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腹腔下乙状结肠联合直肠代阴道成形术围术期的护理重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就诊的11例先天性无阴道患者在腹腔下行乙状结肠联合直肠代阴道成形术围术期间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人工阴道的护理及针对性出院指导。结果11例患者全部临床治愈,随访4~48个月,所有患者阴道深度及宽度均能满足性生活需要。结论手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人工阴道的重点护理及针对性出院指导对手术效果保证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腹腔镜 先天性无阴道 乙状结肠联合直肠 阴道成形 围术期 护理重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2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疗萎缩性阴道炎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形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予以甲硝锉阴道泡腾片与己烯雌酚进行治疗,观察组予以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31/31),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65%(25/3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能够有效治疗萎缩性阴道炎,安全可靠,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 萎缩性阴道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真菌性阴道炎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探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114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和护理前后焦虑评分结果。结果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下降,同时护理后护理组的焦虑评分为(34.02±5.26)分,对照组的焦虑评分为(49.00±9.19)分,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真菌性阴道炎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后,可以明显提升护理疗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焦虑情绪,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真菌性阴道炎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分娩镇痛以及产时护理对阴道分娩率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1月1号—2015年3月1号收治的50例应用分娩镇痛的初产妇作为观察组,随机的选择同一时间没有进行分娩镇痛的50例初产妇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产时护理的方式对对照组产妇进行护理,在常规产时护理的方法和程序的基础上,采用麻醉常规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的方式对观察组产妇进行护理。对两组产妇的活跃期烦躁和剖宫产率进行比较。结果在观察组产妇中有4例出现活跃期烦躁,占到了8%的比例,对照组组产妇中有38例出现活跃期烦躁,占到了76%的比例,两组产妇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产妇中有2例为剖宫产,占到了4%的比例,对照组组产妇中有11例为剖宫产,占到了22%的比例,两组产妇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分娩镇痛的方式能够使产妇的产程得以明显缩短,同时还可以使产妇烦躁、焦虑情绪以及分娩的痛苦得以减轻,提高阴道分娩率,并且对剖宫产率进行有效的控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分娩镇痛 产时护理 阴道分娩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经阴道无张力尿道悬吊术(TV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方法我院对13例压力性尿失禁的女性患者行TVT术。术前充分准备,避免一切可能引起腹内压升高的诱因;术后密切观察,预防出血和感染。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或痊愈,未发生并发症。结论术前准确避免引起术后腹内压升高以及术后密切观察预防出血和感染在TVT术的护理中至关重要。

  • 标签: 压力性尿失禁 无张力尿道悬吊术 护理
  • 简介:目的探索耳内在桥小脑角(CPA)手术中的应用.方法自2002年11月以来采用耳内结合显微开展CPA微创手术12例,手术均采用全麻下乙状窦后入路,并行面神经肌电位和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术中监测.听神经瘤7例,桥小脑角面神经肿瘤2例,三叉神经鞘瘤1例,对肿瘤病例内主要用于检查内耳道底部有否残留病灶,探查面神经位置和走行,分离残留瘤体.舌咽神经痛1例,内下显露CPA和内听道口,显露后组颅神经,并确认舌咽神经,将其游离,用微型剪将之切断.半面痉挛1例,用30°内观察内听道口的解剖和后组颅神经的位置,在不牵拉小脑的情况下寻找对面神经形成压迫的责任血管.面神经功能按House-Brackmann分级标准评价.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无死亡病例,无并发后组颅神经损伤.听神经瘤7例,6例全切,1例绝大部分切除,残留脑干表面和内听道内的少许囊壁;均保留面神经解剖结构完整,术后一周面神经功能Ⅰ级2例,Ⅱ级3例(术后3个月Ⅰ级),Ⅲ级2例(术后3个月分别为Ⅰ级和Ⅱ级).面神经鞘瘤2例,肿瘤均全切,1例保留面神经解剖结构完整,术后面神经功能Ⅲ级,术后3个月Ⅱ级,另1例面神经连同肿瘤一起切除,一期面神经-舌下神经吻合,术后1年面神经功能Ⅱ级.三叉神经鞘瘤1例,肿瘤全切,术后一周面神经功能Ⅲ级,术后3个月Ⅱ级.听神经瘤7例术前有残余听力4例,术后有1例保存术前听力;面神经肿瘤2例,术后保存残余听力1例;其余肿瘤病例术后均未保存听力.舌咽神经切断术后症状完全消失,随诊6个月未复发.面神经微血减管压并梳理术后症状明显好转,间断轻度抽搐,面神经功能Ⅱ级,随访1年仍只为轻度抽搐.结论耳内与手术显微有机结合,达到桥小脑角手术微创的目的,既可清除病变,又能最大限度地保存功能.但耳内目前还只是一种辅助的手段,仍有一定局限性,需进一步完善.

  • 标签: 桥小脑角手术 内镜辅助 面神经功能 2002年11月 听性脑干诱发电位 后组颅神经损伤
  • 简介:摘要验光是配的基础部分,配处方是配前的关键。没有过硬的验光技术,不进行规范的验光就无法保证配处方的准确性。没有相当的视光学知识,就无法开具科学合理的配处方。为保护患者眼睛,严格控制验光配质量非常关键。本文从医学验光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入手,探讨如何加强验光配的质量控制。

  • 标签: 验光配镜 医学验光 质量控制
  • 简介:近年来鼻内手术在国内外广泛开展,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如何做到鼻内手术既能去除病变又能保持鼻腔鼻窦的正常功能,既保留中鼻甲又能防止术后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保持术后中鼻道及鼻窦窦口的通畅引流,仍是有争议的问题。本文就中鼻甲的生理功能及术中对中鼻甲的处理作一综述。

  • 标签: 内窥镜检查(Endoscope) 鼻甲(Turbinates)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腔下甲状腺切除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6例甲状腺疾病者行腔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围手术期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除2例喉头水肿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是腔下甲状腺切除术后良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障。

  • 标签: 腔镜 甲状腺 护理
  • 简介:全世界每年新增头颈肿瘤患者约有50万[1,2],台湾男性癌症死亡率中头颈部肿瘤高居第4位。因此,口腔疾病成为临床医学中不可忽视的焦点。分子生物学证据表明,头颈恶性肿瘤发展模式是由正常黏膜上皮细胞逐渐变化成轻度异生(dysplasia).

