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钩藤药学和药理学。方法分析钩藤生药学研究和主要化学成分,初步分析钩藤药理学研究,并分析钩藤对中枢神经的影响。结果钩藤碱和异钩藤碱均在0.02~5.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带钩茎枝钩藤碱含量为0.1502mg/g,异钩藤碱含量在0.0471mg/g,给药前和给药后30min,各组之间自发活动次数无明显差异,给药1h后,各组组间差异明显,空白组小鼠自发活动次数显著高于其他五组,高剂量组可延长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时间,阳性组与其他组比较,惊厥作用差异明显。结论钩藤中钩藤碱和异钩藤碱含量最高,钩藤提取物能够显著降低小鼠自主活动,延长睡眠时间。

  • 标签: 大叶钩藤 药理学 中枢神经
  • 简介: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分泌性中耳炎病人9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七皂苷钠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治愈率分别为71.42%、89.66%,两组的平均治愈时间分别为14±4.6d、10±5.3d,治疗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和治疗组内的浆液性和黏液性的治愈率分别为76.74%和53.84%、97.87%和54.55%,把两组病人的浆液性组、黏液性组的治愈率分别进行比较,浆液性组的治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粘液性组的治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无差异性(P〉0.05)。结论分泌性中耳炎在常规治疗上加用七皂苷钠治疗,对浆液性的分泌性中耳炎有明显提高疗效。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七叶皂苷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完全内镜甲状腺腺切除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及术中避免喉返神经损伤及甲状旁腺损伤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临沧市人民医院普通外科于2013年1月-2015年9月,完成完全内镜甲状腺腺切除手术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均顺利完成内镜下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者。术中出血约10-40ml,手术时间40-148min,术后颈部引流管留置2-3天,引流量30-166ml,术后45例平均住院3-4天,1例因胸部穿刺区域皮下积液住院6天。术后所有病例均无声音嘶哑、呛咳、手足抽搐等。病理诊断4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5例低危甲状腺乳头状癌。随访1-31月,4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无复发,5例低危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无复发。结论选择适宜人群,严格把握适应证和禁忌证,术中常规显露并保护患侧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内镜甲状腺腺切除切除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及美容满意度高等优点,是安全而可行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内镜 甲状腺 腺叶切除术 喉返神经 甲状旁腺
  • 简介:前庭导水管综合征(largevestibularaqueductsyndrome,LVAS)是以前庭导水管扩大伴有感音神经性耳聋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独立病症,由Valvassori等[1]于1978年首先描述并正式命名.是先天性内耳畸形的一种,Okumara等[2]进一步将其分为合并耳蜗畸形(如Mondini畸形)与不合并耳蜗畸形两个亚型,但前者不列入LVAS的范畴.其临床发病率约占儿童和青少年感音神经性聋的15%.随着CT、MRI等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前庭导水管综合征逐渐被报道,为了加强对该病的认识,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 标签: 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 LVAS 胚胎发育 病因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番茄素(LP)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取60只模型大鼠根据血糖水平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番茄素(5、10、20mg/kg)治疗组和盐酸二甲双胍(200mg/kg)治疗组,并另取12只同龄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治疗4周。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第14、28天测定各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4周后,观察各组大鼠一般状况,并通过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较模型对照组,番茄素治疗组“三多一少”症状明显减轻;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降低;体重显著升高,肾指数显著降低;尿量显著减少、UPro显著降低,血清中BUN、SCr、UA含量显著降低,肾脏组织病理变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番茄素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功能具有剂量依赖性的保护作用。

