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介绍完壁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治疗活动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采用完壁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治疗的57例(耳)活动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资料。结果48耳术后鼓膜一期愈合,5耳移植筋膜边缘残留裂隙,2-3周后延期愈合,4耳术后感染鼓膜穿孔未愈合;随访10个月至34个月,无复发病例,57耳的0.5、1.0、2.0、4.0kHz气导听阈平均值由术前的49.7±9.4dBHL恢复到30.3±8.0dBHL,气骨导差平均缩小15dBHL,其中48耳听力有改善。结论采用完壁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治疗活动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亦可有效清除中耳乳突病灶,重建中耳传导结构,且能保留耳部正常形态,提升患者听力及生活质量。

  • 标签: 中耳炎 完壁式乳突切开 鼓室成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去切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8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42例患者采用甲状腺全切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腺叶部分切除治疗。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均无死亡病例。实验组手术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肿瘤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手术方法选择中,甲状腺全切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手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全切术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切开引流对治疗智齿冠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下颌智齿冠周炎患者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早期在局麻下行切开引流。而对照组则按常规局部冲洗盲袋后上药。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行切开引流对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切开引流术 智齿冠周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apillarythyroidmicrocarcinoma,PTMC)妊娠期的可能的变化。方法以绍兴第二医院2006到2014间11例PTMC妊娠期的临床资料为观察组,并以同期28例未妊娠PTMC为对照组,分析妊娠前后两组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水平、肿瘤大小变化及最后治疗结果差异。肿瘤增大被定义为肿瘤直径增加≥3mm。结果观察组妊娠前后TSH水平和肿瘤大小变化有明显差异(p<0.05),而对照组前后TSH水平及肿瘤大小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肿瘤增大发生率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TSH水平与肿瘤大小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两组最后治疗结果淋巴结转移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TMC患者妊娠期间可能会导致肿瘤增大的风险增加,但可能不影响预后,由于样本较少,需进一步验证。

  • 标签: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妊娠
  • 简介:摘要继发性癫痫在发作时极易发生喉肌痉挛引发窒息,这将对甲状腺乳头癌术后患者造成致命威胁,因此,如何积极有效的应对甲状腺乳头癌术后癫痫症发作,以及在患者术后危险期实施高效优质的护理措施将对患者的康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甲状腺 术后 癫痫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怀柔区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调查。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疑似HPV感染的2245例患者进行23种HPV基因分析检测,其中高危型18种(HPV-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73、83、MM4)低危型5种(HPV-6、11、42、43、44)结果HPV检测阳性者812例,高危型683例,低危型84例,其中多项感染45例。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结果为宫颈癌及高级别病变(CINII及CINIII)的221例患者中HPV-16阳性51例,HPV-58阳性40例,HPV-18阳性18例,HPV33阳性13例,HPV-52阳性9例,其中多项感染23例,其他高危及低危型HPV感染67例。病理结果为低级别病变(CINI)及慢性宫颈炎的591例患者中HPV-58阳性108例,HPV-56阳性73例,HPV52阳性69例,HPV16阳性57例,HPV-18阳性39例,其中多项感染68例,其他高危及低危型HPV感染177例。20~30岁,31~40岁,41~50岁和>50岁各年龄组中HPV阳性的比率分别为20.21%,32.56%,29.95%,17.28%。结论怀柔区妇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较高,排在前四位的感染类型为HPV-58、16、52、18;其中宫颈癌及宫颈高级别病变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类型主要为HPV-16、58、18、33、52。宫颈低级别病变(CINI)及宫颈炎的HPV感染类型主要为HPV-58、56、52、16、18。31~50岁为感染的高峰人群。

  • 标签: 妇女 宫颈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接受外用氨酮戊酸散光动力(ALA-PDT)治疗的喉乳头状瘤小儿患者的护理对策及方法。方法收集2012年6月一2015年6月我院共收治的200例小儿喉乳头状瘤患者,均进行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对这类患儿进行研究,回顾分析其在光动力治疗中的全部护理资料,汇总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全部的200例患儿中有185例预后的效果非常好,通过积极主动的护理干预,只有25例患儿发生声音嘶哑等并发症,通过正确的护理干预,全部患儿都正常出院。结论光动力治疗过程中采用口腔护理、心理护理、密切关注病情、积极进行治疗前后处理措施等,治疗后实施饮食护理、呼吸道护理、常规护理、并发症护理等,有助于提升预后的效果,为喉乳头状瘤小儿患者护理,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小儿患者 喉乳头状瘤 光动力治疗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与常规开胸食管癌切除对比,探讨经左胸切口配合管状胃食管癌切除临床价值。方法收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胸段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左胸切口组)36和对照组(常规手术组)32,将其分别采用经左胸切口配合管状胃食管癌切除和常规开胸食管癌切除进行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切口长度、开胸失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心肺并发症、切缘残留情况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及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经左胸切口配合管状胃对食管癌进行治疗,具有切口、创伤、术后并发症少、患者生活质量提高,达到了食管癌手术治疗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切口 管状胃 食管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气管切开病人居家气道湿化两种方法的优缺点,进一步为临床合理选择湿化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在我院气管切开86例病人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气管切开专用雾化面罩连接超声雾化器雾化吸入进行间断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输液器滴入方法进行气道湿化,观察两组气道湿化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临床湿化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发生刺激性咳嗽、呼吸道黏膜损伤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切开患者出院后采用气管切开专用雾化面罩连接超声雾化器雾化吸入进行间断气道湿化,可提高湿化程度,防止气道堵塞,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颈胸部各种创伤、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后造成的气管狭窄是后天性气管狭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应用机械呼吸疗法,这种原因所引起的气管狭窄也日渐增多。气管狭窄为不可逆转的、进行性加重的病变,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外科手术切除狭窄组织,恢复气管管腔通气。因为病程是进行性加重,也有骤然发生气管完全梗阻的危险,所以手术宜尽早进行。

