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皮肌炎皮炎误诊原因,以提高其早期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9月—2015年9月23例初诊误诊的皮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中男5例,女18例,病程为2周~6个月,误诊为湿疹12例,其中2例皮疹表现为面部及双上肢散在红斑、丘疹,上见水疱,为水疱型皮肌炎。银屑病6例,接触性皮炎1例,激素依赖性皮炎1例,药疹3例。19例患者予激素或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均好转出院,3例合并肿瘤,分别为肺癌、胃癌、鼻咽癌。1例快速出现呼吸肌受累。结论皮肌炎涉及多个系统,临床表现尤其皮损表现多种多样,临床医生应详细询问病史及查体,提高对皮肌炎皮疹特点的认识,提高肌电图、肌酶谱、皮肤及肌肉病理检查,避免误诊。

  • 标签: 皮肌炎 皮肤表现 肿瘤 误诊
  • 简介:斑秃是皮肤科常见疾病之一,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斑秃是一种T细胞介导的毛囊自身免疫性疾病11l。笔者应用薄芝片口服联合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57例轻度斑秃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薄芝片 曲安奈德注射液 斑秃
  • 简介:目的对239例HIV感染者基本情况、皮肤损害和血浆CD4+淋巴细胞计数关系进行分析,探讨HIV感染者并发皮肤病的特点。方法采用比较分析,分为A组有皮肤损害(112人),B组无皮肤损害(127人)。统计皮肤瘙痒及皮疹、黏膜溃疡、口腔糜烂、疱疹等五类皮肤损害,分析两组基本情况差异、血浆CD4+淋巴细胞计数差异及皮损组皮肤损害评分与血浆CD4+淋巴细胞计数的关系。结果239例分析对象皮肤损害发生率为46.86%;皮肤损害组中有皮肤瘙痒者71.43%,皮疹43.75%,黏膜溃疡14.29%,口腔糜烂11.61%,疱疹10.71%;两组均在30~39岁年龄段发病率较高。皮损组血浆CD4+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无皮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皮损组血浆CD4+淋巴细胞计数与皮损严重程度无相关性。结论在HIV感染并发皮肤损害者中,皮肤瘙痒和皮疹较为常见。血浆CD4+淋巴细胞计数下降至200个/mm3以下时容易发生皮肤损害,但皮损严重程度与血浆CD4+淋巴细胞计数无明显关系。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皮肤损害 CD4+淋巴细胞计数
  • 简介:对186例(男98例,女88例)吸注阿片类毒品海洛因成瘾者的性心理和性行为进行了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海洛因依赖者性心理、性行为和性功能明显障碍,表现为吸注海洛因成瘾后98.6%性欲减退或丧失,性交次数由吸毒前平均5.6±1.4/周减少为0.3±0.1次/周,性行为方式由吸毒前94.8%以性交为主改变为84.6%非性交接触为主;其中男性海洛因成瘾者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达32.2%,女性月经异常率达95.1%,性心理和性功能改变与吸毒水平呈正相关.结果提示,吸毒人群性心理和性功能变化在毒品依赖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发病学意义.对90例性功能障碍海洛因依赖者进行性功能康复临床治疗结果显示,性心理和性功能的恢复水平与脱毒治疗近期疗效呈正相关.

  • 标签: 海洛因依赖者 性功能损害 临床意义 海洛因成瘾者 勃起功能障碍 性心理
  • 简介:红斑狼疮(1upuserythematosus,LE)的肾脏损害是诸受累脏器之首,临床资料统计显示约6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病程中会有肾损害,实际上肾脏受累的发生率可能高于这数字。一旦累及。肾脏,红斑狼疮的病情就更加复杂,约20%的肾病变者会最终出现尿毒症,治疗难度加大,预后不良的风险也增加,但如对早期的肾病变给予及时合适的治疗,可以彻底逆转病情,为病人带来良性治疗循环,取得良好的预后。

  • 标签: 红斑狼疮 肾损害
  • 简介:女性外阴疾病病种较多,其中以皮肤黏膜色素减退性损害为表现者最常见,临床医师常笼统诊断为"外阴白斑".我们就1993年-2003年5月间以外阴色素减退损害为主诉病理检查的118例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分析,旨在了解该种表现的疾病病种分布及临床病理特征,报告如下.