  • 标签: 糖尿病 肾功能 番茄红素 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5月~2015年04月收治的200例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术后疼痛评分情况结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0%,同时术后疼痛评分情况(无痛、轻微疼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以及剧痛)分别是15.00%、35.00%、25.00%、15.00%、10.00%以及0.0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折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方式后,可以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我院医疗工作开展各方面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骨折 术后疼痛 满意度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肝胆结石腹腔镜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肝胆结石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采用腹腔镜微创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和手术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痊愈,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对比,研究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术后,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微创治疗肝胆结石疗效显著,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等特点,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是治疗肝胆结石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肝胆结石腹腔镜微创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银杏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耳源性眩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耳源性眩晕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三组,A组29例B组29例,C组29例,A组患者应用银杏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B组患者应用前列地尔进行治疗,C组患者应用银杏提取物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B组、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眩晕障碍量表得分显著比B组、C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应用银杏提取物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耳源性眩晕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 标签: 银杏叶提取物 前列地尔 耳源性眩晕 治疗效果
  • 简介:目前,前庭水管综合征被认为是导致儿童耳聋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由于该病起病隐匿,加之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残余听力和可能存在的传导性聋成分,易被许多临床医师所忽视和误诊,进而耽误该病的早期诊断并错过最佳的有效治疗期,最终导致严重的不可恢复的感音神经性聋。为此,本刊特别约请北京同仁医院主任医师刘博撰写系列文章,从基本概念与基础研究、临床诊断与临床决策、随访康复与听力保护3个方面阐述前庭水管综合征的特点,以期引起临床医师、康复教师及听障儿童家长的注意,为听障儿童康复提供参考。

  • 标签: 前庭水管 基本概念基础 基础研究
  • 简介:位于感觉上皮外的上皮嵴细胞经诱导能产生大量异位毛细胞,这是毛细胞再生的一条新的途径,将来也许有助于感音神经性聋的治疗.本文概述了上皮嵴中异位毛细胞的产生及其分子水平机制,最后介绍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将来的发展趋势.

  • 标签: 上皮嵴 分化再生 哺乳类耳蜗
  • 简介:目的分析一个前庭水管综合征家系的临床特征和SLC26A4基因检测特点。方法对一个前庭水管综合征家系进行病史采集和听力学检测,绘制耳聋家系系谱图,提取受检者的基因组DNA,对所有家系成员进行耳聋基因芯片分析和SLC26A4基因全外显子及外显子侧翼序列的检测。结果该家系共5代合计30人(男17人,女13人),现存26人,其中第四代7人为耳聋患者,6人均为语前感音神经性聋。1人为语后感音神经性聋,颞骨CT显示均为前庭水管扩大,第五代1人为耳聋患者,表现为前庭水管扩大合并语前感音神经性聋。在家系中共发现SLC26A4基因c.754C〉T、c.919-2A〉G、c.1264-12T〉A和c.1548_1549insC四种已知致病突变类型。耳聋患者均为复合杂合突变。10人为SLC26A4基因携带者。结论该家系的8例耳聋患者由SLC26A4基因复合杂合突变导致前庭水管扩大,病因学分析可为患者提供预见性的临床措施,并为该家系的后代遗传咨询与婚育指导提供理论依据及科学手段,有效地防止聋儿后代出生。

  • 标签: 前庭导水管扩大综合征 SLC26A4基因 基因芯片 Sanger测序 基因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三病区在岗护士鼻饲护理的知、信、行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翻用复旦大学护理学院研究生王丽娟制定的临床护士鼻饲护理知识、信念、行为等量表和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重症监护病区护士在鼻饲护理知识方面与内外科护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三病区的护士在鼻饲护理信念都有较高的得分(31.42±4.35;31.42±5.58;32.19±4.12);3、内科护士较外科护士鼻饲护理行动更为积极(55.57±7.54vs51.46±7.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能提供科学、合理的鼻饲护理可有效预防和改善病人营养不良,增强患者对严重创伤的耐受能力,促进病人康复。

  • 标签: 鼻饲护理 知识 信念 行动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紧张部穿孔手术方式选择的依据,明确乳突CT正常的患者进行乳突探查的必要性。方法病例材料来源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2014年至2015年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102例,所有患者均为鼓膜紧张部穿孔,术前完善检查,102例患者中乳突CT异常的患者为85例(83.33%),乳突CT正常并且干耳2月以上患者17例(16.67%)。所有患者均全麻下进行乳突开放术及鼓室成形术。结果102例患者术后随访鼓膜愈合均良好,乳突CT正常的患者在术中探查乳突、鼓窦、鼓室、听骨链、咽鼓管口区域,发现所有患者均存在一个及以上区域的病变,多处病变影响乳突鼓窦引流。结论乳突CT正常不能成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鼓膜修补的标准,除外伤性鼓膜穿孔外均应进行乳突探查。

