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历时年,终于完稿,笔者轻轻地吁了口气。因为写作是在工作之余进行,不能说不辛苦。但是,为了双双眼睛,笔者必须付出时间与精力。

  • 标签: 性卫生 艾滋病 中国 睾丸
  • 简介:包皮过长是男性外生殖器常见病,长期以来,临床上传统治疗方法首推包皮环手术.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我科对包皮过长患者采用次性包皮环吻合器环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般资料根据自愿选择术式原则,将180例患者分为2组,其中吻合器组100例,年龄7~40岁,平均23.5岁;传统组80例,年龄6~45岁,平均25.5岁.2组病例均有典型包皮过长,在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包皮环吻合器 包皮过长 包皮环切术
  • 简介:目的:探讨包皮环术对包皮过长患者术前、术后性功能状况影响。方法:通过中国早泄患者性功能评价表(CIPE)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随访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进行包皮环患者术前1周内及术后第6个月评分,并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差异有无显著性。通过生物振动测试仪,分别检测患者术前1周内及术后第6个月阴茎龟头、阴茎体振动感觉阈值,并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差异有无显著性。结果:包皮环术可以有效延长早泄患者性交时间,降低龟头敏感性。患者术后性生活自我满意率和伴侣满意率较术前有显著提高。心理健康评价结果也表明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包皮环术可以有效增加阴茎头震动感觉阈值,并显著增加患者性爱时间和射精控制能力,增加患者和配偶双方性爱满意度,提高患者及其性伴侣生活质量。同时包皮环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心理健康。

  • 标签: 包皮环切术 性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次性包皮环缝合器与商环治疗包皮过长临床疗效比较。方法:从疼痛程度、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出血情况及术后美观度这几个方面对以上两种术式进行比较。结果:次性包皮环缝合器治疗包皮过长在其疼痛程度、手术时间及术后愈合时间上比商环治疗包皮过长具有明显优势(P<0.05),在出血情况与外形美观度上与其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次性包皮环缝合器与商环治疗包皮过长都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术后患者满意度高特点,但在手术时间及愈合时间及出血情况及疼痛情况两者存有差异。

  • 标签: 包皮环切术 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 商环
  • 简介:目的:探讨包皮环术对性功能影响。方法:分别应用BMSFI随访问卷调查150例包皮过长患者术前及术后性功能变化,且对该150例包皮过长患者检测术前及术后4个月阴茎龟头振动感觉阈,对其术前及术后性功能作比较。结果:150例患者术前、术后应用BNSFI随访问卷调查性功能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性功能各项指标手术前后均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测量150例患者阴茎龟头振动感觉阈术前及术后4个月变化,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表明阴茎龟头振动感觉阈手术前后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包皮环术可有效延长性交时间,降低患者龟头敏感度,提高性生活质量。

  • 标签: 包皮环切术 性功能 振动感觉阈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包皮环术整形改良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包皮过长和包茎患者共23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改良包皮环术,共117例;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传统包皮环术共117例。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对比没有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手术出血量以及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则明显比对照组要短,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率为23.1%,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66.7%,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患者IIEF-5评分在术后评分出现下降,并且对照组患者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说明患者术后性功能受到影响,但观察组影响要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而患者在TSS评分方面,对照组对比手术前后改变不大,观察组患者则是在术后患者性生活满意度得到提高,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良包皮环术安全、美观,能够有效治疗包皮过长和包茎,可为患者提供满意临床效果。

  • 标签: 包皮环切术 整形 改良
  • 简介:随着老年人对性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以及现代泌尿外科技术发展,临床上老年人包皮环术越来越多。我科近期收治1例,手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分析如下。

  • 标签: 包皮环切术 老年人 性生活质量 外科技术
  • 简介:毛囊闭锁二联征(follicularocclusiontriad,FOT)是种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由聚合性痤疮、化脓性汗腺炎和头部脓肿性毛囊周围炎3个独疾病组成疾病。本病病情复杂易复发,迁延不愈,治疗、护理难度大。我科于2011年6月29日收治1例患者,经过精心治疗、护理,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两性霉素B脂质体 毛霉病 护理
  • 简介:目的对未接受过包皮环手术尖锐湿疣患者,给予微波与包皮环联合治疗,并观察其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某性病门诊109名未做过包皮环手术成年尖锐湿疣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进行前瞻性研究。组(54人)接受单纯微波疗法,另组(55人)接受微波与包皮环联合疗法。我们观察到在第3,6和12个月后有复发出现,并记录术后合并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间平均年龄和病程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发现严重术后并发症。微波与包皮环联合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单纯微波治疗组(12.7%和29.6%,P<0.05),而两组问早期与后期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包皮环术是种安全门诊手术,在局麻状态下即可进行。微波与包皮环联合疗法疗效显著,组织损伤小,是未接受过包皮环手术尖锐湿疣患者可选择理想疗法。

