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社会及行为科学.乃至于生物学的研究领域,针对有机体进行实验研究是一种备受重视的研究方法。当实验者把相当多的被试编成一个或更多的集体进行实验及对相关集体之间进行比较研究时,这种类型的实验研究手法是集体实验设计(groupexperimentaldesign)。这是一种在教育、心理领域经常采用的传统的实验与统计方法。

  • 标签: 实验研究法 个案 行为科学 实验设计 统计方法 生物学
  • 简介:随着电子技术及材料科学的发展,用于头颈肿瘤治疗的设备,如激光、各种内镜、手术中影像导航设备及超声刀等也逐步改进和更新,使得头颈肿瘤的创外科手术中肿瘤暴露更加清晰、解剖定位更加准确、术中止血变得容易和确实可靠;扩大了肿瘤创切除的适应证,

  • 标签: 头颈部肿瘤(Head and NECK Neoplasms) 颅底肿瘤(Skull Base
  • 简介:在标准化测验受到诸多指责后,替代性的评价系统应运而生,避免了标准化测验存在的问题。替代性评价系统所蕴含的核心思想是要求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或者展示自己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完成的一些实际工作。档案袋评价(portfolioassessment)是替代性评价的一种常见形式。

  • 标签: 档案袋评价 评价法 评价系统 替代性 标准化 测验
  • 简介:近年来有关一氧化氮(NO)在内耳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一氧化氮合酶(NOS)在内耳的分布及一氧化氮在内耳的产生部位均已被确定.一氧化氮对维持内耳功能的重要性,尤其是其作为神经递质所发挥的生理功能,已趋于明朗.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过量的一氧化氮在内耳疾病的产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内耳疾病产生的机理,已研究出许多有效,针对性强的预防和治疗手段.本文对一氧化氮在内耳的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一氧化氮内耳 内耳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观察豚鼠耳蜗局部心钠素(atralnatruretcpeptde,ANP)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免疫组化反应产物的分布,为研究ANP和NOS在豚鼠耳蜗局部血流、淋巴以及神经调节中的相互作用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检测ANP和NOS在正常豚鼠耳蜗的分布特征。结果在耳蜗各转螺旋动脉和血管纹.螺旋缘、螺旋韧带和Corti器显示双阳性染色,螺旋神经节细胞及囊斑神经上皮细胞膜及轴突NOS阳性染色,胞质ANP阳性染色;盖膜、前庭膜阴性染色。结论ANP和NOS在内耳血流调节,内、外淋巴平衡调节以及神经信号传递等方面可能具有重要作用,二者之间可能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机制,其分布特点与功能密切相关。

  • 标签: 心钠素 一氧化氮合酶 耳蜗 豚鼠 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染色
  • 简介:目的了解鼓室硬化和非鼓室硬化中耳炎患者在抗氧化物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及过氧化反应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浓度方面的差异,以进一步探讨鼓室硬化形成的机制。方法回顾分析56例(56耳)中耳炎、中耳炎后遗症手术患者资料,分成两组:鼓室硬化组26耳,非鼓室硬化组30耳。测定所有患者血浆、红细胞中SOD、CAT活力及血浆、中耳组织中MDA浓度。结果分析用秩和检验及相关分析。结果两组血浆中MD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鼓室硬化组中耳组织中MDA含量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红细胞中SOD和CAT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鼓室硬化组血浆中的SOD和CAT活力较非鼓室硬化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鼓室硬化组术前的听力平均值与其各检测项目所测得的MDA、SOD、CAT值均不存在相关(P>0.05)。结论鼓室硬化患者可能存在局部氧自由基浓度增高和抗氧化物质活性降低的情况。局部氧自由基浓度增高,血液抗氧化物质无法进入中耳组织,可能是形成鼓室硬化的病理基础。

  • 标签: 鼓室硬化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丙二醛
  • 简介:目的研究用耳后皮下脂肪组织压片修补鼓膜穿孔的适应症、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05例新鲜外伤性鼓膜穿孔、31例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在显微镜或耳内镜下采用耳后皮下脂肪压片外植、内植行手术修补。术后用抗生素7~10天,第10~14天之间取出耳道填塞物。结果术后鼓膜穿孔闭合率在外伤组和中耳炎组分别为97.14%(102/105)和96.8%(30/31),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14.2天和18.4天。随访0.5~3.5年,无再穿孔者。术后1~3个月纯音测听显示语频(取0.5、1、2、4kHz)两组气导听力平均提高分别为16.3dB和18.2dB,气骨导差缩至20dB以内者分别为83.8%(88/105)和83.9%(26/31)。结论用耳后皮下脂肪组织压片修补鼓膜穿孔可很好地克服嵌塞不能修补鼓膜大穿孔、移植物较厚的缺点,扩大了手术适应症,优于脂肪嵌塞

