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期重症肌无力危象护理要点,改善老年期重症肌无力危象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7例老年期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程序化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评估护理对病情转归的影响。结果7倒患者中死亡一例,病情平稳出院6例,平均住院天数为48天。结论老年期重症肌无力危象病情凶险,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改善预后。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激素冲击治疗 肌无力危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选取临床7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地分析。结果通过精心的术前、术后护理减轻患得的痛苦,临床治疗疗效满意。结论治疗前应先控制感染,住院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 标签: 老年患者 体外冲击波碎石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眩晕及平衡功能紊乱病人的前庭自动旋转试验(VestibularAutorotationTest,VAT)检测结果,探讨VA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眩晕及平衡功能障碍的患者在完成全面临床检查及耳神经功能检查的基础上行VAT测试。结果(1)单侧外周前庭功能损害10例,主要表现为水平前庭一眼反射(VOR)相位延迟及低增益,4例伴有非对称性异常,可伴有垂直VOR相位延迟及增益异常。(2)双侧外周前庭功能低下5例,非对称性均正常,主要表现为垂直VOR相位延迟及增益异常。(3)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ositionalparoxysmalveaigo,BPPV)27例,其中有9例合并噪声性听力损失,主要异常表现为垂直VOR相位延迟和水平或垂直VOR高增益,部分可伴有水平VOR相位延迟。(4)可疑中枢性病变7例,多表现为水平VOR高增益和垂直VOR相位延迟。结论VAT能反应眩晕病人垂直VOR异常以及传统前庭功能检测不能显示的高频水平VOR异常,高频旋转试验是对前庭功能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完善。

  • 标签: 前庭自旋转试验 眩晕 平衡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冲击量甲强龙和人免疫球蛋白改善重症手足口病症状的作用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所有患儿均行抗病毒、抗炎及营养支持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儿静脉滴注甲强龙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儿静脉滴注冲击量甲强龙联合人免疫球蛋白。结果观察组患儿在食欲改善、患儿退热及精神症状消失时间等方面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冲击量甲强龙和人免疫球蛋白应用于重症手足口病中,能够有效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阻断患儿肺水肿和脑水肿的恶性循环,促进患儿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冲击量甲强龙 人免疫球蛋白 重症手足口病 作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洼田饮水试验指导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5年08月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的痊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吞咽功能障碍恢复情况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误咽,误吸和消化不良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洼田饮水试验指导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洼田饮水试验 脑卒中 吞咽障碍 预见性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ehronicsuppurativeotitismedia,CSOM)患者主要致病菌及其药敏试验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五官科收治的121例CSOM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病例外耳道分泌物进行采集,并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共培养得到病原菌107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57株(53.27%),革兰氏阴性菌44株(41.21%),真菌6株(5.61%)。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与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及红霉素的耐药性〉80%,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50%;铜绿假单胞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耐药性〉90%,以上常见致病菌对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的敏感性较高。结论CSOM患者分泌物的常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治疗上需根据具体的药敏实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

  • 标签: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细菌培养 药物敏感性 抗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