  • 标签: 尖锐湿疣 包皮环切术 微波疗法
  • 简介:目的:结合临床经验,探讨顺产、会阴侧与剖宫产3种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性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初产妇3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方式不同分为会阴侧组(95例)、顺产组(109例)、剖宫产组(108例),分别在产后3个月、6个月、9个月对产妇进行性功能状况问卷调查,选用国际认可度较高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调查问卷考察性功能水平,分别对三组性功能障碍发生率、性功能评分、性生活恢复比例进行统计分析,并加以比较。结果:三组产妇在产后3个月性功能障碍发生率最高,6个月、9个月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侧组产后3个月、6个月、9个月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均高于顺产组和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产后3个月、6个月顺产组、剖宫产组分别与会阴侧组比较,顺产组、剖宫产组性功能状况评分明显优于会阴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产后9个月性功能状况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侧组、剖宫产组、顺产组产后3个月性生活恢复比例分别为61.05%、66.67%、72.48%;产后6个月性生活恢复比例分别为85.26%、89.81%、90.83%;产后9个月性生活恢复比例分别为95.79%、96.29%、98.17%。剖宫产组、顺产组产后3个月和6个月性生活恢复情况明显优于会阴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妇产后9个月性生活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产分娩方式可使产妇产后性生活恢复较快,性生活恢复比例较高,其次为剖宫产产妇,而会阴侧产妇产后对性生活影响程度较大,恢复较慢,因此建议产妇选择顺产分娩方式。

  • 标签: 顺产 会阴侧切 剖宫产 性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术后并发尿路感染相关因素情况。方法:分析2008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良性前列腺增生400例临床资料,均通过经尿道前列腺电术治疗,依据术后是否发生尿路感染进行分组,尿路感染组50例和非尿路感染组350例。结果:感染组年龄〉65岁、术者经验初学、糖尿病、术前尿潴留行导尿术、术前抗生素未应用、术后留置尿管时间〉6d比例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感染组、术者经验、糖尿病、术前尿潴留行导尿术、术前抗生素未应用、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均是尿路感染发生相关性因素(P〈0.05)。结论:掌握经尿道前列腺电术后并发尿路感染相关因素可以为经尿道前列腺电术后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提供可靠理论依据,提高患者预后水平。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尿路感染 相关因素
  • 简介:作者进行了项皮下注射曲前列尼尔治疗硬皮病患者手指溃疡先导性试验。在完成治疗5例患者中,溃疡大小明显减小,且连续治疗后无新发溃疡。尽管治疗有效,但注射部位反应发生率高,可能限制该治疗开展。

  • 标签: 硬皮病患者 指溃疡 系统性硬化病 先导性 试验 防治
  • 简介:临床资料患儿,女,14岁。主因左下眼睑处红豆大小棕褐色丘疹2年余,于2014年7月8日就诊。2年前,无明显诱因患儿左下眼睑出现米粒大小丘疹,缓慢增长,无自觉症状,近半年来增长迅速;曾搔抓后破溃、出血并结痂,但始终未消退。起病前局部无明确外伤史。患儿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系统检查无异常,浅表淋巴结无增大。

  • 标签: SPITZ痣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22岁,福建人。主因双下肢皮疹渐增多1年余,于2014年7月11日就诊。1年余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双下肢屈侧出现散在黄豆大黑褐色丘疹,无明显痒痛,未诊治。后皮损逐渐增多增大变硬,偶感疼痛,曾就诊外院按"湿疹、瘢痕疙瘩"予外用药物等治疗,皮损无明显好转。

  • 标签: 卡波西肉瘤 免疫抑制相关型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女,34岁。主因左臀部虫叮咬有刺痛感2d,于2013年6月20日就诊。患者2d前去黄山旅游后,左侧臀部有刺痛感,自检看到虫叮咬皮肤,虫体逐渐变大、饱满,自行无法去除。患者般状况良好,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患者左侧臀外侧皮肤叮嵌花生米大小紫褐色椭圆形虫体;放大镜观察其有四对末端尖锐足,喙器已深深刺入皮肤,不易脱落,叮咬处周围皮肤无明显红肿(图1)。诊断:蜱叮咬。给予2%利多卡因1ml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液5mg局部封闭叮咬处周围皮肤,同时用液体石蜡厚涂虫体头部使其窒息而松口,5min后用镊子轻拉出虫体,用碘伏消毒伤口,给予罗红霉素150mg每日2次口服共3d,预防感染;盐酸左西替利嗪5mg每日1次口服共7d,预防中毒症状。嘱患者症状加剧及时就诊。2周后随访,患者叮咬处已愈合,全身无异常。

  • 标签: 蜱叮咬