  • 标签: 脂肪组织 脂肪嵌塞法 脂肪组织压片 鼓膜穿孔 内植法鼓膜修补术 外植法鼓膜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痛创技术在牙槽外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需要拔除的下颌阻生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无痛创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拔牙器械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术中畏惧、断根率、拔牙窝不完整以及敲击增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张口受限、下唇麻木、干槽症、颞下关节疼痛以及伤口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创技术具有创伤小、创面暴露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可以有效地避免术前、术后患者使用抗生素,为患者带来安全、舒适的效果。值得大量地临床推广。

  • 标签: 无痛微创技术 牙槽外科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通过对全耳再造术后支架外露的部位、时间及原因的统计分析,探讨预防及处理支架外露的方法。方法对32例支架外露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采用带颞浅动、静脉的皮下组织筋膜瓣转移加中厚植皮、带颞浅动脉的耳前头皮瓣及局部皮瓣转移等方法修复支架外露部位。结果全耳再造术后支架外露多出现在术后一个月内,以耳轮后上缘交界处的外露多见,其次是耳轮缘再造耳与残耳连接处。外露部位张力较大,包扎时压力过大,软骨支架边缘不平滑及扩张皮瓣受损是支架外露的原因。经过上述方法处理,所有采用软骨支架行耳再造的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皮瓣及皮片全部成活,未出现再造耳感染及支架再次外露的情况,效果满意。采用Medpor支架行耳再造者6例,其中有2例经两次修复仍出现支架外露,将支架取出后创面愈合,其余4例均一期愈合。结论术中需要特别注意容易出现支架外露部位的处理,术后1月内应对再造耳进行严密的观察,出现支架外露后因地制宜地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修复,可以很好地预防并处理再造耳支架的外露。Medpor支架外露的发生率高,处理困难,在肋软骨未钙化的患者中多不主张采用该材料。

  • 标签: 全耳再造术 支架外露 防治
  • 简介:鼻腔通气功能检查是一种用于定量测量鼻腔通气程度的方法,因其在鼻阻塞性疾病的诊治及疗效判定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一直是耳鼻咽喉学科中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就该方法多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希望能对该领域的认识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帮助。

  • 标签: 鼻腔测压(Rhinomanometry) 鼻塞(NasalObstruction) 鼻测量 声学(Rhinometry Acoustic)
  • 简介:氧化铝[AH(OH)3]佐剂是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造模的重要佐剂,但并没有文献详细论述氢氧化铝佐剂在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动物模型造模中的使用。本文系统梳理氢氧化铝佐剂理化性质,及其对AR动物造模中蛋白质吸附特性,以及氢氧化铝粉末与氢氧化铝凝胶在AR动物模型中的运用比较。从而精析氢氧化铝佐剂在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造模中的使用。

  • 标签: 氢氧化铝 变应性鼻炎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创手术在胆结石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胆结石症患者中选取110例进行本次探究,通过奇偶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采取对照手术治疗模式,期间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疗效与相关指标,从而对不同手术模式的有效性进行准确评估。结果经过对照治疗,发现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结论采取创手术治疗胆结石症,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保证患者手术安全性,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胆结石症 微创手术 临床应用 探究分析
  • 简介: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办的"全国鼻内镜创外科学习班"将于2010年8月19~23日期间在北京如期举行,该项目属于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授予I类继续教育学分,已连续举办十六届,深受广大学员的欢迎。学习班将邀请国内著名耳鼻咽喉科专家做专题讲座,将针对目前开展鼻内镜手术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对鼻部解剖、鼻内镜外科手术操作技巧、围手术期处理,

  • 标签: 鼻内镜外科 微创外科 学习班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侧瓣技术结合NBI在声带良性增生性病变显微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128例声带良性增生性病变患者术前进行NBI内镜检查,并采用显微镜下内侧瓣技术手术切除病变,于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进行嗓音声学分析,并进行研究比较。结果术后1周,病例基频扰、振幅扰和谐噪比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病例基频扰、振幅扰和谐噪比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下内侧瓣技术结合NBI可以在切除病变组织的同时尽可能不损伤或少损伤正常组织,保持了声带的正常组织结构,是患者术后发音功能恢复正常的有力保障。

  • 标签: 内侧微瓣技术 NBI 喉显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