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精索静脉显微结扎术治疗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诊治的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2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精索静脉显微结扎术组(显微组,13例)和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组(腹膜组,10例)两组,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术后指标、术后切口疼痛程度、精子数量、密度、活力、活率、睾丸动脉识别、精液质量改善、静脉曲张复发情况、术后并发发生情况、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微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常规腹膜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腹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腹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术后切口疼痛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腹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子数量、活力、活率均显著高于腹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睾丸动脉识别率、精液质量改善率100.0%(13/13)、69.2%(9/13)均显著高于腹膜组50.0%(5/10)、30.0%(3/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曲张复发率15.4%(2/13)显著低于腹膜组30.0%(3/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发生率7.7%(1/13)显著低于腹膜组30.0%(3/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92.3%(12/13)显著高于腹膜组60.0%(6/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索静脉显微结扎术治疗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较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显著。

  • 标签: 精索静脉显微结扎术 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 疗效
  • 简介:患者女,19岁。左膝关节内侧暗褐色丘疹、结节10余年,伴疼痛加剧1年。皮肤科情况:左膝关节内侧暗褐色斑丘疹、结节,表面粗糙,基底暗红色,中央疣状增生,质硬,轻压痛,周围出现卫星结节病灶。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棘层增厚,真皮可见大量增生的薄壁血管,管腔高度扩张,内含红细胞。诊断:疣状血管瘤。治疗:连续Nd:YAG激光联合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3次,每次间隔时间4~6周,术后遗留浅表瘢痕,膝关节活动不受限。随访3年未复发,患者对疗效满意。

  • 标签: 疣状静脉畸形 激光 联合治疗 膝关节 静脉畸形
  • 简介:患者男,33岁。皮损主要表现为累及躯干、双侧腋窝的褐色斑疹、斑块、结节,病程1年。系统查体正常。外周血示多克隆高球蛋白血。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内以成熟浆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示浸润的浆细胞CD3,CD20,CD79a,CD38,CD138,κ和λ轻链均(+)。诊断:皮肤浆细胞增生

  • 标签: 浆细胞增生症 皮肤 组织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 简介:皮肤窦性组织细胞增生是一种罕见的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组织病理学特征易与多种疾病混淆。文中综述了该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要点,以加强对该疾病的认识,提高其诊断水平。

  • 标签: 组织细胞增生症 窦性 皮肤 诊断与鉴别诊断 病理特征 临床表现
  • 简介:患者女,62岁。手背出现褐色斑疹25年,四肢反复脓疱角化5年、加重10d。结合临床表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组织和免疫病理以及皮肤镜检查等诊断为汗孔角化合并角层下脓疱病。给予口服阿维A胶囊、抗炎抗感染、支持治疗、皮肤去痂、外用药物、红光及UVB照射等治疗,全身症状消失,皮损明显好转。

  • 标签: 汗孔角化症 角层下脓疱病
  • 简介:患者女,10岁。双下肢红色扁平丘疹、水疱、结节伴瘙痒4年,加重1年。2个月前于本院行右下肢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基底细胞层未见异常,真皮浅层小血管及纤维组织增生,血管周淋巴细胞浸润,可见粟丘疹。皮肤科情况:双小腿胫前可见密集黄豆至蚕豆大小的暗红色扁平丘疹、结节,偶见水疱,可见粟丘疹、抓痕及色素沉着;双手背、足背及肘伸侧散在类似皮损。COL7A1基因c.1241-6G>A杂合变异,为剪切位点变异。诊断:痒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经治疗,病情得到控制后出院。现仍在随访中。

  • 标签: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COL7A1基因 痒疹样营养不良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