱
  • 简介:目的探讨助听后ChirpABR与行为测听阈值的相关性.方法做出同一受试者在安静环境下的ChirpABR声场下助听听阈与行为测听听阈,分析比较其助听听阈评估结果.结果ChirpABR声场下助听听阈与行为测听结果比较,左耳各频率相关性系数r分别为0.870、0.866、0.944和0.849;右耳各频率相关性系数r分别为0.936、0.906、0.937和0.931,有较高的相关性;ChirpABR阈值比行为测听阈值高9-18分贝.结论ChirpABR技术可以用于不能配合行为测听或行为测听结果不准确的听障儿童,获得助听听阈评估.

  • 标签: CHIRP ABR 行为测听 声场评估 助听听阈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针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因素进行相关分析,运用头脑风暴探讨保温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绘制鱼骨图、特性要因评价表、因果关联图及冰山图确定真因,针对真因制定保温实施对策对机体体温的影响。结果对策实施后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由改善前的51.21%降为19.39%,目标达成率为108.97%,目标进步率为6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保温对策在腔镜手术过程中有效预防及遏制低体温发生的作用,使其能够平稳的度过手术期。

  • 标签: 品管圈 腔镜手术 低体温 手术中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