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120例轻中度痤疮患者应用果酸换肤治疗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该疗法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要点。方法将120例痤疮患者根据轻重程度进行分级分类,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在治疗过程中配合多种护理措施对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经果酸换肤和配合多种护理措施,患者治疗后4、8、12、16、20周后,皮损减退率分别为29%、38%、65%、73%、82%,有效率分别为78%、89%、95%、100%、100%,不良反应主要为白霜、烧灼感、刺痛,红斑以及色素沉着。结论果酸换肤治疗是治疗轻中度痤疮非常有效的一种治疗手段,在治疗过程中配合多种护理措施,会明显降低该治疗方法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痤疮 换肤 果酸 疗效 护理
  • 简介: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及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1]。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大多症状轻微,部分患儿可出现急性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多发性神经根炎、急性迟缓性瘫痪等并发症,病死率较高。我们于2009年11月~2010年5月共收治手足口病患儿85例,其中重症患儿18例,经治疗和护理,

  • 标签: 手足口病 重症 观察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用红蓝光联合0.05%维A酸乳膏治疗痤疮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将60例门诊痤疮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给予红蓝光交替照射联合0.05%维A酸乳膏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0.05%维A酸乳膏治疗,在给予同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得当的护理,治疗4周后判断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5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6,P〈0.05),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痤疮患者应用红蓝光联合0.05%维A酸乳膏治疗可以提高痤疮的疗效,缩短疗程,配合得当的护理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红蓝光 痤疮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结合炉甘石洗剂治疗亚急性湿疹的疗效,并探讨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亚急性湿疹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护理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皮损面予以处理,对照组仅以炉甘石洗剂涂擦,护理观察组予以常规清洁皮损,经中药熏蒸后,外用炉甘石洗剂。结果:护理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5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9.96,P〈0.05)。结论:中药熏蒸配合特殊护理能提高炉甘石洗剂治疗亚急性湿疹的疗效,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药熏蒸护理 亚急性湿疹 炉甘石洗剂
  • 简介: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方法:将56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应用湿润烧伤膏换药,对照组(28例)使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第7天,治疗组与对照组创面愈合面积百分比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1,P〉0.05),第14、21、28天治疗组创面愈合面积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t=5.86、6.79、5.32;P值均〈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41.02±5.42)天,少于对照组的(56.31±7.65)天(t=2.87,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体有效率82.15%,高于对照组的57.14%(x2=4.14,P〈0.05)。结论:湿润烧伤膏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具有良好的疗效。

  • 标签: 湿润烧伤膏 糖尿病足溃疡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伐昔洛韦联合UVA和UVB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并报告护理体会。方法:12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口服伐昔洛韦片0.3g/次,每日2次,同时联合UVA、UVB治疗,每日1次;对照组60例单用伐昔洛韦治疗,剂量、方法同治疗组。共治疗10天,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有效率、症状与体征消退时间,1月后比较两组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治疗中对患者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注重眼部、皮肤以及心理方面的护理。统计方法采用礸2检验及t检验。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礸2=6.21,P<0.05);治疗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8.33%)比对照组(21.67%)明显降低(礸2=5.39,P<0.05);治疗组的止痛时间、结痂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17、5.86、11.32,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伐昔洛韦联合UVA和UVB治疗带状疱疹并配合良好的护理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且起效快,并能有效防止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 标签: 带状疱疹 UVA NB-UVB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微创外科手段治疗腋臭的临床效果,探讨其相关价值。方法总结2000年3月~2009年3月采用微创外科手段治疗656例腋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656例患者总有效率100%,一次清除率93.3%,复发率2.9%。结论采用微创外科手段治疗腋臭的方法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腋臭 微创手术
  • 简介:掌跖脓疱病是发生于掌跖部的一种慢性、复发性脓疱性皮肤病,笔者自2005年8月-2007年8月用中药治疗此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掌跖脓疱病 中药 疗效
  • 简介:目的采用中西药结合方法治疗寻常痤疮进行疗效观察。方法两组均予痤疮王乳膏(维胺酯维E乳膏),1次/d外用,及维胺酯胶囊50mg/次,2次/d口服。治疗组加服痤疮汤100mL/次,2次/d口服,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9.77%,对照组有效率51.4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Х^2=14.76,P〈0.01)。结论采用中西药结合方法治疗寻常痤疮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 标签: 寻常痤疮 中药 痤疮汤
  • 简介:目的厂解阿萨希毛孢子菌(Trichosporonasahii,T.asahii)菌丝生长与顶体(spitzenk6rper)的关系。方法用荧光染剂FM4—64对YPD液体培养基培养后的Zasahii进行荧光染色,经不同浓度细胞松弛素D抑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结果。结果在T.asahii芽胞、芽管以及菌丝顶端和亚顶端均可见:到FM4—64荧光聚集;随着细胞松弛素D浓度的增加,其顶体荧光逐渐消失。T.asahii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结论T.asahii存在与真菌极性生长密切相关的顶体,其在控制菌丝生长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阿萨希毛孢子菌 顶体
  • 简介:跖疣为发生在足底部的寻常疣,是一种常见的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所引起的皮肤赘生物,中医称之为“疣目”,我们对47例跖疣的患者进行了火针治疗,并与42例冷冻治疗的患者进行了对比,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 标签: 火针 跖疣 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中药熏蒸在儿童脓疱疮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诊断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50例儿童脓疱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和安慰剂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中药熏蒸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夫西地酸软膏外涂法治疗,安慰剂组采用凡士林软膏外涂法治疗,比较3组患者间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治疗第7天随访,治疗组有效率为96%,对照组有效率为94%,安慰剂组有效率为18.0%;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3),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均优于安慰剂组(P〈0.05);随访后调查统计,治疗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8%,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6%,安慰剂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10%,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3),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安慰剂组(P〈0.05)。治疗过程中,中药熏蒸组、夫西地酸软膏组治疗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无患儿因不良反应终止治疗,仅少数有轻微的局部不适。结论中药熏蒸在儿童脓疱疮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 标签: 中药熏蒸 儿童脓疱疮 夫西地酸软膏 凡士林软膏
  • 简介:目的观察欧关娜红蓝光对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采用波长(633±6)nm红光和(415±5)nm蓝光治疗仪联合治疗98例寻常痤疮患者,每周2次,共4周。观察治疗前、后痤疮皮损改善情况。结果经过8次治疗后,患者皮损明显减轻,以丘疹、脓疱减少明显,粉刺次之,有效率达82.6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欧关娜红蓝光治疗仪联合治疗寻常痤疮,尤其是轻、中度痤疮疗效较好。

