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男性美沙酮维持治疗(MMT)患者性功能状况,探讨其原因及对策。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和IIEF-5对135名患者进行调查,从客观情况、主观感受、诊断和IIEF-5评分4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感觉接受MMT后性功能变差的患者要显著多于感觉变好的患者(P〈0.01),91.1%的患者对当前性生活状况表示不满意,83.7%的患者认为当前性功能状况不会影响到继续接受MMT。MMT后性欲低下患者和ED患者要多于MMT前(P〈0.01),而性功能正常患者和射精受抑患者要少于MMT前(P〈0.01)。美沙酮维持剂量、年龄都和IIEF-5评分负相关,MMT时间和IIEF-5评分无相关性。结论:男性MMT患者性功能状况差于接受MMT前,美沙酮维持剂量是关键因素,调整好美沙酮维持剂量将有效改善男性性功能状况和提高治疗依从性。

  • 标签: 美沙酮维持治疗 性功能 维持剂量 勃起功能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男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勃起功能状况。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的50例初次接受化疗的男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IIEF-5)进行评估化疗前后勃起功能状况。结果:治疗有效率为58.0%。其中,CR14例,PR15例,PD21例,SD0例。化疗前勃起功能障碍32.0%,化疗后勃起功能障碍83.0%,化疗前后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消化道肿瘤、鼻咽癌、肺癌、淋巴瘤、软组织肿瘤患者IIEF-5评分较化疗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不同病理类型间IIEF-5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男性肿瘤患者实施化疗后会增加勃起功能障碍,增加其发病率。

  • 标签: 男性肿瘤 化疗 勃起功能
  • 简介:目的:了解广东省2013年性病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使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广东省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等5种性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3年全省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报告发病率分别为50.26/10万、19.63/10万、21.55/10万、7.95/10万和49.95/10万,较2012年增减幅度分别为-0.47%、14.45%、6.48%、3.87%和13.77%。高发地区主要分布于珠三角,其中深圳、广州、佛山和东莞5种性病报告数均在1万例以上。男性5种性病发病率分别为49.90/10万、32.90/10万、20.06/10万、8.88/10万和26.95/10万,女性分别为50.65/10万、4.88/10万、23.19/10万、6.91/10万和75.49/10万,男女性别比分别为1.09∶1、7.49∶1、0.96∶1、1.43∶1和0.40∶1。高发年龄段为20-45岁,占总报病数的73.5%。结论:广东省性病疫情仍在增长,梅毒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为本年度性病的主要发病病种,需根据疫情特点制定加强筛查等更具针对性的防控对策。

  • 标签: 性病 流行 预防控制
  • 简介:同性恋是人类学、社会学、精神卫生研究的重要课题,但直到19世纪才受到人们的充分重视。同性恋是人类社会中的一小群体,虽然在整个人口中占少数,但其绝对数量并不少。目前,我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方案第三版工作组(CCMD-3),正在探讨我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与国际疾病分类方案(ICD-10)进一步接轨的

  • 标签: 同性恋 心理状况 影响因素
  • 简介:了解不孕女性阴道微生态状况,探讨不孕症患者进行阴道茵群微生态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不孕症女性300例取阴道分泌物进行微生态评价,以同期389例生育年龄的体检妇女作为对照。结果:不孕女性阴道假丝酵母茵阳性率7.7%(23例),阴道毛滴虫阳性率0%(0例);Nugent评分:正常89.1%(267例),BV中间型4.7%(14例),BV6.2%(19例);阴道优势茵以革兰阳性大杆菌为主,占83.2%(249倒),革兰阳性球茵0.7%(2例),革兰阴性短杆茵16.1%(49例);微生态失调的发生率34.0%(102例)。结论:不孕女性中BV、VVC的患病率和阴道茵群异常的发生率不高于健康体检女性,原发不孕与继发不孕之间、单纯管性因素不孕与单纯男性因素不孕之间阴道微生态的状况也无显著性差异。

