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3 个结果
  • 简介:带状疱疹祖国医学称之为缠腰火丹、火带疮,《外科启玄》名日蛇窠疮。因其常见于腰胁间,蔓延如带,故有“缠腰龙”之称。笔者自1995年以来运用自拟银翘休龙汤治疗28例带状疱疹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带状疱疹 银翘休龙汤 治疗
  • 简介:近年来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所引起的尖锐湿疣发病率不断上升。治疗尖锐湿疣的方法很多,但要选用恰当疗法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常发生于男性龟头、包皮、冠状沟、阴茎及女性大、小阴唇内外侧面、会阴部等部位的尖锐湿疣一般采用激光、电灼、冷冻及外用药点涂治疗,疗效较好。但生长在男性尿道口内的

  • 标签: 男性尿道 尖锐湿疣治疗 尿道口 粘膜下浸润 人类乳头瘤病毒 激光
  • 简介:目的:观察贝优芬与溃疡糊联合修复乳腺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对28例Ⅱ级以上乳腺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患者使用贝优芬与溃疡糊联合治疗,皮肤破溃的部分涂抹溃疡糊,未破溃及近期修复的皮肤涂抹贝优芬,直至完全修复后2~4周,以保护修复的皮肤免于再次损伤,同时恢复皮肤的弹性和减轻色素沉着。结果.28例患者经治疗3~9天皮肤损伤处完全愈合,1~2周后皮肤恢复弹性,色素沉着减轻或消失。本治疗出于人道考虑,无法设置对照组。结论:贝优芬与溃疡糊联合修复乳腺癌放射性皮肤损伤效果确切。

  • 标签: 贝优芬 溃疡糊 修复 乳腺癌 放射性皮肤损伤
  • 简介:近年,同志报道涌入公众视野,影响着社会公众的认知。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与深度访谈法,从同志报道"接触时间"、"阅读数量"、"价值倾向"三个变量,研究同志报道对同性恋出的影响效果。从调查结果可知:(1)接触同志报道越早,越容易产生出想法;(2)阅读次数并不能直接影响其出想法与出行为;(3)同性恋对于同志报道会有选择性接触,他们更愿意选择跟自身观点相符的价值倾向;(4)同志报道在出想法上会有刺激和累积作用,它促使出意愿更强烈,但其影响仅停留在想法层面上。换言之,出想法和出行为呈现割裂关系,媒介报道只是在想法上有刺激性作用,并不能左右出行为。

  • 标签: 同志报道 同性恋出柜 出柜想法 出柜行为
  • 简介:目的:探讨CD8^+CD28^-T细胞在慢性荨麻疹患者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临床慢性荨麻疹(CU)病例83例,同时设立对照组64例进行比较。应用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抗IgE抗体、抗FcεRⅠ抗体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3^+、CD4^+、CD8^+、CD8^+CD28^-、CD4^+CD25^+T细胞比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83名CU中,23例抗IgE抗体为阳性,占27.7%(27/83);31例抗FcεRⅠ抗体为阳性,占37.3%(31/83)。CU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比例、CD8^+CD28^-T细胞比例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CD4^+/CD8^+比值、CD4^+CD25^+T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U患者机体外周血CD8^+CD28^-T细胞、CD4^+CD25^+T细胞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CD8^+CD28^-T细胞比例降低也可能是CU致病机制之一。

  • 标签: CD8^+CD28^-T细胞 CD4^+CD25^+T细胞 抗IGE抗体 抗FcεRⅠ抗体 慢性荨麻疹
  • 简介:背景:增殖天疱疮是寻常天疱疮的一种变异型,较为少见,常累及口腔。本病分为2个亚型,损害最初表现为松弛水疱和糜烂(Neumann)或脓疱(Hallopeau)。之后两亚型均发展为伴脓疱的色素沉着性增殖性斑块,边缘有肥大的肉芽组织增生。方法:作者报道3例仅有口腔损害的增殖天疱疮患者。其中2例分别为30岁和45岁男性,另1例为51岁女性。结论:3例患者的口腔损害均为覆白色膜的糜烂及增殖性斑块。组织病理学特征一致:棘层特征性肥厚,基底层与棘层间水疱形成。水疱内可见渗出,主要为嗜酸粒细胞。黏膜固有层上部可见严重的炎性反应。链霉素-生物素免疫过氧化物酶法显示所有病例表皮细胞间均有IgG和C3沉积。

