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联合高效联合抗病疗法治疗艾滋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10月在我院所在地区内确诊的38例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药联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对照组患者仅接受高效抗反转录病毒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证候积分以及CD4+T细胞计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证候积分、CD4+T细胞计数无差异(P>0.05);治疗后3、4、5、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CD4+T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联合高效联合抗病疗法有助于改善中医证候、增加CD4+T细胞计数,是治疗艾滋病更为理想且有效的方案。

  • 标签: 艾滋病 高效抗病毒 中药 CD4+T淋巴细胞
  • 简介:摘要艾滋病是一种性传播及母婴垂直传播疾病,主要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传播引起。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HAART)是目前临床治疗、控制艾滋病的有效方法,在艾滋病的治疗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HAART)能大幅降低艾滋病的病死率和发病率,改善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国内外文献资料的梳理,从AIDS的发病机制、HAART的免疫重建作用、HAART治疗方案、HARRT最佳治疗时间、HAART耐药性及毒副作用等几个方面分析艾滋病高效联合抗病疗法进展。

  • 标签: 艾滋病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简介:目的通过动物实验验证广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ZVAD)是否可以保护耳蜗毛细胞免受噪声损害。方法选取三月龄健康小鼠,分为无噪声暴露组(DMSO)、单纯噪声暴露组(DMSO±Noise)及噪音±zVAD(zVAD±N0ise)组。依照动物体重计算,按照1.5mg/kg,噪音±ZVAD动物经腹腔注射ZVAD五次,其余组动物相同时间点腹腔注射DMSO作为对照。动物经噪声暴露后,于噪声暴露后一小时处死取耳蜗基底膜铺片,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照片,检测活性半胱氨酸蛋白酶8(caspase8)和caspase9的表达,或于噪声暴露后两周行听力检测,观察ZVAD对噪声所致耳聋的影响。结果噪音暴露后耳蜗外毛细胞中活性caspase8和caspase9的表达明显增强,腹腔注射ZVAD可明显抑制两种活性caspase的表达增强。同时对于噪声引起的小鼠听力下降(ABR阈移16KHz:52.5±6.1dB和32KHz:51.8±6.9dB),腹腔注射ZVAD有一定的保护作用(ABR阈移16KHz:37.3±9.8dB和32KHz:39.5±10.5dB),ABR检测注射ZVAD的噪音暴露小鼠18KHz及32KHz听力阈移均较单纯噪音暴露组明显减小(P〈0.05)。结论ZVAD对噪声所致小鼠听力下降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标签: 噪声性聋 半胱氨酸蛋白酶 细胞凋亡 毛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药物过敏急救盒重新改制,规范急救药品管理,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方法改变原来的药物过敏急救盒用透明盒存放并比较改制后与改制前使用的效果。结果改制后药物过敏急救药管理规范,护士核查药品方便,避免了反复取出清点而造成安瓿上的字迹磨损,不易辨认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透明专用药物过敏急救盒的改制能提高护理安全核查、减少药品的浪费及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 标签:
  • 简介:组胺(histamine)是机体内组氨酸在L-组胺酸脱羧酶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化学信使物质,通过4种受体亚型在复杂的免疫调节系统和变应性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H1受体,组胺可增强抗原提呈细胞的能力,使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释放更多包括组胺在内的炎性介质,促进嗜酸粒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的趋化。

  • 标签: 组胺H1拮抗剂 鼻炎 变应性 季节性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 简介:从1937年第1个抗组胺药开发至今,H1抗组胺药(H1antihistamines,以下简称抗组胺药)逐渐成为变应性鼻炎(AR)治疗一线用药,在AR药物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第2代抗组胺药具有起效迅速、维持时间长、1次,d用量、抗胆碱作用与抗组胺作用相分离的特点。AR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llergicRhinitisanditsImpactonAsthma,ARIA)指南2010修订版强烈推荐使用口服第2代或新型抗组胺药治疗AR,可有效缓解流涕、喷嚏、鼻痒和眼部症状,对鼻塞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 标签: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组胺H1拮抗剂 糖皮质激素类 受体 白三烯
  • 简介:摘要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许多制度有待建立健全,补充和完善。十年的工作实践,我们从困难和挫折中,不断总结出许多容易引发差错事故的环节和诱发因素,从而改进优化工作流程,健全规章制度及防控措施,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1)首先加强药配人员思想教育;(2)加强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培训;(3)诚信做人,慎独做事;(4)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5)认真做好差错隐患登记。确保病人静脉用药安全准确、高效。为医院医药护全面发展作出贡献。