  • 标签: 红光 蓝光 寻常痤疮
  • 简介:目的观察并探讨人工荨麻疹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有效的抗组胺药治疗消除症状,直至停药后不再出现症状为痊愈。对56例连续入组的人工荨麻疹患者进行为期2.5年的观察和随访。结果52例完成随访,总痊愈率为46.2%,其中单纯人工荨麻疹痊愈率为44.8%,并发慢性荨麻疹患者痊愈率为55%。半数以上人工荨麻疹患者在2年内痊愈。结论人工荨麻疹预后较好,发病年龄早及治疗时间早者预后好。

  • 标签: 人工荨麻疹 预后
  • 简介:目的了解阿萨希毛孢子菌(Trichosporonasahii,zasahii)菌丝生长与脂筏(rapidlifts)的关系。方法用荧光染剂Filipin对YPD液体培养基培养后的zasahii进行荧光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结果;在菌悬液中分别入入不同浓度的两性霉素B(0.2、0.5、1、2μg/L)进行干预并荧光染色,对比观察干预前后菌丝的生长变化。结果Zasahii芽管、假菌丝以及菌丝顶端和分隔部位可见到Filipin荧光聚集;经不同浓度两性霉素B干预后,Zasahii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随着两性霉素B浓度的增加Zasahii的生长抑制越明显,顶端和隔膜部位荧光消失,而菌体内见散在荧光。结论脂筏在调控zasahii菌丝生长、分枝以及假菌丝继续出芽生长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阿萨希毛孢子菌 脂筏 生长
  • 简介:目的观察射频的面部美容效果和安全性以及对寻常型痤疮的疗效。方法应用射频治疗仪对30例求美者进行治疗,观察其皮肤纹理、色泽、弹性及毛孔改变,治疗能量40~360J,每1~2周治疗一次,共5次;并对30例面部寻常型痤疮患者进行治疗,病情Ⅱ~Ⅳ级,治疗能量40~300J,每周2次,共5次。每次治疗前观察、记录临床反应并拍摄皮损图像,结合受治者的满意度于疗程结束1月后评价疗效。结果美容组的总有效率90%;痤疮患者组总有效率80%。两组患者满意度均在"好"以上。治疗期间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非侵入性射频治疗有良好美容效果,并可作为中重度寻常型痤疮的安全、有效的新疗法。

  • 标签: 寻常型痤疮 射频 美容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包皮环切术整形改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包皮过长和包茎患者共23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包皮环切术,共117例;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传统包皮环切术共117例。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的手术出血量以及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则明显比对照组要短,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率为23.1%,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66.7%,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患者的IIEF-5评分在术后评分出现下降,并且对照组患者下降的幅度大于对照组,说明患者术后性功能受到影响,但观察组的影响要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而患者在TSS评分方面,对照组对比手术前后改变不大,观察组患者则是在术后患者性生活满意度得到提高,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良包皮环切术安全、美观,能够有效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可为患者提供满意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包皮环切术 整形 改良
  • 简介:尖锐湿疣(Condylomaacumiatum,CA)又称性病疣(anogenitalwarts),是由人乳头病毒引起的,其发病率在中国仅次于淋病,居性传播疾病,第二位。在极少数病人可恶变诱发鳞癌对CA进一步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探讨这些超微结病变在本病发病机理上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更多还原

  • 标签: CONDYLOMA acuminatum ULTRASTRUCTURE koilocyte VIR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