  • 标签: 女性 外阴 色素减退性损害 病理学 临床资料
  • 简介:9岁女孩,肛周大量疣状赘生物12个月,腿部渗出性皮损3周,既往曾有便秘及反复发作腹痛7年,无家族史。病程中无发热、瘙痒及可触及腹部包块及肿大淋巴结。四肢可见大量渗出性红斑、脓

  • 标签: 肛周尖锐湿疣 皮损 儿童 腹部包块 赘生物 渗出性
  • 简介:目的:分析先天性梅毒的新生儿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诊断和治疗该疾病的方法,以期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我院接受的TPPA试验且结果显阳性的110例新生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母亲接受治疗的情况分成两组,即治疗组65例和非治疗组45例,分析各组中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确诊为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多系统损害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情况。结果:治疗组中确诊为先天性梅毒发生率为9.23%,非治疗组中发生率为35.56%;治疗组中疑诊为先天性梅毒发生率为4.56%,非治疗组中疑诊发生率为11.11%;治疗组中单纯TPPA阳性发生率为86.15%,非治疗组发生率为53.33%。非治疗组的确诊比例明显高于治疗组,治疗组中单纯TPPA阳性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非治疗组,且差异均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为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患者中,脏器损害比例排在前三位的是皮肤、血液系统和肝脏;24例确诊和疑诊患儿中22例患者经治疗后2年无复发。结论:母亲在孕期积极治疗对新生儿出生后的先天性梅毒的症状影响较大,先天性梅毒易导致多脏器损害,儿科医生应加强对该类疾病的了解,提高治愈率。

  • 标签: 新生儿 先天性梅毒 多系统损害 临床特征 治疗措施
  • 简介:目的:了解在京外来务工男性对生殖健康方面的认知和态度,探讨这一群体的男性健康现状和需求。方法:采用随机问卷调查方式,对北京海淀区外来务工男性进行男性生殖健康方面的整群随机抽样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婚否、文化程度、对男性健康的认识程度和相关知识等。使用SPSS13.0软件录入和统计。结果:发放调查问卷900份,收回有效问卷868份,回收率96.40%。56.3%外来务工男性年龄〈30岁,初中以下文化占51.4%,从事体力劳动的占38.9%。21.3%的男性从未听说过男性健康相关知识,33.0%的男性从未看过男性健康相关书籍,45.0%的男性从未看过男性健康相关电视节目或讲座,但81.8%的受调查者表示有必要加强男性生殖健康方面的宣传教育。结论:在京外来务工男性对男性生殖健康的认知、态度等方面水平偏低,但迫切需要相关方面的指导和教育,应进一步加强男性生殖健康的科普宣传教育等方面工作。

  • 标签: 外来务工 男性 生殖健康
  • 简介:重症多形红斑是一种严重的大疱性多形红斑,伴有严重的全身反应,并有眼、口、生殖器黏膜损害,大部分与药物有关,现临床报道我院收治的由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引起的重症多形红斑型合并肝损害1例。

  • 标签: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 临床表现
  • 简介:目的:了解外来建筑工地民工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前后对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变化情况,探索有效的干预模式。方法: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采用系列宣传干预、持续同伴教育等综合干预模式,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分析干预前后艾滋病知识认知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农民工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56.2%,日常生活接触传播艾滋病的知识知晓率为51.8%。干预后,农民工对艾滋病多项知识的知晓率有显著提高(P〈0.05),其中对日常生活接触传播艾滋病的知识知晓率提高到63.8%(P〈0.01)。结论:建筑工地民工艾滋病知识较缺乏,针对该人群特点实施同伴教育为主的综合干预可提高农民工对艾滋病的认知度,减少危险性行为的发生。

  • 标签: 艾滋病 建筑工人 知识知晓 干预
  • 简介:本文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山东工商学院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相关性知识、性观念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性知识非常贫乏,缺乏获取性知识正规途径;大学生的性观念正在发生变化,由传统的性观念向现代的性观念过渡;加强对大学生的性教育刻不容缓。

  • 标签: 大学生 性教育 性观念
  • 简介:目前性健康教育课程尚未纳入到我国高级中学的教学体系之中,绝大多数高中生没有受过系统、规范的性健康教育。在本研究调查的301名高中生中,性健康知识认知度偏低,及格率仅为58.8%;高中生性健康知识获取途径依次为同伴、父母、书本和老师;高中生掌握的性健康知识大多是偏面错误的信息。对高中生进行性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学校、社会及家庭动员起来要构建三位一体的性健康教育体系,不仅要高中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性健康基本知识,消除对性的神秘感和好奇心,还要培养高中生正确的性观念,建立良好的性道德,学会自尊、自爱、自律,使高中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接班人。

  • 标签: 性健康 教育 高中生 认知度
  • 简介:目的:了解广州地区麻风病历史流行村村民对麻风病的认知和态度行为情况,为下一步麻风防治工作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形式对广州地区麻风病历史流行村262名18岁以上的村民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对麻风病知识的知晓情况,麻风病知识的来源以及对待麻风病的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结果:麻风病历史流行村村民获得麻风病知识的主要来源是通过亲朋好友(占69.7%),其次是电视、报纸和网络(占26.26%);对麻风病的传染性、致残性及临床表现知晓率低,回答正确者分别占61.62%、44.44%及36.36%;只有25.26%的村民了解国家免费治疗麻风病的策略;超过50%的村民对麻风病存在恐惧和歧视。结论:广州地区麻风病历史流行村村民对麻风病知识普遍欠缺,对麻风病患者存在恐惧和歧视,今后需要加强对大众进行麻风病知识的普及和健康教育。

  • 标签: 村民 麻风病 认知 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