  • 标签: 不孕症 阴道微生态
  • 简介:目的:了解在京外来务工男性对生殖健康方面的认知和态度,探讨这一群体的男性健康现状和需求。方法:采用随机问卷调查方式,对北京海淀区外来务工男性进行男性生殖健康方面的整群随机抽样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婚否、文化程度、对男性健康的认识程度和相关知识等。使用SPSS13.0软件录入和统计。结果:发放调查问卷900份,收回有效问卷868份,回收率96.40%。56.3%外来务工男性年龄〈30岁,初中以下文化占51.4%,从事体力劳动的占38.9%。21.3%的男性从未听说过男性健康相关知识,33.0%的男性从未看过男性健康相关书籍,45.0%的男性从未看过男性健康相关电视节目或讲座,但81.8%的受调查者表示有必要加强男性生殖健康方面的宣传教育。结论:在京外来务工男性对男性生殖健康的认知、态度等方面水平偏低,但迫切需要相关方面的指导和教育,应进一步加强男性生殖健康的科普宣传教育等方面工作。

  • 标签: 外来务工 男性 生殖健康
  • 简介:目的分析评价瘙痒症患者的瘙痒特点和生活质量状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评价315名瘙痒症患者的瘙痒特征和生活质量状况。结果瘙痒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12.1,不同程度和不同部位的瘙瘁症患者生活质量各不相同,瘙痒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评分也越高,生活质量越差。结论瘙痒症患者生活质量明显受损。

  • 标签: 瘙痒症 瘙瘁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分析全省麻风院村休养员的畸残情况并开展相应的康复措施,为制定全省麻风康复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省所有休养员的畸残情况及康复需求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麻风院村休养员共2364例,其中2级畸残的有2022例。休养员中,男性为1782例,畸残率为85.2%;女性为582例,畸残率为86.4%;休养员畸残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2=57.78,P〈0.01);目前有矫治需求者为721例,占35.7%。结论:我省麻风畸残康复的任务依然很重,康复需求迫切,全社会要高度重视麻风病防治工作,加大对现存麻风病人的关怀力度。

  • 标签: 麻风 畸残 康复
  • 简介:目的:调查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性伴侣真菌感染状况。方法:病例组60例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的固定性伴侣,对照组60例为同期健康体检者,其固定性伴侣不合并有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者。对病例组及对照组分别进行病史询问、体征检查、真菌镜检及培养。结果:病例组真菌镜检及培养的阳性率为8.33%和41.67%,对照组相应的阳性率分别为6.67%和48.33%,两组之间念珠菌感染及携带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Rwe患者的反复发作可能跟性伴侣的带菌状态无关。

  • 标签: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性伴侣
  • 简介:目的探讨病程和发病部位不同的慢性湿疹患者采取应对方式的差异以及应对方式与患者情绪障碍、躯体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05例慢性湿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评定;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czemaAreaSeverityIndex,EASI)”对患者瘙痒和皮损严重程度进行评定。结果发病部位累及会阴部或乳房的患者MCMQ-面对、MCMQ-屈服评分均高于其他患者(P〈0.05,P〈0.01);病程越长的患者MCMQ-屈服评分越高;MCMQ-屈服评分与SAS、SD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性(r分别为0.477、0.513,P均〈O.01);MCMQ一屈服评分与瘙痒SAS评分、皮损严重程度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性(r分别为0.384、0.282,P均〈0.01)。结论病程和发病部位不同的慢性湿疹患者采取的应对方式有所差异;“屈服”应对方式不论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还是躯体症状均产生负面影响。

  • 标签: 慢性湿疹 应对方式 湿疹严重程度
  • 简介:女性性功能障碍是指女性在性反应周期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发生障碍,以致不能产生满意的性交所必需的性生理反应和性快感,因此女性性功能障碍的规范化诊断分类都是依据女性性反应周期而划分。性功能障碍属于心理障碍,其特点是一类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生理功能障碍,是在个体的性对象、性动作以及性身份识别均正常的前提下,出现在执行正常性行为中的功能障碍。

  • 标签: 女性性功能障碍 心理社会因素 性反应周期 生理反应 诊断分类 心理障碍
  • 简介:人类的生产包括两个方面: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社会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性行为的进化,人类性行为文明的提高也促进了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所以,人类性文明从一个侧面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

  • 标签: 人类社会 社会文明 行为 进化 文明程度
  • 简介:英语"青春期"(puberty)一词来自拉丁语"pubeffas",其含义是"具有生殖能力",是指儿童逐渐长大为成年人的一个过渡期,是根据第二性征的出现和生殖器官功能逐渐发育成熟而指称的一个特定阶段.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青春期的年龄范围定为10岁~20岁,是少男少女从小学生到中学生的成长期.伴随身体迅速发展的是心理急剧变化.