  • 标签: 静脉药配 差错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膜瓣遮盖术联合药物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48只眼)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手术组,每组各24例。手术组术中刮除溃疡表面坏死组织,予20g/L碘酊烧灼溃疡灶10s,50mL生理盐水冲洗溃疡灶。根据渍疡位置、大小分离桥状或舌状结膜瓣,缝合固定于溃疡面上。联合组在手术组的基础上并于术中,术后第3、10d前房注入氟康唑0.1mL(0.05mL2g/L氟康唑+0.05mL生理盐水)。结果联合组患者治愈率为67%,手术组为63%。联合组患者好转率为83%,手术组为83%。2组患者在治愈率、好转率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常见并发症主要为炎症、虹膜前粘连、继发青光眼以及巩膜瓣下前房窥不清。联合组患者炎症、虹膜前粘连的发生率(2/24)显著性低于手术组(11/24)(P<0.05),而继发青光眼以及巩膜瓣下前房窥不清的发生率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矫正视力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真菌性角膜溃疡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的同时,适时的使用氟康唑前房注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适用于广大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角膜溃疡 真菌 手术 氟康唑
  • 简介:目的观察Ginaton(金纳多)和Duxil(都可喜)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观察治疗组(给予金纳多和都可喜)和对照组(使用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各50例,疗程30天;治疗前后检测纯音听阈并观察副作用。比较两组间总有效率和副作用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32%(16/50),与对照组的12%(6/50)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无严重副作用。结论金纳多和都可喜对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具有一定的疗效。

  • 标签: 耳聋 感音神经性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怀柔区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调查。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疑似HPV感染的2245例患者进行23种HPV基因分析检测,其中高危型18种(HPV-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73、83、MM4)低危型5种(HPV-6、11、42、43、44)结果HPV检测阳性者812例,高危型683例,低危型84例,其中多项感染45例。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结果为宫颈癌及高级别病变(CINII及CINIII)的221例患者中HPV-16阳性51例,HPV-58阳性40例,HPV-18阳性18例,HPV33阳性13例,HPV-52阳性9例,其中多项感染23例,其他高危及低危型HPV感染67例。病理结果为低级别病变(CINI)及慢性宫颈炎的591例患者中HPV-58阳性108例,HPV-56阳性73例,HPV52阳性69例,HPV16阳性57例,HPV-18阳性39例,其中多项感染68例,其他高危及低危型HPV感染177例。20~30岁,31~40岁,41~50岁和>50岁各年龄组中HPV阳性的比率分别为20.21%,32.56%,29.95%,17.28%。结论怀柔区妇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较高,排在前四位的感染类型为HPV-58、16、52、18;其中宫颈癌及宫颈高级别病变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类型主要为HPV-16、58、18、33、52。宫颈低级别病变(CINI)及宫颈炎的HPV感染类型主要为HPV-58、56、52、16、18。31~50岁为感染的高峰人群。

  • 标签: 妇女 宫颈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 简介:目的:建立单纯庖疹病毒1型(herpessimplexvirustype1,HSV-I)感染造成的面神经麻痹动物模型,研究HSV-I与面神经麻痹之间的关系。方法:Balb/c小鼠66只,切断双侧面神经耳后支,右侧神经断端接种HSV-1,左侧接种胎牛血清作为对照。观察小鼠全身情况、双侧面肌运动的对称性;颞骨连续切片HE染色;颞外段面神经锇酸染色:双侧面神经、脑干、三叉神经节、脊髓行PCR检测HSV-1DNA片断。结果:28只小鼠(4242%)于接种后2-5d发生右侧面神经麻痹,病程持续3-6d后恢复。38只未发生面神经麻痹。与对侧比较,颞骨连续切片显示面神经麻痹鼠右侧神经肿胀、神经周围间隙变小、

