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1前言“听力重建启聪行动”项目是由台塑集团王永庆董事长向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直接捐赠人工耳蜗,由中国残联委托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负责组织,由卫生部协助选定手术医院,各级地方残联、27家定点医院、81所定点聋儿康复机构参与执行的救助重度听障儿童的公益项目。

  • 标签: 听力重建 人工耳蜗 项目执行 捐赠 聋儿康复研究中心 定点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三大病区在岗护士鼻饲护理的知、信、行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翻用复旦大学护理学院研究生王丽娟制定的临床护士鼻饲护理知识、信念、行为等量表和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重症监护病区护士在鼻饲护理知识方面与内外科护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三大病区的护士在鼻饲护理信念都有较高的得分(31.42±4.35;31.42±5.58;32.19±4.12);3、内科护士较外科护士鼻饲护理行动更为积极(55.57±7.54vs51.46±7.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能提供科学、合理的鼻饲护理可有效预防和改善病人营养不良,增强患者对严重创伤的耐受能力,促进病人康复。

  • 标签: 鼻饲护理 知识 信念 行动
  • 简介:目的探讨散发内淋巴囊瘤发病与VHL基因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组织微切割技术和多聚酶链式反应等方法对3例散发内淋巴囊瘤肿瘤细胞VHL基因点染色体微卫星标志的杂合性丢失进行分析.结果3例散发内淋巴囊瘤中有2例发生VHL基因点微卫星标志的杂合性丢失,进一步的研究证实,该两例肿瘤细胞中分别存在着VHL基因第二外显子的异常.结论VHL基因的异常导致其功能改变不但是VHL的致病原因,而且是散发性内淋巴囊瘤发病的重要的基因遗传学基础.

  • 标签: 内淋巴囊瘤 散发性 VHL基因 微卫星标志杂合性丢失
  • 简介:目的:分析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vestibularaqueductsyndrome,LVAS)患者家系的SLC26A4基因突变方式并确定其是否致病。方法采集3个特殊LVAS家系的血样,测序分析SLC26A4基因型。采用在线软件SIFT、Polyphen-2预测这3个家系中所携带的罕见突变方式的致病性,利用排除法证明c.2343+69C>A的非致病性。结果共检出5种突变方式,其中4种为致病性基因突变。先证者基因型为IVS7-2A>G/c.1594A>C,IVS7-2A>G/c.1327G>C,IVS7-2A>G/c.1667A>G,均为LVAS。基因型为c.1594A>C/2343+69C>A,c.1327G>C/c.2343+69C>A,c.1667A>G/c.2343+69C>A的受检者听力正常。结论SLC26A4基因c.2343+69C>A突变方式是非致病的基因多态;3个家系先证者的父母再次妊娠出现聋儿的风险为25%。

  • 标签: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SLC26A4 致病性
  • 简介:2007年3月2日由北京市华夏慈善基金会捐助,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倡导的”中国贫困聋儿救助行动之华夏万名新生儿听力拯救项目”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启动。该项目将在未来的一年时间里,将为一万名贫困地区新生婴儿提供免费聋病基因筛查,以达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有效降低耳聋发病和致残率,提高全民素质的目的。

  • 标签: 新生儿听力 贫困地区 北京市 新闻发布会 中国 助行
  • 简介:目的分析我院耳鼻咽喉科200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期间住院患者前10病种相关资料的变化,为我院耳鼻咽喉科的管理和疾病防治提供参加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间我院耳鼻咽喉科住院患者相关资料,将前5年与后5年的前10病种相关资料进行比较。结果⑴前5年与后5年的耳鼻咽喉科住院患者前10病种结构变化不大,但各病种的病例数、构成比、顺位发生明显变化。⑵前5年与后5年的耳鼻咽喉科住院患者前10病种,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但总住院费用增加。结论加强对耳鼻咽喉科常见病的宣传及防治,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降低医疗资源的浪费。

  • 标签: 疾病谱 耳鼻咽喉科 住院患者
  • 简介:2009年6月13日上午8时,朝阳的光辉刚刚铺满大地,在美丽的古城兰州,“《爱尔启聪中国行》2009走进甘肃”大型启动仪式在热烈欢快的气氛中举行,覆盖全国200个城镇的“新生儿听力及基因联合筛查”大型公益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同时“甘肃省新生儿听力筛查项目”也全面启动,

  • 标签: 新生儿听力筛查 公益活动 甘肃省 中国 助行 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