  • 标签: 增殖型天疱疮 口腔损害 组织病理学特征 寻常型天疱疮 肉芽组织增生 水疱形成
  • 简介:寻常天疱疮(PV)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皮肤黏膜疾病,常首发于口腔并逐渐累及其他部位黏膜和皮肤。许多患者,特别是初期仅表现为口腔黏膜损害的患者,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并影响治疗和预后。本文报告1例。

  • 标签: 寻常型天疱疮 口腔黏膜 自身免疫性 黏膜损害 患者 皮肤
  • 简介:目的观察Q开关Nd:YAG激光治疗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次数、间隔时间以及安全性。方法用Q开关Nd:YAG激光(1064nm,532nm波长)治疗570例色素增加性皮肤病,观察、分析其疗效。结果Q开关Nd:YAG激光治疗色素增加性皮肤病均有效。其中老年斑、雀斑、蓝黑纹身、雀斑样痣、褐青色痣、太田痣总有效率均达87.14%以上。黄褐斑总有效率为85.20%。咖啡斑、炎症后色素沉着总有效率分别为65.00%及60.00%。毛表皮痣总有效率为30.00%。痊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老年斑、雀斑、雀斑样痣、蓝黑纹身、褐青色痣、太田痣、黄褐斑、咖啡斑、炎症后色素沉着、毛表皮痣。治疗次数1~13次,间隔时间1周~半年。临床疗效与治疗次数呈正相关,不良反应少。结论Q开关Nd:YAG激光治疗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毛表皮痣治疗效果相对较差。

  • 标签: 激光 Q开关Nd YAG 皮肤病 色素增加
  • 简介:报告1例丘疹鳞屑亚急性皮肤红斑狼疮。患者男,48岁。因头面部、躯干、四肢鳞屑斑丘疹7年,加重半年就诊。自身免疫抗体:抗核抗体(ANA):1∶320(+);核型:细颗粒,抗Ro/SSA(+),余自身抗体均阴性。左上肢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萎缩,部分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组织细胞。免疫荧光:基底膜带IgG、C3沉积。诊断:亚急性皮肤红斑狼疮(丘疹鳞屑)。

  • 标签: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 丘疹鳞屑型
  • 简介:患者男,39岁,因"反复面部、四肢红斑伴感觉减退3年,水肿性红斑1周"就诊。体检:面部肿胀,额部、眉间、两颊部、唇部可见水肿性红斑;右胸部亦见相似皮损;右臀股部可见直径约15cm的环形红斑,中央浅白色,外周红色,浸润明显;左侧尺神经轻度粗大,余浅神经未触及。组织病理支持"界线类偏结核样麻风伴Ⅰ麻风反应"。

  • 标签: 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 麻风反应
  • 简介:睑黄瘤是累及眼睑的常见黄瘤病,以微黄色的斑丘疹或斑块为特点,最初在内眦部,进行性发展可累及整个眼周。在组织病理学上,睑黄瘤表现为真皮浅中部的巨噬细胞胞浆吞噬脂化的胆固醇。睑黄瘤皮损明显影响

