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光电物理治疗技术是现代皮肤科学必备治疗手段之一,许多难治性的损容性皮肤病得益于光的热效应及其它相关生物学效应得到很好的治疗,但这些光与组织的相互作用仍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皮肤皮脂膜、皮肤“砖墙结构”等损害,破坏皮肤的正常结构,使皮肤屏障功能损伤。文中就皮肤性病学科常用的强脉冲光、铒激光、点阵激光、调Q激光和超脉冲光对皮肤屏障的影响进行了详细解读。

  • 标签: 光电治疗 皮肤屏障 强脉冲光 铒激光 点阵激光 调Q激光
  • 简介: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1995年开始在皮肤科应用,可以实现皮肤活体的细胞水平成像。经过20余年的发展,RCM技术在皮肤病筛查、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皮肤病和皮肤美容治疗评估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就RCM技术的优势、应用现状以及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进行评述。

  • 标签: 共聚焦显微镜 反射式 应用 挑战
  • 简介:凡在本刊发表的论文,其研究内容涉及到有关课题如国家、军队或地方等各类基金资助或攻关课题时,均应在文章首页地脚处作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项目编号,获多项基金资助者应依次列出,同时需附基金

  • 标签: 研究内容 基金资助 攻关课题 科研基金 资助项目 基金项目
  • 简介:目的通过在体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成像活体检测患者眼睑黑眼圈颜色最深处的真皮内微血管数量的变化。方法60例黑眼圈女性受试者和10名正常对照女性受试者入选本研究。根据年龄,分为A(21~30岁)和B(31~40岁)两组;每组又根据眼圈皮肤颜色分为青紫色组和棕黑色组两亚组,每亚组含4个小组:正常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所有受试者均行在体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成像检查。结果棕黑色和青紫色黑眼圈受试者在体共聚焦检测结果显示,中度组和重度组微血管计数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下眼睑微血管数量增加,与黑眼圈严重程度成正相关,提示新生血管数量增加可能是黑眼圈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 标签: 黑眼圈 微血管 共聚焦激光 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