  • 标签: 内窥镜检查 白斑 口腔 病理学 早期诊断 窄带成像
  • 简介:1手术入路选择经蝶入路到达颅底中线腹侧始干一个世纪以前,当初仅局限于垂体窝的手术,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对局部解剖的充分了解,该手术入路现已扩展至蝶鞍以外的区域。

  • 标签: 颅底手术 鼻内镜 分区 路径 入路选择 经蝶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鼻内下后鼻孔成形术治疗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2年9月间,经电子鼻咽镜检查及鼻窦CT扫描确诊为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的1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全部患儿均在全麻鼻内下后行后鼻孔成形术,成形扩大后鼻孔后放置支撑管。结果术后保留鼻腔支撑管3个月,常规护理下维持支撑管通畅,术后3个月拔除支撑管后坚持生理海水鼻腔冲洗,交替内下观察及换药。随访至术后1年,15例患儿复查电子鼻咽镜,见后鼻孔无挛缩表现,治疗有效率达100%,无再手术病例。结论鼻内下后鼻孔成形术治疗儿童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疗效肯定,安全性高。

  • 标签: 后鼻孔闭锁 先天性 鼻内镜
  • 简介:目的:探讨电磁影像导航在鼻内镜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16例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所有病例在美国InstaTrakENTrak3000电磁影像导航系统及国产鼻内下实施手术。结果:电磁影像导航术前准备时间平均为10min,平均误差为1mm,

  • 标签: 影像导航系统 鼻内镜外科 手术中 电磁 慢性鼻窦炎 手术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耳内下以骨蜡为材料行咽鼓管鼓口粘膜下半堵塞术治疗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的疗效、复发率及其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2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45例(56侧)经保守治疗无效后采用耳内下手术治疗的咽鼓管异常开放症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局部麻醉后,在耳内下分离外耳道皮瓣至鼓环,将鼓环连同鼓室粘膜一起分离开,暴露咽鼓管的鼓室口。取骨蜡少许,适形后置人分离开的鼓口粘膜下,至患者耳鸣消失。治愈标准:患者自觉症状消失,耳内检查鼓膜随呼吸扇动消失,鼓室压力曲线恢复正常;好转标准:患者自觉症状大部分消失或减轻,耳内检查呼吸时鼓膜偶有扇动,鼓室压力曲线基本正常;无效:自觉症状无改善,呼吸时鼓膜扇动仍明显,鼓室压力曲线异常。术后门诊随访半年~9年。结果治愈40例48侧,治愈率85.7%;好转5例8侧(2例单侧,3例双侧),好转率14.3%;无效率0%。同时,未观察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耳内下以骨蜡为材料行咽鼓管鼓口粘膜下半堵塞术治疗咽鼓管异常开放症疗效好且微创,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咽鼓管异常开放症 外科手术 耳内镜
  • 简介:目的探讨耳内下进行听骨链重建术的可行性。方法对1998年5月至2011年2月应用耳内(直径2.7mm,视角为0°或30°)行听骨链重建的52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近期疗效初步评估。结果52例患者全部顺利在耳内下完成手术,其中耳硬化症25例,鼓室硬化症19例,听骨链部分缺损8例。耳硬化症患者4例采用镫骨底板部分切除,21例采用小窗技术,7例无需外道后上壁盾板切除,即可在内下完成手术。鼓室硬化症8例去除病灶行镫骨撼动,11例切除砧骨及镫骨上结构,采用TORP或Piston进行听骨链重建。听骨链部分缺损采用TORP或PORP人工听骨连接,重建听骨链。经随访6个月以上的病例有40例,其中35例术后听力有明显改善,骨气导差在15dB以内,近期疗效满意。结论根据初步临床应用观察,认为耳内可以用于听骨链重建手术,尤其是耳硬化症患者。其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缺点是耳内下进行单手精细操作有一定难度,对于外耳道狭窄者不适宜。

  • 标签: 耳内镜 听骨链重建 耳硬化症 鼓室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下困难胆囊切除与开腹困难胆囊切除临床疗效比较;方法我科室将310例困难胆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50例采用腹腔下切除胆囊术设为试验组,160例采用开腹切除术设为对照组,对比手术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比较,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下困难胆囊切除较开腹困难胆囊切除优势明显,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有明显差异。

  • 标签: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 开腹胆囊切除 困难胆囊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腔下经后腹腔实施肾癌切除手术后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肾癌手术女性患者50例,经过后腹腔实施腔下切除手术,对收集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年龄32~81岁,平均66.2岁。右侧26例,左侧24例。肿瘤尺寸4.1~7.5cm,平均尺寸4.9cm。结果顺利完成50例患者的手术,均无严重的并发症,病理报告显示透明细胞癌42例,嫌色细胞癌4例,肾粒细胞癌4例。平均住院日为7.6天,恢复情况良好。6个月后行腹部增强CT检查,无淋巴结转移和复发。结论该手术具有痛苦小、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是疗效良好且安全可靠的疗法,临床推广应用潜力巨大。

  • 标签: 腹腔镜 肾癌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