  • 标签: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鼓膜穿孔 乳突CT 乳突探查
  • 简介:目的:分析前庭水管综合征(largevestibularaqueductsyndrome,LVAS)患者家系的SLC26A4基因突变方式并确定其是否致病。方法采集3个特殊LVAS家系的血样,测序分析SLC26A4基因型。采用在线软件SIFT、Polyphen-2预测这3个家系中所携带的罕见突变方式的致病性,利用排除法证明c.2343+69C>A的非致病性。结果共检出5种突变方式,其中4种为致病性基因突变。先证者基因型为IVS7-2A>G/c.1594A>C,IVS7-2A>G/c.1327G>C,IVS7-2A>G/c.1667A>G,均为LVAS。基因型为c.1594A>C/2343+69C>A,c.1327G>C/c.2343+69C>A,c.1667A>G/c.2343+69C>A的受检者听力正常。结论SLC26A4基因c.2343+69C>A突变方式是非致病的基因多态;3个家系先证者的父母再次妊娠出现聋儿的风险为25%。

  • 标签: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SLC26A4 致病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6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资料。结果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共16例,死亡2例,传统骨瓣血肿清除20例,死亡6例。按术后6个月随访,30~59ml组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效果优于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60ml组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效果优于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结论基底节出血手术方式,视具体情况对待,传统骨瓣与小骨窗开颅各有优缺点。

  • 标签: 基底节区脑出血 传统大骨瓣与小骨窗开颅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通过对极重度听力损失的前庭水管综合征婴幼儿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和多频稳态反应(ASSR)测试,探讨其ABR检查过程中出现的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向波(acousticallyevokedshortlatencynegativeresponse,ASNR)及其ASSR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22例(42耳)极重度听力损失的前庭水管综合征(LVAS)婴幼儿,另选择28例(56耳)极重度听力损失的非LVAS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婴幼儿作为对照组,研究其ABR及ASSR相关性。结果①LVAS婴幼儿组ABR测试中,36耳(85.7%)记录到AsNR,在109.6dBnHL刺激强度引出的ASNR平均潜伏期在3.04±0.22msT对照组中婴幼儿无一例记录到ASNR。②LVAS婴幼儿组ASSRNI]试在250、500和1000Hz引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相比于普通的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极重度听损LVAS患儿进行听力学检查时,ABR容易出现ASNR负向波,ASSR测试结果显示较高的中低频的电位反应引出率,此结果可用于临床辅助诊断前庭水管综合征。

  • 标签: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声诱发短潜伏期负向波 听性脑干反应 多频稳态反应
  • 简介:目的分析北京耳聋残疾人群中SLC26A4基因热点突变IVS7—2A〉G和2168A〉G发生频率,初步探讨SLC26A4基因热点突变在北京地区耳聋残疾人群中的分子诊断意义。方法抽查北京地区持耳聋残疾证患者6247例,均抽取外周静脉血并提取DNA,以博奥生物有限公司提供的晶芯⑧九项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试剂盒(微阵列芯片)对SLC26A4基因的热点突变IVS7—2A〉G和2168A〉G进行检测,并对其发生频率进行分析。结果在6247名受检耳聋残疾人群中,携带SLC26A4基因IVS7—2A〉G和2168A〉G突变的例数共计177例,总阳性检出率为2.83%(177/6247)。IVS7—2A〉G突变携带者141例(纯合27例,单杂合突变114例),2168A〉G突变携带者26例(纯合4例,单杂合突变22例),SLC26A4基因2168A〉G/IVS7—2A〉G复合杂合突变携带者10例。针对IVS7—2A〉G和2168A〉G突变的SLC26A4基因双等位基因突变例数为41例,双等位基因突变率为0.66%(41/6247)。结论1、在6247例耳聋残疾人中,通过SLC26A4基因热点突变IVS7—2A〉G和2168A〉G检测能够明确分子学诊断的占总体的0.46%(41/6247);2、在北京地区持证聋人群体中,SLC26A4基因热点突变检出率较我院门诊就诊的耳聋患者低,此项课题的开展,有助于了解北京地区残疾人群中与前庭水管综合征密切相关的SLC26A4基因热点突变分布情况,在分子水平上为耳聋残疾人群明确诊断或指导进一步诊断,并对IVS7—2A〉G和2168A〉G突变检测阳性患者的婚配、生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耳聋 基因 SLC26A4 芯片 大前庭水管 分子遗传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