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98例为实验对象,将该98例新生儿分为接受鸟巢式护理服务的观察组和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的对照组,每组有新生儿49例,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的护理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新生儿体温波动、血氧饱和度、疼痛评分以及睡眠时间、出温箱时间和头围、体重量、身高的增长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鸟巢式护理模式对新生儿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可以改善新生儿血氧饱和度、体温波动和疼痛评分等各项指标,缩短其出温箱时间,增加睡眠时间,提高新生儿头围、身高和体重量的增长,是一种效果显著的护理方法。

  • 标签: 鸟巢式护理 常规护理 血氧饱和度 疼痛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疏清利法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膜性肾病患者疗效。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在膜性肾病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抗感染等手段,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疏清利方,5天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体温未见统计学差异,咽痛、咳嗽及扁桃体肿大等临床指标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血常规白细胞及尿红细胞数均有所下降,治疗组尿蛋白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疏清利法在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的膜性肾病患者治疗中有较好疗效。

  • 标签: 膜性肾病 疏风清利法 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途径补充谷氨酰胺对于重症烧伤患者临床预后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66名患者分为肠补充Gln组和肠外补充Gln组。记录患者伤后1-4周能量摄入总量及比例、能量摄入/热量消耗比值、血糖控制情况及胰岛素使用量以及脏器损伤指标、死亡率、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在伤后4周补充Gln组患者能量摄入总量高于静脉补充组,两组间糖、脂肪、蛋白质的供能比无明显差异。此外ICU住院日明显低于肠外补充Gln组。结论经肠补充谷氨酰胺可能更利于改善烧伤患者的肠道功能,提高肠营养的耐受程度并增加能量摄入,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谷氨酰胺 重症烧伤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能量摄入 预后
  • 简介:目的探求不同类型的中耳畸形传导性耳聋的相关性,以利于术前术式的选择.方法180例中耳畸形通过手术证实分为3组听骨异常,并与术前纯音听阈均值(dBHL)经t检验以观其相关性.结果1外耳道狭窄组中的上鼓室狭窄(锤砧骨活动不良)镫骨卵圆窗畸形有统计学差异(P<0.05);2外耳道狭窄组外耳道骨性闭锁组间有微弱差异,根据术前中耳畸形的听阈均值尚不能准确预估其听骨畸形之类型,但对外耳道狭窄组的听阈均值则有参考意义.结论中耳畸形其听力损失关键不仅在于听骨链完整与否而更应强调中耳畸形所涉及部位如镫骨固定或缺如,卵圆窗封闭等.

  • 标签: 外中耳畸形 传导性耳聋 手术 诊断 鼓膜 听骨畸形
  • 简介:先天性耳畸形可涉及外耳(耳廓)、中耳和内耳,可单独发生或联合出现,是耳科常见的出生缺陷,本期讨论的重点是先天性中耳畸形。源于第、鳃弓及第鳃沟发育不良,临床主要表现为耳廓畸形影响容貌;外耳道狭窄或闭锁、中耳及听骨链发育不良或畸形引起传导性聋影响听觉及言语发育。部分患者是综合征的表现之一,

  • 标签: 先天性外中耳畸形 先天性耳畸形 发育不良 耳廓畸形 外耳道狭窄 单独发生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5岁,因助听器耳样及耳障嵌顿于右外耳道半日,于2010年3月19日就诊。患者右耳选配助听器.取耳样时将其折断,剩余耳样及耳障嵌顿于耳道术后残腔,因外耳道口较狭窄不能取出,就诊时右耳疼痛,堵塞感,无流水。