  • 标签: 面神经炎 动物模型 单纯疱疹病毒性 Balb/c小鼠 面神经麻痹 双侧面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研究术前术后使用抗菌药物对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68例剖宫产产妇纳入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4例。对照组于术后常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观察组于术前1h及术后24h各使用1次抗菌药物,观察两组切口及宫腔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3d体温(36.81±0.57)(oC)、CRP(70.5±8.3)(mg/L)、WBC计数(5030.10±50.00)(×109/L)、术后感染发生率(4.48%)、抗生素平均费用(11.4元)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前1h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可有效降低剖宫产术后感染发生率。

  • 标签: 剖宫产术 术前使用抗菌药物 感染
  • 简介:摘要随着艾滋病这一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在世界范围的蔓延,我国艾滋病流行趋势十分严峻。在全民预防AIDS传播的队伍中,护理人员始终站在这道防线的最前沿。在管理措施、技术服务,心理护理等方面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艾滋病 过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对1543例普通手足口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足口病多见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男性患儿发病率较女性患儿多;发病时间集中在春夏季。手足口病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皮疹表现;所有患儿有口腔疱疹或溃疡;约有50.8%的患儿存在发热。结论经喜炎平、利巴韦林、施保利通片、蒲地蓝等综合治疗,全部治愈,预后较好。

  • 标签: 手足口病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建立Ⅰ型庖疹病毒感染致小鼠面神经麻痹的动物模型,并探讨单纯庖疹病毒1型(herpessimplexvirustype1,HSV-1)在小鼠面神经麻痹发生过程中的致病机制及作用部位。方法:选择53只16-18g、4周龄雌性Balb/c小鼠,用26G针头在49只实验组小鼠右耳廓背面近耳根部皮肤连续搔刮后,将25μLHSV-1病毒液滴在创面上。同样方法搔刮左耳廓,滴25μLPBS作为对照。另4只动物不作处理,作为空白对照。PCR法检测接种病毒后不同时间段的实验动物相关部位的HSV-1DNA表达。结果:49只接种动物中,37只(75.51%)出现不同程度的面神经麻痹。其中,右侧14只(14/37,37.84%),左侧3只(8.11%),双%20只(54.05%)。

  • 标签: BALB/C小鼠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 面神经麻痹 实验性研究 HSV-1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鼻咽癌病人多项免疫功能及EB病毒PCR检测的综合研究。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收治的18例鼻咽癌患者,对其免疫功能及其EB病毒PCR检测方式之间存在的关系加以有效研究和探讨,进一步对鼻咽癌患者血液中EB病毒抗体、其他氧化物活性等多项指标值进行测定。结果鼻咽癌患者患者的锌离子、铜离子、钙离子微量元素指标大小结果分别是(16.09±5.17)umol/l、(17.40±5.13)umol/l、(2.19±0.17)umol/l,和正常人群的三项微量元素指标大小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咽癌患者采用通过开展免疫功能及其EB病毒PCR检测方式的有效探索,发现鼻咽癌患者血清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及其EB病毒抗体等物质成分,这对于通过血液指标含量来测定鼻咽癌疾病奠定了坚实的条件。

  • 标签: 鼻咽癌 多项免疫功能 EB病毒 PCR检测 综合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HSP60在大鼠耳蜗中的表达及硫酸卡那霉素损伤后的表达变化。方法正常成年雌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生理盐水)和实验组(硫酸卡纳霉素),按500mg/kg剂量每天给药一次,连续腹腔注射21天。ABR检测听力变化;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HSP60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的变化;免疫荧光染色观察HSP60在耳蜗中的表达变化及分布。结果ABR检测显示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实时定量PCR、WesternBlot和基底膜铺片免疫荧光染色的结果显示实验组HSP60表达量降低(P〈0.05)。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到HSP60表达于Corti器上的支持细胞内。结论HSP60表达于支持细胞,正常生理情况下即表达,慢性药物中毒性耳聋模型中表达量降低,推测HSP60可能参与了药物性耳聋的发生过程。

  • 标签: 热休克蛋白60 听力损失 支持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