  • 标签: 睑黄瘤 激光治疗 黄瘤病 皮损 开关 组织病理学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强脉冲光与Q开关Nd∶YAG激光治疗面部雀斑的临床反应。方法:将73例面部雀斑患者随机分为强脉冲光组37例和Q开关Nd∶YAG激光组36例,比较两者在治疗时间、治疗反应(灼热感)消退时间及色素沉着消退时间的情况。结果:两组在治疗时间、治疗反应(灼热感)消退时间、色素沉着消退时间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强脉冲光治疗面部雀斑费时少,患者局部反应轻,色素沉着发生率低且消退时间短,安全有效,是治疗面部雀斑的理想方法,良好的护理对治疗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强脉冲光 Q开关ND:YAG激光 面部雀斑 临床反应及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氨甲环酸片联合Q开关YAG激光对黄褐斑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11年3月间在我院确诊的黄褐斑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氨甲环酸片加Q开关YAG激光治疗,对照组仅予以Q开关YAG激光治疗,两组均同时辅以中药面膜外敷。治疗3~12个月,随访6~12个月,观察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复发及不良反应等情况,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2.2%,对照组为61.67%,治疗组较对照组对面部色斑治疗占明显优势(P=0.014),并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氨甲环酸片联合Q开关YAG激光治疗面部黄褐斑疗效好,适合临床应用。

  • 标签: 氨甲环酸片 Q开关YAG激光 黄褐斑 治疗
  • 简介:背景:口腔扁平苔藓(OLP)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是以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为特征,并由CD8+活化淋巴细胞与基底层细胞表面表达的未知抗原接触而触发。基底膜带(BM)降解,淋巴细胞可移行通过,包括蛋白水解酶中已知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OLP患者活检标本中MMPs系列的表达,以揭示不同OLP临床类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研究纳入26例确诊为OLP的患者(14例网状和12例糜烂),还有7例健康志愿者作为阴性对照。结果: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显示糜烂扁平苔藓(E-OLP)的所有患者MMPmRNAs表达水平都高于网状扁平苔藓(R-OLP)。而且,MMP-1和MMP-3可能主要与糜烂的发展有关。本研究还评估了特异性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s)。结论:OLP不同的临床表现与MMPmRNA水平显著相关。糜烂与网状口腔扁平苔藓基质金属蛋白基因表达@MazzarellaN@FemianoF.@GombosF.@M.Guiliano$DepartmentofExperimentalM...

  • 标签: 口腔扁平苔藓 型口腔 型网状
  • 简介:患者男,78岁。左胫前皮下肿块2个月。皮肤科情况:左胫前可见一直径约3.5cm的球形皮下肿物,肤色,界清,表面光滑,质轫,活动度差,无压痛。皮损组织病理示:不典型梭形细胞在真皮层弥漫分布,瘤细胞核仁明显,见病理性核分裂像,未排列成典型的'鱼骨'状。免疫组织化学示:波形蛋白(3+),Ki-67约15%(+),CD34和结蛋白(-)。诊断:成人纤维肉瘤。予手术完全切除皮损,随访1年,未见复发。

  • 标签: 纤维肉瘤 鱼骨状模式 梭形细胞 成人
  • 简介:患者女,93岁。主诉:面部黑色丘疹2年。现病史:2年前无诱因鼻旁出现芝麻大褐色丘疹,无自觉症状。2年内皮损缓慢扩大,色素稍加深,现呈黄豆大小,无破溃史。起病以来,无其他不适。

  • 标签: 结节型 基底细胞癌
  • 简介:目的观察Q开关Nd:YAG激光联合咪喹莫特乳膏治疗面部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使用Q开关532nmNd∶YAG激光治疗,后期外用喹莫特乳膏,对照组单外用咪喹莫特乳膏,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痊愈率为78.1%,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的痊愈率为46.7%,总有效率为76.7%,2组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Q开关Nd∶YAG联合咪喹莫特乳膏治疗扁平疣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扁平疣 Q开关Nd∶YAG激光 咪喹莫特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27岁。因面部、躯干皮疹伴轻度瘙痒20年,于2013年8月26日来我院就诊。20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眼睑、额部出现粟粒大小肤色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偶有瘙痒,皮疹逐渐增多,

  • 标签: 汗管瘤 发疹型 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