  • 标签: 中耳 残腔 术后 异物 临床资料 外耳道
  • 简介:目的探讨豚鼠淋巴管和淋巴囊的表面超微结构特点。方法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正常豚鼠淋巴管和淋巴囊的表面超微结构。结果淋巴管的管腔面光滑、平整,上皮细胞表面的微绒毛少且短。细胞间隐窝小而少。淋巴囊近端部上皮细胞表面的微绒毛明显增多、变长,细胞间隐窝明显.偶尔可见细胞顶部的胞饮小泡。淋巴囊的中间部腔面上皮突起,复合折叠形成褶皱,细胞间隐窝多而大,突向囊腔的细胞多,囊腔充满细胞和细胞碎片。根据电子密度上皮细胞可分为亮细胞和暗细胞两型,其中暗细胞较多,两型细胞表面均有大量长的微绒毛。细胞顶部可见到较多的胞饮小泡。淋巴囊远端部的结构淋巴管近似,腔面光滑,上皮褶皱小,无细胞间隐窝,上皮细胞以亮细胞为主,表面微绒毛少而短,几乎没有胞饮小泡。结论淋巴管及淋巴囊各部分的结构存在明显的不同,各有特点,这种结构特点可能与其在内淋巴代谢中的不同作用有关。

  • 标签: 内淋巴管 内淋巴囊 扫描电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歇性斜视患儿手术前后双眼视力的变化。方法赫斯棱镜分析20例间歇性斜视患儿,术后随访2-30周,进行2-6次赫斯棱镜分析。结果术后中央斜视平均值为8.1±7.3°,其中8例为A或V型。剩余12例接受再次手术,术后得到了明显改善,大约为5°。结论间歇性斜视术后视觉有所改善。

  • 标签: 间歇性外斜视 术后随访 赫斯棱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颅感染时,鞘注射抗感染治疗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颅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干预组则采用腰大池引流联合鞘注射抗感染治疗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GOS评分、ADL评分及脑积水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干预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感染控制时间和脑积水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干预组的感染控制率、GOS评分和ADL评分则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合并颅感染患者,采用腰大池引流并鞘注射抗感染治疗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和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脑出血术后 颅内感染 腰大池引流 鞘内注射 护理干预
  • 简介:浆细胞瘤指发生于骨髓造血组织以外的软组组浆细胞瘤,目前发病原因不明,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髓的组织及器官,如鼻咽、鼻窦、鼻腔、中耳等部位,但原发于喉者少见。活检是有效的确诊手段。治疗主要以放疗为主,也可视病情选择治疗方案。

  • 标签: 浆细胞瘤 甲状软骨
  • 简介:目的探讨豚鼠耳蜗毛细胞(OuterHairCells,OHCs)的快速分离方法及其活力观察。方法采用机械胰蛋白酶消化相结合的方法快速分离耳蜗OHCs,并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活力。结果可快速分离出一定数量活性良好的耳蜗OHCs,其贴壁所需的时间较短,分离后静置7分钟即观察到贴壁。不同形态的OHCs在正常细胞液中的存活时间不同,胞体较短的能存活3小时左右,胞体较长的能存活6~7小时。同时可观察到基底膜上其它几种细胞的形态。结论使用此方法可快速分离出单离的活性良好的耳蜗OHCs,这有助于我们深入研究其正常生理功能及某些病理状态下的功能及形态变化。

  • 标签: 耳蜗 外毛细胞 快速分离 活力
  • 简介:耳蜗毛细胞传入神经突触是声音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的第一个传入性突触结构,因其空间分布呈带状,故常被称为“带状突触”。这些带状突触是声音信号传导和释放的重要节点,在听觉形成和听力损伤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耳蜗体积小,带状突触所在的位置深、数量少,长期以来,关于毛细胞带状突触结构及功能的研究进展缓慢。