  • 标签: 青春期教育 性教育 重要性 性健康
  • 简介:2001年4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正式出版。在这一诊断标准中,关于同性恋的部分有了重大的改变。诊断标准认为性指向从性爱本身来说,不一定异常。也就是说同性恋本身并不意味着判断能力、稳定性、可信赖性或一般社会或职业能力的损害。

  • 标签: 社会心理因素 同性恋 生物 精神障碍分类 判断能力 职业能力
  • 简介:目的对男性不同部位尖锐湿疣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为今后在治疗中进行心理干预疗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96例男性尖锐湿疣患者分成生殖器组和非生殖器组,应用尖锐湿疣患者生活质量问卷(CECA10)和90项症状清单(SCL-90)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生殖器组CECA10的情感维度得分和总分均高于非生殖器组得分(P〈0.05),而性活动维度则无差异(P〉0.05);在SCL-90的各因素中,生殖器组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怖及总分较非生殖器组低(P〈0.05);SCL-90总分与CECA10总分呈负相关(r=-0.654,P〈0.01)。结论不同部位尖锐湿疣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不同;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对尖锐湿疣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或心理治疗,会改善生活质量,有利于疾病的转归。

  • 标签: 尖锐湿疣 生活质量 心理健康 男性
  • 简介:目的:了解桂西山区规范化性病门诊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求询类与HIV感染之间的关系,探讨高效VCT以及改变求询者高危行为的方法。方法:根据卫生部《艾滋病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管理办法》的要求,在规范化性病门诊中由接受过VCT专职培训的医生与求询者进行“一对一”HIV抗体初筛检测前后咨询,填写(STL/AIDS知识认知情况和行为调查表》,进行性病专项检查,并与每月10日前上报CDC;对检测者解释检测结果,强化HIV传播信息及降低高危行为的方法,建立完善的转介网络,阳性者提供支持性咨询,转介CDC并跟踪随访,及时记录。结果:2009年1月1日~12月31日桂西山区规范化性病门诊共接待求询者338人,其中196人为男性、142人为女性;20~50岁占81.46%;因高危性行为咨询者占90.16%;检出HIV抗体阳性12例,感染率为1.96%。结论:在桂西山区规范化性病门诊开展高质量的VCT,让高危人群主动接受完善的HIV/AIDS自愿检测服务,是主动预防和发现艾滋病和性病的重要措施。

  • 标签: 规范性门诊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 HIV检测
  • 简介:目的:探讨我院因社会因素所致选择剖宫产产妇子宫切口使用连续单层缝合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间收治的92例因社会因素要求进行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将研究对象分为单层组及套锁组,单层组产妇采用连续单层缝合法缝合,套锁组采用连续套锁缝合法缝合子宫,比较两组产妇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及主观满意度之间的差异。结果:单层组产妇手术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少于套锁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套锁组,随访主观满意度高于套锁组,其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单层缝合可以在因社会因素所致剖宫产产妇术后缝合中发挥积极作用,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产妇主观体验。

  • 标签: 剖宫产 社会因素 连续单层缝合
  • 简介:目的:了解当代高校学生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程度及性态度、性行为现状,为制订性病艾滋病宣传教育及干预工作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问卷形式对本市几间高校不同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2656人,接受调查的高校学生对性病艾滋病知识掌握不全面,在6种性病中,平均能正确鉴别(2.86±1.65)种;性观念趋于开放化,性行为发生率较高(971/2656,占36.56%),但安全套使用率低,部分大学生还存在多性伴、从事或接受商业性服务、饮酒或服用精神毒品类药物后性行为等高危行为。结论:应在高校中进一步加强性病艾滋病宣传教育,普及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和生殖健康知识,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和认识误区,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技能,使大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发生态度及行为的改变,控制性病艾滋病在青年学生群体中的传播。

  • 标签: 性病 艾滋病 知识 态度 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