  • 标签: 气管狭窄 气管切开 治疗方法 T形管 外科手术切除 进行性加重
  • 简介:患者因风寒感冒常引起咽喉肿痛、偏正头痛、目赤肿痛等症候,重者还会引起进食困难、言语吃力、头痛难忍;有时还会出现眼睑肿胀、睁眼困难等不适。现介绍一种治疗上述症候的偏方——耳尖穴位放血,以飨读者。耳尖穴位定位在耳郭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尖端处即为耳尖穴。取穴时我们可以让患者取正坐位或侧伏坐位,在耳郭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尖端处即为耳尖穴。耳尖穴的功能为:清热祛风,解痉止痛。其穴位解剖为:

  • 标签: 耳尖穴 咽喉肿痛 解痉止痛 偏正头痛 风寒感冒 目赤肿痛
  • 简介:目的探讨胆脂瘤性中耳炎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本文介绍了2009年11月-2010年7月在我院接受乳突鼓室成形伴上鼓室切开重建(Mastoidotympanoplastywithepitympanoplasty,EMT)手术的56例(耳),即在保留外耳道后壁切开乳突的前提下,同时进行上鼓室外侧壁的切除以彻底清除病灶,最后进行上鼓室乳突填塞并重建听力。本文初步报告了这一技术并对与此相关的外科处理策略进行临床评价。结果全部病例术后随访时间1~9个月,1例术后疼痛再次手术,2例术后感染鼓膜穿孔未愈合,2例术后鼓膜紧张部后上微小穿孔,其余病例术后愈合良好,术后换药2~3次即完全愈合,术后随访56例中26例听力资料完整,0.5、1、2kHz气骨导间距由术前平均31.9dBHL缩短到19.6dBHL。结论保留外耳道后壁乳突切开同时切除上鼓室外侧壁并进行重建,简化了经典完壁式手术的复杂操作,易于掌握;同时,手术保留的外耳道后壁使耳道形态得以保留,术后恢复时间短,减少了术后换药次数;上鼓室软骨填塞可有效的防止回缩袋的形成,避免了胆脂瘤的复发。该式为治疗中耳炎性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 标签: 乳突切开 上鼓室切开重建 软骨 胆脂瘤
  • 简介:咽鼓管球囊扩张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项治疗咽鼓管功能障碍类疾病手术方法。它主要针对咽鼓管软骨部进行扩张,具有创伤,易于操作,有效率高且无严重并发症等特点,正在国内外广泛开展,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就咽鼓管球囊扩张的工作原理、手术方法、术后效果及并发症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 标签: 球囊 咽鼓管 手术
  • 简介:对于慢性咽鼓管功能障碍(Eustachiantubedysfunction,ETD)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经咽鼓管咽口的咽鼓管球囊扩张(balloondilationeustachiantuboplasty,BET)目前已成为治疗阻塞性ETD的新技术。目前的资料显示BET应用简单可行、安全,已使很多患者受益。BET的作用机理尚未完全阐明。今后应开展多中心的研究,统一手适应证及疗效评估的标准,建立随机对照,并进行长期观察,才能较为全面的评价BET对ETD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咽鼓管 球囊扩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伴有泪管阻塞的泪囊炎患者经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联合泪管置管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伴有泪管阻塞的泪囊炎患者27例,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联合泪道内窥镜下激光泪道探通环形置管,研究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其疗效。结果27例眼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未见手术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均定期随访6个月,治愈25例,有效2例,无效0例。治愈率为92.59%有效率100%。结论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联合泪管置管治疗泪囊炎合并泪管阻塞中,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中密切配合,术后做好用药及眼部的观察及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对手术的依从性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鼻腔泪囊吻合术 泪小管置管 泪小管阻塞 泪囊炎 护理 鼻内镜 泪道内窥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后经口全麻气管插管引导支撑喉镜巨大声带良性肿物切除手术的方法及优势。方法对13例巨大声带良性肿物在气管切开后全麻经口气管插管引导支撑喉镜进行手术均取得成功。结论对于巨大声带良性肿物,已行气管切开,在全麻经口气管插管引导下放置支撑喉镜进行手术,避免了插管风险,野暴露充分,彻底切除病变,术后发音功能恢复良好。

  • 标签: 气管切开 气管插管 巨大声带良性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