  • 标签: 耳蜗内毛细胞 带状突触 感音神经性聋 中枢神经系统 突触结构 信息传递
  • 简介:目的探索耳镜在桥小脑角(CPA)手术中的应用.方法自2002年11月以来采用耳镜结合显微镜开展CPA微创手术12例,手术均采用全麻下乙状窦后入路,并行面神经肌电位和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术中监测.听神经瘤7例,桥小脑角面神经肿瘤2例,三叉神经鞘瘤1例,对肿瘤病例镜主要用于检查内耳道底部有否残留病灶,探查面神经位置和走行,分离残留瘤体.舌咽神经痛1例,镜下显露CPA和听道口,显露后组颅神经,并确认舌咽神经,将其游离,用微型剪将之切断.半面痉挛1例,用30°镜观察听道口的解剖和后组颅神经的位置,在不牵拉小脑的情况下寻找对面神经形成压迫的责任血管.面神经功能按House-Brackmann分级标准评价.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无死亡病例,无并发后组颅神经损伤.听神经瘤7例,6例全切,1例绝大部分切除,残留脑干表面和听道的少许囊壁;均保留面神经解剖结构完整,术后一周面神经功能Ⅰ级2例,Ⅱ级3例(术后3个月Ⅰ级),Ⅲ级2例(术后3个月分别为Ⅰ级和Ⅱ级).面神经鞘瘤2例,肿瘤均全切,1例保留面神经解剖结构完整,术后面神经功能Ⅲ级,术后3个月Ⅱ级,另1例面神经连同肿瘤一起切除,一期面神经-舌下神经吻合,术后1年面神经功能Ⅱ级.三叉神经鞘瘤1例,肿瘤全切,术后一周面神经功能Ⅲ级,术后3个月Ⅱ级.听神经瘤7例术前有残余听力4例,术后有1例保存术前听力;面神经肿瘤2例,术后保存残余听力1例;其余肿瘤病例术后均未保存听力.舌咽神经切断术后症状完全消失,随诊6个月未复发.面神经微血减管压并梳理术后症状明显好转,间断轻度抽搐,面神经功能Ⅱ级,随访1年仍只为轻度抽搐.结论耳手术显微镜有机结合,达到桥小脑角手术微创的目的,既可清除病变,又能最大限度地保存功能.但耳镜目前还只是一种辅助的手段,仍有一定局限性,需进一步完善.

  • 标签: 桥小脑角手术 内镜辅助 面神经功能 2002年11月 听性脑干诱发电位 后组颅神经损伤
  • 简介:近年来鼻镜手术在国内外广泛开展,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如何做到鼻镜手术既能去除病变又能保持鼻腔鼻窦的正常功能,既保留中鼻甲又能防止术后中鼻甲鼻腔外侧壁粘连,保持术后中鼻道及鼻窦窦口的通畅引流,仍是有争议的问题。本文就中鼻甲的生理功能及术中对中鼻甲的处理作一综述。

  • 标签: 内窥镜检查(Endoscope) 鼻甲(Turbinates)
  • 简介:女,32岁。半年前挖耳时自觉左外耳道新生物,偶有刺痛感,无其他不适。半年来自觉肿物缓慢生长,伴听力下降。入院查体见左外耳道人口1cm处被一直径约0.9cm球形新生物占据,其基底位于外耳道后壁,外耳道长轴平行,色暗红,

  • 标签: 外耳道后壁 皮内痣 听力下降 入院查体 新生物 刺痛感
  • 简介:全世界每年新增头颈肿瘤患者约有50万[1,2],台湾男性癌症死亡率中头颈部肿瘤高居第4位。因此,口腔疾病成为临床医学中不可忽视的焦点。分子生物学证据表明,头颈恶性肿瘤发展模式是由正常黏膜上皮细胞逐渐变化成轻度异生(dysplasia).

  • 标签: 内窥镜检查 白斑 口腔 病理学 早期诊断 窄带成像
  • 简介:1手术入路选择经蝶入路到达颅底中线腹侧始干一个世纪以前,当初仅局限于垂体窝的手术,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对局部解剖的充分了解,该手术入路现已扩展至蝶鞍以外的区域。

  • 标签: 颅底手术 鼻内镜 分区 路径 入路选择 经蝶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